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中国3:孵化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国策”孵化器:产业地产核武器的黄金起点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

“一个社会的兴盛繁荣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民众是否有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这种价值观点燃了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草根经济活力。大多数创新都不是亨利·福特这类型的孤独梦想家所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的。正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创新才能带来庶民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大繁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1月28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这对于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1月4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深圳华侨城,与“柴火创客空间”的工作人员共话创新创意,并承诺“为你们添把柴”,成为“柴火创客”2015年的第一个荣誉会员。随着400亿元国家级创投引导基金的出炉,毫无疑问,2015年将成为孵化器的黄金起点!

在具体措施上,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一要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的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以适应“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的特点,简化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众创空间”的房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需求给予适当补贴,或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提供成本较低的场所。

三要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和服务。

四要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各位产业地产的工作人员,既然总理都发表了讲话,孵化器已经上升到“国策”级别,那大家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放开手去干吧!不过笔者在这里要提醒各位一句,要巧干不要蛮干,孵化器可不是人人都玩得转的,即便是在有着“创业天堂”美誉的硅谷也不例外。

2015年创业大浪潮将最直接地表现为创业孵化器拼项目、拼资源、拼服务的时代。在这股浪潮中孵化器的核心竞争模式如何能够迸发出新的火花?创业者如何从孵化器中获得最实质的服务?换言之,如果将孵化器考虑为一个创业项目,如何解决用户需求痛点、建立自身的“护城河”将是新一代孵化器的必争之地。

根据国家规划,到2015年,我国各类孵化器数量将达1500家,孵化场地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资金总额达50亿元以上,在孵企业10万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将达到500家,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这些国家级孵化器中30%以上将建立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50%以上需具有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功能,60%以上要求从业人员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8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0%的国家级孵化器将形成创业导师辅导体系。

似乎人人都爱孵化器。政府扶持和民间自营的中国式孵化器虽然遍地都是,并且数量正在高速倍增,但为何总是不像那么回事?这其中究竟是模式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或者是理念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孵化器普遍面临哪两大核心问题。

其一,孵化器模式较重、投入过多。目前较受好评的孵化器往往被要求能像“小叮当”一样全能,既能提供免费的工位,又能提供配套的财务、人力资源、创业导师支持,较好的投资机构自然也是不能少,最好还能提供媒体资源。种种需求导致孵化器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投入非常高,除非有王健林一般的“亲爹”,不然“草根孵化器”将面临极大的财务窘境。

其二,目前广受追捧的占股模式也面临着困境。众所周知,早期投资风险非常高,且回报周期较长,孵化器自建基金用以投资初创公司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少孵化器自己也是迫切地需要被“孵化”。

当然,问题肯定不止这些。

其实,众创时代下的创新型孵化器已告别了传统意义上的为创业者提供廉价办公场所的概念,而是在创新经济下,以市场化为主导,扮演着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行业分析、融资对接、资源共享、财务、法律顾问、活动沙龙以及产品开发、营销等一系列多元化创业扶持的角色,从而成为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初创企业成活率的资源平台。

如果以最近大热的“互联网思维”来考量,孵化器的开放性、平台性、创新性、大数据分析集成等特点其实非常符合这种新兴的商业逻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孵化器的规模和承载力也将有机会迎来质的飞跃。

尽管地产商主导的孵化器眼下还处于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不谈孵化只谈买房”的骨感现实也让许多孵化器业内人士对地产商主导的模式嗤之以鼻,但已经有一大批产业地产商在不断尝试和创新。可以肯定的是,孵化器的大时代即将来临。

根本上来说,既要鼓励多元资本投资孵化器,又要加强孵化器建设者的产业技能和产业思维训练,同时也应该加大政府对于孵化器的扶持力度,整肃行业环境,让大家真正看到孵化器的优势,这才是杜绝孵化器“假戏真唱”的核心要义。

如何找到在中国切实可行的孵化器模式,成为中国产业地产有识之士的探索方向。园区中国认为,找到合适的模式,依照产业的路径搭建好长效框架,孵化器将成为产业地产的“终极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