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引

研究中国绘画美学,有多种方法。从中国绘画理论的范畴体系入手,是探求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范畴,简言之即理论上反映现实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本质关系的基本概念。中国绘画美学范畴的演变及范畴之间的关系、内在联系及转化,反映着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的进程和普遍规律,因为范畴与规律是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范畴以概念形式表现,规律以判断形式表现,所以,范畴的联系和运动体现了规律。

中国绘画美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有民族的特色,是西方的艺术理论所没有的。譬如作为美学范畴的气,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内容,有多义性的特点。它的出现和多种妙用,同中国哲学及艺术实践所形成的理论概念密切之至。中国绘画美学体系,正是由许多闪烁着民族色彩的网结——范畴所织成的。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在美学认识上由浅入深,由简至丰,由概观到分察到综合,以及儒、道、佛各家对某些范畴内涵的不同解释,致使中国绘画美学范畴呈现出种种颇为复杂的情况。略举数端,可见其概:

从单一范畴发展到对偶范畴,如由形发展到形神,由象发展到意象等。

不同的范畴由于有内在的联系,而结合为新的范畴,如意与气结合为意气,意与笔结合为意笔等。

某些范畴最初的内涵与后来不同,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扩大,或者转义。如“骨”这个范畴,六朝指骨法用笔,至唐,其内涵兼有对艺术风格的评价,张怀瓘评陆探微的画“秀骨”便是。媚这个范畴,在六朝是衡艺的美称,往往与道联结在一起,成为对偶范畴——道媚。唐以后开始有转义,有时媚与俗联结在一起,成为表达艺术风格不美的概念——俗媚。

某些范畴的内涵呈现部分重叠现象,如意、神等。

中国绘画美学文献,从字面上直接表达美丑的论述较少。有许多范畴从外在看,与美丑无涉,实质上是在没有美丑的词语中反映美丑。如春秋时期谈五声(音乐)、五色(美术)所讲论的“和”与“同”,和代表美,同代表丑。

新范畴的出现,有时伴随着从属它的范畴的出现,如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是为解决以形写神问题才产生的,它是以形写神的从属范畴。逸气与逸笔,也是有母子关系的范畴。此外,范畴之间还有相互依存、对立、并列等关系。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这样错综复杂,如何从理论上阐明大小范畴、主次范畴的内容在历史上的变化,并将它们彼此之间的纵横关系纳入体系中论述清楚,确非易事。著者在撰写之前,从中国绘画史论中(兼及一些书法理论),精选出若干中国绘画美学范畴,斟之酌之,淘之汰之。确定下来之后,安置好纲与目的关系,使所有的范畴在体系中各归其位。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谈中国绘画美学的范畴体系的专著,在无法借鉴的情况下,只好边探索边前进。所选的绘画美学范畴是否得当,所作的述评是否正确,诸如此类问题,曾经反复思考,仍感不能称心如意,权作一己之见吧。

中国绘画美学的范畴体系,分三大部分组成: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三大部分的范畴互为通连,成为有机的整合体;之所以要分开来,不过是为了理解问题的清晰和论述上的方便。

仕女 (唐)佚名

江帆楼阁图 (唐)李思训

寿桃图 (近代)吴昌

硕红莲垂影 齐白石

灵岩涧一角 潘天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