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中国人体质的区域差异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体质有差异。汉族内部的体质也有地域差异。

(一)南矮北高·南瘦北胖

南矮北高是中国人身高的地域变化态势。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在16个省、市、自治区实测10997例,说明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有南矮北高趋势。形成南矮北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食物结构。北方以面食为主,肉和奶制品消费量较大。面食蛋白质含量较高,比较富于营养。南方以米食为主。大米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2)气候差异。北方日照时数长,低温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吸收钙和磷,促进骨骼成长。南方多阴雨,日照时数短,不利于营养吸收,不利于骨骼和肌肉发育。曾昭璇.人类地理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3.

(3)遗传因素。我国人体高的南北差异趋势由来已久。根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期,北人已经高于南人,黄河中下游男性平均身高165厘米以上,粤、闽、浙男性平均身高162厘米以下(见表3-2)。

表3-2 中国分地区汉族身高张振标.现代中国人身高的变异.人类学学报,1999年9月.(单位:cm)

适应温度变化是南瘦北胖的原因之一。生物学有个贝格曼法,讲的是寒冷地区动物的个体接近圆形,可以保持身体的温度。

体形差异对体育运动和职业分工有影响。以辽宁和山东为代表的北方人借助身高体壮,在田赛上下功夫,涌现大批“三铁”选手。两广采取“短、小、水、巧”方针,发展竞技体育,在短距离赛、小级别项目、水上运动和技巧类项目上下功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一个新的职业——模特行业。按照国际标准,女模特身高在175厘米以上。北方人在这个行业中占有优势。广州“选美”,从北方来广州的外来妹往往占主角。

(二)容貌的南北差异

汉民族在容貌和体形上的共性是中等身高,浅黄肤色,黑色直型头发,宽阔额头,眼睛与眉骨齐,没有凹陷,多深褐色,鼻子中等宽,鼻梁中等高,面部扁平,颧骨凸出,嘴唇不厚不薄,体毛稀少。汉民族有三个典型标志。(1)铲形门牙。两颗门齿两侧的边缘翻卷呈棱形,中间低凹,形如铲子。(2)青斑。新生婴儿屁股骶部有青灰色斑块。(3)内眦褶眼,又称蒙古眼。眼的内角处上眼睑微向下伸,像小小的皮褶,遮掩泪阜。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认为蒙古眼是适应干旱多风气候的产物,可以阻挡风沙,保护眼球。

在汉民族中,北方人肤色较浅,头型较宽,下颌较宽,多丹凤眼,眼裂开度较窄,鼻梁较直,嘴唇较薄,比较接近蒙古人种。南方人容貌特征是三大,眼大、鼻大,唇厚,比较接近马来人种。没有风沙,眼睛可以睁得大大的。眼裂开度较大,多浓眉大眼。鼻子较宽,鼻梁软骨上翘较多。鼻宽孔大,可以多吸入冷空气调节体温。广东人平均鼻宽40毫米,黑龙江人平均鼻宽37.5毫米。嘴唇厚也有利于体热扩散。南方人唇厚10毫米以上超过10%。此外,黑龙江人基本上没有波状头发,广东人5.4%有波状头发。张振标.我国人的容貌特征.化石,1981,4:3—5.

根据身高、头长等11个指标,对我国不同民族41个男性组的体质作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状图说明中国人的体质特征:(1)汉族内部体质上的区域差异大于汉族与邻近少数民族体质上的差异;(2)北方地区汉族体质与北方朝鲜族、蒙古族等民族比较接近;(3)南方汉族的体质与南方布依族、壮族、彝族等民族比较接近。以蒙古褶眼为例,山东省汉族占89.2%,黑龙江和吉林省汉族占84%,朝鲜族占87.8%,比较接近。广西汉族占65.33%,壮族占62.5%,比较接近(见表3-3)。

表3-3 中国男性容貌特征观察统计(%)张振标.现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及其类型的分析.人类学报,1988,4.

(三)Gm血型的南北差异

经典人类学研究主要依据容貌、历史、风俗、语言、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资料不完整,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变异较快。Gm血型是人类学研究的新的依据。Gm血型全称人类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遗传标记(human immunoglobulin allotype genetic maker),它居住在血清丙种球蛋白中,又称血清型。Gm血型的化学结构稳定,受第14号染色体上的DNA控制,大约需要几百万年才可能在突变中产生新的基因。Gm血型的种族特异性明显。目前识别的Gm因子有18个。不带a因子的只在高加索人种(白人)中存在。蒙古人种有afb和ast因子。黑人有C3因子。

1984年日本教授松本秀雄根据Gmst因子分布提出日本人起源地在贝加尔湖畔,受到人类学界重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检测Gm血型。赵桐茂收集11个民族40个人群5641个Gm血型样本。检测数据说明,常见的Gm血型因子组有4个:1.Gmaxg; 2.Gmafb; 3.Gmag; 4.Gma。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中有Gmfb因子组(见表3-4)。

表3-4 中国40个人群Gm血型因子频率(×104

续表

资料来源:赵桐茂.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在40个中国人群中的分布.人类学报,1987,6:1—9。

根据40个人群Gm血型数据,可以得出四点结论。

(1)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由多种族融合形成。各地区融合的种族不同,Gm血型有较大差异。

(2)各民族的人种底子是蒙古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有Gmfb因子组,有高加索人种成分。但是,Gmafb和Gma因子组的频率相当高,“他们的人种底子还是蒙古人种,只是混杂了有限的高加索人种血缘。”赵桐茂.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在40个中国人群中的分布.人类学报,1987,6:1—9.

(3)南方汉族和壮族、侗族、白族血缘接近。北方汉族和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血缘接近。汉族Gm血型的南北分界线大体在北纬30°附近。

(4)藏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北方汉族血缘接近,说明藏族是以北方人群为主形成的(见图3-2)。

图3-2 中国40个人群Gm血型聚类树状分析简图

Gm血型分布说明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由不同种族融合形成。文化是民族凝聚的主要力量。史实记载可以印证。司马迁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史记·货殖列传》.三河相当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关中。当时,三河周边是少数民族分布区,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在冀州,负夏在卫国,相当于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鸣条山在山西安邑。“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孙奭.《孟子注疏》,《孟子·离类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岐周是陕西岐山,毕郢在西安附近的丰镐。舜和文王都是少数民族,认同华夏文化,成了华夏的先圣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