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湖口·文艺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力士陈宗仁

剑山南麓的陈煤村,清末时期,有一个人叫做陈宗仁,他是远近出了名的大力士,他的故事也耐人寻味。

陈宗仁天生一副好身板,身长六尺,五大三粗,还喜欢习武。现在陈煤村老屋场祖堂门口有一只三四百斤的石坠子,就是陈宗仁当年练功夫用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那玩意光光溜溜的,不难想象,那得在手下玩多少回才达到这种效果。

陈宗仁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某一天夜里,他在王朝常湾里看戏,膈肢窝下夹着用老(土)布包裹的一块麻石条(花岗岩),很轻松的样子站在人群中足有一个多时辰。有一个小偷盯上了陈宗仁腋窝下的老布缎子,三番五次,推推搡搡想趁机偷走,陈宗仁本就心知肚明,却装着丝毫没有觉察。一会儿过后,他反而特意走出人群,佯装解小手,把那只“老布”随手一放,人走开了。尾随其后的小偷见机会来了,立马奔向“老布”,不曾想到慌急慌忙中,根本就搬不起这只老布缎子,任他用力也就只挪得动“老布”的一头。小偷吓得舌头一伸,颈一缩,心里就打拨浪鼓:这么厉害的人,一旦知道我是小偷,一拳过来,我不就要滚好几丈远吗?于是此人恨不得爷娘给他多生几只脚,转身撒腿钻进看戏的人丛。

那时,江桥那地方在南北港没有筑坝之前是湖口的水路通商口岸。周边地区如武山、文桥、付垅等处村民出售山货、土货(农产品),大都到江桥去交易。

一次,陈宗仁挑了一担黄豆到江桥去卖,因为他去得迟了些,收黄豆的船老板就说船已装满,收不下,陈求情说:“我到这里有二三十里路,你行个方便,帮我把黄豆收下,不然,我又饿又累怎么挑得回去。”“你挑不挑得回去关我鸟事,我又没有请你来。”船老板毫不留余地回答道。陈宗仁好话说了一箩筐也无济于事。这时,陈宗仁急了,把手上的铁錾(俗称打举,挑担休息时用的齐肩木棒)往地上狠力地一戳,走近船头,一手抓起系船的铁锚,顺手一带,只见那装着满仓黄豆和几个人的一条船嗖的一声被拖上岸一丈多远,搁在河上,刚才还神气活现的船老板见此光景,吓得面如土色,乖乖地收下了他的黄豆,还在江桥街上的客栈里为其摆酒赔不是,并掏钱央求陈宗仁帮忙把船推下河。

陈煤村在剑山崾上,它的东北边是几百里绵延不绝的群山,近处是都、湖、彭三县临界点,远处则是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一条古栈道由此而过,似盘旋架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云梯,它既是三县乡民互相通融的必由之路,也是三省商贾往来的捷径。栈道旁的碾槽涧集结着九沟十八寨的强盗,不但经常从事打劫过路商客的勾当,而且不时骚扰周围乡民,人们深恶痛绝这些强盗的行径,却又无可奈何。

有一回,陈宗仁家里的一匹马,与平时一样放在剑山上吃草,到半夜也没回马棚,陈宗仁想,八成是被那帮龟孙子强盗掳去了。

第二天一早,陈宗仁独自一人来到强盗寨找马,这时,大小强盗们都出去讨生活去了,只剩下强盗头子的老娘一个人在做饭,陈宗仁上前说明来意。强盗的娘说:“你还想要回你的马?幸好我的儿不在,要是在,就要把你的骨头锤扁熬成磨水喝,你想活命就快些走。”陈宗仁毫无惧色,不慌不忙地在山涧边搬起一块七八百斤重的大石头,将它举过头顶,放在一颗树杈上,然后对老太太说:“你的儿子回来了以后,就让他只手把这块石头弄下来。要是做得到,马就是他的,要是做不到,就给老子乖乖地把马从哪里牵来的送到哪里去。”说完就扬长而去。

强盗们回来以后,老太太把事情原委告诉强盗头子,强盗们瞅瞅那块夹在树杈上的石头,个个两眼发直,摇头又叹气,只好灰溜溜地把马连夜偷偷送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