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的儿童哲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儿童哲学的课程及其实施

一、儿童哲学课程属性

依照现代课程理论,课程是指一套学科或一套活动的总称。由于课程事实的发展,出现了课程的分类,形成了文献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不同属性的课程类型。也有从课程地位角度,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或研究型课程等。从儿童哲学在学校课程的现实地位来看,它尚不至于成为基础型课程,而主要介于拓展型课程或探究型课程之间,具体的认定取决于对校定课程(校本课程)的理解与定位。由于校定课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各自不同的认识背景,因此儿童哲学的课程地位或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有鉴于此,我们只对其课程属性作进一步分析。

文献课程:以文献为本位的课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俗称“三、百、千、千”),此外,还有“四书五经”等。

学科课程: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直接任务,亦包括“术科课程”。

活动课程:以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活动为课程。如纺织、烹饪、缝纫、木工等。

综合课程: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含交叉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亦有将核心课程归入其中的理解。

核心课程:围绕人类基本活动确定各年级学习的核心主题。如文化时代核心、青少年需求核心、社会问题核心等。

美国7—12年级的核心课程——以人类基本活动为本位

如上所述,儿童哲学旨在通过认识世界,发展儿童思维。而人类的认识对象有三个层面:自我、自然和社会。从认识论出发,儿童哲学便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群”三大核心主题。显然,儿童哲学既不以传授固定的哲学知识为目的,也不是以儿童漫无目的的活动为特征,又不是简单地融合或分析某几门学科,而是基于人类的认识对象进行思维训练,因此儿童哲学课程按其属性分析,当系核心课程。

美国课程论权威拉尔夫·泰勒(Ralph W.Tyler)曾对核心课程的要点概括如下: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7.

(1)它们表明了一般学生需求的一个核心;

(2)它们覆盖了2—3个学科的内容;

(3)它们花费一个时间段的2节或2节以上;

(4)它们是师生共同筹划的;

(5)它们通过一个特别成员,使学生在家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指导和咨询。

可见,儿童哲学的课程属性与泰勒对核心课程的认定是相吻合的,它意在使儿童在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同时,训练思维,进而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二、儿童哲学课程的领导与实施

(一)课程理念

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群”为课程跑道,通过对儿童思维的训练,发展儿童认知能力,提升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学习效率,培育儿童智慧力量。

(二)课程编制

在课程编制上,我们根据中国儿童的传统与特点确定,在小学1—2年级以儿童哲学活动形式为主,3—5年级以儿童哲学课堂教学为主。

(三)课程开发

李普曼的儿童哲学,主要是通过哲理小说的形式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其思维虽以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主,却也不乏本体论的命题。西方思维方式原有思辨传统,李普曼的儿童哲学又涵盖了包括中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因此其哲理小说对于中国的小学儿童来说,在认知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困难。为此,我们对课程与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

我们认为,儿童哲学教材是我们根据课程定位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实现办学目标的载体。据此,教材应体现目的性、综合性和适切性的要求。所谓目的性,就是教材要体现对儿童思维训练的作用,这是儿童哲学教材的首要标准。所谓综合性,是指儿童哲学的思维训练不是孤立机械的,而是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群”三个核心主题之间综合进行的;又是在认知和思辨以及行为训练中实现的。所谓适切性,要求教材应与中国儿童的年龄、思维、认知特点相结合。赫尔巴特主张从阅读中培养道德判断力,教育材料从文化材料中挑选,内容就具有深意。教师有责任组织教材、安排课程、提供灵感,儿童就能形成“思考圈”。据此,赫尔巴特认为对于教材的编制必须人为,不能放任自然。“把人留给自然,甚至以欲求作引导,儿童完全依凭自然,那是愚蠢的……自然的确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但是人文同样在发展的过程中积聚了许多资源,我们的任务就是将二者合而为一。”Percival Richard Cole.Herbart and Froebel:An Attempt at Synthesis[M].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1972:108.基于此,我们的儿童哲学教材以哲理故事为主,其间间有部分童话、寓言和生活哲理故事,教材中基本回避了欧美儿童哲学中常见的本体论内容,而以三大核心主题为背景,训练儿童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思维能力。

(四)课程培训

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统一,教材的选择及其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及其依据,教学环节的设置等。

(五)课程评价

对于课程实践、教学成效进行评估及反思。包括儿童在学习中的状态、学业成绩、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社区及家长的反映等。

三、儿童哲学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终身持续发展,让学生创造性地发展,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育的诉求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

儿童哲学实践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有效地促进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儿童哲学课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与和谐的发展,在课堂上孩子们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曾对实验班的孩子进行了跟踪听课,欣喜地发现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得到了改善。经过儿童哲学的训练,学生特别爱提问,特别爱思索,学习的兴趣显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而且学会了抓问题的关键,能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还学会了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儿童哲学以其思辨、创新的突破性教学方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学生不再是课堂中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没有了“一言堂”和“满堂灌”之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自主而独立地表达自我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断更新自己的以往经验和教训,并将之内化为新的知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和批判质疑,增强了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认识。

(二)减负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即令新课程改革推行至今,但由于教师对教材不适应、教学不得法(如依然把教材当教科书来教,当知识来教)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进而家长布置课外练习甚或家教等,致使学生实际负担依然不轻。

由于儿童哲学重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从学习方法的改进,到学习成效的提高,体现在教和学的方法(对应于新课改的过程与方法)的改进,以及教育内容的完善,包括儿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与完善,促进儿童由知到智(智慧),亦是从小聪明到智慧的过程。

儿童哲学基于学龄的初级阶段,得以远离应试的弊端对教育的消极干扰;又得益于课程的改革,尤其是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使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办学目标的追求开设学校课程。这就为儿童哲学的探索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使儿童哲学能够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减轻儿童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追求真善美的现代公民等生发有益的影响。

(三)个性

教育的目标、课改的目标就是培养儿童的个性,但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教学实践中难以充分培养发展儿童的个性(学科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落实到知识的训练和掌握——中考、小升初自不必说,教育学院阶段性的统考亦不可能改变对知识的要求)。

儿童哲学课因其课程性质系核心课程,故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哲学知识、哲学概念的灌输,也没有哲学流派、哲学理论的说教,又不求固定、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对于儿童个性的培育创造了宽松有益的环境。

三次班会

12年前,我开了个精彩的主题班会。

“有个孩子到饭店,用父母的血汗钱点了一大桌子菜,可他守着不吃不喝。服务员劝,父母劝,谁劝也不吃!他饿着肚子离去。请评议。”

“傻瓜——”学生们哄笑。

我不动声色:“这孩子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傻瓜——”学生们大笑。

我也笑了:“他买了新衣,却撕成一条条扔掉。”

“傻瓜——”学生大乐。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做沉痛状:“有个孩子,将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了学费,买来书本,却整天胡打乱闹,不好好学习,浪费时间。”

“傻——瓜!”同学们回答得很沉重。

我脸上“苦大仇深”,心里却乐开了花。

6年前,我踌躇满志地将这个主题班会搬进了三年级(4)班。

“有个孩子点了一桌子菜,可守着不吃不喝,饿着肚子离开。请评议。”

“减肥呗——”学生们不感兴趣。

我扶扶眼镜:“他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锻炼呗——”学生们懒洋洋地回答。

我勉强笑笑:“他买了新衣,却撕成一条条扔掉。”

“烦呗——”学生们有气无力地回答。

我不再迂回,直奔主题:“交了学费,买来书本,不好好学习,整天胡打乱闹。请评议。”

“……”似是而非地回答。

“什么意思?”我指着经常不交作业的张朋请他作答。

“可能想当大款或歌手,嘿嘿。”张朋挠着头皮说。

今天,我怀着异样的心情,在三年级(6)班开了这个班会。

“有个孩子点了一桌子菜,可守着不吃不喝,饿着肚子离开。请评议。”

“派儿——”学生们兴奋起来。

我扶扶眼镜:“他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帅呆——”学生们手舞足蹈。

“他买了名牌服装,却撕成一条条扔掉。”

“哇噻——酷毙了!”学生拍桌子擂凳子。

我干脆直接点题:“交了学费,买来书本,不好好学习,整天胡打乱闹……”

“耶——新新人类!”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的眼镜跌了下来。

(王立腾)

(四)创新

创新的意义及重要性已无须赘言。在小学阶段,创新主要不是要求儿童做出多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发明创造,而重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进一步说,也许不压抑儿童的思维、不限制儿童的个性,可能就是最积极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由个性而创新,这是逻辑的必然,只是前者着眼点重在儿童身上,后者着眼点偏在教育方面。以下这则案例是一位中国学者带儿子在美国上中学时遇到的经历,看后引人深思:

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儿子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600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作鼠疫。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教师一看,说:“棒,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余世维2001年在中国人寿浙江公司培训演讲。转引自张寿卿的《历史题该怎么考》, 《读者》2004年第20期第17页。

(五)公民

“公民”(citizen)是一个源自西方传统的概念,但是远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哲学家对于公民的理解,就已经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第一种方向视公民为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并以此一成员在共同体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作为公民身份的内涵。另外一种方向采取世界主义的观点,视公民为从属于全人类之男男女女,不为任何特定政治共同体所垄断,也不因阶级、性别、族群、宗教信仰、党派等之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内涵。前者是西方公民论述的主要传统,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公民理论。后者存在于少数思想家的著作,通常被当成理想崇高但不切实际的想象。见江宜桦《公民理念与公民的教育》,选自许纪霖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第5辑《公共性与公民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人类之一员,并不是要否定母国或乡里对个人生命的特殊意义,而只是提醒自己不可忘记“身而为人”的基本特质。就“身而为人”而言,所有先天的差别(如肤色、性别、智愚)以及后天的藩篱(如阶级、职业、信仰),皆不应构成无法跨越的鸿沟。只要我们能够体会人性共通之本然、善用普遍有效之理性,就能够成为“世界公民”。可见,“公民”概念理应包含“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两个层面,而理想的公民教育也应该涵盖这两个范畴。见江宜桦《公民理念与公民的教育》,选自许纪霖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第5辑《公共性与公民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诉求在于培养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的要义就是求真、崇善、尚美。儿童哲学教育追求智慧、培育智慧力量的目标便决定了它必定鼓励儿童追求真善美,而不可能趋炎附势、狡诈诡异、心狠手辣、玩世不恭、邋遢无礼。因此,从儿童哲学教育目标的确立,到教材的选择,再到课程的实施,无不遵循智慧力量与真善美教育的统一,旨在为社会培养理想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