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几个层次
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这样一个名词——心理健康,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人们对心理健康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见解,那么大家对心理健康认识有多少呢?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什么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你是否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心理类型:
1.心理烦恼
心理烦恼是指被重大或者持久的心理因素刺激,或伴有不良教育及文化背景,导致出现暂时的情绪烦恼,不过庆幸的是,其本人能识别出烦恼并作出相应的调节,身边的人可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完全能够理解并提供有效帮助。
一般来说,只是有心理烦恼的人不会影响他人,其本身也不影响自身功能,不会持续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种超出正常的情绪烦恼如天灾人祸、生离死别等,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就不会出现情绪烦恼。这种明显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烦恼治疗效果好,损害完全可逆,一般能自行缓解。
然而,如果本人不能进行调节的话,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形成心理问题,而此时,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一般不使用药物治疗,即使需要也是短期的,当然如果当事人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一定需要专业帮助。
2.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在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影响下,当事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个性心理偏差,在某一段时间内被某个特定的因素引发,出现暂时或局部的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识别但是难以摆脱,必须需要旁人或者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也许能发现,但是发现了只能部分理解,正常人如果处于相同的环境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也许不会马上出问题,但以后仍然可能出现。在局部轻度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中枢神经系统或许功能性异常、治疗效果较好,损害是可逆的,一般在半年以内缓解,也有可能长期遗留少许症状,这种类型是心理治疗的主要选择,如果配合药物治疗也是辅助手段。
3.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有明显的个性偏差,伴随一些轻度的心理刺激因素,出现持久的、较大范围的情绪障碍,自己可以识别但是无法摆脱,因此主动求助专业人士,因为普通人无法对其提供帮助,周围的人也发现了其行为的异常,但是并不能理解。
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当事人也会出现情绪烦恼。部分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一般不影响其他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障碍,治疗效果尚可,部分损害有可能不可逆,但是程度较轻,这种类型可以叫神经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4.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指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出现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障碍,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影响严重、广泛而持久,一般病人自己无法识别和调节,也拒绝治疗,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并且会影响他人。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这种异常,但是非专业的帮助可能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心理疾病和遗传变异、神经生化以及脑结构异常等关系密切。在社会干预下治疗效果尚可,损害基本上是不可逆的,需要长期治疗和社会监护,药物治疗是主要的,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在康复期是有效的,这种类型一般叫精神病。
上述就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相信能加深你对心理健康认识的深度,当然,这只是初步分类,要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还需要寻求其他途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