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国际比较与中国的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小结

综观上文,在实际发展要求和自由化思想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思想,对各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只有通过教育改革才能实现向教育强国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调整政府职能、协调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条件。

把教育市场化,并发展成一种产业,强调的是生产性,即投入与产出关系。教育生产不仅需要人力资本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本质上可看成是以增加国民收入为标志的经济增长贡献。因此教育具有产业化特征和市场化的潜力。然而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兼具的特征,使得其不可能实现完全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只适应于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那部分教育产品,而且必须具备需求和供给的条件。只有需求和供给达到一定规模,教育才可能产业化。产业化后,作为一种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活动,教育又通过对经济体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作用而产生影响。

教育是一种兼具投资性与消费性的产品。消费者可以从消费教育产品中获得一定的使用价值,而作为生产要素者,接受教育可以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对教育产品的需求可分为消费品的需求和作为增加未来手段的需求,即消费动机和投资动机。消费性需求多取决于收入和费用,而投资需求还会受报酬率等因素的影响。在开放经济中,不仅个人,包括企业、政府、外国都会有对教育产品的需求。因此,发展教育有助于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通过乘数效应促进国民收入的提高。从总供给角度上看,教育产品是教育领域内各生产要素作用的结果,可看做一种劳务产品。教育作为内生变量,可以提高生产部门效率,即前面提及的人力资本作用;作为外生变量,它可以增加非教育部门产量从而改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经济体的生产能力。

在具备对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下实施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不仅能够利用市场化方式弥补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还能够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教育要健康有效地发展,必须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但是如何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实施教育改革,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探讨,这也是我国教育市场化实施的一个必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