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而善育:学校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变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价值澄清:学校党组织在教师成长发展中的指导引领定位

从《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的“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到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的“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都说明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一种发展战略。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也都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那么基层民办中学的党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理论基础:学校党建工作关注教师需求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之所以必须关注教师需求与发展,一方面是学校党组织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必须获取教师心理上的依从和认同;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涉到学校党组织以及民办学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社会交换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不同视角来进行分析。

1.从社会交换理论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杨守建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同理,社会交换理论采用的“代价—报酬”模型也可以为我们分析学校党组织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借鉴。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等,而最有价值的酬赏是他人的服从,也就是控制他人的权力。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在学校党组织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党组织从教师那里需要获得的酬赏是教师对党组织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依从。为了获得这种酬赏,党组织必须有所付出。而能否满足教师的某些需求进而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正是党组织与教师互动过程中能否获取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依从的关键所在。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有鉴于此,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因此,学校党组织要获取教师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必须重视对教师利益与需求的满足。

2.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

“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可以确认的、组织持续生存所依赖的群体或个人。如雇员、顾客、供应商、关键政府机构、股东、一定的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企业管理领域,但随着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被引入教育领域的研究当中。有研究者认为民办学校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民办学校本身(及投资者)、民办学校教师(可分为教学系列和行政系列)、民办学校学生及家长、政府、社会力量(包括媒体、社会团体),其中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应当为民办学校本身、教师和学生,也就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作为民办教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民办学校本身、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利益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都必须受到重视并努力予以满足,否则会影响到民办学校本身的利益与可持续发展。学生对学校和教师具有特定的期望——成长、成才。而学生的成长固然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合力的作用,但学校特别是教师因素乃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大因素。可以说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则通过教师个体需要的满足与潜能素质的激发得以实现。故而,民办学校必须重视教师需求与发展,否则势必影响到学生与民办学校本身的利益。教师因其所肩负的教学工作任务与学生沟通互动多,对学生影响很大。而鉴于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地位,学校党组织必须关注学校的前途与命运,必须关注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而也必须关注教师特别是教师的发展及其需求的满足。

3.从新时代变革需求看

首先,从新时代的政策要求来看,无论是十九大报告还是两办《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或是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都强调育人先育德,育生先育师。立德树人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对我们教师队伍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其次,从新时代技术变革来看,过去一年,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会不会被取代?我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很讲究价值引领和情感关怀激励的领域,越是处于机器“横行”的人工智能时代,越是呼唤人类独特的价值情感等真正有温度的内涵,所以在未来社会,一些培训机构里的只会灌输知识的培训师会被淘汰,但有着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学校教育中的教师永远不会落伍。

最后,从新时代学生需要来看,2017年底微信朋友圈一大热点就是晒18岁照片。进入2018年,意味着“00后”的孩子要开始陆续登上时代的舞台了。如何做好教育也对我们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激发自觉:学校党建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追求

学校确立了激发学生成长自觉的办学追求,这也要求教师队伍必须“自觉觉人”“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为此,教师队伍的党建工作体系也紧紧围绕着激发教师的成长自觉有效构建。

1.激发学生成长自觉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追求

近年来,学校把“激发学生成长自觉”确立为办学多核心追求。我们认为,教育聚焦点不应该在于让学生究竟在社会定位上成为怎样的人,而在于让学生的成长发展处于什么状态。因为成为怎样的人将由自身努力、个性特质、禀赋天分、环境机遇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但处在什么状态则由主观因素决定,是完全可以自我把握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佳成长发展状态,才能让这个人实现最佳生命成长。唤醒成长自觉的发展状态加上合适的自我定位,可能成就学生的完美人生。

党政班子经过讨论后一致达成这样的价值共识:我们的教育一定不能只看到学生眼前,而是要着眼于学生未来。教师要努力让每个学生从被动、他律、消极地长大,转变为主动、自律、内生自觉地成长,这就是职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对教育真谛的认知。

唤醒成长自觉,生命个体才能获得健康和谐发展,才能坦然接纳成长过程中的蜕变与阵痛,从而真正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愉悦;唤醒成长自觉,生命个体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潜能,让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纳入理性轨道,让成长发展进入最佳境界;唤醒成长自觉,让学生发展处在最佳状态,这无疑是可能属于每个学生、需要认真开发的金矿;激发每个学生成长自觉,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必将是一项涵盖全局的系统工程。

2.激发学生成长自觉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自觉

在育人的实践中,我们也意识到“激发学生成长自觉”是德智体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是一项跨学科、跨年级、师生互动合作的集成性工程,也是聚课程建设、队伍资源、党团工少各方之力的全员性工程。其全员、全景、全过程、全方位推进,点线面场与经纬纵横交叉互补、同频共振的特征非常鲜明。

事实上,在“激发学生成长自觉”的工作中,最离不开的是教师的成长自觉。我们相信迸发创造性劳动激情的教师个体与凝聚全员合力的群体性教育行动,如果两者能和谐融合、相得益彰,必将释放出无限的正能量与创造力。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体制特殊的民办学校来说,这项涵盖全局、贯穿全程、依赖全员的“激发学生成长自觉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强大合力。鉴于当前远比不上公办学校所拥有的孕育名师的强大机制与资源,民办学校必须力求在师资的平均水平,尤其在“同甘苦、共命运”精神凝聚起来的整体合力上建立自己的优势。可以说,在西南位育中学,党委开启了教师职业幸福和生活幸福的“幸福密码”,为教师的成长自觉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按西南位育人的说法,就学校教师每个个体来讲,可能并不十分起眼,但当他们形成资源共享、互助成功的整体合力时,就显得尤其强大。“激发成长自觉”,必须仰仗群体合力优势的支撑,而凝聚起这样的支撑力量是党建工作的优势所在,又是党建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突出党员队伍建设,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党员队伍,是教育发展的灵魂。校党委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融入“德业双馨”教师文化建设工程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文化建设工程中,坚持“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来实施教育发展战略。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风和师德建设。校党委坚持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立足岗位做模范”活动,努力激发每个党员的工作激情与创造智慧。

(三)德才兼备:学校党建工作以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重点突破

1.抓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党组织的基本任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党章》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因此,学校党组织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重要职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技能的专业化队伍。学校党组织应该以教师发展为出发点,努力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求得教师个人和教育事业的共同成功。

2.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引导

实际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内容上来看,它也需要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引导。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基本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系统、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师德修养。其中知识系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积极情感和高尚师德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可以说,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系统来看,基层学校党组织可以大有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紧密相连,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有可能倾其热情去不断学习钻研,燃烧激情去发现创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德”为师之本,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推己及人,为社会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要为祖国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激发人的动力、提升人的追求和思想道德境界上,我党一直以来就有光荣的传统和有效的法宝。在市场经济大潮容易让人的价值观产生迷失的今天,在激发教师职业精神,培育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就更需要基层学校党组织的有效引导,也只有依靠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才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风尚。

所以,学校党组织必须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所作为,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党组织自身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

3.抓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学校党组织强化师德引领

学校一贯倡导的“凝练中和位育学校文化、激发学生成长自觉”的办学理念,追求“整体把握、系统思考、不偏不倚、内外协调、自然适度”的最佳育人状态。这必然需要有内外兼修的教师来实现。因此,学校党组织必须注重引导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达成双提升。

一方面,学校党组织始终注重用中和育师的理念,来培养教师的专业自觉,使教师在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师专业行为中体现教师的师德水平,并且由教师用中和育生的理念,通过对教育真谛的把握,用符合身心发展的方式来发展学生,激发学生的成长自觉。

另一方面,早在2014年6月,老校长撰写了“絮语数则”,对全校教师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师德师能要求。项目开始之初,结合张建中校长提出的“学校的高度是由良心教师的敬业爱生决定的”要求,开展了“做一个有良心的教师”的大讨论。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党组织牵头制定了既对内指向教师的师德素养,又对外指向教师的育德能力的六度目标:“思想有高度、学养有厚度、心灵有温度、育德有效度、创新有力度、辐射有广度”。这六度不仅可以指向本项目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也契合我们学校激发教师成长自觉的队伍建设目标。高度、厚度、温度是教师“成长”的目标指向,即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效度、力度、广度则是成长之后教育行为“自觉”的体现,即如何去做这样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