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思专栏到秘密宝藏
查理·巴贝奇和弗里德里奇·卡西斯基的突破让维吉尼亚密码法不再安全无虞。译码专家既已扳回劣势,再度控制了这场通讯战,编码专家就无法再保证秘密的安全了。尽管编码专家尝试设计更新的密码系统,19世纪后半期却一直未出现什么显著的成绩,专业密码术陷入溃乱局面。然而,就在这段时期,一般大众对密码的兴趣开始大幅增长。
电报的发展,不仅促进密码术的商业价值,也引发一般大众对密码术的兴趣。民众开始觉得需要保护他们高度敏感的私人通讯,必要时会进行加密,即使这会加长传送时间,因而增高电报费用。摩斯电码通讯员最快可以每分钟送出35个单词,因为他们能记下整段句子,一口气就发送出去,可是在处理密码文那一团不知所云的字母时,他们就得不断回头查看送信人的消息正文、检视那些字符串,发送速度当然会慢很多。一般大众所用的密码,对专业的密码分析家而言是不堪一击,但对付那些随机窥探他人隐私的家伙却已绰绰有余了。
大众对加密信息不再有奇异不安的感觉后,便开始以各样的方式展现他们的密码应用技术。例如,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年轻情侣常无法公然表达他们的爱意,甚至不能透过信函,因为他们的父母可能会拦截、阅读信件内容。因此,有些爱侣就透过报纸的个人启事区传送加密的信息给对方。这些俗称的“相思专栏”(agony columns)勾起解码专家的好奇心,忍不住会看看这些启事并尝试译解它们精彩的内容。查理·巴贝奇就常做这档子事,他的朋友查理·惠斯顿爵士与莱恩·普雷费尔男爵(Baron Lyon Playfair)也是此道中人。这两人还一起研发出灵巧的普雷费尔密码(Playfair cipher;请参阅附录E的说明)。有一次,惠斯顿解译了一名牛津学生刊在《泰晤士报》提议爱人与他一起私奔的启事。几天后,惠斯顿刊登他自己的启事,也用同样的密码加密,劝告这对爱侣不要履行这项轻率、叛逆的计划。稍后随即出现第三则启事,这次没有加密,它是女方当事人发出的:“亲爱的查理,不要再写了。我们的密码被发现了。”
随着密码术的进展,愈来愈多样的密码出现在报纸上。编码专家也开始放进一些密码文,挑战他们的同行。有时候,加密信息则被用来批评公众人物或组织。《泰晤士报》就曾一时不察,刊载了如下的加密短评:“《泰晤士报》是新闻界的杰弗瑞斯。”这家报社被比喻为十七世纪恶名昭彰的法官杰弗瑞斯(George Jeffreys,1648年~1689年),暗示它无情、恃强欺弱,专门充当政府的喉舌。
大众熟习密码术的另一实例是针刺加密法(pinprick encryption)的广泛使用。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伊尼厄斯(Aeneas)也是战术家,他曾提出一种传送秘密信息的方法:在一页看似无关紧要的文字里,在特定字母下方刺个小洞,情形就像这段文字的某些字母下方也有小点。这些字母会拼出一则秘密信息,原收信人很容易就能阅读,而其他看到这一页的人则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些几乎察觉不出的针洞,而不知其中另有玄机。两千年后,英国人用一模一样的方法来写信,但不是为了隐藏秘密,而是为了规避昂贵的邮资。邮资系统在19世纪中叶大翻修之前,每封信的邮资是每1英里一先令,大部分的人根本付不起。不过,递送报纸却是免费的,所以节俭的英国人便充分运用这项漏洞。人们开始在报纸的头一页用针刺法拼出信息,以代替写信、寄信。他们把这份报纸交给邮局投递,而不用付半毛钱。
大众对密码应用技术的着迷,使得代码与密码也堂堂进入19世纪的文学。在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地心历险记》(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引发这一趟伟大旅程的,就是一张满是古冰岛文字的羊皮纸的破译结果。这些古冰岛文的字母其实是拉丁字母的代用密码,经过转换、重组后,还必须由后往前倒着读,才是有意义的文字:“勇敢的冒险家,斯卡塔里山(Scartaris)的影子在7月朔日以前落在斯内弗(Sneffels)火山口时,就从这火山口下去。你将到达地球中心。”在凡尔纳1855年的另一部小说《桑道夫伯爵》(Mathias Sandorff)中,密码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在英国,最优秀的密码小说作家之一是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当然是密码术的专家,而且如他对华生医生(Dr.Watson)所说的,是“一篇以此为主题、微不足道的专题论文的作者,我在那里面分析了106件密码。”《跳舞的人》(The Adventure of the Dancing Men)讲述了福尔摩斯最有名的密码解译案件,这篇故事所提到的密码符号是由画线小人儿组成的,一种姿势代表一个字母。
在大西洋彼岸,美国文豪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也对密码分析学产生兴趣。他为费城的《亚历山大周讯》(Alexander Weekly Messenger)撰稿时,对读者下了一封挑战书,宣称他能破解任何单套字母替代法的密码。数以百计的读者寄来密码文,他全都解译成功。尽管这只需用到频率分析法的技巧,爱伦·坡的读者对他的成就大为惊叹。有一位爱伦·坡迷即崇拜地称他为“有史以来最有内涵、最精湛的密码学家”。
1843年,在激发起读者的兴趣之后,爱伦·坡乘胜追击,写了一部与密码有关的短篇小说《金甲虫》(The Gold Bug)。这篇小说广受密码专家的赞扬,谓之为这项主题的最佳创作文学。《金甲虫》的主角是威廉·雷格兰(William Legrande),他发现一只很不寻常的甲虫——金甲虫——随手利用搁在它旁边的纸片把它带回家。当天晚上,他用这张纸素描这只金甲虫,随之把他的素描对着火光,检视它的精确度。不想这张纸上原先用了隐形墨水写有字迹,火焰的热度让墨水现形,反倒盖掉他的素描。雷格兰细看这些冒出来的符号,确信他手上正拿着寻找基德船长(Captain Kidd)宝藏的指示,然而是加密过的。接下来的故事内容是频率分析法的经典范例,他解译出基德船长所留下的线索,找到他埋藏的宝藏。
图19:取自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历险故事之一,《跳舞的人》的密码文片段。
《金甲虫》是纯属虚构的小说,但有一则19世纪的真实故事却也包含许多相同的成分。比尔密码(Beale ciphers)的故事牵涉到拓荒时代在美国西部所发生的大胆行动、一名聚积了大笔横财的牛仔、一份价值两千万美金的秘密宝藏和一组说明宝藏下落的神秘加密文件。我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包括这些加密文件,主要来自一本出版于1885年的小书。尽管只有23页,这本小书已经难倒好几世代的密码分析家,迷惑数以百计的寻宝探险家。
故事开始于弗吉尼亚州林屈堡(Lynchburg)的华盛顿旅馆(Washington Hotel),时间则要回溯到这本小书出版前65年。依照该书的说法,这家旅馆和老板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s)都有很高的声望:“他和蔼的性情、完全诚正的作风、优良的管理,以及井然有序的服务,很快就使他成为闻名的店主,他的名声甚至远播他州。他的旅馆是全镇最出类拔萃的,上流社会人士绝不会去其他地方聚会。”1820年1月,一位名叫汤姆斯·比尔(Thomas J.Beale)的陌生骑士来到林屈堡,住进华盛顿旅馆。莫里斯回忆道:“他本人约1.8米高。眼珠漆黑,头发也是,而且留得比当时的时尚长一些。他有对称的体型,显得孔武有力,看来像是做过什么不寻常的活动。不过,他最显著的特征是深暗黝黑的肤色,好像长久暴露在阳光下,天气把他从头到脚染上一层颜色似的。然而这并未折损他的形貌,我认为他是我看过最英俊的男子。”尽管比尔与莫里斯一起度过余冬,而且“非常受大家,尤其是女士的欢迎”,他从未谈过他的背景、家庭或来访目的。然后,在3月底,他忽然离开,就跟他来时一样。
图20:《比尔文件》(The Beale Papers)的封面。我们所知的比尔宝藏谜的信息全来自这本册子。
两年后的1822年1月,比尔回到华盛顿旅馆,“肤色比以前更深暗、更黝黑”。再一次,他在林屈堡度过余冬,春天时消失。可是临走之前,他托付莫里斯一个上锁的铁盒子,他说里面含有“珍贵且重要的文件”。莫里斯把盒子放进保险箱里,对它和里面的内容不再多想,直到他收到比尔的来信,所载日期为1822年5月9日,从圣路易斯(St.Louis)寄出的。一些诙谐打趣的话,以及谈到准备前往北美大平原“捕猎野牛,邂逅凶暴的大灰熊”的段落之后,比尔的信揭开这个盒子的意义:
它含有一些文件,攸关我和许多跟我一起进行此事的伙伴的财富。倘若我死了,失去它的后果可能无法弥补。因此你务必了解,这个盒子必须小心警戒地护守,以防止可怕剧变的发生。万一我们都不再回来,请你小心保存这个盒子,从这封信的日期开始算起,保存十年。如果我,或没有人得到我的授权,在这段时间要求归还,你就除掉锁,打开它。你会发现,除了署名给你的文件外,其他文件若没有钥匙的帮忙是无法读得懂的。这样的钥匙我留在此地一位朋友的手上,缄封在信封里、署名要给你,而且注明1832年6月才可以寄出去。借由这只钥匙,你就会明了所有你该做的事。
莫里斯尽责地继续守卫这个盒子,等候比尔来收回,可是这位黝黑的神秘男子没再回林屈堡了。他没有任何解释地消失,不再出现。过了十年,莫里斯大可遵循这封信的指示打开盒子,可是他却似乎不太愿意破开这道锁。比尔的信提到,1832年会有一则短信寄送给莫里斯,信中应该会说明如何解译盒子里的文件内容。然而莫里斯却从未收到这样的信件。或许他觉得,既然无法解译它的内容,那么打开它也没什么意思。1845年,莫里斯终究无法克制他的好奇心,打开了盒子。里面有三张写满密码符号的纸,还有一封比尔用普通英文写的信。
这封引人遐想的信揭露了比尔、这个盒子和这些密码的真相。它解释道:1817年4月,也就是距他首次邂逅莫里斯将近三年之前,比尔和29位伙伴乘船横跨美国。越过西部大平原丰饶的狩猎区域后,他们抵达圣达菲(Santa Fé)并在“小墨西哥镇”度过冬天。3月,他们往北前进,开始追踪“一群数量很大的野牛”,沿途射杀了一头又一头。然后,照比尔的说法,他们走红运了:
有一天,在跟踪它们的途中,我们在圣达菲北方250或30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峡谷扎营。马匹拴系好,正要准备晚餐时,有一个伙伴在一个山岩裂缝发现一个很像黄金的东西。其他人看过后,证实它确是黄金,大家自然非常兴奋。
这封信接着解释道,比尔和他的伙伴,在当地部落居民的协助下,在这个矿区挖了18个月,积聚了大量的黄金以及在附近发现的白银。很自然地,他们想到该把他们新发现的财富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于是决定将它带回弗吉尼亚,藏在一处隐秘的地点。1820年,比尔带着黄金和白银来到林屈堡,找到一个适当的地点,把它们掩埋起来。就是在此时,他首度投宿于华盛顿旅馆,结识了莫里斯。冬季结束时,他离开旅馆,又回去加入那些留下来继续挖掘这个金矿的伙伴。
18个月后,毕尔再度拜访林屈堡,带了更多金银来掩藏。这一次,他的来访还多了一项任务:
在我离开大平原的伙伴之前,有人想到万一我们发生了意外,而且对于可能的变故没有预作防范,我们的亲人就会与这些秘密宝藏绝缘。因此,我受命寻找一位绝对可靠的人士,倘若真找到这样的人,而这个团体也认同的话,就委托他实现他们对各自所属财宝的处理愿望。
比尔相信莫里斯是一位正直的人,因而托付给他这个装有三张加密纸张的盒子,这三页文件就是所谓的比尔密码。每页纸张都有一大堆数字(如图21、22、23所示),解译出这些数字,就能揭露藏宝的相关细节。第一页说明宝藏的位置,第二页略述宝藏内容,第三页则列举这些人的亲属,他们都有资格获得一份宝藏。当莫里斯读到这封信时,距他最后一次看到汤姆斯·比尔已事隔23年。莫里斯相信比尔和他的伙伴都已不在人世,自觉有义务找出这些黄金、分送给他们的亲属。但是缺少那把答应会寄来的钥匙,他只得从头开始解译这些密码,这项任务苦恼了他20年,却没有成功。
图21:比尔密码第1页
图22:比尔密码第2页
图23:比尔密码第3页
1862年,莫里斯84岁了。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近尾声,必须找个人分享比尔密码的秘密,否则实现比尔心愿的希望就会随着他的死而消逝。莫里斯把这个任务托付给一位朋友,可惜他的身份始终是个谜。我们只知道莫里斯的朋友在1885年写了这本小书,因此在这儿我且直接称他为“作者”。这位作者在书中解释了他隐藏身份的原因:
我预期这些文件会广为流传,所以势必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信件轰炸我,向我提出各种问题要求我回答——真要处理起来,会耗掉我所有的时间,影响我的工作。因此我决定不在书上刊载我的姓名。我向所有感兴趣的人士保证:关于此事,我已将所知全盘奉告,绝无任何一字一句的保留。
为了保密身份,这位作者请詹姆斯·沃德(James B.Ward),一位颇受敬重的当地仕绅,同时也是该郡的道路测量员,担任他的代理人和发行人。
对于比尔密码这个奇特的故事,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就是这本小书中的内容。换句话说,这些密码以及莫里斯对这故事的说明,多亏这位作者才得见天日。非但如此,这位作者还成功地解译了第二页的比尔密码。跟第一、第三页一样,第二页密码也是满满一页的数字。这位作者假设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字母,可是这些数字所涵盖的范围远超过英文字母的个数,因此他意识到,他手上这份密码使用好几个数字来代表同一个字母。符合这种特征的密码法中,有一种是所谓的“书稿密码”(book cipher),这种密码法用一本书或任何一篇文稿当钥匙。以下简介它的应用方法。
编码者先依序为钥匙文件(keytext)的每一个单词编号,这些编号数字就各自代表它所属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试看此段文字:1For 2example, 3if 4the 5sender 6and 7receiver 8agreed 9that 10this 11sentence 12were 13to 14be 15the 16keytext,17then 18every 19word 20would 21be 22numerically 23labelled,24each 25number 26providing 27the 28basis 29for 30encryption.(例如,发信人和收信人若协议以这一句文字当钥匙文件,然后在每个单词上编号,这些号码即成为加密的基础元素。)接着,把这些数字和它们所属单词的头一个字母成对列出:
接着我们就可以根据这张表,把明文上的字母替换成数字。表中显示,明文字母f应替换成1,明文字母e则可换成2、18、24或30。我们这份钥匙文件只是一个很短的句子,所以没有数字可以替换如x和z等较少用的字母,但也足以用来加密beale这个单词了。所得结果是14-2-8-23-18。收信人如果也有这份钥匙文件的话,解译这则加密信息的工作虽然琐碎,但不困难。对只拦截到密码文的第三者而言,他的密码分析重点就是找出这份钥匙文件。这本小书的作者说:“有了这个想法,我就试验每一本找得到的书,将书上的字母编号,再跟手稿上的数字比对。所有的工夫全都白费,直到《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提供了其中一页密码的线索,才又再唤起我的所有希望。”
他发现美国的《独立宣言》是第二页比尔密码的钥匙文件。为这篇宣言的每个单字编上号码后,就能据以解译这份稿子。图24是《独立宣言》的开头,每十个字就标上号码,以便读者明了解译程序。图22是这份密码文,第一个数字是115,而宣言的第115个字是instituted,所以第一个数字代表i。密码文的第二个数字是73,而宣言的第73个字是hold,所以第二个数字代表h。这本小书列出第二页全篇的解译结果如下:
我在贝得福(Bedford)郡,离布佛(Buford's)约四里远的一个离地表两米深的坑道或洞穴,储放了如下所述的物品;共同所有人的名字列在并附的3号文件里。
第一次储存的包括一千零一十四磅黄金和三千八百一十二磅白银,储放时间为一八一九年十一月。第二次是在一八二一年十二月,包括一千九百零七磅黄金和一千两百八十八磅白银,另有一些为了方便运输而在圣路易以白银交换的珠宝,价值$13,000。
这些全都妥善包放在铁罐里,加上铁盖。有很多石头充塞在这个洞穴里,这些容器就放在坚实的石头上,再用其他石头遮盖住。1号文件描述这个洞穴的确实位置,免却寻找上的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密码文有些错误。例如,译文有“四里”(four miles)这两个字,其中字母u应来自《独立宣言》的第95个单词。可是,宣言的第95个单词是inalienable(不可剥夺的)。这可能是比尔加密过程有些马虎的结果,但也可能是比尔手上的《独立宣言》的第95个字是unalienable——有些19世纪初期的版本的确是用这个字。不管怎样,这份成功的解译结果道出这个宝藏的价值——以今日的金、银条价格来算,至少两千万美金。
可想而知,这位作者既已知道宝藏的价值,便花了更多时间分析另外两页密码,尤其是第一页详述宝藏位置的比尔密码。耗尽心力后,他失败了,这些密码带给他的只是悲哀:
把时间全花费在上述探察的结果是,我从相当富裕变成极度贫困,害得我有义务保护的亲人受苦,尽管他们一再劝谏。最后,我终于睁眼看到他们的悲惨处境,于是下定决心立即,而且永远地,切断我与这档事的所有关系,可能的话,并且挽回我的错误。因此我决定把这整件事公开——这是把诱惑推离我身边的最佳办法,同时也将我对莫里斯先生所应负的责任,从肩上卸下。
于是这些密码,以及作者所知道的其他内幕,全都在1885年公开了。尽管仓库的一场大火烧毁大多数的册子,那些幸存的册子在林屈堡引起一阵骚动。最受比尔密码迷惑的寻宝探险家包括乔治·哈特和克雷顿·哈特(George& Clayton Hart)两兄弟。他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研究另两篇密码,进行各种形式的密码分析,有时候还自欺欺人,相信自己找到解答了。错误的分析方向,有时仍会在一堆无意义的字语中,产生几个诱人的字眼,因而激励译码者设想出一系列说辞来辩称那些无意义的字语其实可以忽略。对立场中立的旁观者而言,这样的解译结果不过是一相情愿的想法,但对盲目的寻宝探险家而言,却是完全合理的。哈特兄弟的某项假设性解译结果鼓舞他们用炸药开凿一个特定的地点。不幸的是,他们所炸出来的坑洞没有露出任何金块。克雷顿·哈特在1912年宣告放弃,乔治却继续钻研比尔密码,直到1952年。小西兰·赫伯特(Hiram Herbert, Jr.)则是更执着的比尔迷。他在1923年开始产生兴趣,而一直执迷到20世纪70年代。他也同样是无功而返。
专业密码分析家也开始找寻比尔宝藏的线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创立美国密码局(U.S.Cipher Bureau,被称为美国的黑房厅)的赫伯特·亚力(Herbert O.Yardley)被比尔密码激起好奇心,美国密码分析界20世纪前半叶的显赫人物威廉·弗里德曼上校(Colonel William Friedman)也是。他负责管理通讯情报勤务局(Signal Intelligence Service)时,便把比尔密码纳入训练课程,原因可能正如他妻子曾说过的,他相信这些密码“巧妙无比,是特别设计来诱惑那些没警觉性的读者的”。1969年,他死后,马歇尔研究中心(George C.Marshall Research Center)建立了弗里德曼档案室,军事史学者常来这儿查询数据,然而绝大多数的访客却是狂热的比尔迷,希望能接续这位大人物所留下的线索。近年,追寻比尔宝藏的一位主要人物是卡尔·哈默(Carl Hammer), Sperry Univac公司计算机科学部门的退休主管,也是计算机密码分析学的先锋之一。哈默说:“比尔密码已经占据了至少十分之一本国最佳密码分析家的心思。没有半丝努力是多余的。这个工作本身——包括那些导入死巷的分析策略——就已在提升、改善计算机研究方面得到更高的报酬。”哈默是比尔密码与宝藏协会(Beale Cypher and Treasure Association)的显赫成员。这个协会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目的在促进比尔之谜的研究。成立之初,协会要求任何发现宝藏的会员都必须跟其他会员分享,不过这项要求似乎使很多比尔寻宝家却步,因此他们很快就取消这项规定。
图24:《独立宣言》的前三段,每逢十个单词即标上号码。这是解译比尔密码第二页的钥匙。
结合这个协会、业余寻宝探险家和专业分析家的所有努力,超过一个世纪的时光,第一和第三篇比尔密码仍旧是个谜,这些金银珠宝仍旧未被寻获。很多解译策略都绕着《独立宣言》打转,因为它是第二篇比尔密码的钥匙。直接为这篇宣言的单词编号,对第一和第三篇密码的解译起不了什么作用,密码分析家便改试其他方法,像是倒着编号或是跳着编号,到目前为止都行不通。此外,第一篇密码用到一个高达2906的数字《,独立宣言》却只有1322个字。以其他文件、书籍当钥匙的可能性也被考虑过,很多密码分析家也在检验这两篇密码是否可能采用完全不一样的密码系统。
您可能非常惊讶这两篇未被破解的比尔密码为何如此牢固,尤其是想到我们刚才离开编码者和译码者的战场时,占上风的是解码呢。巴贝奇和卡西斯基已发明了破解维吉尼亚密码的方法,而编码者还在努力寻找其他密码法来替代它。比尔是如何想出这么难以应付的东西呢?答案是,比尔密码是在对编码者非常有利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这些信息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它们还牵涉到价值这么高的宝藏,比尔很可能因此专为第一和第三篇密码特别造出一份独一无二的钥匙文件。说真的,如果这篇钥匙文件是比尔自己写的,就也难怪遍寻出版物都找不到它了。我们可以想象,比尔可能私下写了一篇两千字以猎捕野牛为题的文章,而且就只有一份,没有副本。只有这篇文章——这篇独特的钥匙文件——的拥有人有办法解译第一和第三篇比尔密码。比尔曾提到,他把钥匙留在圣路易斯一位朋友的手上。如果这位朋友遗失或毁了这把钥匙,密码分析家恐怕永远没有办法破解这两篇比尔密码。
为信息造一份独一无二的钥匙文件是比用一本市面上的书籍当钥匙安全多了。不过,唯有在发信人有时间来制作钥匙文件,且能安全地送到收信人手里的前提下,这种方法才可行。这些条件对例行、日常的通讯是不可能的。以比尔的例子来说,他可以慢慢地写他的钥匙文件,刚好经过圣路易斯时,再顺道交给他的朋友,然后任意订定一个公开宝藏的时间,要他把钥匙寄出去或让人家来收取。
另一种解释比尔密码之所以无法破解的理论是,这本小书的作者在发表密码时,先刻意破坏过。也许这位作者只不过想逼出这把钥匙——它显然是在圣路易斯某位比尔的朋友的手上。他如果照实公开这些密码,那位朋友就能解译它们而拿到黄金,而这位作者的努力就毫无回报了。然而如果这些密码是损坏的,比尔的朋友可能就会了解,他需要作者的帮忙,而跟发行人沃德联络,沃德再跟作者联系。此时,这位作者就可以分摊宝藏为条件,交出正确的密码文。
也有可能,这些宝藏早在许多年前就被找到并偷偷运走,而没被当地居民看到。有些热衷比尔之谜又偏好阴谋论的人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缩写NSA)早已找到这些宝藏了。这个美国中央政府的密码部门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计算机和最聪明的头脑,他们可能已在这个密码符号堆里发现了其他人未曾注意到的信息。至于NSA从未发表公开声明,则正符合NSA噤声不语的名声——曾经有人说,NSA不是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缩写,而是Never Say Anything(什么都不说)或是No Such Agency(没这个单位)的缩写。
最后,我们也不能排除比尔密码是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的可能性。持怀疑论的人认为,这位无名氏作者,被爱伦·坡的《金甲虫》激发了灵感,杜撰出整个故事,发行这本小册子,赚取贪婪民众的钱。骗局说的支持者在比尔的故事里寻找漏洞与矛盾之处。例如照这本册子的说法,比尔锁在铁盒子里的信,写作时间据称为1822年,但却用到stampede这个字,而这个字却是直到1834年才首度出现在印刷品上。然而,也有可能这个字在美国西部流行的时间较早,而比尔就在旅途中学到了这个单词。
最坚决不信的人士包括密码专家路易·克鲁(Louis Kruh)。他宣称可以证明那两封比尔的信(据称从圣路易斯寄出的信以及据称锁在盒子里的信),是那本小书的作者所写的。他对这位作者的字句和比尔的字句进行文本分析,检视它们是否相似。克鲁做了多方面的比较,包括句子以The、Of、And等字起始的百分比,每个句子平均出现多少逗号和分号,以及写作风格——否定句、否定被动句、不定词、关系从句等的用法。除了作者的文句和比尔的信件外,分析的样本还包括另外三位19世纪弗吉尼亚州人的文稿。在这五组文稿中,比尔的和这本小书作者的文字雷同度最高,表示它们可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换句话说,这位作者可能伪造了假托比尔所写的信,杜撰了整个故事。
另一方面,比尔密码的真实性也有各方的证据支持。首先,如果这两篇未解的密码纯为恶作剧,这个恶作剧的作者在选用数字时,想必会很轻率或根本随机乱选。可是,这些数字却能产生多种复杂的形式。例如用《独立宣言》当钥匙来套译第一篇密码时,虽不能解译出可辨识的单词,却会得出像abfdefghiijklmmnohpp这类的字符串。尽管这串字母序列不是完美的字母集,但也绝非任意乱写的结果。美国密码文件协会主席詹姆斯·吉洛里(James Gillogly)估计,随机产生这一个字符串及其他特殊字符串的概率,不到一百万亿分之一。这表示第一篇密码的背后是有某种密码应用原理为依据的。有一种理论认为,《独立宣言》是正确的钥匙没错,不过用它解出来的译文还必须再做第二阶段的解译。换言之,第一篇比尔密码经过了两阶段的加密,亦即所谓的超加密(superencipherment)。果真如此,那一串像字母表的字符串该算是吉兆,因为它暗示第一阶段的解译已经完成了。
另外有些历史研究可以佐证汤姆斯·比尔的故事,从而支持这些密码的真实性。当地的一位历史学者彼得·维麦斯特(Peter Viemeister)在他的《比尔宝藏悬案的历史》(The Beale Treasure:Histoiy of a Mystery)搜集了许多研究结果。维麦斯特先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汤姆斯·比尔确实存在的证据?查阅1790年的户口普查和其他文件,维麦斯特找到数名在弗吉尼亚出生的汤姆斯·比尔,而且背景符合我们所知有限的细节。维麦斯特也尝试求证这本册子的其他细节,像是比尔的圣达菲之旅以及黄金的发现。例如印第安人的夏安族(Cheyenne)有一个可以追溯至1820年的传说,说有人从西部带走黄金和白银,藏到东部山区里。而圣路易斯邮政局长1820年的表单里也有一个“Thomas Beall”(拼法只和Beale差一个字母),符合这本小书所说的,比尔于1820年离开林屈堡向西行时经过了这个城市。这本小书还说比尔在1822年从圣路易斯寄出一封信。
看来,这个比尔密码的故事是有一些根据,而它也继续蛊惑密码分析家和寻宝探险家,像是约瑟夫·詹席克(Joseph Jancik)、玛莉莲·帕森(Marilyn Parsons)和他们的狗玛芬(Muffin)。1983年2月,他们被逮到半夜在山景教堂(Mountain View Church)的墓园里进行挖掘,而被控告“侵扰墓冢”。除了一具棺木外,他们什么都没发现,却得在郡立监狱度周末,还被判罚500美金。可以让这些业余的掘墓者自我安慰一番的是,他们的失败不会比专业的寻宝探险家梅尔·费雪(Mel Fisher)来得惨。费雪曾于1985年在佛罗里达的基韦斯岛(Key West)海域发现沉没的西班牙大帆船(Nuestra Señora de Atocha),从中打捞出价值四千万美金的黄金。1989年11月,佛罗里达的一位比尔专家提供情报给费雪,说他相信比尔的宝藏埋在弗吉尼亚州贝得福郡的葛雷姆磨坊(Graham's Mill)。在一群富翁的赞助下,费雪以沃达先生(Mr.Voda)的名义买下这个地方,以免引人起疑。挖掘好长一段时间后,他什么都没发现。
有一些寻宝人士已放弃破解那两篇密码的希望,改把注意力放在已解译出来的第二页所提供的片段线索。例如除了描述这些宝藏的内容外,第二页也提到埋藏地点“离布佛约四里远”,文中的“布佛”指的可能是布佛小区,也有可能更明确地,是指布佛酒馆(位于图25的中央)。这篇密码也提到“有很多石头充塞在这个洞穴里”,因此很多寻宝的人就沿着有很多大石头的鹅溪(Goose Creek)寻找。每年夏天,总会有许多满怀希望的人前来这一带,有的带着金属探测器,有的则有灵媒或占卜家陪同。贝得福这一带的城镇有很多商家很乐意出租设备,甚至包括勤奋的挖掘工人。当地的农夫可就不怎么欢迎这些时常侵入他们的土地、破坏围篱、挖掘大坑洞的陌生人。
读过比尔密码的故事后,你可能也会想接下这个挑战。一个19世纪留下、迄今尚未破解的密码,加上价值两千万美金的宝藏,大概还是难以抗拒的诱惑。不过在你出发寻宝之前,请留意这本册子的作者所给的忠告:
把这些文件公诸世人之前,我想跟那些可能会对它们感兴趣的人说一句话,给他们一个汲取自痛苦经验的小小忠告。那就是,请只把做完正事所剩余的时间花在这件工作上,如果你并没有空余时间,就不要碰这档事……我再重复一次,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为了可能只是一场幻梦的事物,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不过,如我所说的,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正舒服地坐在火炉旁时,花一点点儿时间在这上面,既不会伤害到任何人,而且可能还会得到回报呢。
图25:取自1891年美国地理测量图。这个圆圈是以布佛酒馆为中心,半径四里,画出第二页密码所暗示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