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型哭泣
每天下班后,爸爸妈妈总喜欢和迪迪玩一会儿游戏。为了让迪迪高兴,每次爸爸妈妈都故意输给他。一次,迪迪和其他小朋友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轮到迪迪了,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回到家后,他又哭又闹,躲进自己的房间,连饭都不想吃。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像迪迪一样心理承受能力很低,一遇到挫折就开始抹眼泪。
现在的父母总是竭尽所能、想方设法地排除一切困难,保证孩子顺利成长。孩子自出生起,就被父母呵护着,这样的环境使孩子想当然地认为生活本应该是万事顺利的。所以,当他们输掉比赛或者在游戏中表现不佳时,就容易因这样的小挫折而出现输不起的情况。另外,不少父母平时灌输给孩子凡事追求完美的理念,使孩子形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所以,当结果“不完美”时,在好胜心理的作用下,他们认为输换来的将是家长的斥责、小朋友的嘲笑,因此他们无法忍受小小的挫折。除此之外,很多孩子输了就哭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怕输是因为无法肯定自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孩子在玩游戏失败时总是爱耍赖。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说:“童年十分幸福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痛苦不堪。”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科学地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他们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方式。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生活中的磨炼,让他明白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坎坷和挫折,从而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这对培养他独立、勇敢的品格来说非常有帮助。
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地设置某些苦难让孩子去经历,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挫折顾问”的角色。即当孩子陷入挫折中时,父母不要为他排除一切障碍,而是要给他提供一些建议,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应对。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以及对其行为负责的精神。此外,父母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换位思考,巧妙沟通
由于孩子自身能力有限,所以他的挫折忍受力比较低,一旦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就容易推卸责任。此时,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情绪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应先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再让孩子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之后,试着和他沟通:“你很想赢,其他小朋友和你一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耍赖,那你会不会生气?以后还会和他玩吗?”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自我思考和反省的机会,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身的错误,从而减少负面情绪。
2.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不能简单地安慰孩子“输就输吧,没关系”,而应该主动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方法,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挫折中收获经验和教训。
3.创设挫折情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让他懂得“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经常把他放在强手云集的环境中,比如让他参加各种比赛,在比赛中锻炼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鼓励他向强者看齐,增强他的心理免疫力。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要把握好挫折的度,既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又不能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
4.教孩子摆正心态
当孩子做某件事时,父母不能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引导孩子多关注一下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收获,积累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而非对结果斤斤计较。当孩子有轻视别人的表现时,父母要引导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多认识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每天都有进步。当孩子骄傲自满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他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样,孩子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
5.利用榜样教育孩子
直观性是孩子思维的特点。父母不妨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故事中的人物来教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此外,父母还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会孩子勇敢地迎接挑战。
孩子的耐挫能力只有在适度变化的逆境中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家长可以采取户外运动的方式来锻炼孩子,比如,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其耐挫能力的方式。相信孩子经过不断的锻炼,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遇到困难时就不会轻易流眼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