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书从本体诠释的立场,阐明佛教诠释学的意义,展开天台、禅、净土的佛教诠释学主要内容,也涉及佛教诠释学在宗教对话、心灵治疗和宗教社会学上等等应用课题。
我发挥海德格尔(M.Heidegger)的存有思想以及成中英、贝克(H. 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k),对中国哲学进行当代诠释。此次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拙著“中国哲学与诠释学丛书”一套四本:《佛教诠释学》、《道家诠释学》与《儒家诠释学》及《意境美学与诠释学》。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论、心性论、境界论等固有传统,予以当代解释之外,我更吸收了现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学派、海德格尔、迦达默尔等哲学家思想之中的本体诠释学资源,在这四本著作中开展儒、道、佛与美学的“中国诠释学”之四个面向。
《佛教诠释学》一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佛教诠释学”的背景说明,第二部分是“佛教诠释学”的本体诠释的三个环节的体系展开,第三部分是“佛教诠释学”的实际运用。第一部分重省佛教诠释学的意义、成立根据与相关研究,也用一章来反思当代中文佛学界关于如来藏思想的争议,这是本书最具批判性和论战性质的部分。本书在第二部分以三个环节分别探讨天台、禅与净土思想,借此厘清东亚佛教的思想基盘之有机构成。探讨他们在佛教存有论、佛教知识论与佛教实践论的诠释学涵意,进行一三三一的佛教存有论、不纵不横(不即不离)的佛教知识论和性修不二(上下回向)的实践论等三方面之佛教诠释。若吾人将这些统整合而观之,就是一部完整的佛教的哲学诠释学与具有当代意义的佛教哲学概论,此部分(佛教诠释学的三环节)尚待日后继续发挥之处尚多。最后,本书第三部分是佛教诠释学的应用,共有四篇文章,分别从佛教诠释学作为参考点,来探讨佛教基督教宗教对话、人间佛教与现代性问题、佛教心灵治疗学、佛教与科学的对话,是笔者此书写来最有心得和成就感的部分。
关于此书的未尽之意,尤其是关于天台佛教诠释学的理论内涵的深入展开,以及对于“四句不可说说无生”的解脱体验的本体诠释,笔者预计在2010年出版《天台佛教的解脱诠释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一书继续加以阐明。又,对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较为关心的佛教与基督教宗教对话、人间佛教与现代性问题、佛教心灵治疗学等三个课题,笔者已经在本书由佛教诠释学的角度建构其理论模型,笔者也希望能和学界的朋友一起研究,对这三个课题继续进行学术对话和实践上的合作。
本书所说的“本体诠释”、“本体诠释学”已经有的研究,而为我写作此书和其他三本中国哲学与诠释学的专书之时所参考的,主要是下列几种:1.海德格尔的此有诠释学、存有思想与迦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2.亨利希·贝克(Heinrich Beck,1929—)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k)与东西哲学中的三的辩证的比较研究。3.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4.现代新儒家哲学的本体诠释,例如牟宗三的“纵贯横讲”新判教、唐君毅的精神哲学与生命境界之说、傅伟勋的创造诠释学。5.吴汝钧的唯识现象学与纯粹力动说。6.日本京都学派的相关研究。
其中,德国亨利希·贝克教授直接运用Onto-Hermeneutik,正呼应成中英先生所用的“本体诠释学”一语的英文Onto-Hermeneutik。贝克探讨存有的力动与三的辩证(Triadik),他认为各个文化的哲学传统都具有共通的存有的力动与三的辩证(Triadik),并由此从事比较哲学与跨文化沟通。贝克是西方学者直接运用“本体诠释学”一词而从事哲学建构与文化沟通的最有成绩之学者。
在中文世界之中,成中英教授近年来阐扬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k)最为用心,用力最多,他主要的思想来源是易经哲学与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也重视本体诠释学的当代运用与价值论上的发挥,例如在管理哲学与美学方面。就儒家哲学的本体诠释学而言,笔者主要发展的是成中英先生近年来阐扬本体诠释学,现代新儒家哲学家(唐君毅、牟宗三等)的本体进路之诠释对于我也颇有启发。
我的本体诠释学主要来自自己的洞见和多年来跨界整合的理论建构,除此之外,我参考了上述六种既有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本体诠释学”是当代哲学界颇为普遍的研究进路,虽然不一定用此一名称,但是实质上是在从事同样的工作。“本体诠释学”一词的提出的哲学背景:海德格尔已经提出“解构”的概念,从事于拆解西方的表象形上学与其存有神学构成,以回返于存有自身,重新开显存有的真理性。海德格尔深深为道家的玄密之道所吸引,将东亚思想引为同调。而先验多玛斯主义哲学家对于海德格尔加以批评,例如重新阐释先验方法的慕克(O.Muck),他们认为海德格尔忽略了存有力动中的概念的辩证的课题,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后前存有思想带有太过于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与过于强调否定性思维。德国班堡大学的著名哲学家贝克继承此一对于海德格尔的存有思想的反省,转而回到多玛斯的存有哲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思想,阐明所谓的本体诠释学,探讨存有的力动与三的辩证,以弥补海德格尔忽略存有力动中的概念的辩证之缺失,贝克并将之作为“跨文化哲学”(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的思想基础。笔者以为:以本体诠释学的立场出发,探讨存有力动及其概念性的辩证,当可理解为存有思想的不可避免的课题。笔者所用的“存有力动”一词是来自德文的Ontodynamik,这是来自于贝克所阐明的Onto-Hermeneutik之中的相关说法,主要是来自笔者对于海德格存有思想与佛教、道家与易经思想的理解。中文的“存有力动”或德文的Ontodynamik是指即开显即遮蔽、即用即体的存有(道)的空、假(有)、中的三法圆融,后者是指即一即三、不纵不横与性修不二三个环节,我曾详细说明于我的《佛教诠释学》一书之中。
笔者从事的“佛教诠释学”的理论建构,主要的理论基础是海德格尔、天台佛学与京都学派的哲学,近年来引起华人世界佛学界一些注意,有评论者(弘誓佛教学院、周庆华等等)认为“佛教诠释学”是中文佛学界的当代佛教哲学的重大研究方向和成果之一。笔者另有两本从事与相关佛学问题的文献学和思想史的专题研究的著作,也就是《当代佛学与佛学传统》(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4月出版)和《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11月出版)两书,可视为笔者的佛教诠释学在具体的佛教思想史中的专门课题的细部分析与具体阐释。至于“佛教诠释学”在美学、艺术理论上的开展,则请参见笔者的《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2003),以及《道家禅宗、海德格尔与当代艺术》(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10月)两书。前书主要是阐明中国造型艺术的本体诠释学,后者则阐明当代华人文学与表演艺术的本体诠释学。道通于艺,道即是艺,禅艺术的本体诠释也是佛教诠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0年Expo Hannover宗教对话学术研讨会(The fifth Expo-Discourse, Philosophical Dialogue of the religions, instead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和(台湾)辅仁大学举办的2000年宗教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笔者都受邀代表东亚佛教学者发表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话的哲学论文,并和其他文化与宗教的学者进行对话。笔者尝试从佛教诠释学出发,进而推动宗教对话,此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研究的平台也继续加以推动,例如在2004年Ching Feng(景风)一刊之中。笔者希望将来可以将这方面宗教对话的工作做得更好。
本书(《佛教诠释学》)的构想与草稿在笔者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LMU,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攻读博士学位期间(1994—1998)就已经着手进行,在笔者回国任教一直到2003年的五年之中,笔者陆续在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刊物发表佛教诠释学的相关论文,经过几度的修改,方成此书。今稿是2008年的新稿,此中,我参酌了近几年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对于旧稿大幅度加以补充与修正。本书的写作在笔者留学德国期间已经着手进行,而笔者关于佛教本体诠释学的三个环节的洞见,早在于1991年就已经出现。
如果笔者没有良好的环境让自己三十余年来对佛学持续不断进行研究,尤其是如果没有留学德国的思想激发和佛教哲学与相关语言的学习,是不可能酝酿此书之创作的。所以,笔者必须感谢在台大求学期间从学过的叶阿月、杨惠南和释恒清三位佛学老师。然而实质影响笔者的佛教诠释学的构思,而成为笔者的佛教哲学的对话者与精神标杆的,则是慕尼黑大学的两位佛学老师:Johannes Laube(劳伯)教授和Micheal von Brück(布鲁克)教授。笔者曾经在台湾大学师从叶阿月老师学习过梵文和日文,另外在法光佛研所学习过藏文和日文,笔者在德国曾经从印度系的F.Wilhelm教授加强过梵文和藏文,从Laube教授加强过日文。笔者重视佛教原典语言和研究语言的训练,但是佛教语言就并非笔者的志业。笔者最为向往和擅长的还是在于佛教哲学,以及由此开展的科技整合的学术合作。德国的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举世闻名,笔者的博士生导师是康德哲学和实践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专家Wilhelm Vossenkuhl(佛申库)教授,和擅长于东亚佛教哲学的Laube教授,与南亚佛学哲学专家的Brück教授,前者(W.Vossenkuhl)是笔者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后两人则指导笔者在佛学方面的研究。在留学德国期间经历了哲学思想和宗教研究上的脱胎换骨的体验,其辛苦锤炼的过程与以心印心的体验,只有过来人才能领会。尤其是Laube教授和Brück教授都是兼具西方哲学、西方神学宗教学、佛学、宗教学的相关语言(包含佛教)的四方面的高超素养,能够兼美,真是少有,而且他们学术胸襟广阔,而又具有佛教实际修持的坚强实力,其品德更是难得。他们对笔者的身教和言教,是笔者永生不忘的。他们所代表的学术理想是笔者一辈子佛学研究的学习对象,激励笔者的思想创造的灵感泉源。笔者期待中文世界的佛学学界不要自我设限,不要错误地认为佛教文献研究就是佛学研究的一切,甚至错误地主张佛学研究必须是所谓的“内部建构”。
以上所写的是我这些年来构思“佛教诠释学”过程之中的一些感想。“佛学”是“缘起性空”的生命体验,“佛法”是“明心见性”的生命实践。既然“佛学”是“缘起性空”的生命体验,那么必定能在新时代的“缘起”之中从事超越与融通的“性空”智能的文化创造。调适于新时代的因缘条件,“佛法”就能带领人类从事“明心见性”的生命实践,以促进康德(I.Kant)所说的“世界永久和平”,实现人类理想的最高善。随着我的各种哲学著作在中国内地的陆续出版和我的后续研究的展开,我在此以最为诚挚之心,祈愿我所关心的本体诠释的哲学工作能与更多的同道一起讨论和合作,尤其是希望能够跨界与哲学界之外的社会贤达(如艺术界、宗教界与社会科学界等)更多地分享哲学智能,共同进行能够促进世界永久和平的自由创造。此中,佛教诠释学的本体诠释和本体创造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本书曾在台湾的新文丰出版公司以同一书名出版。此次的大陆版经过文字上的大幅度的修订和表达方式上的一些改善,至于此书的佛教诠释学的义理内容的基本理解,则未变。
写于2008年8月13日,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