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研究的主要史料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明史,离不开对史料的掌握、分析和运用。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遗留下的史料极为丰富,包括官修的实录、政书、史书,私修的史书和野史笔记,明人文集,方志,谱牒,档案,文书,碑刻和文物遗存,等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真可谓浩如烟海,即使是研究明史的专家们,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读完。现择其重要而又常见者,介绍如下:
(一)《明实录》,3045卷。按照明代的通例,每当新皇帝即位,都要诏修前朝实录。实录根据档案文书、起居注、日历、钦录、六曹章奏等资料,按年月日记载前朝皇帝在位期间的军国大事。明朝共有16个皇帝,其中13个修有实录。明惠帝被明成祖夺走帝位,削去建文年号,故未修实录。万历年间,一些史家搜集建文朝史实,撰成实录,标以洪武年号,附于《太祖实录》之后。明代宗在“夺门之变”后被废去帝号,遭到软禁,旋被缢杀,景泰一朝的实录便以“郧戾王附录”的名义,附载于《英宗实录》之中。明思宗在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后吊死煤山,南明的弘光、隆武朝虽曾动手为崇祯朝修撰实录,但都没有修成。现今《明实录》所附的《明思宗皇帝实录》和《崇祯实录》,前者为清初汉族史家私人所撰,后者为清初官方所设的明史馆所撰。明代十三帝的实录,虽然存在一些曲笔和失实之处,如《太祖实录》在建文朝修成,明成祖夺位后又两次重修,将“其有碍于燕(指燕王,即后来的成祖)者,悉裁革”,并掺入一些伪造史料,借以抬高成祖的地位,但从总体上说,秉笔直书占据主导地位,记载的史事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由于修纂实录所依据的档案文书绝大部分已经毁灭不存,因此《明实录》也就成为我们了解、研究明代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
《明实录》目前最常见的有两种影印本,一种是1940年汪伪时期影印的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一种是1962年台湾影印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
(二)《明史》,332卷。清张廷玉等撰,为清代官修的纪传体史书。清朝在顺治二年(1645)设立明史馆,康熙十八年(1679)开始修史,雍正十三年(1735)定稿,乾隆四年(1739)刊行,历时达95年。先后参加编纂的人数不少,其中以万斯同用力最多。他先撰成《明史稿》,后由王鸿绪加以修订,成为《横云山人史稿》,最后再由张廷玉等加以改编,成为钦定《明史》。由于修撰时间很长,又经过多人的反复审阅校改,成为历代官修史书中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它不仅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洁,编排得当,而且引述了不少重要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书中不仅有意回避建州女真先世与明朝的臣属关系,对明朝许多史事的症结和人物评价也多有失实之处,这是阅读时必须注意的。该书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三)《国榷》,108卷。明末清初谈迁撰。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依据实录并参考其他资料编成。书中直书实录中隐晦失实的一些重要史事,如记载《明史》中有意隐瞒的建州女真的史实,并根据邸报等资料将崇祯一朝的史实排列成篇,对研究明史颇有助益。不足之处是叙事过于简略,有些史实的考订也不够精确。该书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四)《明史纪事本末》,80卷。由清初张岱、徐倬、张子坛等人编撰,谷应泰挂名总其成。为纪事本末体史书,分为80个专题,按时间先后记述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或问题,有助于读者了解其来龙去脉。但书中所引史料,错误及疏漏之处比比皆是,而各个专题最后以“谷应泰曰”名义所作的评价,则系抄自蒋棻的《明史纪事》,这是阅读时必须注意的。该书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五)《明通鉴》,90卷。清夏燮撰。咸丰末年,清朝的文化专制有所松动,遗书渐出。作者广泛加以搜罗,旁征博引,对一些史料重新加以鉴别和考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成这部编年体的著作。该书详略得当,可作为学习和研究明史的一部入门书。该书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六)《大明会典》。为明朝官方编纂的政书,分类记载明朝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演变的情况。有弘治十五年(1502)徐溥纂修,正德四年(1509)李东阳重校刊行的180卷本和万历十五年(1587)申时行等重修刊行的228卷本,目前通行的是申时行等重修本,有中华书局缩印的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排印本。
(七)《续文献通考》,254卷。明王圻撰。上承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起自宋宁宗嘉定年间,止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对明代社会、经济、典章制度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清乾隆年间,又在王圻《续文献通考》的基础上,修成《钦定续文献通考》252卷。乾隆钦定本,体例较为严谨,对明代典章制度的记载也较为完整。但王圻本对万历以前明代史料的搜罗却更为丰富。王圻本有现代出版社影印万历刻本,乾隆敕修本有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十通》本。
(八)《明经世文编》,508卷。明末陈子龙等编纂。该书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选编了明代历朝文集中有关军国大事的奏疏、文章,以便人们了解本朝政事的演变,为解救明末的内忧外患提供借鉴。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是研究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典章制度的重要史料。该书有中华书局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