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低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萌芽,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作为一种概念第一次出现,而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的,这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起的。《21世纪议程》是联合国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决议和文件,以此为标志将可持续发展由概念、理论推向实际行动。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国际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一书中第一次出现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举世瞩目的人类环境会议,向全球人类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权威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共同签署了著名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地球宪章》),一致提出世界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的新思想,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战略。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激增、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五大问题,它们互相影响,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罗马俱乐部早在1972年的《增长的极限》中认为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将无可回避地导致贫富悬殊、人际失衡和生态无序等“全球性问题”。

迈尔斯在《人的发展与社会指标》一书中指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是有利于社会各成员的人的发展,强调社会平等、国际平等、关心未来和注重现在4个方面。随着工业文明而至的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制止或逆转生态环境的退化,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兴起。

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由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发表之后,可持续发展才对世界发展政策及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大会取得的最有意义的成果是两个纲领性文件——《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

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目前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定义,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Fairness)、持续性原则(Sustainable)、共同性原则(Common);强调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一表述实际上已进一步地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得以永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地球宪章》将这一概念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与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它强调了4个原则:第一,公平性原则,这里指的公平性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资源利用和发展机会的公平等方面。实现“代际公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自然资源的拥有量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上;“代内公平”指当代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人类在享有地球资源的权利上是人人平等的。第二,协调性原则,要求人们根据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条件和限制因子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资源的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三,质量原则,可持续发展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要以尽可能低的资源代价去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要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第四,发展原则,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必须通过发展来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必须具有长远发展眼光。

2.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中国学者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以下几个。

叶文虎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均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张坤明认为,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福利得到连续不断地保持以至增加。

吴季松认为,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及污染的防治和环境的保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三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全人类应该共同遵从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从根本上讲,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只要每个人均能够真诚地依据“共同性原则”行动,那么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维持互生互惠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平性原则主要指可持续发展应该追求两个方面的公平:一是代内间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球人类的基本要求,将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以达到全球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之目的;二是代际间公平,要给世世代代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本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与发展而损害人类世代所需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持续性原则的指导思想则是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意味着人类发展不能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它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诸如大气、土壤、水、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而且更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因此,人类不能过度生产和消费,应该按照可持续性原则来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1.3 我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有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详尽描述。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这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决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用停滞、限制发展的消极观点来谋求可持续发展不符合我国国情。

(2)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系统,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发展系统的可持续性,实现当前发展、未来发展以及当代人利益、后代人利益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引起一系列社会行为、形态的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要素——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与环境,防治资源污染和生态恶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动规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从根本上变革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6)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能力建设,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整体把握:能力建设的“支撑性”因素,指构建可持续发展平台的支柱性能力建设,如国家的生存安全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力建设,是基础作用;能力建设的“带动性”因素,指引导可持续发展加速的引擎式能力建设,如国家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发展水平能力建设,是核心作用;能力建设的“保证性”因素,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整合性、规范性能力建设,如国家的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关键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开始就应十分重视能力建设,不能为追求暂时的发展而忽视甚至削弱能力建设。

2.1.4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过程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以往人们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极限”的讨论。

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利益,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他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

此后,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工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包括科学、教育、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的22位成员组成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并要求该组织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订“全球变革日程”。1987年,该委员会把通过长达4年的研究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人类关心的是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则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不久以前感到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而现在则感到在国家之间的生态学方面相互依赖的情景,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个互为因果的网络之中。

可持续发展同上述其他几项构想相比,具有更确切的内涵和更完整的结构。这一思想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结晶。

2.1.5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环境稀缺论

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还较小时,人们认为空气、水等环境资源是一种“自由取用”的物品。环境无限论导致人类任意使用自然资源、对环境进行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到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各种环境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于是,环境稀缺论应运而生,认为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就有一个如何合理、持续利用环境的问题。因此,对环境稀缺性的认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的基本前提。

2.环境价值论

对环境价值的全面认识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环境价值包含环境的使用价值、潜在价值和存在价值。使用价值不仅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和原料的功能,还间接地支持和保护人类活动和财产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使环境为后代人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存在价值则是环境独立于人的需要的生存权利。如果环境没有这些价值,人类就没理由去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目前人类该做的是通过恰当的产权分配、合理的制度安排来约束和规范人类的行为,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3. “时空公平”的区域层次性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层次论是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水平在国家层面上实现层次性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空间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水平,可有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标准,由于各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对自然持续圈的贡献也不同,按照发达国家、中等水平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应地有可扩展发展、可持续发展、恶化减缓型发展。生态公平和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则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追求时空公平的价值观,并且体现在国际、地区和群体3个层面,既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方面体现了多元公平,又向时空耦合和时空公平方向迈进。

4.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观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亿万种,从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观来看,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海洋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大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源于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生态就是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及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来看,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如在水资源中的大气云水资源、地表水和浅层地表水是可以再生的,而深层地表水又是不可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