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伟大的棒球运动员小卡尔·利普金(Cal Ripken Jr.)、神经外科医生本·卡森(Ben Carson)、州长马丁·奥马利(Martin O'Malley)、意外事故幸存者帕特·拉莫菲尔德(Pat Rummerfield)、奥运会冠军吉姆·克雷格(Jim Craig)、心理学家阿比-罗宾·蒂勒里(Abbey-Robin Tillery)和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队员“莫奇”·马丁(“Moki”Martin),以上这些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他们都拥有一种强大无比的品质,这种品质能把你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能使你的幸福感日益增强,能帮助你在生活、事业上获得双丰收。这种品质就是人格的坚韧,我们有时也把这种品质叫作“心灵盔甲”。
1989年,电影《夺宝奇兵3:圣战骑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上映。影片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和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主演,讲述了一个为争夺圣杯而殊死较量的故事。传说,饮了圣杯之水的人可获得永生。于是,圣杯成了高于万物的宝贝,无数人追寻圣杯,但即使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也未能将圣杯带离它的栖身之所。
同一年,另一场殊死较量也在进行。这可不是虚构出来的追求永生,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求而未得的东西:对过度压力的免疫力。具体而言,当面对疾病引起的压力,以及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怎样才能抵御压力或从逆境中回弹?与电影中不同的是,这种免疫力没有国界。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受益于这种被我们称为“心灵盔甲”的人格特征。如果说警察和军人穿着盔甲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那么心灵盔甲就是我们压抑无助时的护身符。保护身体的全套盔甲由几组部件组成,那么我们相信,全套的心灵盔甲也有它的组成部件。
我们的追寻之旅不是从寻找藏宝图开始,比那要有趣得多:我们从创立健康与疾病的虚拟现实模型开始。我们的合作伙伴是肯尼斯·史密斯(Kenneth Smith)。他是索尔兹伯里大学的一位天分极高的统计学教授,兼任会计和法律研究专业的主任。我们热衷于用虚拟现实模型来记录职场中那些危害心灵的致病因素,并设计了统计模型,试图描绘出因果关系。
让人吃惊的是,我们发现让人萎靡不振、疾病缠身、精疲力竭、精神郁闷、工作满意度低、有跳槽念头甚至产生不端行为倾向的因素并不是职场本身,而是一个人在职场中周旋应对时的心态。我们马上明白我们所追寻的答案的影响力不仅限于职场,它的应用范围要广阔得多。有些职场人士的工作条件、居住环境本身就极易引发焦躁情绪(比如空中交通管制机构、执法部门、国际救援领域以及部队),这也使得这项发现愈发重要。
我们基本无法改变这些场合的潜在危害性。令人振奋的是,如果我们想保护在这些场合里工作和生活的人,并不是非得改变环境不可。当事人的态度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就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免疫力和复原力,而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答案。这是寻求心灵盔甲的第一步,但追寻并未就此终止。
我们的工作循序渐进,深入到了急救服务和灾难救助之中。这一类服务大多是由志愿者完成的,包括医疗急救、执法、搜救、康复训练、消防等。做这些工作的人日常所见到的景象是我们这些人永远都不希望遇到的。在紧急救助这一行业,有的人做得长久而有成效,有些人则完全不行。这不同的人群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扩大了追寻的范围,仔细阅读了1998年的畅销书——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的《美国最伟大的一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这本书的主角是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孩子们。布罗考说:“我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所能造就的最伟大的一代。”他们团结一心,心怀责任、荣誉、勇气、强烈的家庭认同感和社区认同感,崇尚自我承担。这些就是构成心灵盔甲的核心要素吗?这一代的价值观与所谓的X一代和千禧一代相比,有什么不同吗?这些不同对国家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
最后,我们还关注军事领域。美国面临的冲突从未间断,自杀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像流行性疾病一样在军人之中蔓延开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被感染了。我们踏进了那些执行特殊战争任务的精英们的世界,想发掘他们保持坚韧的秘诀。这些人冲锋在前,身上装备的不仅仅是超凡的战术,还有处变不惊的乐观精神。无论身处何种冲突,他们都能成功应对。本书中的很多结论和建议都来自于对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的研究。海豹突击队已经成为那些接受过专门训练、能够空降到海面和陆地上执行特殊任务的勇士的代名词。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精明强干的军队,这不无道理。各类书籍和剧本近期也开始关注他们的卓越事迹。《刺杀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海豹突击队是如何追寻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海豹突击六队接受了寻找本·拉登的危险任务,独有的乐观精神使他们坚信虽然十多年来这个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都躲过了抓捕,但是他们一定能找到他。海豹突击队的成功,有多少该归功于他们独特的技能,又有多少该归功于他们非凡的乐观主义?乐观的态度能作为他们的竞争优势吗——一种坚韧的品格优势?这值得深思。
你知道有多少运动员、商人、学生、艺术界人士,拥有出色的才华、出众的潜能,却没能取得应有的成功?有多少次你听到人们受困于“演出焦虑症”、“职业倦怠”或是因压力而产生的“窒息感”?同时,又有多少人从逆境中奋起,取得出人意表的成就?还有多少人背负着压力迎接挑战,终于摆脱失败而成就辉煌?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比如说那位名叫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的苏格兰移民,从纺织厂的苦力奋斗成世界钢铁业大亨;比如说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在公交车上拒绝让座,以非凡的勇气反抗种族歧视,改变了整个美国;再比如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詹姆斯·斯托克代尔(James Stockdale)和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这些人都以非凡的勇气,赢得了囚禁后的荣耀。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能够化压力为动力,获取成功和个人成长,而其他人却在压力下一蹶不振、无所作为、自我否定,最终在关键时刻身陷败局?我们认为那些能够在逆境中奋起的人拥有坚韧的人格,这使他们在竞争中独具优势。
在《逆境成长》中,我们描述了坚韧人格的五个核心要素,它们能够:
1.帮助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使个体具备对苦难的免疫力)
2.帮助人们在压力下做出正确决定
3.激励人们做出最佳表现
4.在人们受到暂时的打击后,迅速高效地使他们得以恢复
5.提高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指数
最好的消息莫过于这些要素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且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
本书中的观点主要基于原创性研究、已发表研究的回顾、个人经历、临床观察和作者对异常坚韧的人士所做的访谈(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本书在介绍坚韧人格五要素的同时,还提供了把每一种要素应用到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中的要领。这些要领结合了科学分析、学术及历史回顾和三位作者的个人观察(一位临床医师、一位企业家和一位战斗英雄)。这三人的生活道路大相径庭,却殊途同归:因为他们都在不懈地追寻、探求逆境之壤是如何酝酿出丰饶的成功之果的。
细加琢磨,我们发现从理想的角度来说,不仅仅该把坚韧的五个要素教给我们的孩子,还该传授给任何渴望不受压力困扰、能够从容应对逆境的人。在迷恋业绩与“成功”的社会中,压力与麻烦似乎无处不在。显而易见,面对压力,如果我们不但能够应对,还能够借力崛起,那么人生会从此不同!在任何存在竞争性的领域内,比如体育竞技、学业排名、奖学金评比、创业比拼、演员试镜、职场升职等,拥有这种能力都是一大优势。前文说过,个人坚韧品质的奠定可以始于任何年龄段,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本书并非法力无边,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三位作者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一百四十岁,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洞察力能够改变你的生活。
我们用一句改编过的美国格言来结束这则前言:“明天,是人生的新起点,是天赐的大礼包。”对于这份天赐的礼物,你打算如何处置?有了坚韧的品格,一切皆有可能。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选择,你也许会踌躇不前,那就请记住:“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下金凤凰!”现在,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