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不催促,多鼓励
不管习惯用哪种方式叫孩子起床,父母都容易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反复催促。
丫丫妈妈常说,丫丫什么都好,就是做事不自觉,喜欢磨蹭。早上叫她起床,总是一叫就睁开眼,一走开就闭上眼,叫个三五回才能叫起来。然后还得接着催她穿衣服、穿袜子、穿鞋子、刷牙、洗脸。一催一动弹,不催不动弹。都上二年级了,还是这样怎么得了。
在我看来,这话可以反过来——丫丫妈妈什么都好,就是爱唠叨、爱催促。
唠叨,是绞杀孩子主动性的罪魁祸首。
催促,是孩子形成良好时间观念的拦路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唠叨的特点是重复、负面和无效。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当然可以给予适当提醒。如果父母唠叨的是一种重复的提醒,就会剥夺孩子主动做事的体验,抢走孩子珍贵的成就感,也会夺走孩子试错的机会。如果父母唠叨的是一种重复的指责,那就更可怕了,喋喋不休的指责,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有一个教育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先当场收集家长们最经常对孩子说的三句话。然后让所有家长闭上眼睛,进入一个安静的状态。然后专家读这些话给家长们听。实验结果是所有家长都泪流满面,他们从来不知道,他们随意说出的这些话,比如“快去写作业,你怎么这么懒!”“你就是不自觉,欠揍!”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有个妈妈分享说,听到这些指责一声声撞击到耳膜上,她最想做的就是捂住耳朵离家出走。有个爸爸说,听着这些,他真想揍谁一拳来发泄。但所有家长都认为,他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按照这些声音的吩咐,去好好写作业。
这就是唠叨的伤害和无效。
催促也是一种唠叨。这种唠叨最集中的伤害,表现在孩子的时间掌控力上。父母自己对时间的流逝感到非常焦虑,于是通过催促把这种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原本有自己的时间节奏,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这个节奏不对,所以不停地去打断他,催促他,让他按照家长的时间节奏来。这样的后果是,孩子永远处在一个被打断、极度碎片化的时间流中,他将不会有机会来形成对时间的感知和掌控能力。
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和鼓励。
如何鼓励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孩子吃碗饭也拍拍手称赞“真棒”——那是捧杀。也绝不是从孩子平凡的言行中找出蛛丝马迹,千方百计证明自家孩子是天才——那是爷爷奶奶的晚年娱乐,父母就不要去抢这种活儿了。
鼓励的三个内涵是真诚、具体、可操作,鼓励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体会自我控制的成就感。我们结合叫孩子起床这件小事儿,来谈谈具体怎么操作。
(1)真诚。孩子刚开始训练按时起床的时候,状态一定是不稳定的。他会有些天兴致勃勃,听到叫醒就一骨碌爬起来,也会有些天起得拖拖拉拉。如果是他靠自己的力量起来了,我们就要鼓励,但不能泛泛地鼓励,而是要用鼓励的语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如前一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你今天一听到音乐就醒过来了,还快快地穿好了衣服,效率真高。”后一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你打败了那个想偷懒的小怪兽,真勇敢。给你的意志力加三颗星。”二、三年级之后的大孩子,也许已经不适合这么幼稚的语言,那前一种情况可以给他一个欣喜的微笑和拥抱,后一种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总之形式可以多样,但父母的鼓励一定要发自内心。
(2)具体。不管对哪个阶段的孩子,你的鼓励最好不要是泛泛的“真好”“真棒”。概念精细化,永远是认知的福音。父母和孩子的任何交流,都会激发他的思维和情感发展。父母多用点心,孩子就会多受点益。比如鼓励一个孩子起床速度快,可以有层层递进的精细化概念。第一层:很好。第二层:你一听到音乐就起来,效率很高。第三层:我原本猜想音乐到小河咚咚的时候你才会起来,没想到小鸟刚叫你就穿好衣服了,很快嘛……具体的表述可以无限,当然我们家长也不用这么无聊,所有事情都这么奇怪地说话。我想说的只是,逐渐和孩子用精细化的概念交流,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会得到更丰富的延伸。
(3)可操作。鼓励和赞美不同的地方在于,鼓励还要着眼于未来,你的目的不是单纯让孩子高兴啊,你心里渴望的是让他更好。但最好不要泛泛地说“继续努力”“这次用了5分钟,下次用4分钟就更好了”,因为这些话没有可操作性,是领导语言,还是留着跟能干的下属们说吧。对幼小的孩子,你可以这样来说:“你今天打败懒惰小怪兽仅仅用了5分钟,但妈妈给你一个秘密武器,下一次你可能就只需要4分钟了。这个秘密武器就是醒过来后不要躺着和它打架,坐起来和它打!”
这些鼓励的方法,用来叫孩子起床很好用。但它们更是普适性的,在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你都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