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市天际线的结构
2.2.1 城市天际线的层次结构
天际线是在特定视点看到的城市中各种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轮廓叠加而成的整体与天空的交接面。天际线作为一种景观,离不开景观主客体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视觉联系。从视觉层次分析,受自然环境和人工建、构筑物的影响,城市天际线的景观构成在纵深方向上包含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层次,如图2-4所示:由自然水体或高度和体量较小的建筑组成的天际线前景;由造型独特的建筑物或集中的高层建筑构成的天际线中景;由自然山体或数量庞大,高度接近的多层建筑、小高层建筑构成的天际线背景。
图2-4 城市天际线的层次
2.2.1.1 天际线前景
天际线前景充分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特色互动关系,既发挥天际线景观视觉开放空间的作用,又是天际线近距离的细部展示。在滨水城市,天际线前景的景观组成上包括水面、滨水公园以及带状分布的滨水建筑,具体形式有水体、滨水道路、植被、建筑以及其他滨江景观构筑物和城市雕塑等,形式色彩多样,层次丰富。
天际线前景引导和控制的重点在于保障天际线视觉的通透以及塑造良好的天际线细部。滨水区域应保留能够体现生态特色且相对均质的视觉开放空间,以高度和体量较小的建筑物为主,呈线型布局的形式,尽量减少前景中较突兀的景观物(如一些造型、色彩夸张的建、构筑物)对滨水天际线视觉的干扰。
2.2.1.2 天际线中景
天际线中景由前景区域至背景区域之间造型独特的建筑物或集中的高层建筑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际线的体量,并起到拔高天际线的作用,是天际线的竖向构图主体部分,其变化和节律性能够影响天际线的整体视觉效果。虽然天际线中景与建筑物的高度有必然的联系,但并不是高度越大,天际线特征越明显。实际上,建筑物之间的高差对天际线中景的影响更明显。
在天际线中景的轮廓中,存在由高层建筑或标志性建筑形成的最大值点和天际线波谷区域的极小值点,如图2-5所示。极大值点与分别位于两侧的极小值点的水平距离可用L1和L2表示,L1+L2即为天际线制高点的影响区间。在天际线制高点的影响区间内,极大值点与分别位于两侧的极小值点的高差可用H1和H2表示。H值越大,极大值点建筑物与极小值点建筑物之间的高差越大,说明高层建筑或标志性建筑对天际线中景的影响越显著;反之,H值越小,高层建筑或标志性建筑对天际线中景的影响越不显著。Stamps于2005年的研究也表明,天际轮廓线的曲折度高,观察者对天际线的认知感也较高。
图2-5 天际线中景的轮廓曲折度
天际线中景引导和控制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其视觉中心的作用,适当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并提升建筑高度,适当加大建筑物单体或群体的体量,形成建筑物之间的高差和曲折度,协调建筑物高低节律与天际线背景变化的关系。
2.2.1.3 天际线背景
多层建筑、小高层建筑与山体的组合形成天际线背景的整体形态。在山景城市,山体是城市天际线的稀缺资源和城市生态链中的重要组分。体量适中、高低起伏的山体作为较为恒定的自然景观要素,为天际线的变化节律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也成为城市天际线规划的参照。
天际线背景控制和引导的重点在于对山体天际线的流畅展现,该区域的建筑物宜控制高度以形成高度上的缓冲和过渡。武汉龟山山顶的三国博物馆体量过大,形体单纯,人为改变了山体和天际线背景轮廓,一直受到质疑。南京紫金山上已建成整体框架的观景台也因形态和体量过大遭到市民反对,最后被南京市政府拆除。另外,天际线前、中景的建筑物高度和体量应与山体背景的高度和体量协调,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高差,提高天际线层次结构的整体协调性。
2.2.2 城市天际线各层次的关系
2.2.2.1 水体前景与天际线中景的关系
视线的通畅是城市景观观赏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天际线景观视线网络的分析和调控,可防止其对城市重要景观构成遮挡,保持天际线各层次间的良好通视性。滨水城市天际线景观视线网络的调控以保护水面及滨水开放空间为目标,展示城市天际线的宏观形象,还应保障天际线中景和前景的合理通透性,既能展现建筑天际线的体量,又不对天际线背景形成大面积遮挡。
如图2-6所示,在建筑物密度和体量的调控上,一方面,应提高天际线前景的通透性,突出水面开敞的空间形态特点,沿水留出一定的绿化开敞空间,控制天际线前景建筑高度、密度与单体体量,控制滨水建筑物高度,减小滨水建筑物密度,引导建筑形式以点式为主,单体或群组体量不宜大,避免设计大体量的板状建筑,控制滨水建筑退让,减小建筑物对滨水生态开放空间的压迫;另一方面,应使天际线中景建筑物发挥建筑天际线的标志性作用,提高天际线中景建筑物的高度和单体体量,达到强化建筑天际线视觉的目的,以中心区高层建筑群为标志,控制天际线中景的高度和轮廓,遵循逐级递减的原则,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由中心至水岸逐渐下降。
图2-6 水体前景与中景建筑物的关系
加拿大巴里市在城市规划高度分区控制方案中明确规定建筑物的高度,中心商业区限高15层,向滨水开阔地带逐级递减,最终降至1层,构成层次丰富的滨水城市天际线。
2.2.2.2 天际线中景与山体背景的关系
天际线中景与山体背景的关系体现城市设计的不同生态观念,一般有三种类型:建筑物高度和体量显著突破山体背景控制的冲突型、建筑物高度和体量与山体背景协同变化的顺应型、建筑物高度和体量严格控制在山体背景变化范围内的保护型,如图2-7所示。
图2-7 建筑天际线中景与自然山体背景的关系
山体天际线的展示可以丰富城市天际线景观,提高天际线景观的识别性。体量过大的高层建筑群会突破山体的轮廓线,模糊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之间的差异。因此,在处理建筑物与山体背景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协调建筑物与主要山体的相互关系,重点保护山体天际线特别是山脊线的延续性,使天际线景观更具整体识别性。
山体天际线与建筑天际线线型峰谷的交替增加了天际线的变化性与节律性。若建筑天际线峰谷完全与山体天际线峰谷变化同步,天际线景观将会过于单调乏味。因此,在对主要山体山脊线进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建筑天际线峰谷与山体天际线峰谷的对比,有利于强化天际线的静态视觉和动态效果,塑造天际线的变化性与节律性。
进行天际线规划时,重点是在控制建筑物高度不突破主要山体山脊线的前提下,局部错开建筑物天际线峰谷与山体天际线峰谷的同步关系,在山体消隐的区域布置标志性建筑群,使中景建筑物的轮廓线与背景山体的轮廓线形成“趋势互补”,构成整体协调而又各具特色的天际线线型组合,如图2-8所示。
图2-8 建筑天际线与山体天际线峰谷关系
2.2.3 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原则
2.2.3.1 协调原则
城市环境由自然环境元素(山体、水体、植被等)与人工环境元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人工设施)共同构成,为天际线景观塑造提供了复杂多样的构景要素,城市自然环境、景观生态格局是天际线规划的基本依据。天际线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是人类认知心理的普遍需要,也是保障天际线整体景观塑造的要求。协调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统一尺度,而是在体现整体性基础上进行要素间必要的对比和互补,寻求天际线景观的整体协调。具体而言,在塑造整体流畅的天际线线型时,应对局部变化进行设计。另外,协调原则还体现在天际线的塑造需考虑对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中,协调原则体现在天际线规划应与城市的景观生态格局保护与建设、用地因素景观生态适宜性、天际线分形特征相适应。
2.2.3.2 层次原则
城市的三维空间结构使空间层次性成为城市天际线的内在特征。层次鲜明的天际线能丰富城市的景观资源,充分展现城市形体轮廓所形成的景观效果,对表达城市的形体特色,增强城市的识别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应考虑近景、中景、背景三个层次的天际线尺度关系,考虑建筑天际线与自然天际线(山体、植被、水体等)的空间组合关系。
2.2.3.3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
城市环境中天际线景观的体验者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在停留与运动相结合的状态中不断转换。对于天际线景观的感知,既有静态的形式,也有动态的形式。因此,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应遵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塑造静态天际线的同时考虑天际线的变化性与节律性。
2.2.3.4 个性原则
天际线规划的目标是塑造高度、线形合理,且特征显著的城市天际线意象。城市的特色环境资源为天际线的个性化塑造提供了素材,天际线的个性化塑造创造了城市的景观特色。在进行天际线规划时应突出其识别性,使天际线景观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体现城市个性是天际线规划的重要目的,富于个性的城市天际线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视觉感受的同时也加强了城市的归属感。天际线规划的个性原则可通过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建设、天际线用地布局、天际线分形控制实现,在天际线控制中注重景观元素间的对比(类型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长短对比、曲直对比等)或强调(对元素的外部特征进行强化)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