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状况与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的历史开始了向近代的演进,其政治发展也进入了近代化进程。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具体到政治生活领域,首先便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造成了多种新兴政治力量的出现,使中国政治发展带上了更为多元的阶级和阶层性背景。这表现在:
(一)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新兴阶级的产生
毛泽东这样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两个特殊的社会阶级来看,它们是新产生的,它们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阶级。”作为新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代表,这两个阶级一旦登上政治舞台,便注定要给中国社会和政治变迁注入新鲜的内容。
首先来说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资产阶级,即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它们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虽然在中国大地上曾首创和一度发展了某种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它的买办性和封建性作怪,外而勾结帝国主义,内而维护封建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又起着反动和消极作用,因而又成了近代中国反动落后的生产关系之一,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终于被列入了革命的对象,成为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着近代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方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主要起积极作用,因而它是中国进步的生产关系之一。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常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与压制,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一致的地方,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动力之一。诚然,中国的资本主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很大能量。如果说封建时代的中国,曾经以“重农抑商”和防止土地兼并、鼓励农耕作为发展封建经济的杠杆,那么,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则是以自然经济瓦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作为测量社会前进的尺度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在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积极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创办新式企业,为中国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从而也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基础。为了消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他们比较勇敢地进行了反对封建王朝的斗争,提出了比农民阶级平均主义更为有力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进化论思想,向封建的政治和思想发动了空前猛烈的批判。为了发展民族工业,他们以尽可能的方式,反对国际资本的渗透和压迫,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在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方面起了重要的宣传和启蒙作用,直至参加对帝国主义的直接斗争,如1903年的拒俄运动,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及其后多次反对外国列强侵略、控制的抗争。资产阶级是远比农民富有现代文化素养和政治远见的一个阶级。历史表明,农民只有在比他们更先进的阶级领导下,他们蕴藏着的巨大革命能量才能大量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因此,在无产阶级没有成为历史的领导者之前,农民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曾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然而,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追求剩余价值是其本性,它考虑的是发展本阶级的利益。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农民,但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等又无不以农民破产为代价,资产阶级无意也无法满足农民的最根本的土地要求,因此,农民是不满意的,他们的革命热情就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在致力于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障碍。由于这个阶级,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斗争中表现出了不彻底性;又由于这个阶级人数少,缺乏严密的组织,对于其他阶层,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号召力有限,因此显出力量不够。尤其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提不出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目标,它也希望与其他阶级联合,借助其他阶级、阶层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
再来看中国的无产阶级。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工矿企业的工人只有60多万,加上海员、铁路等工人,也不过100多万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工人即增加到200万左右。虽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与现代大工业紧密联系,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无产阶级没有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的那种局限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要求它要推翻一切不平等的制度,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因此,反帝、反封建是其历史使命的第一步。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实力,主要不在于它的阅历和人数,而在于它的先进的阶级性和坚韧的战斗性。尤其是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阶级的力量更以数百倍的强度释放出来。
中国的工人阶级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中国工人阶级特别集中。从地区上看,他们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等少数大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每地都集中着十几万乃至数十万的工人;从企业上看,他们又都集中在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等大企业中。集中,就能使工人阶级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其次,中国工人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他们的工时长、工资低,没有劳动保险,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却毫无政治权利。由于中国工人阶级所受的压迫特别严重,生活特别痛苦,所以它的斗争性也特别强。再次,它与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它的根本利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它在战斗中容易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农民彻底翻身解放,又不迁就小农的缺点而使中国重新倒退到小农社会中去;它能在资产阶级势单力薄,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力而表现出软弱甚至某些犹豫时,勇敢地扛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大旗,站在这个斗争的最前列;它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以独立的现代大工业为基础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工业化梦想可以在无产阶级手中完成;它要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使人民享有真正平等和广泛的民主,这已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水平。所以,当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不断地挫败了帝国主义霸占中国的野心,当历史彻底抛弃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灵位,当事实无情地宣告了农民、小资产阶级幻想的破灭,当经过无数次巨大斗争的较量,民族资产阶级自愧弗如后,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成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主流,而当这个革命胜利之后,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自然也就成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促成了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是很迟的。直到甲午战争以前,尽管中国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蹒跚地行进了半个多世纪,但知识分子的状况却没有相应地很快发生变化,一般还是那种旧式的封建士大夫。他们日夜孜孜攻读的还是那些古老的“圣贤之书”,以为这才是大道之所在,也是他们赖以晋身之阶。甲午战争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初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也由于中国社会变化所产生的需要,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它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就是首先向国外大批地派遣留学生,随后在国内广泛地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虽从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但在1900年前为数很少,影响也很小。仅以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日本为例,甲午战争前还没有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1896年,清朝政府才派出第一批留日学生13人。到1899年,“我国留东学生全数不满百人”。1901年后,留日学生开始激增,到1905年和1906年,达到8000多人。开办新式学堂,开始的时间虽然比较早,但广泛地开办新式学堂,却是“废科举,设学堂”以后的事情。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令自第二年起停办一切科举考试。不久,又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自废科举、设学堂之后,留学生纷纷学成回国到新式学堂任教,他们把在国外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带到新式学堂中。到1909年,全国中学堂已有460所,中学生40468人;小学堂已达51678所,小学生达到1522746人。国外留学生和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主要来源,他们和旧式文人相比,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
(1)存亡和爱国的自觉。他们不再像旧式士大夫那样,盲目地以“天朝大国”自居,把“天下”和“中国”看作同义词,而有了比较多的世界知识,了解一点外国大势、列强对外的侵略扩张以及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从而对当时严重的民族危机有着更深切的体会,爱国思想更加强烈。李达在回忆他自己1905年进入新式学堂读书时的情景说:“十五岁的时候,我考入一所享受公费待遇的中学,并开始接触一些新的知识,逐渐知道一些国家大事。如从看地图中,知道过去常常谈论的‘洋鬼子’国家就是英、美、德、法、意、日、俄、奥等国,它们都是侵略中国的;中国的贫穷落后是由于政治的黑暗、清廷的媚外。”“开始有了一点爱国观念,知道爱国了。”
(2)知识和人格的自觉。他们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文化思想,并以此为中介,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比如当时影响比较大的天赋人权学说,新型知识分子把这种学说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伦理学说融为一体,既要求争得国家主权,也要求争得人权,把独立和民主结合了起来。在许多接受了近代教育的新式知识分子看来,美国的独立和法国的革命仿佛最出色地解决了独立和民主这两个问题。于是,法国和美国就代替戊戌变法时的俄国和日本,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榜样。留日归国的爱国少年邹容在他脍炙人口的名著《革命军》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吾幸夫吾同胞之得与今世界列强遇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闻文明之政体、文明之革命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弥勒约翰《自由之理》、《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檄文》等书译而读也。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
(3)责任和奋斗的自觉。他们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对自己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许多人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罗伯斯庇尔,甚至华盛顿、拿破仑自比。不少留学生更认为:“祖国之前途,其安危悉系乎留学生,夫人而知之矣。是留学界者,对乎外为全体国民之代表,对乎内为全体国民之师资,责任之重,无有过于是者。”他们比较年轻,没有那么多家室或财产的牵累,因而在接受一种理想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后,能够奋不顾身地为之奋斗,这又成为推动他们在政治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力量。
新型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参与精神,并出于追求知识和自由、追求科学与进步的本性,必然要同破坏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产生尖锐矛盾。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支持进步阶级的革命斗争,因而成为了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力量之一。但知识分子也有其力量不足、时有动摇等弱点,特别是他们与广大工农群众有时还有隔阂,所以,又不能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独立地推动社会前进,它必须在一定经济、阶级关系等空间和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三)强化了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群众的革命程度
由于资本主义对传统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吞噬和肢解,以及帝国主义经济的和超经济的勒索,乡村广大农民纷纷破产,贫农占了农村人口的70%以上;在城镇,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小职员等小资产阶级群众也大体陷入了同样境地。因此,他们在政治上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加之人数众多,潜力大,而成为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必须赢得的基本力量。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进程的首要任务就是扫除封建专制统治。这个封建专制统治一方面反映在高度集权专制的封建中央政权上,而另一方面,其盘根错节的根基则存在于中国广大农村,表现为地主阶级乡绅政权与统治。农民出自阶级本能对地主阶级的反抗,尽管形式十分简单,但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农民在追求自己阶级利益的同时,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跟上了时代的节拍。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所达到的最高峰,在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农民究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所有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的纪律,以便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太平天国虽然比过去的一切农民战争有更完整的、进步的纲领和制度,并且前后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末了仍悲惨地失败了。义和团运动的主要群众是农民、城市贫民和游民,也有一些爱国的中小地主参加。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并制止了帝国主义列强准备瓜分中国的企图,但也存在严重的弱点,包括存在不少愚昧和落后的东西,最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合武装进攻和清朝政府的叛卖下失败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民的斗争虽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起义,却此伏彼起、持续不断地发展着。但是这些农民斗争仍然处在自发斗争的阶段。它们有的毫无组织,有的用封建迷信来号召。显然,这种旧式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由上可见,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主要源于小生产者的反对封建主义的自发的革命思想,不能成为批判封建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时,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他们一方面反对封建主义的不平等,同时又维护造成这种不平等的私有制;一方面反对地主阶级的压迫,同时又存在着皇权主义思想。因此,农民阶级的阶级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同其他更进步的阶级、阶层合作奋斗,决定了它必须在更先进的阶级提携、带领下才能达到新的水平。
综上所述,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的艰巨任务,将各个进步阶级、阶层吸引到了一起。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的最彻底的革命纲领,为中国政治发展描绘了最动人的前景。
毛泽东以他对中国阶级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革命特点与规律的准确把握论述道:在“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而使革命的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毛泽东还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的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在中国社会的各阶级中,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坚固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这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的根本规律之一。”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又指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复习思考题
1.在中国国情诸因素中,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显著特点?
3.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多重目标?
4.相较于旧式文人,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明显特点体现在什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