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与外交

英法矛盾加剧,第三次反法联盟建立

拿破仑战胜第二次反法联盟后,极大地提高了他在国内的声望。1802年8月,法国元老院宣布任命拿破仑为终身第一执政。1804年5月,又成立了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成为帝国的世袭皇帝,称拿破仑一世。与此同时,拿破仑还将他以前命名的共和国先后恢复为君主国。巴达维亚共和国易名为荷兰王国,南阿尔卑斯共和国改名意大70利王国,并由他自己任国王。利古里亚共和国则同皮埃蒙特以及热那亚一起被划进了法兰西帝国的版图之内。此外,拿破仑又将德意志西北部的汉诺威、不伦瑞克、黑森等合并,建成威斯特伐利亚王国。

《亚眠和约》签订后,英法双方都不打算履行和约的规定。英国迟迟不从马耳他撤军,法国不仅不撤退其在那不勒斯和教皇领地的驻军,反而于1802年8月吞并了厄尔巴岛,9月又兼并了皮埃蒙特。此外,法国军队还占领了瑞士。拿破仑甚至有意在1803年1月30日的《政府通报》上全文发表了一位法国使者访问埃及、叙利亚、伊奥尼亚群岛等地的报告,宣称“当前只要6千名法军就足以征服埃及”。至于伊奥尼亚群岛,“只要一有机会,这些群岛即会宣布自己是法国的属地,我向你们担保这样说绝不是言过其实的”。〔英〕约翰·霍·罗斯:《拿破仑一世传》上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中文版,第409页。

法国这一系列违反《亚眠和约》的行为和挑衅性言论,招致英国的抗议。法国则要求英国撤出马耳他。英国答称还要在马耳他再占领十年,作为法国进行新的扩张而给予英国的补偿。因此,英法两国间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英国内阁立即要求组织民兵并增加1万名海军。法国则宣布将其现役兵力扩大为48万人。1803年3月13日,在一次招待各国大使的宴会上,拿破仑主动找到英国大使惠特沃思勋爵说:“原来你们决心要打仗了”,否则,“为什么要这样扩军呢?这些警戒措施是针对谁的呢?”“但是如果你们想扩军,我也会扩军;如果你们想打仗,我也会奉陪。”他还说:“不尊重条约的人,绝没有好下场!他们要为此对整个欧洲承担责任。”同上书,第414页。

为了解决彼此的争端,英法两国曾进行过谈判,俄国也试图从中进行调解,但均无效。英国遂于1803年5月18日向法国宣战,并重新封锁了法国的各港口,缉捕法国的商船。为了报复,法国将军队开进了英王乔治三世的领地汉诺威,并封锁了欧洲大陆,禁止英国的船只驶入。与此同时,法国还发布命令,凡年龄18—60岁之旅居法国的英国人,一律作为战俘而加以扣押。此外,拿破仑还要求西班牙与荷兰提供军队及军饷援助,准备渡海征服英国。

法国在欧洲新的扩张,也招致其他大国的反对。所以,英国在对法宣战后便建议俄、奥两国建立反拿破仑的联盟。1804年11月6日,俄国同奥地利共同签署了反法秘密宣言。1805年1月14日,俄国又同瑞典签订了同盟条约。出于反拿破仑的共同需要,英、俄两国经过约七个月的谈判,也于1805年4月11日在彼得堡签订了同盟条约,英俄双方在同盟条约中同意采取一切措施组成全欧联盟,并能提供一支50万人的军队,以促使法国媾和及恢复欧洲的政治均势;英国承诺以本国舰队援助联盟,并向联盟国家提供补助金。英俄彼得堡同盟条约的签订,为第三次反法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土耳其因担心拿破仑的再次侵犯,愿同俄国缔结新约,俄国也想以土反法,并借机巩固自己在巴尔干的影响,双方经过8个月的谈判,于1805年9月24日在君士坦丁堡签订了俄土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土耳其在反法联盟中与俄国一致行动,至少应在战争过程中协助俄国军舰和运输舰通过黑海海峡;双方承诺以各自全部海军力量,阻止任何外国军舰或载运军用物资的船只驶入黑海。

在此期间,俄国与法国都想将普鲁士拉到自己一边,但是,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普鲁士决定保持中立。这样,有英、俄、奥、瑞典和土耳其参加的第三次反法联盟终告组成。

《普雷斯堡和约》与莱茵联邦的建立

战争开始时,只是英、法两国交战。拿破仑曾在法国西海岸的布伦集结了15万名士兵和2000艘船只,准备渡海进攻英国。他曾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只消有八小时黑夜的掩护,就可以决定世界的命运了。”但是,拿破仑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征服英国的计划未能如期实现。

1805年8月,当拿破仑得知俄国的军队已经开赴前线的时候,他立即命令驻在布伦的法军急速进军南部德意志,准备在俄军到达前先将奥地利击溃。接着,交战双方在欧洲大陆及海上几乎同时交火。在海上,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于同年10月21日与英国舰队激战于西班牙西南端特拉法加角附近的海面上,英舰统帅纳尔逊虽然阵亡,但法西联合舰队几乎被全歼。72

与海战情况不同,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打败了联军。同年10月20日,法军在位于慕尼黑以西之多瑙河畔乌尔姆,全歼奥军6万余人。随后,拿破仑乘胜沿多瑙河而下,于11月13日攻占了维也纳。奥皇弗兰茨二世逃离都城,求援于俄国。12月2日,在位于维也纳以北约120公里的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拿破仑以损失9000人的代价取得了战役的全胜。联军伤亡1.5万人,被俘1.1万人,奥地利被迫求和。

12月6日,奥地利在撤走俄军、拒绝普鲁士军队进入其领土和赔款1亿法郎条件下,同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次日,俄国开始撤军。12月10—12日,法国同巴伐利亚、符腾堡以及巴登签订了同盟条约,这三个南德意志小国将自己的军队交给拿破仑指挥,它们各从奥地利取得一部分领土,从而扩大了自己的领地,并摆脱了对哈布斯堡王室的从属关系。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成为王国,巴登改为大公国。12月15日,拿破仑迫使普鲁士同意签订法普同盟条约,拿破仑将其占领的汉诺威让与普鲁士,普鲁士则对英国宣战。

经过近20天的谈判,奥地利于12月26日同法国在普雷斯堡(今斯洛伐克之布拉迪斯拉发)缔结了和约。《普雷斯堡和约》规定,奥地利承认法国对热那亚、帕尔马、皮埃蒙特和皮亚琴察等地的侵占;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王国国王;奥地利将其在《坎波福米奥和约》中获得的威尼斯、伊斯特里利亚、达尔马提亚等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的里雅斯特除外)让予意大利王国;奥地利承认巴伐利亚王国、符腾堡王国和巴登大公国;奥地利支付战争赔款4000万金法郎;法国同意奥地利兼并萨尔茨堡、贝希特斯加登等地,作为补偿。

英国皮特政府用数百万英镑组建起来的第三次反法联盟又遭失败,皮特首相当时曾伤心地说:“把(欧洲)地图卷起来吧;十年之内用不着了。”〔英〕乔·马·汤姆森:《英国历届首相小传》,新华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第91页。他经不起这场灾难的打击,一病不起,于1806年1月23日去世。

1806年7月,法国同俄国也曾在巴黎缔结了和约,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第四次反法联盟即将组成,所以,和约未能获得沙皇的批准。但是,拿破仑争取土耳其的努力却获得了成功。1806年8月,拿破仑派使节前往君士坦丁堡说服土耳其对俄作战。鉴于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大捷后,声威大震,土耳其遂决定向法国靠拢,并开始阻挠俄国军舰通过黑海海峡,以及不经俄国的同意便撤换了亲俄的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的大公。于是,俄国军队于11月占领了两公国,土耳其在12月30日对俄宣战,从而开始了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有关1806—1812年俄土战争的详情,见本章第五节之“俄国吞并比萨拉比亚”。

拿破仑在击溃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为了巩固他在西部和南部德意志的地位,他于1806年7月将他所控制的16个邦(如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等)组成莱茵联邦,1807年后,又有5个邦(如萨克森、威斯特伐利亚等)加入。在联邦内,实行法国的《民法典》,并接受拿破仑的保护;联盟每年应向法国提供63000名士兵。

1806年8月,奥皇弗兰茨二世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的头衔。至此,始建于公元962年的神圣罗马帝国遂不复存在。

第四次反法联盟与《提尔西特和约》

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后,法国在欧洲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此刻,拿破仑不仅控制了莱茵联邦、意大利王国和荷兰,而且将奥地利赶出了意大利和德意志,这对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们是个沉重的打击。《普雷斯堡和约》签订后,英俄两国虽然仍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但是,由于欧洲的反法战争已打了十三年,各国都需要一段喘息的时间。而且,皮特首相死后,新内阁倾向于休战。俄国因已同土耳其开战,也无力与法国再战。所以,英、俄都同法国进行过一段谈判,试图找出一条能暂时缓和彼此矛盾的出路,但毫无结果。于是,英俄两国便在1806年9月组成有瑞典和普鲁士参加的第四次反法联盟。

这一次,普鲁士不仅积极参加反法联盟,而且,首先向法国宣战。因为,拿破仑建立的莱茵联邦侵犯了普鲁士的利益,尤其是拿破仑在同英国的谈判中,将已经许诺给普鲁士的汉诺威又同意归还给英王。普鲁士深感自己受到了法国的愚弄,所以,普鲁士不但参加了反法联盟,并在10月1日首先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限法军于十天内撤离德意志。

拿破仑立即用战争回答了普鲁士,10月8日,拿破仑分兵三路进攻普鲁士。10月14日,拿破仑于同一天内在耶那和奥尔斯泰特两大战役中,大败普军。10月27日,法军攻入柏林,大部分普鲁士领土都已落入法国之手。11月,拿破仑自柏林进军东普鲁士和波兰,以便攻打俄国。1807年2月,法俄两国大军会战于东普鲁士的埃劳城,未分胜负。6月中,两军再战于弗里德兰,俄军大败,法军直逼涅曼河畔。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面临拿破仑侵入俄国本土的威胁,又得不到英国的有效支援,遂被迫请求停战。此时,拿破仑也正想利用俄国对英国实行有效的封锁,故同意停战议和。

1807年6月25日,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会晤于提尔西特,会谈是在涅曼河上的一条木筏上进行的。会谈中,亚历山大最关心的是波兰和土耳其问题。亚历山大曾企图阻止拿破仑在部分波兰领土上重建波兰国家,未获成功。拿破仑只同意新建的国家可不冠以“波兰”国名。关于土耳其问题,拿破仑表示不要求俄国军队撤出多瑙河两公国。此外,为了表示对俄国的友好,拿破仑接受了亚历山大的劝说,同意将他在战争中占领的一部分原为普鲁士的领土予以归还。而且,拿破仑还表示支持亚历山大去夺取瑞典的领土。

两国君主经过十多天的谈判,最后于7月7日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和约规定:为了尊敬俄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同意将其攻占的西里西亚以及易北河与涅曼河之间的原属于普鲁士的领土,归还给亚历山大的盟友普鲁士国王;双方同意在普鲁士第三次和部分第二次瓜分波兰中所夺得的领土上,建立华沙大公国,由萨克森的君主任国王;两国确认但泽为受普鲁士和萨克森保护的自由市,但在和平恢复前仍由法军驻守;俄国承认在那不勒斯、荷兰及德意志所发生的一切变更,并承认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热罗姆·波拿巴为威斯特伐利亚国王;约瑟夫·波拿巴,拿破仑一世之兄;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一世之二弟;热罗姆·波拿巴,拿破仑一世之幼弟。拿破仑同意在法国与英国的谈判中,接受亚历山大的调停;亚历山大同意停止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接受拿破仑对现存争端的调停,俄土和约一经缔结,俄国立即将其军队从多瑙河流域各省撤出。在另立秘密条款中,俄国同意将濒临亚得里亚海之科托尔湾让与法国,并承认伊奥尼亚群岛的所有主权均为拿破仑所有。

同一天,法、俄两国还缔结了攻守同盟条约,两国承诺今后在任何战争中都采取共同行动,并不单独缔结和约;如果英国拒绝俄国的调停或不按法国所提条件缔结和约,俄国将与英国断交;拿破仑承诺如土耳其拒绝调停,或俄土和谈在三个月内未获满意结果,法国即开始与俄国采取共同针对土耳其的行动。

7月9日,法国同普鲁士也在提尔西特签订了和约,其中除规定普鲁士丧失其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属地外,普鲁士还承诺将其军队裁减至4万人,偿付赔款1亿法郎,并参加大陆封锁。法俄、法普提尔西特条约的缔结,表明第四次反法联盟又遭失败。1807年11月7日,俄国因英国拒绝了亚历山大一世关于调停的建议,并炮轰了哥本哈根,遂对英国宣战,俄国参加了拿破仑对英国的大陆封锁。

普鲁士和俄国屈服后,法国只剩下英国和瑞典两个敌人。瑞典在1808—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有关1808—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的详情,见本章第五节之“俄国兼并芬兰”。中败北后,除被迫将包括阿兰群岛在内的整个芬兰割让给俄国外,并接受俄国的调停,同法国缔结了和约,瑞典也加入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制。

大陆封锁政策与半岛战争

英国于1805年10月在特拉法加角摧毁了法西联合舰队后,不但迫使拿破仑放弃了渡海攻英计划,而且毫无顾虑地占领了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海外殖民地,如荷属锡兰、圭亚那、南非以及西属特立尼达、洪都拉斯等,并对法国实行了海上封锁。

拿破仑既无强大海军,便只有发挥他的陆军优势,打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盟国,对英国实行陆上封锁,令其丧失欧洲大陆市场,最后迫使英国求和。“大陆必须制服海洋”〔英〕约翰·霍·罗斯:《拿破仑一世传》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中文版,第97页。,这就是拿破仑当年的口号。当拿破仑于1806年10月攻占柏林后,于11月21日在柏林发布了一个敕令,宣布对不列颠群岛实行封锁,禁止同它有任何商业往来;禁止买卖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物,凡曾停靠过英国港口的任何船舶,禁止驶入法国及其盟国的港口;任何违反柏林敕令的船舶,都将作为合法的战利品予以扣留;法国及其盟国军队不论在何处发现英国的货物或臣民,将分别予以没收和监禁。

为反击法国的大陆封锁,英国于1807年1月7日发布“枢密院令”,禁止中立国船舶在法国及其盟国港口、或执行柏林敕令的港口之间进行贸易,违者船、货将被扣押和没收。

针对英国的这一措施,拿破仑又于同年1月27日在华沙发布敕令,没收所有在大陆的全部英国货物及其殖民地产品。英国则一方面对北德意志海岸实行严格的封锁,同时又于当年11月11日再次颁布“枢密院令”,宣布凡禁止英国船舶进入的港口,将视同实际上受封锁;准许中立国船舶从敌方港口运载货物输入英国,或将这些货物再行输出,运往友好国家或中立国家港口。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将中立国的贸易吸引至英国的港口,暗中给予中立国船舶以运输英国货物的便利。

1807年11月23日和12月17日,拿破仑在米兰签署了两项敕令,宣布任何遵从英国“枢密院令”的中立国船舶都将丧失国籍,成为合法的捕获品;任何来自或驶往英国及其殖民地港口的船舶,同样予以捕获。

英国为了破坏拿破仑的大陆封锁,除实行对法国的反封锁外,还通过各种走私活动将大量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物偷运至欧洲大陆各地。对此,拿破仑于1810年10月18日在枫丹白露颁发敕令,规定凡在欧洲大陆发现的一切英国货物都应予以没收,并当众焚毁。此后不久,又成立了特别法庭,专门审判那些走私犯和销售英货的店主。

上述柏林敕令、华沙敕令、米兰敕令以及枫丹白露敕令,构成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又称大陆制。大陆封锁政策的实施,确实使英国的经济遭受到较大的损失。例如,英国在1808年出口贸易比1807年减少了25%。〔美〕戈德肖特等:《拿破仑时代的欧洲》,纽约1971年版,第131页。但是,它给法国以及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的欧洲大陆各国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因为,英国有能力控制海洋,垄断了殖民地产品,可方便地进口它所需的物资,并通过无孔不入的走私活动,不断地将各种英国商品销往欧洲大陆。所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并未能真正阻止英国货物进入欧洲大陆市场。相反,却使大陆各国的出口受到限制,某些必需的商品得不到满足。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全境的物价急剧上涨,一般商品的价格平均约高于当时伦敦市价的十倍。屠克:《物价史》,转引自《拿破仑一世传》下卷,第200页。这样,大陆封锁政策便渐渐引起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包括法国的盟国)的反对。

为了强制推行大陆封锁政策,拿破仑对一些国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葡萄牙由于在政治上敌视法国革命,在经济上长期同英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商业关系,因而对执行大陆封锁采取拖延政策。为此,拿破仑派兵于1807年11月通过西班牙入侵葡萄牙,并在11月30日占领了里斯本。葡萄牙王室乘英船逃往巴西,拿破仑遂宣布葡萄牙执行大陆封锁政策。与此同时,拿破仑还想夺取西班牙,所以又命令法军于1808年3月24日占领了马德里,强迫斐迪南七世将王位让与约瑟夫·波拿巴,并宣布西班牙实施大陆封锁,斐迪南则被扣留在法国。

拿破仑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武装入侵,激起了两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开始了为期六年的半岛战争。同年5月2日,西班牙人民开始反法的独立战争,8月1日,约瑟夫·拿破仑被赶出马德里。同一天,英军在葡萄牙登陆,配合葡萄牙人民进行反法战争,于8月底将法军全部逐出葡萄牙。11月5日,拿破仑亲率18万大军进攻西班牙。12月4日,拿破仑进入马德里后,约瑟夫又恢复了王位。但是,西班牙人民始终没有屈服,一直坚持反法独立战争。1813年10月,拿破仑在莱比锡遭到惨败后,将斐迪南释放回国,1814年3月,斐迪南七世在西班牙复位,半岛战争始结束。

第五次反法联盟瓦解,拿破仑帝国的极盛时期

在半岛战争中,英国一方面派兵直接参加葡、西两国人民的反法战争,同时又于1809年组成了第五次反法联盟。多次败于法国的奥地利正在寻找时机,以求复仇。它认为半岛战争已拖住了大量法军,现在,法国又将面临两线作战。这样,必将有利于自己取胜,所以又参加了这次反法联盟。

早在1808年夏,拿破仑就已发现奥地利在准备新的反法战争,在半岛战争尚不能结束的情况下,他急需俄国在东方担负牵制奥地利的重任。然而,法俄《提尔西特和约》缔结后,两国虽是盟国,由于亚历山大没有按和约的规定从多瑙河沿岸各省撤军,以及未认真执行大陆封锁政策,所以,两国之间时生龃龉。拿破仑为了协调同俄国的关系,遂邀请亚历山大进行会晤。

同年9月27日,两位皇帝在埃尔富特举行了会谈,并于10月12日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同盟条约。法国承认俄国有权获得芬兰和兼并摩尔达维亚及瓦拉几亚;俄国承诺在法奥发生战争时将向法国提供军事援助;俄法两国非经双方预先同意不得蓄意侵犯土耳其任何部分的领土;两国皇帝同意联合照会英国政府,敦促议和,如遭拒绝,法俄两国皇帝应再度会晤,以协商共同对策。

《埃尔富特同盟条约》的缔结,并没能消除两国间原有的分歧,彼此间的矛盾仍在不断加深。当时一个明显的迹象是:在两君主会晤期间,拿破仑曾表示欲同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结成秦晋之好。亚历山大对此虽表示“盛意可感”,但他返回彼得堡后不久,就以他的小妹妹“才20岁,年纪太轻是不可克服的障碍”〔英〕约翰·霍·罗斯:《拿破仑一世传》下卷,第189页。为由,婉拒了拿破仑的求婚。

1809年4月9日,奥地利在英国的支持下对法国宣战。次日,奥军攻入巴伐利亚。拿破仑急忙调兵东征,并于4月下旬在巴伐利亚的阿本斯堡打败奥军。5月13日,拿破仑再次攻入维也纳,但一周后,拿破仑在距维也纳不远的多瑙河畔被奥军打败。在这次战争中,英国于1809年夏派兵远征比利时,但在围攻安特卫普时被击败。俄国因受《埃尔富特同盟条约》的约束,不得不出兵援法,但它并未真正同奥军作战。7月5—6日,法奥两国大军会战于维也纳以北的瓦格拉姆。结果,奥军大败,弗兰茨一世被迫求和。同年10月14日两国缔结了《维也纳和约》,该条约签署于申布伦宫,故又称《申布伦和约》。

《维也纳和约》规定:奥地利将萨尔斯堡和因菲特尔割让与巴伐利亚;将的里雅斯特、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卡尼奥拉及克罗地亚割让给法国,作为法国的“伊利里亚省”;将西加里西亚割让给华沙大公国;将部分东加里西亚割让给俄国;奥地利断绝同英国的一切关系,并不干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事务;奥地利军队应限制在15万人,并支付赔款8500万法郎。经过这次战争,奥地利共损失领土83000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奥地利又失败了。

在这一年开始担任外交大臣的梅特涅,对于奥地利的惨败,表面上若无其事,但是在心里他却怀着最终报复的信念。这一年8月10日,梅特涅在给奥皇的信中写道:“自和约签订之日起,我们只能采取见风使舵、随机应变、阿谀奉承这一套。只有这样,才能保存自己,以待普遍得救于来日。”〔英〕约翰·霍·罗斯:《拿破仑一世传》下卷,第186页。为了“保存自己”,以待“得救于来日”,当拿破仑向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求婚不成而转向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时,梅特涅极力促成了这桩婚事。

1810年4月2日,拿破仑与奥国公主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结婚盛典。1811年3月20日,拿破仑喜得“罗马王”。这时,奥地利王室以为《申布伦和约》的苛刻条款将会因此而有所变更,梅特涅甚至梦想收回伊利里亚(至少是一部分),以恢复奥地利通往亚得里亚海的道路。岂料,奥地利得到的仅仅是获准推迟支付战争赔款的期限。然而,法奥联姻,毕竟使濒于绝望的奥地利得到了几年的喘息时间,而且也扩大了法俄联盟的裂痕。

拿破仑打败第五次反法联盟以后,法国的版图及其势力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1811年,法国共有130个省和7500万人(三倍于革命前的法国人口,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一半)。张铁生:《近代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39—40页。此外,其属下尚有7个王国和30个公国。〔英〕约翰·霍·罗斯:《拿破仑一世传》下卷,第220页。拿破仑的兄弟和亲属占据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王位,除英、俄以外的整个欧洲几乎都在拿破仑的掌握之中,拿破仑帝国达到了其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