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中国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大成语大词典》)

“一鸣惊人”这成语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韩非子笔下的楚庄王,他光大祖上的业绩,挺进中原,跻身于霸主之列。另一种是司马迁笔下的齐威王。这里要说的是楚庄王。

楚国是南方一个古老的大国,不是周朝分封的,与周天子没有血缘和亲戚关系,之前曾是商朝的同盟国。西周时通过封、赏的办法,将楚国凝聚在一起。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纷乱,争相称雄,楚国也不例外。

楚国辖域广大,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发展很快。西周时,楚国熊渠为君主,没把周夷王放在眼里,自立三个儿子为王,大有称雄天下的豪气。没过多时,气势汹汹的周厉王当了天子,熊渠自知势力弱于周朝,害怕遭受讨伐,悄悄撤去了儿子们的王号。东周初年,周天子威慑力下降,楚国抓紧时机灭掉四周很多小国,势力继续壮大。继位的熊通自称为楚武王,传至孙子楚成王时,楚国的实力几乎可以与齐桓公相比。重耳出逃时,在楚国还受到楚成王的空前礼遇。此时,楚成王虎视中原,以求称雄,可惜重耳归国继位,成为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军,遏制了楚国北上的脚步。虽然遭受重创,楚国指点诸侯的图谋一直未能打消。到了楚穆王时,楚国国力已经非常强大,只是尚未北上炫耀实力,他便辞世了。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当上国君。他一亮相就给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不理国家大事,白天四处打猎,夜晚宫中饮宴。每每饮宴少不了美女助兴,唱歌跳舞,通宵达旦。有一次,楚庄王喝得满脸通红,左手抱着从郑国娶来的妃子,右手搂着从越国招来的美女,这哪里像个国君的样子?更可气的是,晋国召集宋、鲁、陈、卫、郑、蔡、许等国诸侯会盟,楚国也如期赴会,屈尊人下。大臣们实在看不过去,前去进谏,要楚庄王改过自新,主理国事。他不但不听,还气恼地下令:“今后凡来劝谏者,一律处死!”

命令一下,大臣们个个惧怕,人人禁言,楚庄王更是肆无忌惮。如此荒唐一过就是三年。此时站出来一位大臣申不畏,他请楚庄王猜个谜语:“南方的山上,有只大鸟,不飞不鸣,此是为何?”

楚庄王笑笑回答:“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回答得非常精彩,三年不飞,是在丰满羽翅;三年不鸣,是在观察民情。要飞,会一举冲天;要鸣,会一鸣惊人。《韩非子·喻老》记载了这段历史。不过《史记·滑稽列传》也有雷同的记载,将这个故事写在淳于髡与齐威王身上。相比较而言,齐威王要比楚庄王靠后百余年,我们不妨认同韩非子的记载。

楚庄王回答得虽然精彩,可过后仍然我行我素,这该怎么办?这时又站出来一个耿直之臣,大夫苏从站在楚庄王面前。楚庄王说:“你敢进谏,就不怕死?”

苏从坚定地回答:“不怕,我为楚国而死,死也值得。”

楚庄王猛然往起一站,拉住他的手说:“那就一块儿干!”

从此,楚庄王与从前判若两人,戒掉奢靡,勤于政事。原来楚庄王不是昏庸之徒,而是大智若愚。继位之初,楚国实权掌握在大贵族若敖氏手里,令尹斗越椒就是头面人物。自己根基不稳,忠奸不辨,轻易下手,很可能失败。他故意做出昏聩举动,试探大臣的态度;分清忠奸,他立即选拔贤能,担当重任,让申不畏、苏从管理国政;迅疾杀掉了那些专横跋扈的官员,罢免了腐败无能的官员,楚庄王一举将大权紧握手中,朝野上下群情振奋。

楚庄王也想成为盟主,称霸诸侯,可是对周朝大势不甚清楚。根底不清,他不会轻举妄动,便借着北上打击陆浑戎族的机会,带兵绕道周朝都城洛邑郊区,问鼎轻重。楚国兵临城下,周定王不知来意,未免惊慌,派出大臣王孙满出城慰劳。名义上是慰劳,实际是试探楚国的意图。楚庄王顺势而为,打探周朝实力,随口即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不傻,立即明白了楚庄王的用意,严肃告诉他:周鼎是王权象征,统治天下却不是靠鼎,要靠众人拥戴。当初,大禹铸鼎是天下各个部族,贡献铜铁制造而成。鼎的大小、轻重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各国拥护。先前周定王铸鼎,占卜得知,周朝可以传30代,历700年。这话柔中有刚,楚庄王看出周朝气数未尽,仍有不小影响力,还不应抛弃“尊王攘夷”的宗旨。

正要回师,国内发生叛乱,令尹斗越椒杀死司马蒍贾,占领郢都。斗越椒带着军队来攻楚庄王,两军在皋浒摆开战场。楚庄王派大将乐伯出战,乐伯手下有个小头目养由基,站出来要和斗越椒比试射箭。斗越椒是射箭的高手,哪能把这无名小辈看在眼里?立即答应。他先射三箭,每一箭都被养由基躲过。该养由基射箭了,斗越椒连忙躲避。可养由基却笑着说,别怕,我还在试弓,没有放箭。斗越椒虚惊一场,安定心绪,瞅见对方又在拉弓,以为又是吓唬自己,犹豫间利箭已经射中脑门。斗越椒疼痛难忍,栽倒在地。树倒猢狲散,顿时叛军溃败,楚庄王不战而胜。

楚国的实力迅速强大得益于楚庄王任用贤人孙叔敖当令尹。孙叔敖小时候就是好心肠,有一次哭着回家告诉母亲,自己活不成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看见了双头蛇。原来当地有个说法,看见双头蛇就会死去。母亲问他那条双头蛇呢?孙叔敖说他怕别人再看见,打死埋了。母亲对他说,你心肠如此好不会死。长大后,孙叔敖心肠依然很好。担任令尹,非常重视国计民生,他组织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动员几十万民众,开挖了能够灌溉100多万亩耕地的芍陂渠。仓廪实,知礼仪;国富强,训军队。一番革新,楚国今非昔比。

楚国的强盛,并没有引起晋国的注意,晋国自以为霸主地位还很牢固的。这期间,夹杂在晋楚两国中的郑国、陈国左右摇摆,时而附楚,时而归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派出孙叔敖进攻郑国,晋国见郑国因投靠自己挨打,即出兵相救。两军在邲地发生大战,这是继城濮大战之后晋楚的又一次较量。前一次晋国获胜,晋文公称霸诸侯,这一次晋国没有上一次幸运,楚国大获全胜。时隔三年,楚国出兵围困宋国,宋国归顺楚国。这一来,中原除晋、秦、齐、鲁几国,其余各国都尊楚庄王为盟主,楚庄王也进入了春秋“五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