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金融战:伦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伦敦金融城的历史变迁伦敦金融城宣传资料.伦敦金融城政府,2005

(一)今朝“雾都”伦敦不多雾

始建于公元43年的伦敦是英国首都,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作为世界性帝国——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因其在政治、经济、金融、商业、人文、娱乐、古迹、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世界之都,世界名城。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还是许多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由于伦敦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因此其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伦敦亦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等。

大伦敦总面积有约15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00万,由33个相对独立的市政组成,著名的景点有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圣保罗教堂、伦敦塔、特拉法加广场、肯辛顿宫(戴安娜王妃生前居住地)、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国宴厅、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海德公园、马克思墓、杜莎夫人蜡像馆、莎士比亚环形剧院、泰晤士河、格林尼治天文台、唐人街等。

大伦敦市政府曾于1986年取消,后伴随2000年大伦敦市长的选举而重建,负责大伦敦地区有关事项,筹办2012年奥运会也是大伦敦市的事情,而与各市镇无直接管辖关系。大伦敦市的33个市镇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就是本书的主角——伦敦金融城,还有一个就是威斯敏斯特市。威斯敏斯特市又翻译为“西敏市”,位于伦敦西区,一直是政治和宗教中心,国王王室、议会和政府都在这个区域。外国元首作为女王的国宾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其日程中必定有两项正式的程序,一是出席伦敦金融城市长的欢迎晚宴,二是参加威斯敏斯特市长的欢迎仪式。

1.不多雾的“雾都”伦敦

伦敦天气,世界闻名。中国人对伦敦的第一印象就是毫无疑问的“雾都”,该名源自工业革命时期到20世纪的70年代。狄更斯的名著《奥利弗》更是被翻译成《雾都孤儿》而在中国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在英国的冬季和早春,伦敦街道总是烟雾弥漫,又冷又潮,给人一种混混沌沌的感觉。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伦敦的天气已经非常晴朗了。英国是一个岛国,本来就非常潮湿,伦敦又处于地势较低的英格兰南部,潮气难散,雾多也不足为奇。但是“伦敦雾”并非全部都是自然形成,更多是人为因素。

早几十年,由于伦敦天气潮湿阴冷,伦敦家庭只能依靠烧壁炉取暖,燃料是木材和煤炭。煤屑塞满烟筒,只能让身材瘦小的孩童钻进去打扫,工厂排出的大量烟尘加上家家户户放出的煤屑,污染了伦敦的环境,也造成了浓浓的黑雾。诗人威廉·布莱克震惊于扫烟筒孩童悲惨的遭遇,曾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我当时还喊不清‘扫呀,扫’/我就扫你们烟筒,裹煤屑睡觉”(《扫烟筒孩童》),“多少扫烟筒孩童的喊叫/震惊了一座座熏黑的教堂”(《伦敦》),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在20世纪中期,扫烟筒的孩童虽然成为历史,但是烧壁炉的习俗未变,工厂依旧排烟,伦敦环境污染严重。楼房上积满烟垢,泰晤士河生物绝迹,河水恶臭。当时,连紧靠泰晤士河的议会大厦,夏天也不得不关紧窗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首先改造了产业结构,让第三产业成为主体,原来在伦敦的工厂或关闭,或外迁,现在伦敦地区已经没有工厂,更看不到任何有实际运用的烟囱。其二则改变了燃料结构,几乎全部使用油气和电能。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在北海发现油气田,1975年开始产油,80年代进行大规模开采。英国煤矿现在已经关闭殆尽,除了个别壁炉处于传统需要用无烟煤外,煤炭基本退出燃料历史。北海油气田的发现和开发,为英国燃料结构的彻底改变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改变伦敦的天气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更为英国的GDP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的伦敦,楼房整洁如洗,有的还装饰出爽朗的白色、乳白色和奶黄色。泰晤士河清波荡漾,鱼虾畅游。河面已罕见繁忙的商船和军舰,而只有游船和游艇来往巡弋。不过,伦敦依旧有雾,那当然是自然界的造化而非环境原因。夏日偶尔薄薄的雾霭,令人产生朦胧的烂漫感。虽然伦敦的纬度较高,但由于暖流的原因,四季温差并无特别悬殊。即使在寒冬季节,仍是树青草茵。不过,其昼夜变化显著,夏天上午4时,已是阳光明媚,而晚上过了9时,太阳余辉依旧映照天际。冬季则下午4时已经日落西山,夜色朦胧,清晨9点依旧宛如黄昏。

2.伦敦奥运会李俊辰.金融危机阴云下,伦敦奥运会能缩则缩.上海证券报,2009

2012年伦敦奥运会,又称为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伦敦第三次举办的奥运会。也是至今为止第一个举办了三次奥运会的城市。

英国人怎么也没料到,第三次承办奥运会的荣耀竟然在金融危机下被全球所关注。伦敦市长波里斯·约翰逊在2009年的韩国国际气候峰会上表示,要重建2012伦敦奥运体育场“伦敦碗”顶棚。这个顶棚当时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期。他认为2012年的伦敦夏季可能会大雨不断,而现有的设施无法保证所有观看开幕式和比赛的民众免受雨淋。这个造价超过5000万英镑(目前约合人民币5亿)的“伦敦碗”希望可以容纳8万名的观众,用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最受瞩目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100米短跑。可是他这番话一出,大伦敦市政厅的发言人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市长的话被误读,因为,现在大家考虑的是建成顶棚之后的增补方案而不是重建顶棚。虽然,从设计公布之日起,“伦敦碗”的顶棚设计屡受诟病。再加上预算经费屡屡超支的问题,更是备受非议。

不过,伦敦计划在2012年奥运会前成为“地球上最干净和环保的城市”。用约翰逊市长的话来说,正是因为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大量消耗能源和排放废气,才造成了气候变化的恶果,因此“地球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问题”。伦敦拟以2012年的奥运会为契机,提升城市的环保水平,力争在2025年以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将翻修市内大部分公共建筑并铺装绝缘层环保材料。

让我们回顾一段有趣的历史。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伦敦主办1948年夏季奥运会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囊中羞涩,连参赛运动员吃饭都要限量。那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打肿脸充胖子,拆东墙补西墙,而是能凑合就凑合。更严重的是,当时英国仍在实施配给制,肉、蛋、奶、糖等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英国政府规定,参赛选手全部享受“A”级供应,也就是相当于重体力劳动者,比如矿工、码头工人的待遇。唯一的区别是,运动员每人每天配加两品托牛奶、每星期配加半磅巧克力和糖果。不过,世界的资源还是“丰富”的:在预先接到伦敦奥组委的警告之后,很多参赛国带来了大量的食品贡献给伦敦:阿根廷带来了100吨肉,荷兰带来了大批的水果和蔬菜,冰岛更是名不虚传,带来的全是冷冻羊肉。财大气粗的美国每天都从洛杉矶空运大批面粉,供所有运动员分享。当时英国的粮食部描述美国“根本不考虑距离和金钱”,对美国的“慷慨大度”大加称赞。

英国人怎么也没料到,半个多世纪后,他们第三次承办奥运会的荣耀,竟让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打得灰头土脸!到2011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依然阴云密布,欧债危机前途未卜,虽然英国代表队在北京奥运取得佳绩,给政府金库帮了不少忙,但承接2012年奥运工程的企业资金依旧吃紧。原先,英国政府预估约有7亿英镑私人资金注入奥运以及在伦敦以东斯特拉特福周围地区整建工程。但越来越让人担心的是,全球银行停止借贷,开发商资金吃紧,纳税人将不得不介入。提供17000名选手入住、预估耗资十亿英镑兴建的奥运村,已成了工程首选开发商澳洲Lend Lease公司最头痛的问题。该公司希望在奥运结束后,以出售部分奥运村收回一些投资。负责2012年伦敦奥运基础建设的伦敦奥运筹建局,计划注资5亿英镑兴建奥运村与媒体中心,其余费用则由私营企业负责筹资。

另外,英国包括射击、排球和水球在内的部分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队的经费被大幅压缩,比例高达50%甚至更多,另有4个残疾人运动队的经费也大幅缩水。经费的严重不足可能导致个别运动队无法坚持训练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之时。一些英国人因此担心,伦敦奥运会上有可能出现英国无法参加所有奥运会项目比赛的尴尬局面。

按照新的经费分配原则,悉尼奥运会上曾为英国代表团赢得一枚金牌的射击项目此次损失惨重,他们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经费为550万英镑,而备战在自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的经费被削减为120万英镑。水球和排球等项目的经费则被压缩了一半。

金融危机前,伦敦奥组委签了包括阿迪达斯、英国航空公司、英国电讯、劳埃德银行在内的7个顶级赞助商,拿下4亿英镑的赞助费。这个数字距离7亿英镑的总目标还相差不少。虽然伦敦奥组委还打算在其他领域,包括汽车、服装等再发展几个,但金融危机让不少财大气粗的潜在赞助商都捂紧了钱包。

无论如何,运动员的需求是应该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但除了部分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队的经费被削减,奥运村也已也从原来的4200套公寓减少到低于3000套公寓。原计划占地130万平方英尺的新闻中心建筑规模也被缩减,可能到时候有4/5都将采用临时结构。虽然英国品牌“吉百利”巧克力也签约了伦敦奥组委,成为其首个所谓“二级赞助商”,但这2000万英镑的赞助费不到顶级赞助商的一半,实乃杯水车薪。而且,巧克力的赞助还引发了反对声。因为英国的食品健康组织认为,在这个青少年肥胖问题突出的国家里,让一个巧克力品牌当奥运会的赞助商,无疑很有讽刺意味。

3.马克思墓

伦敦与近现代中国人相关的一处静地就是马克思墓。说马克思是世界影响最大的西方伟人之一是很准确的,因为他在13亿人的中国得到崇敬,马克思本人也一定没有料到,他的改变世界的主张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得到更加充分的践行。很多人总是误以为马克思墓在海德公园,因为马克思曾经在海德公园演讲过,其实绝对不尽然。

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走完了他“光辉”的人生历程,被安葬在了伦敦西北的海格特陵园(Highgate Cemetery)。关于马克思辞世前后的那段日子,《传记》是这样记述的:1883年3月14日,他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下午两点半来看望马克思,见他正在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一两分钟后,恩格斯走进他的卧室,马克思已长眠不醒了。恩格斯给一位住在美国的朋友写信说: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然而,在马克思度过了大半生的英国,他的死却没有引起多大注意。《泰晤士报》的讣告仅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谬误,比如说马克思“出生在科隆”,“20岁时移居法国”,等等。当时只有一家报纸提到了马克思可能会留名后世,这家报纸写道,《资本论》虽未完成,但它未来会对各阶层中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士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一个偏僻的角落下葬,同他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参加这位伟人葬礼的只有11个人。恩格斯在墓前致悼词说: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革命家,是世界上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但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人类将永远不会忘记。

海格特陵园位于伦敦西北一个幽静美丽小镇的一座山丘上,占地37英亩(约222市亩),这里是伦敦最大的公墓。在5.2万座墓地中,有1.6万知名人士长眠于此。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些名人也葬在这里。但是,如今没有哪一位的名气能比得上卡尔·马克思。在他的墓前,终年有人献花;逛公墓的人,凡路过此处,都会驻足良久,端详一番这位先哲;许多人专程从海外赶来,把拜谒这位历史巨人的长眠之地看作人生一大幸事。公墓的看管人叫玛琳。她回忆道:“来海格特公墓的,以寻访马克思墓的人数最多,除英国本土人外,常有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人们,你们中国人来的也很多。”

走进公墓的黑色铁门,墓地气氛肃穆,眼前展开一条有一车道多宽的沙石直路,陵园内一片葱茏的绿树,树隙间是一排排形态各异的墓碑,以白色为主。路的两侧,大大小小的墓地延展出去,高矮不一、新旧不同,有的豪华,高大如小宫殿,有的质朴,只是一方石头,也有的完全没有得到照料,碑上的刻字也都模糊难辨。

沿着这条路前行约五分钟,远远就看到在道路向右的拐弯处,高耸着一座长方形的花岗岩石碑,碑顶上是硕大的马克思头部雕像。马克思墓曾经只是一块简单的碑石。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英国共产党于1954年为他建了一座新墓,把马克思和他的亲人都安葬到一起。原来墓址还在,上面有一块石碑,标明马克思和燕妮曾安葬在那里。英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墓选在了陵园最醒目的位置,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国共产党都为修建这座墓捐了款。最初的墓地是在陵园远处的密林中,和其他墓挤在一起。道路的转弯处的另一侧,有几座其他国家共产党领导人的墓葬,如牙买加、南非以及伊拉克等国的共产党领袖。

如今的马克思墓碑高8英尺(约2.5米),是一只坚固的花岗岩方柱,顶端塑着马克思的青铜头像。头像非常传神,一头蓬松的长发和神气的大胡子,面孔在发须的环绕中,显得冷静、严峻而有不失平和,眼睛尤其能抓住人心,双眸深深地凹进去,透出深邃而有智慧的神情,凝视着前方。

墓碑两侧各镶一个青铜花环,正面上方金色地刻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The 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下面刻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结束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联合起来”(Unite)单列一行,格外醒目。墓碑前有一块绿地,用护栏精心围了起来;背后则是高大挺拔的绿树,金色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穿射下来,洒落在花岗岩的碑体上,让人感到神圣和肃穆。墓碑中间部位,镶嵌着一个方形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马克思和妻子燕妮、女儿爱丽娜、两个外孙查理和哈里以及女管家德姆特的生辰和忌日。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但他一生的事业与伦敦密不可分。从1849年到1883年,他在伦敦生活和工作的34年中,一直过着穷困不堪的日子。幸运的是,他到伦敦的第二年就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借阅证,开始在那里苦读群书,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如今这个阅览室仍有关于马克思的介绍,说他当时经常坐在L至P排的座位上,因为这些座位离他需要的参考书最近。正是这种不倦的研究和对英国等当时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入考察,他才最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的一大批巨著,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工资、价格和利润》以及《资本论》第一卷等,都是住在伦敦时写的。马克思本来身体强健,但由于长期颠沛流离,忘我工作,加上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和营养不良,他的体质越来越差,多种病魔袭来,精神打击也接踵而至。

据惠恩写的《传记》记述,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去世。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未能参加。此后仅一年多,他最钟爱的长女小燕妮又被膀胱癌夺走了年轻生命。疾病的折磨和家破人亡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晚年的马克思曾两次离开伦敦,为的是换个环境以改善健康状况。一次是冬天去了英国南部气候较干燥的怀特岛,没想到,刚到岛上,那里就风雨交加,气温急剧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他的胸膜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从怀特岛回到伦敦后不久,他去了阿尔及利亚,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离开欧洲。在阿尔及利亚疗养期间,他决定把大胡子刮掉。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幽默地写道,他已决定把像是先知的大胡子剃去,自己的头顶上再也没有灵光了。但他不想让后代看到自己脸上光秃秃的样子,所以在剃须前照了一张相,叫女儿们永远记住那目光锐利、毛发蓬蓬的父亲。1882年底,马克思返回伦敦,此时离他生命的终结已经不远。回伦敦前,他给为自己看病的医生留了张照片,并用颤抖的手写下了“祝你新年快乐”的赠言,据人们所知,这是马克思生前留下的最后几个字。

西方人从学术角度研究马克思的观点之一是: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判断震动了西方政府,而西方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正在面临严重的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西方政府被迫进行制度改革,避免了资本主义垮台预言的实现。因此,西方福利制度的出现要感谢马克思和列宁的警示。当然,西方的研究界也不认为今天的此资本主义为彼资本主义,甚至资本主义这个词都已经异化了。对我们中国影响最大的,应该说还是马克思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毛泽东正是从这里找到了认识中国的钥匙,邓小平也是从这里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200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卡尔·马克思传》,是英国作家弗朗西斯·惠恩撰写的,分30集播完,每集都以《国际歌》开始,以《国际歌》结束。在世界上已有的百余部有关马克思的传记中,据说这是最新的一部,它记载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的不朽业绩、作为一个流亡者的艰难奋斗历程以及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普通人的生活。一百多年过去了,人类为实现马克思的伟大预言谱写了辉煌篇章。不管道路多么曲折,真理终归是真理。即使在当初把马克思学说看作“幽灵”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马克思主义巨大无比的影响也不得不被认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证是,颇具影响的英国BBC于1999年底通过因特网评选上个千年对世界最具影响的人物时,马克思位居榜首。

每年的3月14日,英国的马克思图书馆都要组织拜祭马克思。许多来墓地的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无疑坚信马克思是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感情上对他充满崇敬之意,或者是认为马克思的著作是理论经典,内心对他钦佩。无论如何,马克思墓前的鲜花总没断过。

(二)那一平方英里

伦敦金融城,方圆一平方英里却浓缩千年历史。

英国首都伦敦的舰队街(Fleet Street)从伦敦剧院区延伸到卢德门山和伦敦金融城——这一平方英里的地区,建立在诺曼人和中世纪城镇的遗址之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尽管有现代化办公楼群和电脑的“侵入”,这里仍保留了中世纪的一些特色:不同于伦敦的其他地方,这个一平方英里的地区仍由古老的伦敦金融城自治机构——伦敦金融城政府以及其参议会主宰,它们是中世纪“商业行业公会”的遗留物。

伦敦金融城可谓是伦敦的风水宝地,它原有的面积只不过一平方英里,伦敦人都称之为“那一平方英里”(The Square Mile)。伦敦金融城实际上指的是伦敦传统的金融区,它位于泰晤士河北岸,英国人都习惯称之为伦敦市或伦敦城,也就是本书所谓的“伦敦金融城”。伦敦金融城作为世界专业和商业服务中心的美誉也是其金融服务业的巨大资产。完善而又灵活的法律框架和监管体系帮助伦敦金融城发展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和调查表明,由于伦敦金融城的存在,英国被誉为世界上一流的国际银行和金融服务业的最重要中心之一。金融业及其相关服务产业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英中金融投资商会、欧金(伦敦)投资、欧金国辰投资管理公司的统计,英国的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0%。这里金融业的定义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衍生产品、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其他归类于商业服务的产业与金融业密切相关,特别是会计师、法律服务(律师)以及咨询管理师等,这些产业合起来又占到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英国金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10%以上,而伦敦金融城占30%以上。

据历史记载,公元1世纪,罗马人就来到今天的伦敦金融城所在地建立了伦迪尼乌姆,并在泰晤士河上架起了各式各样的桥梁,由此产生了来往的商贾并形成了交易市场。这个东起奥尔德盖德,西至圣保罗大教堂,南抵大炮街,北达伦敦墙的方圆之躯,只不过是伦敦市33个行政区中最小的一个而已,但是伦敦金融城却有自己的市政府、市长、法庭,是名副其实的“城中城”。

当前,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英国的重要性已经从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今天的G8. G8即八国集团。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八国集团。八国集团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另外,八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默契是许多国际机构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八国集团既不是一个机构,也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它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常设秘书处。它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的措施。因此,它不会与联合国、世贸组织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产生竞争关系。这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俱乐部,它通过定期的会晤与磋商,协调各国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八国集团部长级会议或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峰会后发表的公报正是为了表明这种团结一致的决心,以及八国集团愿意做出的政治或金融承诺。之一。但是,伦敦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迸发出时代的光芒,为世人所称道。可以说,伦敦金融城正如一位典型的英国绅士,头顶礼帽、臂夹文明杖,行走在金融全球化的广阔大道上。除了服务于英国的金融业,伦敦金融城还与纽约、东京实现金融市场交易的无缝衔接。甚至,一个普遍的金融界“名言”就是:“如今,伦敦金融城牛气了。”这份源于成功自信的牛气增强了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成为吸引国际资本和国际人才的“吸铁石”。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在金融城内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伦敦金融城面积虽小,却是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金融城的产值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伦敦金融城的银行、证券、外汇、保险、期货、金属、商品和衍生业务的经销商、船运、咨询等交易与服务十分密集,是欧洲和世界金融业的心脏。全球的金融家想要做任何生意,十拿九稳可以在伦敦金融城内找到。由此,伦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头奉为“全球的力量中心”。有媒体更形象而优雅地将伦敦金融城称为“全球动力之都”。

历史的变迁形成了伦敦金融城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受到世人的瞩目。

然而,我们之前就提到,即使“权力至高无上”的英女王进入伦敦金融城,也必须得到伦敦金融城市长的同意,当然,这也是皇室本身的规定,体现了对伦敦金融城特殊地位的认可和尊重,但是不乏象征色彩。虽然英女王的特权也是具有政治象征性的,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英女王的允许,其一,军队不能随意调动;其二,议会也不能凭选票选出下一任首相;其三,不可能任命大主教;其四,政府无权签署对外谈判协议或行使其他职能。由此可见英国王室的重要性,当然这更间接体现了伦敦金融城“超然”的地位。因为,伦敦金融城从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具有不可动摇的实力。17世纪下半叶以来,伦敦金融城一直是英国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心脏,更是国家政治的“财库”。百年前,为了维护王室的统治和拉拢贵族的支持,从法国来到英国的威廉国王赋予了伦敦金融城特权——保留一块专有领地,并赋予伦敦金融城中的“富豪”们特殊的地位和权力。从那时起,经过王室认可的、赋予“无上”权力的管理者就是伦敦金融城市长和伦敦金融城政府的市政官员。但需要说明的是,伦敦金融城的管理者,包括市长和高级市府官员,他们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公务员。只有经过商场的“浴血奋战”,多年打拼,获得了金钱、信誉、名望,并经过一系列传统正式的推荐和选举后,这些钱商富贾才可以登上伦敦金融城的“领导岗位”。选民也是由商人组成的,他们是数百年来形成的各个级别的商会和商业行业公会。如今的选举范围则有所扩大。

一般国家的市长会关心市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项事务,但伦敦金融城市长却抛却琐事而专心于如何让他的“子民”做好生意,赚更多的钱。伦敦金融城市长需要为伦敦金融城的“市民”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提供有用的商业信息和更多的赢利机会,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公司来此“安家落户”。

在这里,商业纠纷是在伦敦金融城自有的法庭上解决的。而从伦敦大都会警察署中独立出来的伦敦金融城警察局拥有近千名警察,他们有良好的技术创新纪录,对所服务的社区高度负责,身着漂亮的制服,除负责维护日常秩序和安全外,还要保证伦敦金融城一旦遭到恐怖袭击时金融交易不至中断。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对伦敦证券交易所而言,伦敦市的领导希望伦敦金融城警局被合并。有消息表明,英国内阁政府官员有合并英国43个警察机关的愿望。虽然很多人认为伦敦金融城拥有自己的法庭和警察局有点霸道,就像一个贵族拥有自己的动物园和迪斯尼一样,但是专业人士不能不考虑到伦敦金融城警察高速的办事效率。有这样一个例子,通过无线电通报的枪击案,伦敦金融城警察在1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同时抵达的还有救护车。这应该是大部分遇难者所需要的时间吧。伦敦金融城犯罪率在英国是最低的。据估算,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经伦敦金融城警察局处理的犯罪事件不超过8500件。除了保障众多标志性建筑,如伦敦塔、英格兰银行、圣保罗大教堂、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等的安全外,伦敦金融城警察局还肩负着打击恐怖主义和商业犯罪的重任,因为在伦敦金融城,诸如入室盗窃和反社会等行为较为鲜见。在伦敦市的其他警察局,如果你在报案时提到了“商业”这个词,那么可能和你报失手机是一样的处理。然而,对伦敦金融城的警察来说,商业犯罪案件必须优先处理。伦敦金融城警察局的成果也得到了英国内政部的认可并指定其负责实际上覆盖全国的欺诈案件。

看看那些担任伦敦金融城政府职务的官员吧。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没有被支付工资的,甚至他们需要倒贴自己必须参加的一些社交费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官员处于“兼职”状态,当然,也不尽然。不过,可以确信的一点就是,能当上伦敦金融城市长的一定腰缠万贯。市长必须要支付许多包括宴请在内的礼节性费用,甚至提供给当选的伦敦金融城市长居住一年的“大厦之屋”(Mansion House)官邸,其租金费用也必须由该届市长自己支付。

但是,从今天英国金融业的发展来看,伦敦金融城东边的金丝雀码头竖立的鳞次栉比的银行大厦反映了伦敦金融城某种程度上地理范围的扩大。现在,风险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公司、咨询公司等集中于伦敦市中心的西区,而大型投资和综合银行都涌向伦敦市中心的东区——道克兰地区的金丝雀码头。如今,伦敦金融城可能更多是指一种投资者崇尚成功和自信的心态,而不仅仅是拘泥于伦敦市中心“那一平方英里”。

(三)全球金融业的聚集地,世界的金融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劳合社

伦敦金融城,占尽天时地利。从东京到伦敦,从伦敦到纽约,全球金融,就此流动顺畅。

伦敦金融城,是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世界各地的金融家们在此洽谈业务,切磋技艺,激烈竞争。他们就是全球金融日复一日运转的驱动力。这,至关重要。

他们协助政府募集资金,使政府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他们协助企业募集资金,使企业能发展新产品,提供新服务,进行风险管理;他们为普通大众提供按揭和养老金业务;他们购买及销售各种现有的金融产品;他们为解决新问题创造更多新型金融产品。

人,是伦敦金融城最宝贵的资产。是他们,使伦敦金融城成为全球金融的领先品牌,一个伦敦金融城市长和市政府努力推广的品牌。

伦敦金融城不仅是全球金融精英尽显才华的舞台,而且其国际大都会的无尽文化魅力可令人工作之余在其中放松身心。伦敦城市节奏活力四射,堪为全球最佳的商业城市。

——迈克尔·斯耐德(Michael Snyder)

图2-1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斯耐德

资料来源:伦敦金融城政府媒体图书馆。

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不可错过绝对是的矗立在伦敦金融城数百年的“双子天骄”——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和劳合社(Lloyd's)。追忆往昔,伦敦金融城只是商人们聚在一起喝咖啡、谈生意的地方,随着海上运输和相关金融业务,诸如保险等发展,伦敦金融城渐渐成为全球金融业的聚集地、世界的金融中心。其中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劳埃德保险大厦内的劳合社是伦敦金融城的重中之重。图2-2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标志。

图2-2 伦敦证券交易所标志

下列数字不仅可以充分说明伦敦金融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表明伦敦金融城在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伦敦金融城统计数据。

●全球外汇收入的1/3在这里交易,而纽约只有16%,东京9%,新加坡6%。每天的外汇交易额达6000多亿美元,是华尔街的2倍。

●承揽了全球36%业务量的场外衍生金融产品。

●近300家外国银行在此营业,经营着全球20%的国际银行业务。

●集中了近180家外国证券公司,几乎一半的国际股权交易额是在这里进行的,这里同时还管理着近3万亿英镑(合约近6万亿美元)的全球资产。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的数量(453家)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的交易所。

●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

1.伦敦证券交易所

英国有两个令人瞩目的LSE,一个是著名学府——伦敦大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英文简称LSE),另一个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位于伦敦金融城的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英文简称也是LSE)。2004年7月前,创始于公元1773年、堪称世界之最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关于伦敦证券交易所详见第三章。旧址已经成为了一栋摩天大楼的一部分这座26层的大楼位于伦敦金融城老布劳德街上。伦敦证券交易所在这里的历史是1970年至2004年。,向专业人士和游客展示股票和证券的历史,矗立在英格兰银行附近。伦敦证券交易所现已搬到伦敦著名景点圣保罗大教堂的旁边。图2-3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新址大楼。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的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主要证券交易中心之一。它在世界三大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中历史最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为17世纪末伦敦金融城交易街上主营咖啡饮品业务的露天市场的一个名为乔纳森的咖啡店。1773年,这个咖啡店由露天市场迁入伦敦金融城司威丁街的室内,并正式改名为“伦敦证券交易所”。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据相关机构统计,伦敦证券交易所经营的各种债券、股票以及股权证等近万种,总值超过了1万亿英镑。“我持有证券,我便拥有发言权”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格言。

图2-3 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址大楼

由于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重视,伦敦证券交易所也没有掉以轻心。至今,没有人知道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机房在何方。不过,一些传言也令人神往:距离伦敦证券交易所步行10分钟;200多平方英尺的面积;采取世界上最先进的保安措施。当然,拥有一个备份机房是不可缺少的,据称,这个备份机房建在伦敦的东区。

关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上市的规范等详见第四章。

2.劳合社

不得不提的是,著名的劳合社——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市场就诞生在伦敦金融城。从伦敦金融城金融服务业的角度来看,除了闻名世界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外,就是以劳合社为代表的伦敦保险和再保险市场。

17世纪伦敦金融城重要的海运地位使得当时的商人对船只和船货的保险需求大大增加。1688年,爱德华·劳埃德在伦敦金融城的塔街(Tower Street)开了劳合社的前身——劳埃德咖啡屋。这段历史可以在《伦敦公报》1688年2月18日至21日的报道上查到。在1688年的《伦敦公报》还可以发现爱德华·劳埃德为咖啡屋做的广告——“如果你提供被盗手表的消息,你将从位于塔街的爱德华·劳埃德经营的咖啡屋获得一几尼几尼,英文为guinea,系英国的旧金币,价值一英镑一先令。的酬劳”。

同时,爱德华·劳埃德说服了众多的船长、批发商、贸易商以及船主在其咖啡店公布有价值的船讯,此举使得劳埃德咖啡屋远近闻名,成为希望得到海运保险和再保险信息的商人们的必到之处。由于业务的扩大和商人汇聚量的增加,劳埃德咖啡屋于1691年搬到了伦巴底街(Lombard Street)。1769年,一些志在海事专业保险的从业人员在泊鹏海埃利巷(Popes Head Alley)建立了“新劳埃德咖啡屋”。在新劳埃德咖啡屋,船只举行“烛光拍卖”,即拍卖时,点燃一支小蜡烛,蜡烛熄灭前的最后一次喊价,就是成交价。不过,咖啡屋很快不再使用,劳合社于1774年搬到皇家商业交易中心,直到1928年,劳合社才搬到郎德豪街(Leadenhall Street)。表2-1详细叙述了劳埃德咖啡屋、劳合社和劳埃德集团的发展轨迹。

表2-1 劳埃德咖啡屋、劳合社和劳埃德集团的发展轨迹

8.辛迪加是法语Syndicat的音译,原意是“组合”。辛迪加是比卡特尔发展程度高、较稳定的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辛迪加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或称为“同盟”。参加辛迪加的各个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它们在商业上却已经失去了独立地位。它们采购原材料和销售商品的业务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处统一负责办理。总办事处统一接受商品订单和统一采购原材料后,按照协议规定的份额再在参加者之间进行分配。通过这种在流通领域内的集中和垄断,辛迪加可以按照抬高的价格销售商品,并按照压低的价格收购原料。由于辛迪加促进统一经营,辛迪加的企业事实上就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它们很难退出辛迪加组织,因为一旦退出,就脱离了现有的商品和原料市场体系,不得不重新组织自己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而这都是非常不易的。因此,辛迪加的组织形式一般比较稳固。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迪加在西欧各国特别是德国比较流行,在俄国也有很大的发展。俄国早在1886年就出现了辛迪加,那是一个由铁钉和铁丝工厂组成的辛迪加,在20世纪初的前10年,在俄国的钢铁、采煤、采矿和机械等部门,辛迪加垄断了大部分生产。除辛迪加以外,垄断组织的组织形式还有托拉斯、卡特尔和康采恩等。

(续表)

资料来源:劳合社官方网站。

劳合社是一个联合体,根据“劳埃德会员服务机构”2005年1月的统计表明,劳合社由44家管理中介公司和62个独立的辛迪加组成。“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专业人士汇聚一堂使得劳合社能提供至高无上的专注于专业的保险技术;并利用其强大的创新能力、速度和更佳的附加价值为客户和参与者设计保险方案。

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都是劳合社的保险对象。有媒体在报道时还称,劳合社可以为人体的“零部件”保险,比如知名模特的腿、歌星的嗓子、影星的脸蛋,还有钢琴家和小提琴家的手等。

劳合社的经纪人快速、果断的判断和决定使得任何风险对客户来说只是“一阵清风”。劳合社的经纪人将生意带向市场。来自全球的客户与保险商以及其他经纪人和仲裁者形成了系统的关系。就这样,劳合社内辛迪加式的保险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商业保险商和领先的再保险商。图2-4体现了劳合社的运作流程。

图2-4 劳合社的运作流程

资料来源:劳合社官方网站。

劳合社这个名称是由于“保险”而闻名世界的。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合社并不仅仅是一家保险公司,而且也是一个拥有会员的机构。这些会员包括公司会员,也包括个人会员。在辛迪加的“支持”背景下,会员们熟知并擅长处理高风险保险业务并保持个性化和富有专业精神的服务。为了更好地理解劳合社的工作流程,笔者对构成劳合社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五大要素分别进行详细解释。这五大要素分别是:劳合社会员(Members of Lloyd's)、辛迪加(Syndicates)、管理中介(Managing Agents)、劳合社经纪人(Lloyd's Brokers)、本地经纪人(Local Brokers)。

●劳合社会员。从准确的名词定义来说,劳合社不能称作是一家保险公司,虽然其在中国大陆成立的保险公司是公司制的。正如上一段中所提到的,劳合社由许多的会员组成,或被广泛地称为“资本供给者”。劳合社的会员们通过辛迪加在独立的基础上接受保险业务并自负盈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合社的会员们并没有联合起来共同承担风险,这是与一般的保险公司最大的区别。劳合社的会员除了公司和个人外,还包括苏格兰有限合伙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后,个人会员可以有机会更多地为辛迪加服务。而对公司会员而言,它们一般仅仅通过一个辛迪加来从事保险和再保险业务。会员负责将风险和负担平均分摊给认购人。

●辛迪加。劳合社会员通过辛迪加来管理他们的保险和再保险业务,而每一个辛迪加本身又是由管理中介运作的。目前,市场内的62个辛迪加所从事的保险和再保险领域包括:船舶航运、飞机航空、网络责任、自然灾害、专业赔偿、海上能源开发、发动机及电动机等,这些都具有技术和创新兼备的世界领先地位。辛迪加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定保险方案,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量体裁衣”。同时,辛迪加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每个辛迪加都提供多种选择,为客户创造灵活性并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提供条件。根据保险客户经理和保险专业人士基于市场的实践、分析、判断,辛迪加在同一件保险或再保险业务上将承担全部或部分的风险。

●管理中介。管理中介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雇佣从事保险业的客户经理们并代表会员管理辛迪加。管理中介必须是一家为了管理辛迪加而成立的特殊公司,其可能并没有其他的公司功能抑或是业务。当然,一家管理中介可能服务于多家辛迪加。

●劳合社经纪人。认证合格的劳合社经纪人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代表客户在劳合社市场中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最后签订合同以规避风险。根据2006年1月《劳合社经纪人服务》的统计表明,现在一共有162家劳合社经纪人公司在劳合社市场中从事业务。大部分的劳合社经纪人公司都有自己的专长业务。要得到劳合社市场的承认并成为合格的劳合社经纪人,必须完全了解劳合社市场并能为客户详细讲解。劳合社为经纪人候选人通向劳合社市场铺设了一条认证道路,所有申请者都必须首先满足相关条例的要求。其次,劳合社将对所有的申请者在个人信誉、金融知识、工作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估。在成为一名可以被称为“劳合社经纪人”的专业人士以前,经纪人必须经过三年的临时认证考察期。

●本地经纪人。任何保险经纪人都可以通过劳合社经纪人充分利用劳合社的资源并听取、采用其专业意见。

劳合社的资本支持来自投资机构、特殊投资者、国际保险公司和个人。这些资本背后是辛迪加集团。根据“劳埃德会员服务机构”(Lloyd's Members Services Unit)2005年2月的统计表明,公司资本于1994年引入并于2006年达到89.5%的市场占有量。“劳埃德会员服务机构”2005年2月的统计还确定了在2005年的劳埃德一共有705家公司会员提供了122.77亿英镑,与此同时,个人会员贡献了14.45亿英镑。在2005年,整个市场的保费超过10000亿英镑,达到13700亿英镑。图2-5说明了劳合社公司会员和个人会员在近10年提供的资本情况。2006年,劳合社公布的年毛保费收入(包括经纪人佣金)为164亿英镑。劳合社市场的总承保能力在2006年初为148亿英镑。

图2-5 劳合社公司会员和个人会员在近10年提供的资本情况

资料来源:劳合社官方网站。

2009年是再保险业的丰收年。当年,慕尼黑再保险和瑞士再保险均利润大增并实现扭亏为盈后。劳合社在2009年共实现盈利39亿英镑,较2008年增加约20亿英镑,为历史最好水平,并继续领先于其他再保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利润是在2009年经济较为动荡的年份实现的。除了利润上的突出表现,低于同行的综合成本率也同样令劳合社自豪。2009年,劳合社的综合成本率为86.1%,较2008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延续了2008年投资未现亏损的态势,2009年,劳合社投资收益增加了近一倍,达到17.69亿英镑,截至2009年12月,包括中央基金资产及劳合社社团的其他资产在内的劳合社中央资产总计为20.84亿英镑。当然其业绩得益于较为平和的大西洋飓风季以及相对较低水平的巨灾损失索赔。

2010年6月30日的数字显示,2010年前半年劳合社共实现税前利润6.28亿英镑,较2009年同期的13.22亿英镑减少了一半多,综合成本率为98.7%,较2009年同期的91.6%提高了7.1个百分点。2010年前6个月是自劳合社开始发布中期业绩以来成本最高的半年,这半年不仅在考验劳合社,也是在考验全球保险业,智利地震和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这两个赔案的损失非常可观。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劳合社实现投资收益5.97亿英镑,较2009年同期减少了近1亿英镑。但是,劳合社在中国的发展却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2010年遭遇了巨额赔付,但按劳合社规定,每个辛迪加每年需按当年承保数额的百分比缴纳一定资金至劳合社市场的中央基金,在辛迪加无法支付赔偿时,劳合社将动用中央基金进行赔偿。2010年上半年,劳合社的中央基金为22.32亿英镑,较2009年同期增加了2.24亿英镑。

2011年9月,劳合社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劳合社中期税前亏损6.97亿英镑,而2010年同期税前利润6.28亿英镑。空前的自然灾害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2011年很有可能成为保险公司经受的第二个损失最大的年份。尽管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劳合社保守稳健的投资组合仍取得5.48亿英镑的投资收益。劳合社的中央资产创历史新高,截至2011年6月,总计为24.72亿英镑,同比上升了10.75%,这使得劳合社市场在高赔付的环境下依然资本充足。2011年的重大自然灾害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美国的社会造成重大破坏。劳合社赔付数十亿美元以帮助这些地区重建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劳合社没有动用中央资本准备金,证明了其市场风险敞口管理的有效性。尽管在2011年上半年发生了创纪录的108亿美元的损失,但劳合社带着920亿美元的净资产进入2011年下半年,这足以支持其业务发展和赔付损失。

劳埃德保险大厦(如图2-6所示)的大厅中央悬挂着名为“卢廷”的大钟。敲响卢廷大钟就意味着有重要的事件宣布——敲响一声代表坏消息,敲响两声则表明有好消息。卢廷大钟来自拉·卢廷货船,这艘由劳合社承保的货船载有黄金,1799年出航时却沉没……

图2-6 代表伦敦劳合社现代商业取向的劳埃德保险大厦

注:劳埃德保险大厦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它的外表是不锈钢,独特的设计思想使各种管道“裸露”在外。这栋建筑于20年前的1986年“开张”。罗杰斯(R.Rogers)负责大楼的设计。这栋建筑为玻璃钢骨方形结构,外围有6个卫星式尖塔,中央是一个58公尺高的拱形屋顶。

在全球保险业和再保险业具有崇高地位和威望的劳合社是明星公司的追逐者,它们包括94%的富时100指数公司、93%的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公司、82%的财富50强欧洲公司、85%的财富500强美国公司、全球前7大制药公司以及排名世界前20位的全球性银行。

2000年11月28日,劳合社北京代表处开幕典礼举行。这是劳合社第一次在没有自己营业机构的国家设立代表处,表明了劳合社对正在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保险和再保险中心的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视。2002年7月21日其正式向保监会递交申请,寻求在中国设立境内再保险分支机构的许可。中国《保险法》目前规定的保险经营主体主要有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经纪人和代理人等。劳合社这样的机构或者市场,在中国的法律中并没有对应的规定。所以,如果劳合社进入中国,需要一定的安排。比如,在理赔的时候,可能需要劳合社一体安排,而不是由各个承保的成员负责理赔。当然,可能在承保的时候,如果在中国境内的交易,应该以劳合社而不是承保成员的名义进行。总体来说,中国《保险法》的司法解释主要有以下内容:将保险行业的一些基本原则予以明确化、条文化;对于影响保险合同成立、效力的问题给予规定;确定了新保险业务的性质;解决实际疑难案例和问题等。

2005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批准劳合社在华成立一家再保险公司。当时劳合社主席列文勋爵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张“信任票”。他没有提供劳合社期望在华获得业务量方面的数字,但表示“有巨大潜力”。列文勋爵称:“如果我们四五年内能在那里赚到大钱的话,将令我感到惊奇。但是在今后的十年、十五年到二十年,无论是谁在掌管劳合社,他都会把中国描述为我们最大的市场之一。”2006年劳合社在中国成立的再保险公司是其首次成立此类公司——中国的保险公司可以本币形式从这家公司获得再保险偿付。劳合社旗下的再保险公司将从劳合社保险市场获得偿付。由于外汇兑换的原因以及中国对入世的承诺,中国再保险公司于2006年终结垄断之际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必须将其全部业务的20%在中国再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瑞士再保险和慕尼黑再保险已在中国开展了多年业务。,劳合社适时入驻中国。

2006年,劳合社决定将上海作为其中国境内再保险公司的落户地。这是劳合社在全球开设的首个分公司,但也将在北京保留其已经开设了6年的代表处,以维持劳合社在那里已经建立的强大的关系。劳合社不是保险公司,而是由个人成员和公司成员组成的承保社团,或者说是一个保险交易中心。劳合社提供数以千计的险种,并在每个工作日里从世界各地承保数百万美元的保费。劳合社理事会不但具有对其成员进行监管,制定自己法规的权力,并且还承担着制定法规和监管市场的职责。我国现有的《保险法》、《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再保险公司设立规定》等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对劳合社这一独特结构的监管细则。

2007年,劳合社在迪拜表示,亚洲市场的发展使其全球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由此,劳合社希望在中东能源市场拓展业务。在保险世界趋向伦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了日益增长的将伦敦推向世界的需求。同年,劳合社再保险公司在沪成立,使中国保险业进入劳合社市场,也可使劳合社成员单位参与中国的保险市场建设。在2007年的中国保险市场,它的进入无疑于一个重磅炸弹,引爆了国内保险市场新地震。这从当初京沪“争劳战”中就不难看出。据悉,在子公司地点未被敲定前,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的市长和保监局官员分别与列文勋爵进行多次“亲密接触”,历数各自城市的优势。最后,上海以活跃的金融市场气氛而险胜。由于劳合社独特的经营模式在中国现有保险法律中无章可循,面对利润可观的中国市场,劳合社最后选择摒弃在其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贯经营模式,破例以设立子公司的形式落地中国。劳合社中国子公司的经营重点依然是它的优势业务:船舶、卫星、火灾、航空等再保业务以及顾问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较多的卫星、航天等领域的保单基本都通过劳合社分保到国际市场上去。改革开放以来,劳合社一直为中国的保险公司在水险和航空险方面提供境外再保险承保能力。劳合社进驻中国的意义已不只“保险风向标”那般简单,其将提升整个城市的保险乃至金融行业竞争力,尤其将起到“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催化剂作用。

劳合社进入中国最立竿见影的效应,就是为上海带来大量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作为一个保险市场,劳合社落户上海,势必会吸引与劳合社有业务往来的国际公司相继入沪,为上海保险市场带来一股新鲜气息。而对于上海本土保险公司而言,劳合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劳合社在中国将坚持五项战略指导原则:长期和战略性的投资、传授专业经验和技术、承保追求财务健康而非市场份额、让所有保单持有人都充分享受到劳合社安全链的保障,以及发展保险经纪人。

劳合社还将最先进的电子交易平台引入中国。这个平台能让劳合社在中国的再保险业务承保人与伦敦的承保人以电子化方式交换信息,为中国的保险经纪人和分出公司提供更加快速的服务。此外,劳合社设立在上海的公司将充分利用“伦敦市场的保险人市场资源”。这是一种电子文件存储系统,能够让赔款和保费的处理既快速、高效,又无需耗费纸张。

2010年,保监会正式批准劳合社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劳合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劳合社终于将直保牌照收入囊中。同时,劳合社业务范围扩展至“在上海市行政辖区内及已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经营除法定保险以外的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财产保险业务和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劳合社虽然是从再保着手进入中国,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对中国直保也很感兴趣,开展再保业务就是为了获得直保牌照打基础。按照劳合社公布的数据,劳合社全球业务中,直保和再保各占50%。

伦敦金融城政府在报道中表示,由于拥有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灵活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宽松适当的监管机制,伦敦金融城这个卓越的金融中心是目前全球机构经营的最佳地点。从人才引进的角度看,伦敦金融城也具有相当的国际性。10年前,与投资银行家、基金经理人或者伦敦金融城政府的政府官员和管理层一起工作的,可能是与他们自己相似的人,即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或伦敦大学的文科毕业生或理工科学生,但是现在,在这些人身旁工作的可能是来自中国的数学奇才。于是,一个良性循环诞生了:伦敦金融城里的国际人才越优秀,其竞争优势就越强;其竞争优势越强,吸引来的“新鲜的”高层次人才就越多。人才的聚集体现在伦敦金融城的工作时间中。白天,伦敦金融城里人头攒动,名流云集,熙熙攘攘,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律师楼和会计事务所等金融机构的各路英豪纷至沓来,随着通勤者每日上班,伦敦金融城的流动人口每天都会增至31万以上,最多时城里的人口达35万。但到了晚上或周末,各公司关门打烊后,城里就立刻冷清下来,因为这里仅有约7800名常住人口。

3.褒贬不一的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曾经无比辉煌,现在也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为英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伦敦金融城每年为英国纯收利税20亿英镑以上,即使在经济衰退的90年代初期,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时,伦敦金融城为无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1995年,伦敦城内从事金融业和商业的专业人士甚至比法兰克福的总人口还要多。但是伦敦金融城的功与过却是英国人长期争论的问题。

有人认为,伦敦金融城从来只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利润,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却漠不关心。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由于伦敦金融城将精力过多地投放到海外的投资中,从而使英国的工业得不到发展所急需的大量资金,这样,美国和德国不仅在钢铁等传统工业上超过了英国,而且在高科技领域也领先于英国。1925年,首相丘吉尔为了保持英镑的地位和维持伦敦金融城在国际金融上的重要性,采取了严苛的财政预算和紧缩货币政策,结果他的目的暂时达到了,但英国的工业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经过一个短暂的战后高涨期之后,国内需求持续地下降,几个主要产业:造船、纺织、钢铁和煤炭都严重地收缩了。然而,即使是这样,还是没能挡住英镑被挤兑的命运。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伦敦金融城的银行家们为了维持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又多次损害了工业的利益:汇率高估使得英国的工业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减弱而使出口受到打击。这种工业与金融之间的矛盾再度紧张。当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并获取高额利润时,伦敦金融城内的资金却流向了国外。于是有人说,保守党又一次以牺牲本国经济为代价,帮助了伦敦金融城内的国际友人。即使伦敦金融城创造诸多的就业机会也受到了批评。人们认为伦敦金融城将大量的人才吸引到城内的各种金融机构中,使工业人才显得缺乏。为了平衡这些矛盾,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减少伦敦金融城的对外投资、对高收入实行高税收等政策,这些政策限制了伦敦金融城自由转动的车轮,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10月27日对新老金融城的银行家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1986年10月27日,在撒切尔内阁的干预下,金融城实施了“金融大改革”(也称“金融大爆炸”):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将此前极为封闭的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场。改革导致一些固步自封的英国金融机构被外国对手吞并,因而引发争议。高盛等投行正是在这个阶段进入英国市场,从而进一步掌控全球资源的。

当今的21世纪,无人再对当年的改革提出半点质疑。原因很简单:今天的伦敦金融城已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统计显示,在各项主要金融业务中,伦敦占据了全球超过20%的跨境借贷、超过40%的非英国股票交易、超过30%的外汇交易、超过40%的衍生品场外交易,以及二级市场70%的国际债券交易。除对冲基金资产外,伦敦在几乎所有的指标上都胜过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金融中心。2006年,恰逢“金融大改革”20周年,许多英国金融界重量级人物纷纷撰文纪念。曾于1976年至1988年任伦敦证券交易所主席的尼古拉斯·古迪森爵士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伦敦金融城的改革证明,竞争是促进繁荣的硬道理。正是因为破除了竞争壁垒,伦敦金融城才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和资本。另外,由于一国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因此阻止外国人收购本国企业是毫无益处的。

让我们看看伦敦金融城到底破除了哪些竞争壁垒。改革前,伦敦金融城实行的是固定佣金制,无论交易额大小,经纪人和中间商的收入少不了;其次,伦敦金融城的员工以英国人为主,穿着讲究、作风保守,被讥为“老爷俱乐部”;另外,伦敦金融城每天很晚才开市,却有着漫长的午休,下午收市又很早,引来各金融机构的诸多不满;最后,一些法规对金融机构的限制太多,并给外国机构进入英国市场设置了很高的门槛。“金融大改革”改变了这一切。《限制交易行为法》取消了许多对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限制,并对外国金融机构放开市场;取消了固定佣金制,使得有实力的机构(当时主要是美国金融机构)能把大量的业务集中起来,获得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随着改革的推行,大量外国金融从业人员涌入伦敦,不但给金融城带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金融城慵懒的作风,更给整个伦敦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古迪森爵士的总结得到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赞同。该杂志在社论中说,“金融大改革”的经验就是:要保护一个产业,就不能保护这个产业中本国数一数二的企业。不过,英国金融界并没有被成就冲昏头脑,仍仔细分析了伦敦金融城面临的潜在对手和威胁。古迪森爵士指出,全球几大金融中心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伦敦虽有地理位置和语言上的优势,但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其他金融中心可能会仿效并试图超越伦敦。

曾在1983年至1989年任英国财政大臣的尼格尔·劳森也撰文指出,虽然与20年前相比,伦敦金融城的监管已大为宽松,但在某些领域,监管仍然过度。他举例说,伦敦金融城的税负过重,税制过于复杂,不利于吸引更多外国金融机构到伦敦金融城落户。这一点,得到了伦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长白乐威的赞同。然而,在成功改革20年的纪念日,警告声终究只是少数,多数业内人士对伦敦金融城今日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还是相当满意的。曾全面参与20年前改革方案设计的戴维·沃克爵士就打了一个颇能代表伦敦金融界共识的比喻。他说,伦敦金融城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结”,而要解开一个结是相当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