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纪实·大连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回顾

赵立民

赵立民:曾任大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现任金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大连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那时,我们这里还是一个弹丸之地的渔村,人烟稀少,偏僻落后。然而,就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开疆破土、披荆斩棘、一路高歌,使我们的党建工作旗帜在外企高高飘扬,鲜红夺目。

我区的外企党建工作以1988年4月开发区日本独资企业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和1991年6月成立开发区工业党委为标志。从此,我们拉开了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序幕。

我很幸运,亲身经历了大连开发区从弱到强、不断走向辉煌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外企党建工作从无到有、不断走向成熟的成长历史。时光荏苒,每当我想起这些年在外企党建工作中所走过的每一步路,心中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往事如大海潮涌。

建区初期,有人担心在外商投资企业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会吓跑外商,影响对外开放;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党员,有的害怕因为参加党的活动被“炒鱿鱼”,心怀种种疑虑,态度也不甚积极。面对这样的情势,开发区党工委和工业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越是在开放前沿,越是要打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旗帜,越是在非公有制企业里,越是要理直气壮地抓党建。

为了践行我们的誓言,我们在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工作中实行“三同步”、“三公开”。“三同步”:在筹建企业时,同步筹建党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筹建工作一开始,就由区有关部门出面向外商说明我国的国情,说明我们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意图,取得外商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招聘员工时,同步输入党员。外商投资企业招聘员工时,我们加强上级组织、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系和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主管人事工作的中方员工的纵向联系,积极向企业推荐党员,以保证让更多的党员进入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开业时,同步建立党组织。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特点和工作需要,市委组织部规定,外企中党员30人以上可建立党总支,50人以上可建立党委。“三公开”:公开党员身份。向职工群众公开,对外商也不回避。有的党员说,我们重新找到了做党员的感觉,有了光荣感、责任感;职工群众感到身边有了依靠。公开党的组织。党组织成立时,特别邀请外商列席,有的外商还发表讲话,对党组织的工作表示支持。党的组织机构,党员所担任的党内职务也向外商公开,以便于合作共事。公开党的活动。党内的政治学习、党员考核评比、吸收新党员、表彰先进都公开进行,有些内容还在厂内张榜公布。不少企业还以板报、壁报的形式开辟了党团活动园地。

我们开展了“一推两区”活动。“一推”:企业群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特别是没有党员的企业,共青团要随时把自己联系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推荐,并承担前期培养考察工作。对具备条件的积极分子,党组织集中进行培训,条件成熟时吸收到党内来。“两区”: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分区划片,以地点就近的原则,建立联系责任区,负责联系周围无党支部或无党员的单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企业内,建立党员工作责任区,每个党员在其责任区内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和群众工作。时至今天,我区已有非公企业党组织1092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和覆盖率达到100%。

我们建立了推行“1+3”工作法。即在上级企业党委召集下,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和外方负责人三方协商议事。这一工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和议事规则。外商易于接受,较好地解决了因党群职责混淆、以工代党、引起外商误解的矛盾。外商认为党组织工作透明了,党组织活动有益于企业发展,表示愿意支持党组织在企业开展活动。

我们实行了“两个延伸”的工作方式。把企业党的工作向非党中方高职管理人员延伸,以加强对中方高职管理人员的交流、影响和监督;向资方延伸,通报党建动态、宣传政策法规,取得党建支持。同时通过非党中方高职管理人员和资方监督企业党员干部。

我们创设了“红领牵带”活动载体。当时我们想,按照国外通常的想法,企业中有白领、蓝领,那么,能不能把外企中的党员称作“红领”呢?于是,“红领牵带”——一个响亮的名字出现了!我们以这个活动为载体,号召党员在学习上做群众楷模,在宣传上做红色号角,在管理上做业务骨干,在工作上做奉献前锋,影响和带动了“白领”和“蓝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我清楚地记得,在金融危机风暴来临时,开发区各级外企党组织积极配合企业落实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团结和带领员工与企业共度难关,在员工中开展“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系列主题活动。盘起工业党委向全体员工发起了“行动起来,投身‘盘起保卫战’”的号召。东芝公司等党组织发挥遍布企业各个层面的党小组、党员骨干、党员责任区作用,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员工对金融危机的恐惧心理。由于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努力,发挥作用,大部分受影响的非公企业很快走出低谷,摆脱了困境,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正如一位外商投资者对我所说的,“我们第一次来大连投资是看好这里的地理位置,而以后的多次增资则是看好这里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与我们的真诚合作”。

令我感到由衷骄傲的是,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党的工作,我们大连开发区非公党建创造了“八个第一”:第一个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做到凡是有党员的企业都有党组织,第一个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成立党委,第一个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发展新党员,第一个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成立业余党校,第一个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实行党员佩戴标志上岗,第一个探索出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第一个制定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工作细则,第一个向外商投资企业推荐、选派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

2002年6月,胡锦涛同志到我们大连视察时,对大连开发区外企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关于开发区的党建工作,我觉得你们这里做得还是很有特点的,特别是外资企业,我们应该做到理直气壮。”

2004年6月,开发区党工委决定,撤销工业党委,成立开发区企业党委,同时挂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的牌子。

2005年6月,开发区企业党委随着大连开放先导区党工委的成立而变更为大连开放先导区企业党委。

这一年,我们开发区人共同经历了区域性劳资矛盾的集中爆发事件的冲击,数十家日资企业因工资增长达不到工人要求,先后出现了职工集体性停工事件。而在事件背后引人思考的是工人绕过党的组织和工会组织而进行的自发停工。企业党的组织如何成为职工的主心骨?如何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成为摆在企业党建面前的严峻问题。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开发区党工委和企业党委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新一轮的探索实践:组宣部和企业党委组成工作组,用一个月时间走进百家企业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分析了对外企党建面临的六大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企党建工作的对策。随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形成了“1+5”文件体系:“1”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外企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内容包括外企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配套制度和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等;“5”是制定《大连先导区外企党组织工作规则》《开放先导区关于加强外企党组织对工会领导的实施意见》《开放先导区外企党群资三方协商议事制度》《外企党建工作目标评比细则》《党组织书记管理考核办法》五个规章。通过上述制度体系的构建,从制度层面上形成对外企党建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等全方位的规范,外企党建实现了由扩面到提质的飞跃。

我们还推广“六合”工作法。就是“合法、合理、合情、合适、合拍、合作”。合法即依法办事,凡是矛盾涉及法律法规的,毫不含糊地依照法律准则解决。合理是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依照惯例和事理据理协商解决。合情是讲国情、地情、人情,以情明理,以情感人。对外籍员工宣传我国国情,让他们懂得不能乱来,同时讲人情,联谊结友,增进感情。合适,是讲矛盾处理中的度,要分寸适当,适当斗争又适当照顾。合拍是对外商提出来的管理措施采取对接的办法取共同点,把爱企业与爱国家统一起来。合作是借用外力,形成合力,共同办好企业。讲究以上策略原则,妥善处理了外企中各种矛盾,促进和保证了外企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推行“共同约定行动”,组织企业党组织与投资商签订《共同约定书》,明确党组织对促进企业发展和投资商对党建工作支持的职责。此举为稳定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奠定基础,此后全区未发生劳资纠纷。从2011年至2013年,通过集体协商,全区工资水平平均增长分别是17%、13.5%、10.3%。

记得大连浦金钢板有限公司韩方总经理赵成峻曾说过:“作为外国人,来中国经营企业的这几年中,我再一次深深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核心作用。我认为,在我们这里,公司、党支部、工会是共存的,都是为了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浦金党支部和工会在这里起到了别的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还亲自带领党支部和工会的领导成员到韩国,向韩国本部介绍发展企业的经验。

2010年9月,伴随着开发区和金州区两区合并,原开发区企业党委和金州区企业党工委整合为金州新区企业党工委,领导新区企业党的工作。

新区成立后,我们整合全域资源,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党建工作,明确提出外企党建要实现“让党组织能自豪地工作,让职工有尊严地劳动,让企业在和谐中发展”的工作目标。

我们实施“凝聚力工程”。开展机关与企业党组织携手联建活动,开展区域共驻共建共同提高活动,开展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手拉手”互帮互带活动,有利于提升外企党建的整体水平。

我们设立了10个党务工作站。按行业、投资国下设10个工作站,每个站设党务站长一名,由大型骨干企业工会主席和党组织书记兼任。党务站长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各工作站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传达精神,部署工作,讨论研究和解决基层党务工作中遇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对成员单位的定期走访,开展站内及站与站之间成员单位的定期交流活动。由于外企党务站长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把外企党组织和党的书记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我们建立外企百万党建资金。区财政每年固定划拨80万元,区管党费每年补10万元,企业党工委自留10万元,百万资金为外企党建注入活力,提供物质保证。

我们深化争先创优活动。培育了外企“党建工作示范点”47个,共产党员示范岗68个,多年来我们先后受到区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1840人次,优秀党务工作者340人次,先进基层党组织420余个,涌现了诸如TDK吴红云、东芝吴建新、佳能亢文奂等优秀党组织书记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一批队伍,才保证新区外企党建一直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先后有20多项外企党建成果受到中组部和省市的表彰与肯定。

2012年,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委组织部、大连市委组织部调研TDK大连电子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金州新区档案局提供)

2011年9月,大连开发区作为中组部特邀的唯一单位,参加了全国非公企业党建筹备会的座谈并介绍经验。2012年3月,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来大连开发区调研,江金权局长评价大连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国领先,已成为范本”。

回顾开发区20多年来的外企党建历程,我深深体会到:

——始终不移地把非公企业党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是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历届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都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视并加强工作研究,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摆布上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拥有了坚强的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机关、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指导、帮助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壮大,这种凝聚和整合区域党组织强大优势,营造良好党建环境和社会氛围是推动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宝贵政治资源。

——不断探索具有我区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路子,是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作的创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特点设计适合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有效开展活动的各种载体,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实践中注重挖掘、培育、总结和推广基层的鲜活经验。我们的经验和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认可,得益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我们必须永葆创新的朝气。

——坚持不懈地培养和壮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军人队伍,是确保非公企业特别是外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经过20多年的努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是有一大批热爱企业党建工作的党务干部,他们以积极的作为赢得了地位,并带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纵深发展。我们必须建设好、依靠好、发挥好这支力量。

在开发区这块希望的热土上,我每时每刻都被幸福包围着,这种幸福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业绩上的收获,更有一幕幕感动,一番番情愫,一股股激情,一份份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