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汉以后的儒家
第一节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内容提要:
一、天人三策
1.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君子替天行道
2.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天仁德不仁刑
3.天人感应,天灾示异,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图11 董仲舒
二、内圣外王 儒法结合 糅合阴阳 创新儒家
法家:两面三刀 法外无是非 唯有名利 威逼利诱
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建立太学 设立经学博士
四、尊王攘夷 损抑诸侯
子学成经学 民间转官方 争鸣变独尊
此后二千多年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取名“始皇”就是意味着希望他打下的江山能代代相传,结果是事不如人愿,不出二世,一共才十五年就被灭掉了。楚汉相争刘邦胜出后,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及其后面的文景等几位皇帝,采取的主要是休养生息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策。特别是对于当时北方匈奴的经常骚扰,连秦始皇这么厉害的人也没有办法,只能靠修长城来被动抵御匈奴。汉高祖刘邦和汉初的文景几位皇帝更没有办法,只能把一个一个美女送出去,搞和亲外交。到汉武帝时代,刘彻雄才大略,希望采取积极进取的统治办法,特别对北方匈奴的骚扰,主张主动出击,一展汉朝天威。汉武帝要求各地举荐贤良建言献策。他亲自主持召开了一个最高级别的治国理政国策研讨会,有来自各地的举荐出来的一百多位贤良人士参加。汉武帝主持会议时大意是这么说的:同志们!我继承了先帝最崇高的地位和最美好的德行,要永久地传下去,延长到无穷尽的未来。所以我从早到晚都没有时间享乐休息,长久地思考各家学说的原委,唯恐有不周的地方。今天我广泛地邀请各地的贤良之士,即由郡守、诸侯公正举荐出来的贤良的学者们共聚一堂。我想知道治国大道的纲要是什么、安民理论的最高原则是什么,希望大家分清条理,不要笼统,不要混乱,提出的方案要考虑好。
然后他问了几个问题:三皇五帝为什么最后会灭亡?三王(指夏、商、周)受命于天的依据在什么地方?灾异变数是什么原因?尧舜的“无为而治”、周的礼治和秦的法治哪家最好?治世之道是否永恒不变、会否衰败?会上大家纷纷提了不少建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董仲舒(前179—前104年)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认可。董仲舒首先就汉武帝三次策问回答,第一,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君王是在替天行道。他把政权的合法性讲得清清楚楚。第二,君王替天行道,行什么道?他说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天仁德不仁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要以预防教育为主,以德服人,德主刑辅,不能搞不教而诛。第三是天人感应、天灾示异。天人是有感应的,如果执政者做了伤天害理的坏事,老百姓怨声载道,天就会降下灾难来。天怎么会知道天子在人世间做的事呢?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所以我们经常讲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董仲舒接着告诉汉武帝,治国理政之道要永恒,就必须培养人才,要培养精通六经思想的人才,要建立太学,设立六经博士来统一思想(秦始皇也曾经用焚书坑儒的办法统一思想)。从此,孔夫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董仲舒的改造,吸道引法,糅合阴阳,形成了新儒家。诸子百家的一家之言变成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诸子之一变成权威经典,百家争鸣从此偃旗息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旗帜高高飘扬,儒家学说垄断了几千年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秦汉之后,中国经历了将近四百年魏晋南北朝的天崩地裂的战乱。在这血雨腥风、相互残杀、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几百年里,儒家主张的仁义、道家主张的道德被抛于脑后,丢在路边。倒是从西域传来的佛教,以其六道轮回、因缘果报的思想以及东汉末年产生的道教以其符箓咒语、炼丹养生的观点在普罗大众中逐渐生根发芽,并在隋唐时期得到政权的青睐,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大有与儒家平分秋色、三分天下的气势。唐末宋初,不少高士大儒深感危机,大声疾呼,要恢复道统,振兴儒学,巩固地位,发扬光大。先有唐末的韩愈,后有所谓北宋五子的周敦颐、程颐程颢两兄弟、邵雍和张载。特别是张载的“横渠四句”吹响了振兴儒学的号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呼吁要为社会确立天地良心,也即社会核心价值观;要为人民确定实践人生价值、安身立命的途径;要继承和弘扬往圣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为后人世世代代的平安和谐打下基础。真是一派继往开来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