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语音感知的发展
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加工其语言环境中的言语刺激了。婴儿偏好于注意言语刺激,表现出对表达自然语言构建(音节、音素、词)的听觉信号的敏感性,他们以特定方式感知言语,并且之后将听觉刺激匹配于其母语中的语音系统。一开始,婴儿不仅对他们所接触到的语言中有语音值的听觉刺激敏感,而且对在其他人类语言中有语音值的任何听觉刺激也表现出敏感。这可能是因为婴儿是任何人类语言的潜在母语者,生来就具有能适应任何语言的机制。婴儿从一个普遍学习者起步,之后依赖于成长所处的语言环境,成为操一种或多种特定语言者,这可称为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验使感觉敏感性窄化,因而使学习者可以选择输入材料中实例化了的语音系统,这些输入材料反映人类语言的特征且在普遍语法中被编码。婴儿虽要等到10—12个月时才开始生成独词句,但出生4天的婴儿就能表现出令人惊讶的语音分辨能力,比如他们能区别母语和外语。这种辨别能力即使在不熟悉说话者嗓音的情况下也依旧保持,说明他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语言而不是不同的嗓音。这一结果暗示新生儿能忽略那些无关的变化,如音质、语速和语调,也表明他们能以某种方式编码语言刺激,并对所听到的内容形成某种表征,即他们能发现言语输入材料中的规则性。
(一)新生儿对母语与外语的感知
婴儿能辨别母语和外语的事实被很多实验、各种不同配对的语言所证实,这些实验的被试都是出生没几天或没几个月的婴儿。要研究还未掌握语言的婴儿的语言能力是极其困难的,所以20世纪70年代以前相关研究主要是依靠观察法。7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利用婴儿的反射反应设计出了一些经典的实验范式。
标准技术之一就是探测婴儿吸吮行为的习惯—恢复程序:高振幅吸吮程序(high-amplitude sucking procedure,简称HAS)。所有的学习行为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习惯化,一个刺激重复出现变得逐渐熟悉后,人对它的反应就会降低。在典型的HAS设计中,婴儿吸吮一个奶嘴,这个奶嘴连在一个与计算机连接的压力换能器上,这使婴儿的吸吮频率可被测量。刺激通过扬声器呈现,婴儿听到刺激后会依条件而定地高振幅吸吮。采用这一方法,Mehler,Jusczyk,Lambertz,Halsted,Bertoncini和Amiel-Tison(1988)找了一位真正的双语者,即两种语言说得一样好的人,请他用法语和俄语讲同样的故事,进行录音,然后对法语环境下刚出生四天的婴儿做实验,结果表明婴儿可以区分出法语和俄语,也就是母语和外语。Mehler等(1988)、Nazzi,Bertoncini和Mehler(1998)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法语环境下4天大的婴儿能辨别出两种外语,包括英语句子和意大利语句子,以及英语句子和日语句子。对于婴儿出生后不久就能区分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可能的解释是:特定语言的影响在出生后几天的接触中在婴儿脑中留下了印迹,或者婴儿在出生之前就已经熟悉他们语言环境中的某种性质。然而,以上两种可能性都不能解释新生儿区分不同外语的能力,因为这些语言他们从未接触过。既然婴儿能区分他们参加实验之前从未听到过的两种外语,那么事实一定是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对所听到的内容迅速建立了某种表征。婴儿能够捕获他们感兴趣的、特定的、显著的听觉特征,而且能够利用有限的接触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话语中提取这些特征。
Dehaene-Lambertz和Houston(1998)的研究表明,4天大的婴儿在听到句子1200ms或约6个音节后就能够识别母语。婴儿是如何处理以区分两种语言的呢?一种可能是婴儿对样本中的某些粗颗粒(coarse)的听觉性质做出了反应,如句子的平均音强或音高。为验证这一假设,Mehler等(1988)呈现上文提到的实验中同样的法语和俄语刺激,但是倒着播放,这样句调会被破坏,整个句子的抑扬顿挫、旋律及其他声音细节均被改变,而像声音的声调及说音符的强度保持不变。如果婴儿仅仅探测到言语的一些粗略的听觉性质,他们就应该区分出不同的语言,而这些听觉特征也保存在倒着播放的刺激中,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是可以成功识别出不同语言的,但实验结果并未支持这种假设。另一种可能是婴儿可通过识别语言的音段性质完成这种区分任务。为验证这一假设,Mehler等(1988)和其他研究者使用低通过过滤话语测试了婴儿,在低通过过滤话语中只有频率低于400Hz的才保留。这种改变减少了音质内容(单个的声音不再能识别),并且保留了韵律或超音段信息(声调、节奏)。如果婴儿依赖的是音段信息,他们就应该不能在低通过过滤话语的样本中区分不同语言,因为这些样本中的音段信息消失了。结果是婴儿成功地做出了区分,这说明婴儿没有依靠音段信息来区分不同语言,而是依赖话语的一些韵律特征。
那么韵律信息对于区分不同语言是必需的吗?在低通过过滤话语中,一些基本的音段信息实际上仍然保留,这可能对婴儿来说足以在不同语言中做出区分。为验证该想法,Dehaene-Lambertz等(1998)使用从句子中提取的多音节词呈现给婴儿,并且以打乱的顺序重新排列。这样处理的目的是破坏句子超音段信息的连贯性,并且保留音位信息和单个词的韵律信息。如果音位信息或词层面的韵律足以在两种语言间做出区分,那么婴儿在听这些以打乱顺序排列的词时就应该毫无困难地区分不同语言。相反,如果音位信息或词层面的信息不足以让婴儿做出区分,那么婴儿在听这些打乱顺序排列的词时就应该不能区分不同语言。实际上,2个月大的美国英语学习者在这种条件下未能区分出英语和法语,但当句子的韵律信息和低通过过滤刺激保留时,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所以韵律信息对于新生儿区分不同语言是必需的语音感知信息。
新生儿区分不熟悉的音位对立的超常能力并不会一直保持,几个月后便迅速下降。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6—8个月大时仍然能区分外语中的辅音对立;8—10个月时就不那么成功了,能够完成区分任务的英语学习者开始下降;到10—12个月时,仅约20%的英语学习者能区分北印度语(Hindi)中的辅音对立,仅约10%能区分塞利希语(Salish)语中的辅音对立。一般认为,这一效应源于他们与母语相关的经验,因为所有11—12个月大的北印度语和塞利希语的学习者均能分别区分北印度语和塞利希语的对立。这样的结果被不同的婴儿群复制。例如Tsuhima等(1994)发现6—8个月大的日语学习者能区分英语的辅音对[ra]和[la],12个月时,他们却像日语成人者一样,不能在[ra]和[la]之间做出辨别。
(二)对本族语音位对立的感知
人类语言的声音集是有限的,不同语言在从普遍集合中选择声音或音位次集时表现不一样,一般而言,一种语言拥有20到60个音位,如汉语有约36个音位,英语有约40个音位,意大利语是33个左右。成人能熟练处理母语中有效的音位对立,但在处理外语中的音位对立时却相当不熟练。那么,儿童如何达到成人处理母语声音系统的能力?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新生儿的认知是白板一块,因此婴儿必须学会对目标语做出有效区分;或者婴儿生来具有区分所有对立的能力,因此他们要“学会”去忘记那些他们语言环境中未被例示的区分。
婴儿对辅音对立表现出异常的敏感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言语感知的研究已表明婴儿很早就能在母语的对立中做出区别。在一个使用HAS的先驱实验中,Eimas,Siqueland,Juscyk和Vigorito(1971)显示大约从1个月左右开始,生活于英语环境的婴儿便能区分音节内一个音位之间的对立,如[ba]和[pa],[b][p]的对立在于清浊不同。
辅音对立的感知是类别性的。即在呈现共时言语刺激后,成人可以很容易在属于两个有区别性的语言范畴下的声音间进行区分,就如[pa]和[ba],它们因嗓音特征不同从而产生了清浊对立。然而,成人在属于同一类别下的不同声音之间要做出区别则很难,如[ba]的两种不同发音。婴儿辅音对立的感知也是类别性的。Eimas等(1971)的实验已经变成这个领域的研究典范:他先给4个月大的婴儿听一个由计算机合成的语音/pa/,播放几分钟的/pa/,在看到婴儿吸吮的反应已经降低下来后,他给婴儿听在物理向度上不同的/ba/音节,这些音节大人听起来仍然是/pa/的声音(这种声音必须要由计算机来合成才行,人的声音无法发出介于p和b之间的声音,但是计算机可以取p和b一半的质,合成一个介于p和b之间的音)。人对于语音的知觉并不像音的物理性质一样是连续的,而是会不自觉地把它归类成p或b这两种类别,将连续的物理音区分为不连续的语音类别。例如在/ba/的范畴里,受试者听到的都是/ba/原型的声音。在两类交接的边界上,受试者比较不确定他听到的究竟是p还是b,但是他会依照这个音比较靠近哪一边来归类。这个语音的边界相当的稳定,不会随实验或说话的人而改变。结果Eimas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在语音知觉的分类上就已经跟成人一样,会以类别化方式区别辅音对立。婴儿能够感知到不同语言范畴的听觉差异,却不会感知和区别与语言不相关的听觉差异。从Eimas等(1971)的开创性工作之后,进一步的研究已经显示婴儿能区分其他的辅音对立,像由发音位置决定的对立,如[ba]和[ga];由发音方法决定的对立,像口音和鼻音的不同,如[ba]和[ma]。
能否把婴儿区别母语对立的能力推测为经验的原因?即婴儿对他们听到的那些对立变得熟悉了。Werker和Tees(1984)的工作对这个推测提出了挑战。其研究显示,6—8个月大的婴儿不但能对母语,而且能对外语的对立进行区分。他们可以区辨印度语和北美印加安语所有的语音对立特征,比如虽然英语不分送气与否,但送不送气是北印度语的音位特征,英语环境下的婴儿可以对此进行区分。Bates,Bretherton,Snyder,Beeghly,Shore和 Mcnew等(1988)也发现,在日本出生的日语婴儿12个月之前可以辨别英语中有而其母语中没有的/r/和/l/。婴儿能区分非母语辅音对立不支持该能力来自经验的假设。
汉语环境中的普通话儿童如何感知音位范畴呢?Feng-Ming Tsao,Liu和Kuhl(2006)使用汉语普通话塞擦音和塞音的对比,研究本族语者和外语者音位分辨能力的发展变化。结果显示6—12个月的汉语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分辨这个对比的能力明显提高,而6—12个月的英语婴儿分辨能力下降。这表明语言经验可以提高6个月以后的儿童对本族语音位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