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发展阶段
1937年7月至1941年,是解放区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救亡的重任,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了使红军干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意义和任务,在理论上有深刻的认识,在实际上有充分的准备,党中央决定将原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继续办下去,并于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培训干部的任务日益加重。除了需要继续培训红军干部以外,还要培训不断从外地来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于是,在1937年初,党中央又将红大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又称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迁到延安,扩大招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的抗日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全国各地,远至海外的华侨,大批革命的知识青年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自千里万里之外,跋山涉水,冲破重重封锁,纷纷涌向解放区的指导中心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仅在1938年5月至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有2288人之多。详情见下表:
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赴延安知识青年统计表(1938年5月—8月)
这些知识青年是为了寻求革命真理和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而来到解放区的,他们迫切要求学习革命的理论和本领。同时,由于战事日益激烈,后备力量亟待增加。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斗争形势,培养更多的抗日干部和各种建设人才,毛泽东作出指示:“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因此,在这一阶段内,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如在延安地区就先后扩大和新办了各种新型的高等学校十余所。其中,中外闻名的抗日军政大学为了培养更多的抗日干部,坚持华北敌后的抗战,于1939年从延安迁至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先后在晋东南、晋察冀、山东、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十二所分校。抗大的歌声,从陕北高原,飞上太行之巅;抗大的旗帜,从黄河之滨,飘到江淮两岸。1937年成立了陕北公学,1938年成立了鲁迅艺术文学院,1939年成立了中国女子大学、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后随即向华北敌后挺进,到达晋察冀边区的阜平)、自然科学院,1940年成立了医科大学,1941年成立了延安大学、民族学院,等等。这些新型的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干部和各种优秀的人才,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斗,立下了丰功。
解放区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战的旗帜,昂首阔步,引吭高歌: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
救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
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
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由凯丰作词、吕骥谱曲的抗大校歌,充满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反映了抗日青年学生的革命风貌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