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汉朝四百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柔仁好儒”的汉元帝为何未能振兴汉室

众所周知,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也让武帝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然而,同样是“柔仁好儒”,汉元帝却未能以此振兴汉室江山,而是让其走上了由盛至衰的道路,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那么,是儒家的思想出了问题?还是元帝这个人能力不够?抑或是……

《春秋》书影

在《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幕,正值宣帝在位,当时的太子名为刘奭。有一次,太子刘奭对自己的父亲宣帝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一听,非常生气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父子二人在治国的根本方针上已经出现了分歧。宣帝当即说了一句极有前瞻性的话:“乱我家者,太子也!”当时,郁闷的宣帝甚至都有了废掉太子的心,想以“明察好法”的淮阳宪王刘钦来更易太子。结果,一想到自己的糟糠之妻许平君(刘奭的生母),就打消了这一念头,才终于没有废兄立弟。

俗话说,做大事的人就不能有“妇人之仁”,想必这话也不无道理。如果当时宣帝能在太子之事上更霸道些,处理得更果断些,也许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因为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从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的“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国方式,宣帝一语道出了其中要诀。这一制度从汉武帝以后,始终为后世所称颂和遵循。

汉元帝渭陵

然而,汉元帝一上台,就把老子及祖辈那套治国方针扔到一边,开始单崇儒家,纯任德教,治国完全以经学为指导,选官用人完全用儒家标准。那么,元帝为什么要摒弃主张严刑峻法的“霸术”,而改用“以柔治国”、强调“教化”的儒术呢?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宣帝在位时,他给太子刘奭选择的老师就是一个纯儒生,所以太子刘奭自幼就受儒经熏陶,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儒化”很深的皇帝。据记载,太子刘奭所习之经十分广泛,包括《春秋》、《诗》、《尚书》、《礼》、《论语》等。元帝的经学功底,不仅远过乃父,就是在西汉一代所有帝王中,也可谓首屈一指。

除此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元帝登基后,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农民纷纷破产,有的投入田庄沦为佃客和奴隶;有的接受政府假田,成为假田农民;更有的成为流民,而这些人原来所承担的租税赋役,又都转嫁给编户齐民(即自耕农)身上。再加上政治腐败,官吏贪残,天灾频繁,各地不断爆发反抗西汉统治的斗争。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汉元帝只好放弃“霸术”,纯任德教,以期缓和社会矛盾。

从这方面考虑,元帝一改祖制,也的确是出于无奈。事实上,在以儒家仁义之道为治国指导思想之后,业已动荡的社会又暂时平静下来,使得西汉王朝没有即刻崩溃,而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儒家思想成了一粒“止疼片”,虽然立即见效,但副作用也不小。以经取士固然为汉王朝选送了大批人才,但由此也决定了许多人读经即为做官,因而在入仕以后,往往不是尽忠守职而只图保持禄位,尸位素餐而已。也就是说,一些只知书本、而不省吏事的“书呆子”被选进了各级政府机构。

和那些“书呆子”官吏一样,元帝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他的想法天真、脱离现实。在为政时始终依赖宦官,因为他认为宦官没有家室,形不成盘根错节的庞大集团。正是这样一种观念,让宦官石显之流得势,并最终形成气候。本来身体多病的元帝原想自己不理政事,而要通过宦官石显来控制大权,结果大权旁落,授柄于人,迫使乃父宣帝为他安排的三人(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一体的辅政班子成员或被杀或被贬。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心疾首道:“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意思是说,元帝之所以大权旁落,不仅在于近幸的狡猾佞巧,更在于他自身政治水平的低能。显然,这样一位皇帝,注定是管不好大事的,汉室江山从他手上衰微,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