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外贸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构成。其中,储存和运输子系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空效益,满足国际贸易的基本需要。
一、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
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时空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有时就用运输代表物流全体。通过国际货物运输作业使商品在交易前提下,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在非贸易物流过程中,就通过运输作业将物品由发货人转移到收货人。这种国际货物运输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内外运两段性和联合运输等特点。
所谓外贸运输的两段性,是指外贸运输的国内段运输(包括进、出口国内)和国际段运输:
1.出口货物的国内段运输
出口货物的国内段运输,是指出口商品由生产地或供货地运送到出运港(站、机场)的国内运输,是国际物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离开国内段运输,出口货源就无法从产地或供货地集运到港(站、机场),也就不会有国际段运输。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要求各方面协同努力组织好运输工作,从摸清货源、产品包装、加工、短途集运、国外到证、船期安排和铁路运输配车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力求搞好车、船、货、港的有机衔接,确保出口货物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减少压港、压站等物流不畅的局面。国内段运输的主要工作有:发运前的准备工作、清车发运、装车和装车后的善后工作。
2.国际段运输
国际(国外)段运输是整个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一环,它是国内运输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又是衔接出口国货物运输和进口国货物运输的桥梁与纽带,是国际物流畅通的重要环节。出口货物被集运到港(站、机场),办完出关手续后直接装船发运,便开始国际段运输。有的则需暂进港口仓库储存一段时间,等待有效泊位,或等有船后再出仓装船外运。国际段运输可以采用由出口国装运港直接到进口国目的港卸货,也可以采用中转经过国际转运点,再运给用户。
3.国际货物运输业发展的条件
国际货物运输业的发展将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迅速发展。大宗货物散装化、杂件货物集装箱化已成为运输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无不与运输业的技术革命相关联。如现代运输中,特别是联合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重要媒体集装箱的发展与进步更是令人震惊。这种大规模国际货运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与运输发展息息相关的运输设施的现代化发展对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是二者发展的前提。必须超前发展才能适应国际物流的发展。比如,港口建设方面,在发达国家普遍认为船等泊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泊位等船是运输业先导性的客观要求。一般认为港口泊位开工率达30%,码头经营者即可保本;开工率达50%,可获厚利;开工率达70%,则会驱使他们建新码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和领先的地位,这与其物流运输业的现代化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
二、外贸商品储存子系统
外贸商品的储存、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这种停滞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外贸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如:外贸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出口港(站、机场),以备出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从装运港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为了保持不间断的商品往来,满足销售出口需要,必然有一定量的周转储存。有些出口商品需要在流通领域内进行出口商品贸易前的整理、组装、再加工、再包装或换装等,形成一定的贸易前的准备储存;有时,某些出口商品由于在产销时间上存在背离,例如季节性生产但常年消费或者常年生产但季节性消费的商品,则必须留有一定数量的季节储备。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临时到货,货主一时又运不走,更严重的是进口商品到了港口或边境车站,但通知不到货主或无人认领,这种特殊的临时存放保管也是有的,即所谓的压港、压站现象的出现。这种情况下,国际物流就被堵塞了,物流不畅了,给贸易双方或港方、船方等都带来损失。因此,国际货物的库存量往往高于内贸企业的货物库存量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可见,国际货物运输克服了外贸商品使用价值在空间上的距离,创造物流空间效益,使商品实体位置由卖方转移到买方;而储存保管克服了外贸商品使用价值在时间上的差异,物流部门依靠储存保管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
外贸商品一般在生产厂家的仓库存放,或者在收购供应单位的仓库存放。必要时再运达港口仓库存放,在港口仓库存放的时间取决于港口装运与国际运输作业的有机衔接。也有在国际转运站点存放的。
从物流角度上讲,希望外贸商品不要太长时间停留在仓库内,要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储存数量,加速物资和资金周转,实现国际贸易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
进出口商品的装卸与搬运作业,相对于商品运输来讲,是短距离的商品搬移,是仓库作业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实现的也是物流的空间效益。它是保证商品运输和保管连续性的一种物流活动。搞好商品的装船、卸船、商品进库、出库以及在库内的搬倒清点、查库、转运转装等,对加速国际物流十分重要,而且节省装搬费用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搞好装卸搬运作业,可以减少运输和保管之间的摩擦,充分发挥商品的储运效率。
四、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子系统
流通加工与检验是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物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是物流中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物流形式。流通加工业与检验的兴起,是为了促进销售,提高物流效率和物资利用率以及维护产品的质量,能使物资或商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以及形状变化,并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达到要求。出口商品的加工业,其重要作用是使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断扩大出口,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和部分加工能力,扩大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流通加工的具体内容包括:袋装、定量小包装(多用于超级市场)、贴标签、配装、挑选、混装、刷标记等,为出口贸易商品服务。此外,流通加工还包括生产性外延加工,如剪断、平整、套裁、打孔、折弯、拉拔、组装、改装,服装的检验、烫熨等。这种出口加工或流通加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由于是比较集中的加工,它还能比没有加工的原材料出口赚取到更多的外汇。
五、商品包装子系统
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提出的“杜邦定律”认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购买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是通过商品来认识企业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
商标就是商品的标志。商标一般都需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是受法律保护的,以防假冒,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顾客买商品往往只看重商标,因此,商标关系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信誉和命运。国际进出口商品的商标设计要求有标识力,要求表现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特色产品的优点,简洁明晰并易看、易念、易听、易写、易记。商标要求有持久性和不违背目标国际市场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出口商品商标翻译要求传神生动、商标不得与国旗、国徽、军旗、红十字会章相同,不得与正宗标记或政府机关、展览性质集会的标记相同或相近。
在考虑出口商品包装设计和具体作业过程时,应把包装、储存、装搬和运输有机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实现现代国际物流系统所要求的“包、储、运一体化”。即从商品的包装开始,就要考虑储存的方便、运输的快速,以加速物流,方便储运,减少物流费用等现代物流系统设计的各种要求。
六、国际物流系统模式
系统的一般模式包括:系统的输入部分、系统的输出部分以及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输出的转换部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或一个系统循环周期结束时,有外界信息反馈回来,为原系统的完善提供改进信息,使下一次的系统运行有所改进,如此循环往复,使系统逐渐达到有序的良性循环。国际物流系统,遵循一般系统模式的原理,构成自己独特的物流系统模式。
国际物流系统输入部分的内容有:备货,货源落实;到证,接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到船,买方派来船舶;编制出口货物运输计划;其他物流信息。输出部分内容有:商品实体从卖方经由运输过程送达买方手中;交齐各项出口单证;结算、收汇;提供各种物流服务;经济活动分析及理赔、索赔。
国际物流系统的转换部分包括:商品出口前的加工整理;包装、标签;储存;运输(国内、国际段);商品进港、装船;制单、交单;报关、报验;以及现代管理方法、手段和现代物流设施的介入。
除了上述三项主要功能外,还经常有许多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使系统运行偏离原计划内容。这些不可控因素可能是国际的、国内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上的,受到政策法令、风俗习惯等的制约,很难预计控制。它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很大,如果物流系统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遇到这种情况,马上就能提出改进意见,变换策略,那这样的系统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1956—1967年苏伊士运河封闭,直接影响国际货物的外运。这是事先不可能预见的,是受到外界政治因素的严重干扰的结果。当时日本的对外贸易商品运输,正是因此而受到严重威胁,如果将货物绕道好望角或巴拿马运河运往欧洲,则航线增长、时间过长、经济效益太差。为此,日本试行利用北美横贯大陆的铁路线运输,取得良好的效果,大陆桥运输于此得名。这说明当时日本的国际物流系统设计,面对外部环境的干扰,采取了积极措施,使系统具有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