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多族群国家,几千年来朝代更替、分分合合,但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绵延至今,始终保持了作为一个统一政治实体的存在。

记得1982年我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在宿舍遇到一个外表完全是中国人的学生,我以为他或他的父母来自台湾或香港,就很自然地问他是从哪里来的:“Where did you come from? ”他很严肃地看着我,回答说:“I am an American! ”(“我是个美国人!”)。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校园和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体形不同、各种口音的人们。我们都知道美国曾长期实行种族隔离与歧视政策,黑人曾一度是奴隶,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废除《排华法案》。看到美国存在这样巨大的体质和文化差异,了解到种族冲突的历史背景,我感到非常惊异的是,我所遇到的美国人,不管是什么肤色和使用什么语言,都具有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不爱国”是美国社会最严重的指控,这将会使一个人和他的家庭在任何场景中都无地自容。那么,使美国人得以克服所有障碍而建立起对国家高度认同意识的基础和机制是什么呢?当一个在中国旅行的外国人询问少数民族青年“你是谁”时,他们是否都会不假思索和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什么时候“我是中国人”能够成为具有不同民族成分的中国公民心目中最重要的身份认同?

对我的又一个冲击是苏联的解体。小时候我读过很多描写苏联各族民众在内战时期、建设时期以及卫国战争时期是如何团结互助的小说,即使在德军几乎占领苏联欧洲部分的全部领土、苏维埃政权最艰难的时候,苏联各族人民依然能够团结抗击而没有解体,我觉得这证明在苏联已经形成了各族之间的牢固团结。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经历过那么多艰苦岁月的考验,这个共产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楷模,列宁的故乡,建设了70年的超级大国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我们随后看到的是苏联原有经济体系的崩溃、各国对领土与资源的争夺、各族人口的大迁移,以及一些族群争取独立的流血战争和恐怖袭击。南斯拉夫的解体与内战则是苏联民族关系体制流于失败的另一个注脚。对于认真读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人来说,这是无法解读甚至长期不愿相信的噩梦。

在21世纪,中国可能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有两个:一个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失去权威性,由于人们对“民主”的认识误区而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失序;另一个是内外力量推动下出现的少数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有可能导致国家解体。西方国家会尽所有可能的努力来促成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出现。在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发生的事态,以及近期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最新变化,都应当引起中国人足够的警惕。

正是出于对中国民族问题发展前景的关切,我在美国学习时选修了民族社会学的课程,我选择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内蒙古的人口迁移与民族交往。1987年回国后即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民族社会学”研究生课程,招收这一方向的研究生,这些年里培养了一批藏、蒙古、维吾尔、回、满等民族的学生,同时在西藏、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从事与民族问题有关的实地调查。所有这一切都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借鉴西方和前苏联在民族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从基本思路、理论和制度上把中国的民族关系逐步理清,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重新崛起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仔细想一想,自从小平同志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状况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形势下这些学科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政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比之下,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研究,从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到研究方法还大致停留在50年代和60年代,应当说已经跟不上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国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了。我认为应当坚持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脚踏实地来从事调查研究,并以此推动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研究的发展。同时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又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鼓励大家在分析与争论中共同探讨真理,逐步达成共识。我们面对的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不曾遇到过的问题,我们从事的也是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本职工作。在这些年阅读、调查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把历年的讲义整理后编成一本教材《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04年9月出版。出版后,有些人反映这本书作为研究生教材大致适宜,如用做本科生教材则篇幅过大(80万字),定价偏高(49元),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是民族院校和西部的综合大学,选修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建议我再编辑一本缩写的本科生教材。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一本书49元对于西部地区的本科学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该书讨论的部分内容,对于本科生也稍深了一点,一个以本科生为对象的简写本,可能更有助于普及。这本书就是这样在研究生教材的基础上压缩而成。

本书与《民族社会学》相比,保留了其结构和基本内容,所删简的主要是引证文献、数据案例及全部脚注。对原书的附录仅保留了“教学大纲”,而且考虑到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和阅读能力,对“教学大纲”也做了修订。本书结构与“大纲”有一点不同,就是“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在大纲中为一讲,但在教材中被分为两章,“教学大纲”中的第17讲是“族群关系研究实例”,建议授课教师结合自身做过的研究课题讲授,所以本书与“大纲”比较,多了一章“社会目标”,少了一章“研究实例”。这本教材共分18章,在授课时可作为18讲,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校具体学制进行安排。

由于本书各章节的文献引证和分析论述都进行了大量删简,砍掉了原书约三分之二的篇幅,所以许多专题的讨论显得有些单薄。好在研究生教材已经出版,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有关文献和论述的同学可参考那本研究生教材。

民族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近年来中国的民族关系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变化,需要加强调查与研究,而社会学在民族和族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确有特色和一定的优势,民族社会学这一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都亟待加强,希望这两本教材互相配合,从不同层面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民族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马戎

2005年5月于北京大学蓝旗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