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成长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上汽集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成立的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历经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市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上海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简称“上汽总公司”)的变迁。1994年,上汽总公司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全国120家特大型集团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5年9月1日,公司改制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并授权统一经营集团所属成员企业的国有资产。

专栏3-1

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及上汽集团的历史沿革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上海汽车工业的雏形,从农机公司到汽车公司的转变.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

上海汽车工业始于汽车零配件制造。

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z)将2辆汽车运进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批准第一张特别临时执照,按马车捐银。

1911年,公共租界有217辆汽车。一些外国车行推出连卖带修、供应配件、定期保养的“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

1912年,民族资本宝錩号(上海活塞厂前身)和杨福兴铁铺(上海汽车底盘厂前身),开始生产汽车车灯、活塞销、钢板弹簧等配件。

1915年,德商宝昌汽车公司(上海汽车厂前身)建立,经营汽车进口和维修。1918年被英商利喴汽车公司所收购。

1918年,上海慈丰车料厂(上海易初通用机器公司前身)建立。

1920年,晋昌祥铁工厂(上海汽车电机厂前身)建立。

1921年,德记铜铁号(上海车灯厂前身)建立。

1936年,上海新中工程公司仿制出中国第一台柴油发动机,第二年装上汽车试车。

1936年,国内实业界鉴于从国外进口耗资过大,发动以官商合办、私人入股的形式,集资筹建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第二年1月,公司成立。同年,组装德国奔驰的2.5吨柴油载货汽车。当年8月,淞沪会战,该厂辗转内迁,几经战火,损失殆尽。

1937年,勤华五金弹簧厂(中国弹簧厂前身)建立;1938年,中国气门制造厂(上海内燃机配件总厂前身)建立;1939年,中国机器厂(中国链条厂前身)建立;1940年,镕茂汽车材料制造厂(上海轴瓦厂前身)建立;1942年,勤业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电器厂前身)建立;1946年,中国机械工具厂(乾通汽车附件公司前身)建立。

抗战胜利后,国外的汽车大量涌入上海。上海的汽车修配行和配件制造厂开始迅速增加。

上海解放后,共产党政府接管了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企业,并通过公私合营,归并民族资本企业。同时新设许多汽车零配件企业。

1949年5月,上海市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修造厂(上海汽车发动机厂、上海客车厂前身)、病虫药机械制造实验总厂(上海内燃机总厂前身)、公路总局汽车管理处(上海重型汽车厂前身)。

1949年5月,华东军区后勤部修理一厂(原国民党联勤总部第501汽车厂,其前身是日本中支那自动车厂)成立。几经更名,于1987年改名为“沪陵汽车厂”。

1949年6月,接管利喴汽车公司(上海汽车厂前身)。1947年,公司的98%股权为孔令侃官僚资本集团所购买。1949年,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1958年4月1日,划归上海市机电局动力机械制造公司,迁址于嘉定县安亭镇于田路。1960年8月11日,上海汽车装配厂改名为“上海汽车制造厂”。1971年,在安亭洛浦路增建新工厂。1957年9月16日,试制出第一台吉普车。1957年12月26日,试制出第一辆三轮车。1958年9月28日,试制出第一辆轿车(“凤凰”)。1979年12月20日,更名为“上海汽车厂”。

1951年,上海成立汽车配件委员会,组织协调私营企业接受汽车配件加工订货,以确保交通运输事业和抗美援朝运输的需要。

1953—1956年,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上海重工业管理局领导下,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规模较大、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的20多家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1955年11月,贯彻上海市政府“发展生产,加快对私营企业改造步伐”的指示,上海机电工业(时称“上海市第一重工业管理局”)决定成立主管全市汽车拖拉机零部件工业的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及行业同业公会,这就是上海汽车工业的雏形。

1956—1957年,重点将原来分散落后的弄堂小厂组织起来,初步纳入专业化管理轨道,使各企业明确各自的产品发展方向,以便建立新型的产品协作关系。将新划入的274家弄堂小厂经过裁、并、改、合为234家,形成34家中心厂、192家卫星厂、7家独立厂和1家代管厂的企业管理格局。

1958—1960年,重点是扩大公司规模,增强产品配套能力。1958年,成立电机工业局。原机电工业局改为“上海机械工业局”。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与上海市动力设备制造公司合并,定名为“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归属上海机械工业局。为使公司产品进一步对口,有利于协作,着重于行业结构调整:为解决行业产品对口和工艺协作,新划入上海汽车装配厂、新通厂、诚孚铁工厂、安泰铁工厂;将部分非行业产品对口的60家工厂划归其他行业公司;新建和调整部分工厂,以有利于产品配套。至1958年年底,原有的292家工厂减至204家。

1960年,开始组织生产汽车和拖拉机[“上海”牌(50马力)]。1960年1月,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改名为“上海市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简称“农机公司”),生产汽车、拖拉机及相关的配件。还将公司15家工厂划归上海重型机械公司和上海通用机械公司。将通用机械公司和铸锻公司所属23家工厂划归农机公司。

1961—1963年,继续提高专业化水平,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以主机配套为中心的专业协作网。

当时农机公司不仅生产拖拉机等农机工具,还制造各种汽车。公司系统内汽车行业[“上海”牌轿车、“交通”牌载货车(1958年试制成功)“交通”牌4吨载重车是国内首创的双排座中吨位载货汽车,在1958年4月获得“国务院技术革新二等奖”,1964年获得“国家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大通”牌载货车(1969年)1969年9月开发成功的“大通”牌15吨级重型载货车获得1983年“国家经委的优秀新产品奖”。、消防车(CG型水罐消防车)等]发展较快,企业规模和产品产值也超过了农机行业。为了表明公司的业务,公司决定更名,将“汽车”表示出来,但由于需强调支援农业,要把“拖拉机”放在公司名之前。1969年,上海农机公司改称“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简称“上海拖汽公司”)。上海拖汽公司成立后,再并入上海客车厂(1957年试制出“57型”公共汽车)、救护车厂、小客车厂等。这一时期,拖拉机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受农业形势的限制,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1977年和1981年前后,手扶拖拉机和“丰收35”拖拉机生产业务转出,从此,拖拉机在上海拖汽公司中就处于从属地位。1969年,上海汽车底盘厂试制成功SH211轻型越野车,此后进行小批量生产,1977年停止生产。

1978年11月,上海拖汽公司作为企业性试点单位,开始办企业性质的生产公司。此后,公司进行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公司和所属企业实行经理(厂长)负责制,企业开始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

1983年,根据中汽公司建立联营公司的规定,成立上海汽车拖拉机联营公司(简称“汽拖公司”),名副其实地将“汽车”摆在前面。

1990年3月1日,更名为“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

上汽集团几乎就可以代表上海汽车工业,可以从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理解上汽集团的成长。而且,上海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上海地方的支柱产业。1993年,上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纺织等一些老的支柱产业因丧失优势而被“壮士断腕”。汽车工业被确定为上海新的六大支柱产业之首(汽车、通信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钢铁、家用电器)。1987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宣布汽车工业是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1991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指出,汽车工业是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时任黄菊市长在“1992年上海汽车行业誓师大会”上说:“汽车工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第一支柱产业”, “90年代是上海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汽车工业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1994年3月,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在视察上海大众时提出:“上海的汽车工业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将‘宝’押在汽车工业上。我们无论如何要从第一支柱产业的高度将汽车工业搞好,我们要多做少说,将汽车工业搞上去,同时带动上海的经济发展。”(回忆桑塔纳共同体成立经过.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 2010年,上汽集团资产总额占上海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总额的12.7%,主营业务收入占30.8%,利润总额占39.8%。(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国有资产统计报告(2010).)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1985年前的近三十年时间里,限于当时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非常缓慢。但是,在此期间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初步建立了轿车生产体系,奠定了规模化生产的基础。

1985年以后的20多年,尤其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大众”)建立以后,上海汽车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简单机器化小批量生产进入现代规模化生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轿车生产体系,成长为上海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和中国最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上汽集团的显著性成长发端于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立,它在国内汽车市场上的地位也是在这一阶段奠定和创造的。通过对上汽集团在1985年以后的成长历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可将其成长历程大致分为奠基与起步、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全面扩张和自主发展五个阶段。

一、奠基与起步阶段

在奠基与起步阶段(1985—1989年),上汽集团的发展主题可以归结为“奠定基础、谋求新生”。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85年中德合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立。

1958年,上海汽车装配厂成功研制出第一辆轿车,命名为“凤凰”牌。1958年,党中央发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当时的上海汽车装配厂受长春一汽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的影响,试制轿车。采用南京汽车厂的 M—20型4缸50马力发动机。车身、前后翼子板及底盘中的许多零部件都依靠手工敲制,或在普通机床上加工而成。1958年9月28日,试制成功,取名“凤凰”牌(当时一汽的“东风”轿车在车头装了一条龙,于是来个南北呼应,装一只凤,取意“龙凤呈祥”)。1964年2月,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汽车厂“凤凰”轿车设计任务书,并将“凤凰”牌改名为“上海”牌。“上海”牌 SH760系列轿车装备2.2L直列6缸发动机,最高时速130公里。当年12月开始小批量生产,年产量为50辆。1965年12月,通过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汽车局对“上海”牌的技术鉴定,批准“上海”牌轿车定型。1972年10月,一机部下达5000辆轿车扩建任务书。1976年生产2500辆,1980年突破5000辆。“上海”牌成为当时国内唯一普通型公务用轿车。但是由于当时缺乏资金,技术水平低,设备工装简陋,产量上不去,质量提不高。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发展非常缓慢,几乎一直停留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采用进口替代方式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了满足国内的大量需求,开始尝试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在国内生产汽车,以减少对国外汽车的需求,同时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在此背景之下,1978年开始启动上海大众合资项目。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并由此获得了明显的市场先动优势。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之前,北京汽车厂与美国汽车公司(后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所收购)合资的北京吉普公司已经于1983年成立。在中国,尽管吉普车也算轿车,但是由于它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立对于上海和中国轿车产业来说都是“零”的突破。虽然1985年7月广州汽车公司和法国标致公司合资成立广州标致,但是它的规模比较小,并且由于经营不善于1996年宣告破产。国内第二家较大规模的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是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6年之后才成立。

二、稳步发展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1990—1994年)的发展主题是“壮大自身实力”,标志性事件是在1990年成立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它是由上海市机电局下属的行业行政性公司逐步演变而来的兼有行业管理行政职能和经济实体功能的国有企业。

在这一阶段,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是上汽集团的工作重点与中心。工作目标是零部件的全面国产化。在此期间,主要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与国外先进零部件企业进行合资等方式加快国产化进程。1993年“桑塔纳”国产化率82.2%,各类汽车的总产量超过11万辆。

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产能的迅速扩大,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出来,走上大投资、大规模、多收益的良性发展道路。在国产化运动的推动下,逐步构建了相对完整、实力较强的零部件配套体系。

在此期间,上汽集团开始关注汽车金融服务业。1994年成立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相关的融资服务。

专栏3-2

行业管理部门“翻牌”为国有集团公司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政府部门,它们与国有企业之间原来并不存在投资关系,只是一种行政隶属或归口管理关系。如果只是行政隶属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是无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市场主体之间存在投资关系,才可能有直接的管理关系。如果没有投资关系,就不会有管理关系。因为,政府部门如果为调控经济或实现某方面的意图,只能通过发布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政策、标准、规章等来规范市场上所有企业的运营,而不能针对特定的某类企业,更不可能直接干涉企业的领导人任免、重大决策、收益分配的重大事项,因为这些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是股东的权利。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行使政府的行政监管权利;二是行使股东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个职能如果合并在一个部门之内是相互冲突或矛盾的,也是难以操作的。所以,这两种职能需要分离,各归其位。这样,政府部门就需要塑造出一个专门的出资人或股东角色来,而它自己则专注于行政监管。

当时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就是最适于改造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因为,它们在代表国家进行基本的行政管理之外,拥有正常股东的基本权利,包括决定企业的经营者、重大经营决策,收缴利润留成。行业管理部门主要通过授权经营或重组成为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从而转化为人格化的经营主体,代行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权利。

行业管理部门成为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基本过程是:行业管理部门首先改组为产业性的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就是所谓的“翻牌”,它们获得对其行业内所有国有企业的授权经营,界定企业与政府的事权范围;尔后,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和公司化改制过程中,确认集团公司在法律上的出资人资格和地位。也就是将原来政府在国有企业中的出资资产划转给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作为注册资本投入国有企业。这样,集团公司就成为原来行业内国有企业的股东,它们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行使股东权利。原来行业内的企业成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集团公司也就从形式上的集团公司成为以资本为纽带的真正的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进行投资管理,而非原来政府行业管理局的行政管理。 行政性的管理体系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这是最大的弊端。集团公司基于其股东的权利通过董事会调整下属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结构及区域布局,从而提升整个集团的运营效率。

三、快速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0年)的发展主题是“做强”,标志性事件是1995年9月1日成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1994年年底,作为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单位。1995年8月,经国家经贸委和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作为上海汽车有限公司中75%国有权益的持有人,其余25%的国有权益继续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持有。上汽集团与上汽有限公司暂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新组建的上汽集团由一个全资子公司(上汽进出口公司)和6个控股子公司(上汽有限公司、财务、销售、技术中心、质监中心、培训中心)组成。

2000年,各类汽车的总产量超过25万辆。其中,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量超过22万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通用”)超过3万辆。

(一)扩大生产和产品规模

第一,扩大整车合资范围。1997年成立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中高级轿车。2000年与沃尔沃集团合资成立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申沃”)2005年1月,上海申沃客车公司在原青岛公交集团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组建成立青岛申沃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年生产客车能力5000辆,生产8米级、9米级、10米级及11米级柴油空调车、非空调车和10米级天然气车、无轨电车。,生产高档城市客车。这两个项目都是一次性规模建设,批量化生产。第二,扩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厂区,建设第三工厂。第三,扩展产品线。①既有产品的持续升级与改进,主要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桑塔纳”轿车。它由普通型“桑塔纳”轿车发展为“桑塔纳· 2000”上海大众“桑塔纳2000”轿车和二期技改项目获得1997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桑塔纳”系列改进型车(“99新秀”、“时代超人”、“俊杰”、“俊秀”、“世纪新秀”)。②多种新车型的导入,主要包括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帕萨特”,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别克· GL8”商务车,上海申沃客车公司的“申豪”城市客车。高档“上海申沃”的销售主要依靠上海的当地市场。

(二)建设与整合服务网络

1993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根本性转折,尤其是轿车: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由此就突出产品销售、维修及其相关服务的重要性。

2011年4月,上汽集团与沃尔沃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合资公司上海绿色客车驱动系统公司,双方分别持股60%和40%。公司将专注组装新能源传动系统、整车匹配、样车制造及新能源传动系统测试。

(三)扩展合资合作领域

扩展合资合作领域,实现服务领域合资的突破:第一,零部件全面合资,超越原先的国产化目标,而代之以系统化生产、全球供货目标,并且作为集团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技术开发方面:①建立上海大众汽车技术中心;②与通用汽车公司合资成立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泛亚技术中心”)。第三,在销售服务方面,与大众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

四、全面扩张阶段

全面发展阶段(2000—2003年)的发展主题是“做强与做大并重,跨洋出海,面向全球”。上汽集团在这一期间的最主要行动表现在四个方面:开展用户满意工程,启动技术自主研究与开发,跨省市重组,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一)开展用户满意工程

上汽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满足用户需要、提高创新能力、集成全球资源、崇尚人本管理。 上汽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满足用户需要(Satisfaction from Customer)、提高创新能力(Advantage through Inno-vation)、集成全球资源(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peration)、崇尚人本管理(Concentrate on People)。这四个核心价值观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正好组成上汽集团的简称“SAIC”。2000年12月28日,在上汽集团干部大会上,提出与此相对应的四大工程:用户满意工程(成本是第一竞争力)、全面创新工程(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球经营工程(人才是第一资源力)、人本管理工程(机制是第一原动力)四大工程。其中,“满足用户需要”放在第一位。在进入新世纪,实现“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应对 WTO挑战的第一年,2001年1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关于实施和推进用户满意工程的工作意见》。 用户满意工程追求的永远是“用户至上”。用户满意工程的总体目标是“让用户放心、使用户称心、以用户为中心”的“三心”管理。用户满意工程的基本内容是“三大改进”:以加快新产品推出为重点狠抓产品改进,从源头上满足用户需求;以降低产品缺陷率为重点狠抓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零部件企业的供货能力、配套能力,消除用户抱怨;以强化网络建设为重点狠抓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网络服务规范化、配件服务快捷化、服务活动品牌化、工作人员技能化。用户满意工程的基本抓手是“三找”活动:找谁是自己的用户、找用户不满意的地方、找让用户满意的办法和措施。

自2001年7月24日第一次用户满意工程大会开始,上汽集团每年在二三月和八九月召开两次专项推进大会,对用户满意工程建设进行再总结、再发动、再部署,不断深化。用户满意工程现已成为集团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

(二)启动技术自主研究与开发

技术开发能力一直以来是上汽集团的弱项。以“提高创新能力”价值理念为指导的全面创新工程,涵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思维创新四个方面。其中,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至关重要。

2002年,上汽集团确立“超前开发、联合开发、自主开发”的创新思路“自主开发”是指以上汽集团技术工程研究院为核心,利用现有的平台技术(包括现有的零部件体系),开发自主品牌、适销对路的产品,突出核心技术、集成能力、整车与零部件同步开发,建立与产品开发流程相适应的开发系统,目标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联合开发”是继续加强与国际大集团的合作,依托于国际大集团合作伙伴的技术优势,加深对引进技术产品的吸收和消化,联合开发适应中国市场并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同时培养出自主研究与开发人员。“超前开发”是指根据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三大发展主题,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海外兵团的作用,融合各种社会资源,突出对当前前沿汽车技术的研究,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重点推进几项“世界起跑线”项目,主要包括替代能源与动力平台技术路线、燃料电池汽车、轿车车身轻量化等方面的研究。,把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作为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要求自主开发要抓紧,联合开发要实干,超前开发要高举。

1999年以来,上汽集团在自主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主要有:①“麒麟”概念车(1999年);  “麒麟”汽车,其定位为“亚洲家庭轿车”,目标市场是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中低收入家庭的第一辆轿车。这是第一辆由中国设计工程师,按中国市场研制的未来车型。1999年6月,在上海国际汽车展前夕发布。它获得当年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奖。“麒麟”概念车的成功,为泛亚技术中心赢得经济型轿车——“赛欧”的合同。经过全面改型的“赛欧”全面超过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原型车“可赛”。(泛亚,从“麒麟”开始.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②“别克”轿车液力变矩器(上海离合器厂),获得2001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③2001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推出融入中国血统的“赛欧”,大规模的改进工作已经接近于一辆全新车型的设计与开发;④“凤凰”电—电混合驱动型电动车(2001年); ⑤“赛宝”牌轻型客车,2002年7月,在通用汽车公司欧宝平台(Combo)上创建的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七座多用途轻型客车;⑥拓展服务领域,2000年,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开始转向全面的汽车服务。

(三)大规模资产重组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上汽集团基本上都是依靠自身资源的积聚发展自己。但是,由于汽车工业的基本经济技术性质就是规模经济,上汽集团当时的生产规模距离规模经济的要求还是非常远,所以在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在国内进行较大规模的重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重组内部优质资产,以零部件(上海汽车齿轮总厂)组建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在1996年11月7日上市发行;②重组江苏仪征汽车厂;③参股奇瑞汽车公司;④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一起重组中国的“微车之王”——柳州五菱汽车公司;⑤参股通用—大宇汽车公司,首次直接进入海外市场;⑥收购山东烟台车身公司,组建上海通用烟台东岳汽车公司;⑦重组通用金杯汽车公司,成立上海通用北盛汽车公司;⑧组建多个海外公司,包括北美公司、欧洲公司、日本公司和我国香港公司。

(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汽车产业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全球化性质。尽管在加入 WTO之前,中国与世界市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隔阂,但是已经显现出较为突出的全球化特性。面临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上汽集团较早地作出了反应。这方面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轿车整车的批量出口,自2002年起的5年之内,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向菲律宾出口5000辆“别克·GL8”商务车,由此实现上汽集团的首次轿车批量整车出口,这也是国产中高档轿车出口“零”的突破。2003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帕萨特”轿车也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②关键零部件的出口,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从2003年起将向通用汽车公司与铃木汽车公司在加拿大的合资企业——凯米汽车公司(CAMI Automtive)出口高档、大排量 V6汽车发动机。这是零部件总成出口的突破,并且也明显地改善了以往以座椅面套、铝轮毂、喷油器、传动轴和齿轮等传统优势产品为主体的零部件出口结构。③零部件企业通过“抢、逼、围”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上汽集团借用当年徐根宝当上海申花足球教练时提出的“抢逼围”概念。“抢”就是抢占国内零部件市场,打“中华”牌,扩大国内 OEM(整车厂原供)市场;“逼”就是逼零部件企业走出国门,为世界汽车工业售后服务市场供货,做大AM(售后)市场;“围”就是围绕世界著名汽车生产企业配套,力争成为稳定的供货商,进入 OEM市场。,进入国外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链,力争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企业主要有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器总厂和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等。④2002年10月,上汽集团加入通用汽车公司的收购团重组大宇汽车公司,直接参与国际汽车市场的重组。

五、自主发展阶段

上汽集团“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是将企业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大型汽车集团,由此进入自主发展阶段。打造自主品牌是朝着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并将使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与通用汽车公司合作重组柳州五菱、烟台大宇和韩国大宇汽车公司,上汽集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企业重组经验。2004年,独立收购英国 MG罗孚集团,引入先进的“罗孚”平台。以此为基础,开发适应中国市场需要的车型。

2007年,上汽集团与跃进集团(南汽集团)重组。由此,拥有“罗孚”品牌知识产权与生产设备的南京名爵归入上汽集团。上南合作之后,上汽集团整合原有“罗孚”品牌与生产资源,创立其自主轿车品牌——“荣威”和“名爵”。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

“十二五”期间,上汽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具备年产销整车600万辆能力,海外业务规模在国内汽车大集团中处于领先地位;年产销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发汽车突破总量的40%,形成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独立产品开发能力的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