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实战笔记:教你掌握创业下半场的生存要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投资人&创业者感悟

我们总结此前案例发现,很多项目没做成,都是因为创业者总想着出奇招,要一招制胜。其实哪有那么多一招制胜,大部分都是日积月累地改进,把标准动作做完了,比如产品没缺陷,公司的钱省着花,招人时挑选性价比高的,商业模式未验证通过时不要大量去做公关、花无谓的钱等。

创始人也要不断提高认知。从流程上看,创业要先打磨好MVP,然后再去融资,将模式复制和扩大。只要把标准动作做好、做完、做透,他肯定会成为市场上的A类创业者。

有些创业者,以拿到融资作为创业成功标准,这是不对的。创业还是要一步步来,比如拿到种子轮,就要把模型打磨好;拿到天使轮,就要把MVP数据跑出来;拿到A轮,快速复制模式;到了B轮,就要做出利润来。不是每次融资都可以靠讲故事去完成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特别是我们投早期的机构,一个创始人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才是我们真正要投的标的。因为一个企业的价值,90%在团队身上;一个团队的价值,80%在创始人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计算,用户数据、商业模型、复购率,唯一不能被计算的,就是创始人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

——梅花天使创投创始合伙人 吴世春

从2014年离开微信进行创业,也到了创业的第四个年头。这其中,经历过3家创业公司,经历过不同的风口和方向,经历过组建3个不同的创业团队,经历过种子轮到B轮,最终形成了我对打造独角兽的几个核心方法论,分享给广大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们:

第一点,你的产品是否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解决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刚需问题?

这个认知对创业来说非常关键,95%以上失败的创业者往往都是败在一个错误认知上。

选择大于努力,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第二点,你的产品是否运用了颠覆式创新的技术。纵观全球,一个新的时代和新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毫无例外来自于新的颠覆式创新技术;

第三点,和同类产品相比,你的产品是否具备不可抗拒的超高性价比。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认知。它决定了你的产品的定价策略和商业模式。

第四点,就是你的产品是否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这个认知,直接决定了你的产品的商业价值和融资难易度。一个缺乏清晰商业模式的创意是极少有人买单的。

最后一点,就是当以上条件都成熟时,你的组织是否有足够合理的顶层架构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创始人和团队自驱力的股权和薪酬激励体系。

具备了以上五点条件的团队和项目,基本已经具备独角兽的属性。愿以上认知可以陪伴所有在创业路上的小伙伴们,打造属于你们的独角兽!

——前微信海外运营总监、加推科技联合创始人 刘翌

创业者往往会美化自己的想法,天然相信所有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以一种精神胜利法的方式激励或者麻痹自己,往往会导致失败。如何客观地认知自己创业的赛道,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所需要的能力与资源,变得异常重要。如果有一个让你激动的想法,可以先冷静一周。虽然说创业者都是要打破常识,改变既有认知,但在开始之前,还是应该和有经验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自己对用户、市场,以及自我能力有清晰的认知,而非是一厢情愿的。

——腾讯科技中心总监 龙兵华

在杭州城西的文二路上距离阿里巴巴发源地不远的一个复式民宅里,4个人开始了“流利说”的创业历程,当时是2个全职、1个实习、1个远程。开始没多久,负责写iOS的实习生因为压力过大,某天早上醒来后就发现不辞而别了,我作为唯一的工程师开始同时兼顾后端和iOS端两边的开发,直到我们“忽悠”到了第一位的iOS工程师。那段时间,上楼就是睡觉,下楼就是写代码,压力不小。在种子用户的内测后,我们变得更有信心了,加快了迭代和上线前的运营工作,当我们在2013年情人节上线iOS市场的时候,团队总共就5位全职。上线后不久,我们就被苹果在多个地区的应用商店推荐,在完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用户数节节攀升,很快我们就霸占了中国区教育分榜第一的位置。到8月,我们推出了万众期待的安卓版本后,注册用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突破了100万,此时我们也完成了由IDG、GGV和心元资本一起投资的种子轮。创业第一年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压力,我的健身习惯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养成的——作为减压的一个办法。但是今天,在创业快4年的时候,压力和不确定性并没有降低,正所谓:“It never get easier,you just get stronger.”

——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 胡哲人

创业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改变”两个字,因为我要从以前职业选手的身份转变成一个创业者。这里面的转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对我而言挑战很大,因为之前我对于创业是一无所知的。之前打职业赛的时候,我更多只是每天做好一件事,就是如何击败对手、如何打好游戏。创业以后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既要学会和投资人接触,还要学会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好产品、如何做好供应链,很多很多东西。这些事情当中并非每一件都要做到世界冠军级别,但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到足够好,这里面的挑战很大。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

——电子竞技著名选手、钛度科技创始人 李晓峰(SKY)

如果不是创业,我不会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的弱点。比如,不善于沟通。连我自己都费解,一个得过“全国金话筒奖”的主播,竟然不会沟通!相比一位创业团队的创始人需要具备的每天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跟团队、合伙人、合作伙伴加油打气沟通的本事,以前我的口若悬河不过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芳自赏。于是,改变就从一次又一次的沮丧中开始,我尝试带领团队从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中增强凝聚力,我做到了。再比如,不自信。长这么大从未尝过的深深的自卑感,是从我创业开始的,我像一个慌张闯入奇妙花园的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我不懂财务、不会管理、不善运营、不明白数据,除了做内容产出,一切的一切我必须从零学起!我甚至开始不明白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不属于创业这个圈子,我会着急地深夜痛哭,但我还是融不进去。后来,是创新工场的兄弟会帮助了我,让我知道自己的困境并不特别,自己的难处也并没多了不得,努力就好!所以,对创新工场,我唯有深深的感恩。当然,假如不是创业,我也不会看到我有这么大的潜力,我每天都在鼓励自己要翻过那座名叫“自己”的山,这种感觉其实棒极了!我想这也是很多人迷恋创业,会连续创业的原因吧。如今,我和我的“心联网科技”已经拿到了两轮融资,我依然是个不成熟的CEO,但时光太瘦,指缝太宽,我只恋时光,不念过往,我会加倍努力!

——著名情感专家、心联网创始人 青音

成立这家公司时,我23岁,刚刚大学毕业,初涉职场。现在看来,当年真的高看自己太多,早知做一家企业如此艰难,在那一年我极有可能会选择去公司好好上班做个小白领。倒不是后悔选择努力去做企业,而是年少的自己远比现在懦弱。

在这个时代,创立一家公司,应该是最快速、最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方式了。很多人会觉得,现有能力、聪明与否、人脉资源、社会背景等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企业家的关键因素。这种想法可以理解,更表象、更易被量化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被人察觉与接受。

公司成立后的一年时间,我因自身能力有限,遇到了很多困难,走过很多弯路,慢慢地,我对上述结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现有能力不足,可以疯狂学习;不够聪明,可以用勤奋弥补;至于人脉资源、社会背景,都是自身强大后会自然依附于你的。这些表象的东西,确实能在短期内能帮助你的企业成长,却无法持续给你企业向上的动力,更无法帮助你冲破天花板。

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我觉得有些抽象的品质,才真正决定一个人未来能达到的高度,对于公司的创始人来说,这就是他的公司未来能达到的高度。不是聪明与否,不是学历高低,也不是人脉资源多少,这些都是表象,决定更深层次的,勤奋、胸怀、坚韧、格局以及善良。

所以,多读点书,多经历些风景,多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真正提升自己的人格,才是最好的准备。一个人拥有的优秀品质,才是他日后高飞的翅膀。只需准备好自己,羽翼渐丰满,上天自会安排。

——北纬56创始人 王异航

所有决策都得创始人自己来做,不能由别人代劳。做决策的,不可以是合伙人,不可以是下属,不可以是导师,不可以是投资人。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创始人要当皇帝,而是说创始人必须是那个永远思考、最熟悉业务的人。对创业项目来说,做决策太重要了。假设一下,有价值的决策都是别人做出来的,那创始人还有什么价值?对团队没价值的话,你还创什么业?

创业头一年,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胡桃夹子工作室创始人 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