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信息系统学科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数年中,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以灵活感知为特征的物联网/传感网技术、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以泛在为特征的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使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应用和行业动态上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新趋势和特征。这些新趋势和特征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早已提出的概念和技术在现阶段仍然是企业和行业关注和应用的重点,如客户关系管理(CRM)、商务智能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IAM)、开源软件技术、IT外包、供应链管理(SCM)等。然而,虽然这些理念和技术早已提出,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以及企业应用的不断深化,这些领域仍然不断涌现出新的学术问题和应用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搜索技术、移动网络、虚拟化技术等的不断成熟,新涌现出来的一些新技术与新应用(如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新型电子市场与新兴电子商务等)不仅仅提升了企业运营的效率,更大程度上将转变企业运作和组织架构,从而需要研究和构建新技术和新环境下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不断产生新课题和新挑战。在过去一些年中,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人员除了围绕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及管理行为开展研究,还越来越关注信息系统设计和使用所处的社会背景,从而呈现出技术与管理并重、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根据信息系统与组织进行交互的不同层面,相关研究可归纳为五个主要方向: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技术与团队、信息技术与组织、信息技术与市场。虽然这些方向由来已久,然而其中的研究主题相比之前也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演变。

在上述五个方向中,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是设计和评价信息系统,使之能够支持组织的目标,采取行动使组织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随着领域的发展,主要的关注点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系统、数据库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等方面逐渐转移到以新概念、新技术(如商务智能、开源软件、协同技术、网络搜索、移动通信、RFID(射频识别)等)实行决策支持,以及新概念、新技术对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影响上。此外,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也是当前信息系统领域关心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个人的研究层面上,主要问题是从心理角度研究人机之间的交互。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一直饱受关注,人们致力于从个人心理和文化环境的角度探讨个人接受或拒绝某种新技术、新系统的行为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同时,网站设计也得到了大量的关注,研究者力图通过考察影响网站的可用性等因素来改善用户与网站系统的交互。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探讨个人对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判断因素,及其对个人的技术接受、持续使用等其他方面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个人作为网络消费者被研究人员所关注,除了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网络欺诈与信任机制、个性化与隐私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团队的相关研究中,关注点始于支持群体工作的各种系统(如群体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电子会议系统)以及这些系统如何影响群体,后期逐渐转移到虚拟团队中的合作、互动、信任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虚拟团队已经在研究开发、客户支持、产品设计等许多行业背景下得到成功应用。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括:在借助信息技术形成的团队中各个成员如何进行知识的转化、发现和创造;如何建立和增强团队中的信任,避免和解决虚拟情境下的冲突,促使虚拟团队开展更有效的合作等课题。

在信息技术与组织的研究中,传统上的重点研究问题包括组织对信息技术的采纳等;而近年来的领域关注点则包括信息技术给组织带来的竞争优势,如信息系统的战略角色、信息系统投资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信息系统对供应链的影响等。信息系统外包中的成本分析、决策、信任、合同等也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另外,政府作为一类特殊的组织,也在采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演进。

信息技术与市场和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重要方向。这方面的工作旨在诠释组织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对组织间的关系和整体市场带来的影响乃至对社会伦理等的影响。电子市场上的需求结构、服务、成本、价格、消费者行为和机制等都与传统市场表现出了不同的新特性。电子市场上的风险与信任机制、个性化与隐私等课题日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影响也逐渐展现出来。

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交叉和关联,例如,多次提及的信任机制是在多个层面都被关注的问题。近年信息系统领域中引入的社会网络的因素也是上述几个层面都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背景。例如,在社会网络背景下,个人技术接受、团队的合作、组织的信息技术采纳、市场上的消费者行为与传统情形相比都会产生变化,从而引起广泛的学术讨论。类似地,文化背景也是信息系统领域各层面的共同兴趣点之一。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课题主要体现在行为与技术两个维度上。行为维度关注“用”,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使用特征,企业和个人在采纳过程中的感知和态度,以及对于企业和个人要素的作用和影响;技术维度关注“造”,即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如何表达和处理的,知识是如何发现的,系统是如何构建的。行为与技术维度的研究以及科学问题的凝练多是管理问题驱动的,强调研究成果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在这两个维度上,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的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当前的形势下,信息系统领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例如面向极端数据的管理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社会网络条件下的知识管理、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外包、新兴技术引发的社会风险、新型电子市场的信息产品交易机制、新兴技术吸收与企业成长及演化规律等。

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充分体现出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深远影响。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了“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再次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目标。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信息系统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新知,将在现代企业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