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南方“骑士”差点儿统一中国
自古皇室之盛,没有超过刘氏的。至强至盛有两汉,这道传统一下就延续了一千年,到了五代十国,甚至都有后晋王朝(看清楚,这是个王朝,而不是个割据小国),虽然建立者刘智远是少数民族,但少数民族冒充刘氏的传统一直都在,刘渊的匈奴国不是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帜嘛?还有位刘裕建立了刘宋,强逞一时,北魏也得避避风头。这位可是正宗的汉刘后裔。刘家两兄弟(刘邦还有个哥哥,早死)——刘邦的两汉,刘交的后代刘裕建立宋朝,绝对给老刘家长脸。
宋武帝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彭城县绥舆里(江苏铜山)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420~422年在位,葬于初宁陵(南京紫金山)。
刘裕隆安三年(399年)参军起义,413年,灭割据益州的谯纵,在朝廷内排除了刘毅、司马休等异己。义熙五年(409年)二月,刘裕兴兵北伐。四月,他率领水军从建康北上,沿着淮河,越过大岘(现在的山东沂水北穆陵关),第二年攻破了南燕都城广固(山东益都西北),收复青兖两州,将慕容超抓住,然后在建康城中将他杀死。义熙十三年(417年)消灭了后秦。这个时候因为留在坐镇朝廷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故,刘裕担心政权旁落,于是就将次子刘义真留下来镇守长安,王修、王镇恶等率兵万余辅佐,自己仓猝返回建康。长安留守军内讧,夏主赫连勃勃乘机夺取关中。刘义真虽被迫撤出长安,但是从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全部都已经成为了南朝的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等人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刘裕当时的统一如果能跨过黄河,便能实现南北统一。但当时的他被迫选择了回到江南。
南朝宋武帝刘裕
刘裕在攻打南燕的过程中以“却月阵”击败北魏精骑,成为诸兵军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经过此战,“却月阵”威名大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却月阵”本身是由水军和步兵共同组成的,其中步兵又以战车为主,所以说刘裕的战车又恢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车战。战车:用来抵抗敌军骑兵的冲击,起防御作用。兵力配置: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杖士卒,共计700人;布阵后,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因“却月阵”是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刘裕凭“却月阵”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太元二年(377年),因前秦强大,朝廷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其时谢安当国,以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二州本是北来侨民的集中地。“人多劲悍”,富于战斗经验,谢玄招募劲勇,徐、兖人民纷纷应募入伍。
北府兵完全垄断了东晋对外的军事,对北方的战争也锻炼了北府的实力。这一部分兵士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以将他们称之为南方的“骑士”。
继承了原来的世兵制。北府兵当以北方侨民和子弟组成。当时招募的主要是将,而不是兵。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等实际上都是活动于江淮以南、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流民帅,纳入北府系统后,只需授予军号或刺史名义,或补充一定兵员,就能作战。他们率领的军士多世代为兵——流民。由于失去土地,只能从事战争,军事技术得到发展。
在东晋末年直到南朝中期,北府兵的军事成功保卫了南方免受北方入侵。他们已经能自成一系。总绾北府诸将的徐州本治京口,北府将士各以军功占据徐州土地,形成了这支军事力量的经济基础。
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黄山塔
元兴元年(402年),桓玄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以行韬晦。由于刘裕屡建军功,在北府旧部中颇有声望,所以成为北府兵的总代表。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牢之原参军刘裕与刘毅、何无忌(牢之外甥)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广陵举兵击灭桓玄。
这种世袭的军事制度造就了一个侨人的军事阶层,后来齐梁两朝的兰陵萧氏也是这个阶层的代表。
刘裕的北伐,也是中国战争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其成就仅次于朱元璋北伐。辛弃疾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形容合适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