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学者和一般读者都会将早期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看做一个有无穷意蕴和思想文化魅力的再生时代。确实,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才辈出,文坛争艳,给人无尽的遐想。在那个时期,历史现象复杂,头绪繁多,所发生的一切尽在变与不变之间,令人眼花缭乱。所以从学术界的实际情况看,真正能吃透那段时期的精髓,在学术上卓有成就者亦凤毛麟角。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透过变与不变的历史薄雾,认得一份学习的要领,实非轻而易举之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和物、思想和感情都在变,哪怕是一个书架都翻了新花样。那时流行一种二层书架,人们书写文本时可以把底本放在上层,而将正本置于下端,上下审视,极便于校勘。我们可以想象,诸如此类的翻新是在无声无息地助长知识的进步。参见Henry Petroski, The Book on the Bookshelf, Alfred A.Knopf,1999,读书爱好者和书籍收藏者会在此书中发现特有的乐趣。但这种变化和作用在当时并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的,或者说许多变化并非都那么彰显,后人在评价这种变化时亦因历史理念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有关变化的结论。正是应了苏轼《前赤壁赋》的诗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诗文意指历史的眼力和客观的事例都会对“变”的考察发生影响。不过,历史会逼着我们回到客观的事例中去,令我们透过各种表象去发现变的一面。也就是说,变是主旋律。有些看似不起眼的语言、符号变化,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变化内容。杰费《零的故事:文艺复兴时期的微妙变化》Jaffe Michele, The Story of O: Prostitutes and Other Good-for-Nothing in the Renaissa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就是在上述理念指导下的书籍。作者从一个习以为常的符号“0”出发去追究经济、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种细微变化,又从希腊文的Logos到《圣经》翻译时的Word、从彼特拉克的情爱对象Laura到爱情诗laurel(月桂树)、从counting(记数)到accounting(会计)等语言现象中,让人领悟文艺复兴时期语言-文化变化的内涵。无怪乎现代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亚历山大如此来形容那个时代,说文艺复兴时期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即许多历史现象都可能同时并存,例如一边是人文主义者对古典学问的摇旗呐喊;另一边仍可以听到中世纪的呼呼酣睡声。真可谓“dances over fire and water”(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如此等等。这本“入门”也会处处向大家展示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变与不变以及中世纪与近代交汇时的复杂历史想象,把笔者多年来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学术积累奉献给各位学人、读者,并与大家一起去思考下述问题:为什么要学?怎样学?学什么?最终对那个变化的时代有大致的了解。

学习宗旨

学习、研究一门学问总有相应的情趣、理由伴随着。当然最初并不很清楚,但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者必然会对自己发问:为什么我要涉足这一领域?我如何才能攀登上这一领域的制高点?有了这种提问,至少已经在向学问大家看齐了;如果没有这种提问,则永远是门外汉。笔者以为,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有三个目的:一、提升思想境界和丰富知识储藏;二、了解西方文化的传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特征;三、对专业工作者和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的学人而言是为了学术上点点滴滴的突破。

作为一名文艺复兴史的读者和研究者,最为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思想境界投入这一领域。碰到同样一个人物,如果思想起点高,知识丰厚,就能引出许多深刻独到的联想。例如,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形而上学派诗人,一个对西方思想文化有较深刻理解力、一个对西方思想文化史有较丰富知识的学者,就能在形而上学派诗人的身上发现许多他人未必能想到的内涵,进而做出精彩的评论。(注意本书第三讲对形而上学派诗人、诗歌的介绍。)这是写作本书的真正希望所在。英国文艺复兴史学者马尔兹(Lois L.Martz)之所以在托马斯·莫尔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整个西方文化传统有深厚的理解,同时又在托马斯·莫尔研究方面煞费苦心,终于在领导《托马斯·莫尔全集》的编撰工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如此,还因其对西方形而上学文化的深刻理解,故在近代诗人爱略特(T.S.Eliot, 1888—1965)等人的研究方面亦成绩斐然。所以,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绝不是解决了几个纯技术的问题就能一步登天。一句话,我们要使自己成为有才气的人。放眼文艺复兴研究领域,正是那些才气横溢的学问家给这一领域增添了光彩。列一下名单,其中就有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西蒙兹(John Addington Symonds,1840—1893)、海尔(John Rigby Hale,1923—1999)、克利斯特勒(Paul Oskar Kristeller,1905—1999)、哈伊(Denys Hay,1915—1994)等;而品味一下他们的才气,就有布克哈特的建筑艺术灵感、西蒙兹的诗人质地等。正是依靠了这些有才气大家的努力,文艺复兴史研究逐渐取得了中国人所谓的“显学”地位。我们读完其中任何一两位的著作都会使自己人生境界和学业有莫大的长进。当然,通过文艺复兴时期诸多人物、事件的学习也会慢慢地在学人的心底生长出特有的才气来,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内容即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就是全方位展示人的内心世界的文化现象。那些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擘个个才气照人,读其作品犹如领略万物之机巧,人生之风骚。

本书作为一本导读性的书籍,其基本的意向就是向大家介绍、评点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公认的学者之成果,其中布克哈特的成就尤为重要。读布克哈特的著作是文艺复兴史学习、研究中的最重要事项。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一书对事件、人物、作品等做了非常简明扼要的评述,如同指路明灯给了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方向。笔者一直有个愿望,何日写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导读著作。此次写作虽然与这种愿望的实现还有距离,但仍将不失时机地在各个必要的地方将布克哈特的评论提示给大家。这样,自以为本书与“入门”之名契合了,因为门上安好了醒目的把手。

怎样学

文艺复兴史研究像其他历史学科课题的研究一样,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外,还应懂得一系列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如历史对话、历史直觉、历史诠释、历史描述等各种批评方法。简言之,要够得上研究的资格。具体而言,(1)就历史对话而言,后现代性社会的文化矛盾和环境提供了我们与人文主义者对话的新思想平台,也就是说,学文艺复兴的历史有学习的理由,现实生活中人的问题常常纠缠我们,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个古典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再生的时代中,我们想必能感悟到些什么,总之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平台去回溯历史;(2)就历史直觉而言,用有限度的历史想象去生动地感悟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思想,并深刻地把握各个人文主义者的个案;(3)就历史诠释而言,当代各种解释学理论和布克哈特等思想家的研究方法启示我们:进行历史对话就是在“人性—语言—文化”的框架内反思并全面把握各个历史人物的思想结构和完整内涵,由此切近地找寻出各种著作的含义;(4)就历史描述而言,可以借鉴布克哈特、罗素(Bertrand Russell)、日常语言学派等的思维方式和描述方法(如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等,比较客观地呈现人文主义者复杂的心灵世界。笔者所推崇的布克哈特历史研究方法之一,就是要历史学家在一定精神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例的描述去感悟时代、文化的特征。以上想法笔者在《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一书的第1章中有具体的阐释,还可参考本书的第一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缘起与学术发展脉络”。

但再好的研究方法都离不开某个研究领域、某个研究课题的具体书籍。扫描一下书市,有些介绍性的书籍看似讲了很多人,谈了很多事,但学术研究的状况则懒得说上几句。这样的书籍还不如百科词典更有用些。为此,笔者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提供各种基本的参考书籍,并就这些书籍的性质、内容结构、学术价值、出彩之处等做些简要的评点,以使诸位读者的学术攀登路径更通达些。所列书籍当然以所谓“要籍”为上,有的是19世纪初出版的,有的是2007年刚面世,数量也不算少。不过受学力所限,对所选书籍的甄别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再说国外出版界的炒作情况也比比皆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通常有很大的卖点,于是关于同一个大家如达·芬奇的大同小异作品就充斥市场,读者很难从眼花缭乱的书堆中找到真正的精品。笔者所选之书籍大多数都是自己曾经阅读过或经常在阅读、使用的一些材料。所以本书会漏掉许多“要籍”,但其所选则必有所选之理由。尤其是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得到更多的材料已经不是困难的事情。但要得到一种思想、一种咀嚼后的品论则颇费神思。初学者大可不必被那些洋洋洒洒的书目附录给唬住。其实就某个课题的学习而言,如能得到一本在理念和方法上有指导意义的书,并找到原始材料(如研究托马斯·莫尔就要找到耶鲁大学版的15卷本《托马斯·莫尔全集》),再寻觅到几本学术界公认的评价著作,有了这些大致就可以放心地进行伏案研究了。但关键还是读透研究对象的一两本原著。在此过程中,对原著内容要有所思、有所问、有所究,最后针对某个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写出体会,能做到这些就很不错了。我们希望的是做点点滴滴的学问,至于能否成为大学问家,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强求不了。笔者经常提醒自己:桌上放好一本书;手里拿着一支笔;心中只想读经事;眼熟之处划个纲。这样日积月累,总会有收获的时节。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不妨经常翻阅导读性的、问题汇编性的著作。达能费尔德《文艺复兴:是中世纪还是近代?》K.H.Dannenfeldt, ed.with an introduction, The Renaissance: Medieval or Modern?, D.C.Heath and Company,1959.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作为“欧洲文明问题丛书”(“Problems in European Civilization”)之一,以50页的篇幅和极其简短的导论引导读者走向原著的文字世界,使大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笔者的这本书能否真正成为学子的伴侣,这要由大家的反馈而定。

学什么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七讲,即:第一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缘起与学术发展脉络”;第二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第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第四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第五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第六讲“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和政治社会”;第七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科技和非主流文化”。这些或许就是文艺复兴史学习、研究的范围。范围虽广,但笔者试图贯彻的中心线索是很明确的,即以人文主义思想文化为主线,其他社会历史现象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把握上述主线。本书与《14—17世纪欧洲史》、《早期近代欧洲史》等大全的著作是有区别的。其中第一讲是一部文艺复兴历史研究的学术史,是最基础性的部分,希望读者花较多的精力进行阅读,以便对其中所涉及的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诸多学问大家的方法和成果有清晰的印象。第二讲是本书的灵魂,它告诉我们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其中有许多是笔者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供大家评头论足。第三讲和第四讲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是人文主义者发挥自己的才气、创造文化精品的具体事例。第五讲至第七讲的内容是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相对应的广阔社会历史背景。学完这些内容后,大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知识就有了相对整体的了解。

为了进入文艺复兴史,首先必须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如文艺复兴的时限与概念所指。

本书的“导论”向大家展示学术界对使用文艺复兴一词的看法;在“尾声”部分还将提供给诸位学术界对文艺复兴消褪问题的讨论和批判情况。这种以探讨文艺复兴概念起始又以评价文艺复兴概念结尾的做法,试图给初学者一幅全景图和批判研究的思路,这也许是历史研究最需要的一种素质。本书叙述的时间从14世纪一直延伸至17世纪的上半叶,这是以人文主义思想文化为线索的分期。它可能与有些书所划定的文艺复兴历史时限有区别。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中心线索,而以整个历史内容为背景,那么会牵涉到对14—17世纪的上半叶欧洲近代史开端的认识问题。现在学术界倾向于认为该时段是一个向近代文明社会迈进的过渡时期,那时的社会结构既是中世纪社会结构的一个延续,同时又是向资本主义文明转型的开始。这种转型到18世纪大致完成。年鉴学派提示人们要从历史的长时段和广阔背景去认识14—17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历史变化。因此,学人从不同的视角去看那个历史时期,就会在时段的划分上得出不尽相同的意见。

文艺复兴史专家弗格森将14—16世纪的这段历史当作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转型时期。他的代表作《在历史思想中的文艺复兴》(Ferguson, The Renaissance in Historical Thought: Five Centuries of Interpretation)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探讨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影响和变化。后来有更多的学者注意转型期的问题。人们发现转型时期有各种显著的特征:第一,至14世纪,财富、阶级、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市民社会在发育、成长。简单地讲,该时期重要社会现象之一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与此相应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复兴罗马法就是要对其中的民法部分加以新的认识以适应财富的重新分配。第二,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世俗政府权力及其运作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特别是国家权力机构以发放债券、征税、对外战争等形式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尤尔曼《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中世纪基础》还研究了政府的世俗化和其他社会层面的世俗化问题。See Walter Ullmann, Medieval Foundations of Renaissance Humanism, Elek,1977, pp. 30-90.在那个时期,世俗政府的形式究竟如何,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是一个政府的运作是否有效率,或者说政府是否有权威。人们发现,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调节下,任何按照法定的规则实行的社会化管理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以后西欧各国的社会运行大致沿袭了上述模式。第三,与转型相伴随的还有教会改革问题,或者说教会势力和世俗势力的权力调整问题。但教会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势力,教会是基督教思想文化的象征。基督教早已作为文化的潜势在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中发生影响。因此,如何让带着宗教情感的人去适应新的社会,这就是卡尔文宗教改革思想和宗教改革的课题。在转型期,各个阶级在不抛弃基督教宗教情感的前提下寻找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式。

卢卡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Lucas,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Reformation)抓住几个最紧要的时代问题如货币经济、民族国家的出现、世俗权力的上升及其与教会之间的矛盾、社会权力的转移等问题进行全方位评述(可参见其中第1部的第1章、第2章等内容)。

文艺复兴经济史学者萨波里(Sapori)的“延续说”则以11世纪十字军东征为标志,将11—16世纪这段长时期的历史进行通盘考虑,认为以城市中心、世俗化等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将文艺复兴放到更长的一个时段中进行通盘考虑。

作为年鉴学派代表的布罗代尔则将目光放在了15—18世纪的长时段上。他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2卷中对近代国家最初的形成状况等做了考察。

笔者已经说过,本书以人文主义思想文化为主线,这个基调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包罗万象的断代史著作,也不是一本以论述转型期历史内容为主的读本。本书虽然涉及那段历史的方方面面现象,但重点仍是其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在15、16世纪最充分、典型地呈现出来,到了17世纪上半叶就渐渐与其他思想文化相融合,其色彩就发生了变化。基于上述考虑,本书给出“14世纪一直延伸至17世纪的上半叶”这样的划段。需要说明的是,17世纪上半叶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后期并不意味着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历史终结,其真正的含义不过是指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特征发生了变化。与此划段相呼应,书中不时会提及各类的人文主义者及其生平、著述和思想。还会提及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例如在讲述英国文学时,书中就会提到许多看似无法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作家。另外还要提到一些17世纪上半叶理性主义初露端倪时期的人物,以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与启蒙、理性主义时期的历史衔接。(这些历史划段的想法在本书尾声中还会有更全面的论述。)

多年来,笔者对中文“文艺复兴”一词的译法存有疑虑。说句扫兴的话,最好像中世纪哲学家奥卡姆(William of Ockham)那样,找到一把剃刀,将“文艺复兴”一词剃去,换成“再生”之类的概念,或者像有些历史学家的谨慎做法那样,径直用世纪的概念来定名。庞卓恒在《谈谈“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和译法》(《世界历史》1980年第1期)中就文艺复兴一词的来源、含义和中文的翻译等问题做了一个考证,并建议将中文“文艺复兴”的译法改为“文化复兴”。谭世保《也谈“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和译法》(《世界历史》1980年第5期)则表示直译为“复兴”并做些相应的技术处理为妥。如果真的要直译,那就译为“再生”。可见学者对文艺复兴这个中文译词也很不满意。

我们不妨先对“文艺复兴”概念做一番考释。

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最早提出,从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优雅的古典文化和公共道德消失了。因此要来一次古典研究的复兴,包括对古典的演说、文学样式、道德思想等重加梳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沉睡的东西苏醒过来,使优雅的东西重显光芒。但彼特拉克并未使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文Rinascita。据大英百科“Renaissance”词条的解释See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Vol.15,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1980, pp.660-671.,1550年瓦萨利(Giorgio Vasari,1511—1574)在《最出色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生平传记》(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该书有各种意大利文版本,其中学术性较高、编排较完整的有:Georgio Vasari, DeˊPiǜ Eccellenti Pittori Scultori E Architettori, Instituto Geografico De Agostini,1967,共9卷。一书中使用Rinascita一词后,该词逐渐流行起来。瓦萨利的意思也是指古典时代的精神复兴。1751年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在柏林匿名出版,他在该书的“导言”部分将1450年后意大利的文化昌盛情况视作欧洲文化史上第三个辉煌时期。参见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页。不过伏尔泰并未使用Renaissance一词。18世纪中叶法国百科全书出版,正式将意大利文Rinascita转换成法文Renaissance,并大体上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复兴的解释。以后法文Renaissance逐渐变成一个通用的专有名词。到了19世纪,Renaissance遂成为表征一个时代的概念。这种情况是由一批学者促成的,如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伏伊特(Georg Voigt)等等。1855年,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正式以Renaissance为《法国史》第7卷的题名。1860年,布克哈特发表巨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于是“Renaissance”一词的强势地位就确立了下来。可以认为,布克哈特是近代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奠基人。在布克哈特的眼里,文艺复兴主要指发生在意大利的历史现象。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文化理念是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又以复兴古代思想文化、提倡完美的人或完美的个体为宗旨。可见,“文艺复兴”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其中的说法并不统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世纪晚期在意大利发生的一些文化现象和19世纪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概括之间,可能在认识的程度上存有诸多差异。为此,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1909—2001)在自己的著作中专门就这种学术界并不陌生的历史差异做了说明。他认为,在中世纪的大学体系里有所谓七种“自由”(Liberal)学艺。语法、论辩和修辞为初级学艺,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高级学艺。那些教语法和修辞的教师本来就对自己被视作低于数学这种纯正知识的情况非常不满,加上当时大学所设的系科主要是神学、医学和法学等,而事实上,修辞等学科在现实生活、甚至在外交领域等影响越来越大。于是这些教师就试图在大学中极力申辩和维护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学科中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相关的内容深受学生欢迎。这就是所谓“Renaissance”的最初情况。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兴起,人们需要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现象中寻找近代自由主义的根源,于是出现了用自由主义、近代人学的眼光去看人文学科等思想文化内容的情况。甚至像布克哈特那样提出“人的发现”等口号,似乎出现了与基督教传统相对立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潮。在这些想法指导下进行文艺复兴概念阐释和研究,这有可能使文艺复兴史的内容涂上后人的色彩,从而引起误解。贡布里希的上述看法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他们在阐释布克哈特“人的发现”等观点时未必确切。贡布里希的观点可参见其《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一书第6—15页。特别是Renaissance与中文名“文艺复兴”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如果我们暂时不想放弃“文艺复兴”这一中文名,或者说学术界很不情愿放弃“Renaissance”的时代标签,那么我们应当在使用这个约定俗成概念时做些必要的说明,如:何谓以意大利为中心?何谓人文主义?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后人从人文学科(Humanities)一词引申出人文主义(Humanism)概念,这说明人文主义概念与当时人文学科的开设情况和人文主义者对古典学问的爱好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人文主义是后人站在更高的思想起点上对文艺复兴时期诸多思想文化现象的概括,因此其内涵与人文学科一词的内涵不是等同的关系(详见本书第二讲)。进而论之,对人文主义的不同理解也会导致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现象的认识差异。这些都说明了文艺复兴内涵的复杂性。

有了参考阅读和导引类的书籍后,还要带着问题阅读,对重要历史现象和研究状况进行再思考。

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有数不清、列不尽的学术问题在等着我们去深入思考,找出答案。有些问题在举手投足之间就会触及,如:人文主义的定义?人文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的关系?艺术庇护人(如不同国度的艺术庇护人等)的情况?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新航路开辟的实际历史后果?庄园经济的资本化过程是如何缓慢实现的?中世纪晚期的银行运作和各种税收的关系?家族统治与早期近代的欧洲政治变迁?近代公民社会是如何酝酿、发育、形成的?近代国家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早期近代的国际关系与外交准则如大使、边界划定、外交文本签订、教廷作用等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自然法和罗马法的复兴应当如何评价?诸多与文艺复兴思想文化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如印刷、发行、学校体制、科学实验手段等应当如何准确地把握?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瓦拉、萨伏那洛拉、马基雅维里、卡斯蒂利奥内、伊拉斯谟、莫尔、加尔文、教皇利奥十世、克莱门特七世、保罗三世等如何进行有学术深度的个案研究?等等。

更有些专门的学术问题在等待大学生、研究生、学者们去攻克。为此,本书的每一讲还会进一步把核心观点、重要学术问题提示给大家,并通过对参考书目的介绍将学者们如何思考、分析和解答问题的线索展示给大家。当然介绍有轻重缓急之分。马基雅维里、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等名字通常是那些国家思想文化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象征,对于这些思想文化巨擘的评介理应不惜笔墨。有些人物和事例的评介可能一笔带过。但即使是一笔带过的地方笔者也会提供基本的参考书目或者做一些观点、内容点评之类,供有兴趣者参照,说不定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正是大有作为的学术探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