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冬(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诗歌汪洋恣肆,想象奇特,对后世影响很大。

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注释

虏阵:指敌阵。

胡星:指旄头星,古人认为旄头星是胡星,当它特别明亮时,就会有战争发生。

精芒:星的光芒。

羽书:同羽檄。这里指告急的文书。

虎竹:泛指古代发给将帅的兵符。

明主:英明的皇帝。

不安席:寝不安席,形容焦急得不能安眠。

毂(gǔ):车轮。

幕:通“漠”。

简析

作者以当时胡虏之事为题,以小说般的叙事结构,勾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胡人横侵塞北,北征之将帅平荡单于,擒其君长,使其种落奔散,凯旋归于咸阳。这首诗在歌颂反击匈奴贵族侵扰战争的同时,也描绘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全诗分为四段。前六句写胡人兴兵,战事骤起。首二句胡人兴兵北荒,渲染出大战来临之前紧张压抑的氛围。一、二句表现出匈奴敌军来势汹汹的场面。三、四两句表现出军队的临危不惧,反映出将士们的坚定意志。“明主”四句写出了君臣一心,共御外辱的坚定信念。后“兵威”八句,首先是汉兵气势雄伟,其次是列阵开营,随后四句描写的是沙场苦况。战士们的铁衣上凝起寒霜,反映出军旅生活的条件之艰苦,而战士们不惧艰辛,舍命保国,反衬出战士们浓浓的爱国情怀。末六句写战胜强敌,凯旋归来。全诗描绘了一幅激烈的战争场面,将士们奋力抗击匈奴,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虽描写胜利,但给人更多的并非喜悦之情,而是充满了悲怆凄凉之感。

背景

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面对边塞风光,内心有感而发,作成此诗。

名家点评

马鞍山李白研究所会长詹锳:李白描写了富有特征的燕蓟风物和紧张激烈的征战场面,明显是对古题的继承,但诗中所表现的所向无敌的气势和乐观高亢的情绪却与古题的慷慨悲壮迥异,这样一种盛世之音,正源于诗人对唐朝前期强大国力的强烈自豪和高度自信。(《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精选集》)

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夜坐吟

唐·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注释

夜坐吟:乐府古题。

北堂:谓妇人居处。

冰合井泉:谓天寒井水结冰。

无违:没有违背。

简析

李白的这首诗在当时那个时代中表达了非常先进的爱情观。第一句“冬夜夜寒觉夜长”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愁多知夜长”,说的是寒夜漫漫,但是那个人并没有感到只是久坐沉吟。细看这里的风光凄凉,泉水结冰,月光凄冷地照进了闺房,女子在此深思面带泪痕,忽然灯火被风吹灭,这让她更加伤心欲绝。就在这个时候,她听到了远处飘来的男子的歌声。从这歌声中,她听到了男女声情相合的感觉。对女子来讲,她追求的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只有这种情谊才能将女子从悲伤的痛苦中解救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的力量。这首诗认为男女双方真正的爱情应当建立在双方情感相同,情投意合基础之上,也只有李白这样的天才人物才能在那个时代中呈现出这样的进步思想。

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主要是借乐府旧题来表达女性的爱情观。

名家点评

〔明〕钟惺:“悲啼”字不悲,悲在“照”字(“金缸青凝”句下);诗乐妙理,尽此十二字中(“歌有声”四句下)。(《唐诗归》)

〔明〕谭元春:“从君”二字,娇甚,恨甚。似鲍参军“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而以“一语不入意”二句,露出太白爽快聪俊之致。(《唐诗归》)

〔明〕唐汝询:沉着宛转,曲尽闺思,犹恨末语决绝,少《国风》温润话头。(《汇编唐诗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