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知识基础观
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KBV)是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RBV)的延伸(Hoskisson et al.,1999; Malerba & Orsenigo,2000; Curado,2006),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企业的存在、边界、租金产生、竞争优势、收益分配和创新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资源,那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的资源可以转变为独特的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Wernerfelt,1984; Peteraf,1993)。以此为基础,知识基础观更加突出知识这种关键性资源,认为有形资源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是有限的,组织竞争优势源于无形资产,如企业专有知识、隐性知识以及创造知识的能力(Grant,1996a;1996b; Nonaka & Takeuchi,1995;Spender 1996)。知识基础观将企业视为一个知识的集合体(Grant,1996a),一个知识处理系统,它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和组织知识(Grant,1996a),企业的关键能力之一在于能否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这些知识(Kogut & Zander,1992),主要任务在于建立知识协调机制来进行组织内、外部知识的获取、转移、利用与创造,进而提升组织知识的异质性和价值性,最终形成竞争优势(Phan & Peridis,2000;Inkpen & Tsang,2005)。通过对企业知识本质的重新思考,知识基础观进一步推进了对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其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占有个人知识,通过整合、扩散、创新来产生有价值的新知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Hayek(1945)指出,知识只会作为个人的知识,以分散、不完全甚至是彼此冲突的形式存在于不同个体,如何使得每个人都从个人知识中获益,是我们须正视的问题。而企业的存在形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将多种形式和来源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存在为所有人接触知识增加了机会,因为它在处理信息上具有专业性,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使可扩散的知识不扩散;二是整合个人知识,形成企业专有知识(湛正群,李非,2006)。此外,在有限理性和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企业是一种更好的协调机制,通过发展行话或独特的表达方式促进组织成员和部门间的交流,使知识的转移和共享更加经济有效,进而促进知识的运用和发展。
其次,知识基础观将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视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显性知识也称编码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书籍杂志、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编码方式进行传播,容易学习。隐性知识则隐含于行动之中,并且与具体的环境和氛围紧密联系。尽管显性知识也具有其价值,但基于此建立的竞争优势会由于这类知识的易于传播而失去持久性,而隐性知识由于难以表达,且与工作环境紧密结合而难以学习和模仿,使得竞争优势得以保持。这种隐性知识往往以人为载体,植根于企业的实践和经验中,通过熟练的执行来表达,通过师徒的言传身教以及“干中学”等形式来传递(Johannessen & Olsen,2003)。因此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来源。
最后,知识基础观强调跨组织边界的知识分享。除了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如Nonaka的SECI模型,详见3.1.2),知识基础观也注意组织间的知识扩散与分享。作为知识处理系统,除了在内部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企业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获得知识,以更新自身的知识(湛正群,李非,2006)。因此企业同时面临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对企业内部的个人知识进行整合、创新以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专门知识;二是从外部,包括供应商、客户和竞争者等,有效获取企业所需知识。通过知识整合和创造,产生能带来经济价值的新知识。
综上所述,知识基础观将企业视为一个知识处理系统,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难以模仿的隐性知识,企业必须同时对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进行有效地管理才能获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