政企纽带:民营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导论:新型的政企关系?

如果将中国经济比喻成一辆奔跑着的汽车,那么,政府提供了这辆车行驶的道路,劳动者是这辆车的各种部件,而企业家则是这辆车的司机。

毋庸置疑,企业的发展最为直接地体现了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取得的成就。未来,如果没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的概念比较模糊。通常人们指的“民营经济”在广义上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而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本书中,我们所称的民营企业是狭义的。民营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加起来被称为“非公有制企业”,如果再加上集体企业,则被称为“非国有企业”。在第3章至第5章的实证研究中,有时出于简便,我们所说的民营企业也包括了为数不多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样本。)的发展壮大,中国要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大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企业这辆快跑着的车,理解政府和企业(企业家)的关系,就像理解司机和路的关系一样,成为研究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展开这项研究的时候,我们不禁问自己,如果既不打算像记者一样去讲述企业发展的神奇经历,又不愿只是列举一些体现企业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的数据,我们还能够用怎样的方式来刻画中国企业的故事?这时,我们想到了企业家。但我们脑海里的企业家并不是出身低微、经历曲折的神话主角,而是在现代市场体制里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是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不够重视的一个群体。与那些描述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家传奇的作者相比,无论他们用了怎样瑰丽的语言,也无论他们有多么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我们对中国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的研究视角显然更为微观。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们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了什么?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过程中,企业家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通过研究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有关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侧面,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侧面。

市场从来就不是完善的,也不是平等的。市场交易并不是匿名的,价格机制也不是中性的。市场交易的非匿名性恰恰是市场不完善的重要体现,也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忽视的。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大量的非价格机制存在于市场之中,而这些非价格机制的运作是围绕着企业家展开的。拥有不同政治身份、政治纽带(political connection)和家庭背景的企业家在表面上公平的市场机制里有着不同的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于是,企业家的差异转化成了企业发展的差异。企业家和企业的互动关系折射出市场机制的两面性——一方面,市场的价格机制是公正的,每个人都可以按市场价格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市场的价格机制又是不公正的,每个人按同样的价格可以获取不同的资源,或者每个人获取同样的资源可以支付不同的价格。当我们通过理解政府官员的行为来理解政府,并且通过理解企业家的行为来理解企业的时候,一个由政府(政府官员)、企业和企业家构成的市场体制将浮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个体制的核心就是“政企纽带”在本书中,当我们提到政企纽带时,就是指企业(家)的政治纽带。或者说,政企纽带是政治纽带在政企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和发展中的国家,市场体制的演变将走向何方?关于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如何共同左右资源配置和人类行为,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一个前沿的话题。让我们先从中国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大背景开始我们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