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秀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朕乏了

“脱鞋的被狮子吃了!”张麟不假思索道。

“什么?你不是说脱鞋的跑的更快吗?”武则天听糊涂了。

“因为穿鞋那人心地不良,拾起一块石头,将脱鞋的打晕在地,自己逃之夭夭了。”张麟信口开河道。因为脱鞋与狮子赛跑只是一个话题,没有结局,所以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路去说圆。

“那人太倒霉了!”武则天摇头叹息道。

“是啊。”张麟遗憾地说,“女王更倒霉,空费许多饷银,却没有得到黄金,劳而无功。”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武则天赞同,这对她来说属于有感而发,旋即,她凝眉思索了一会,若有所思地问道,“麟郎,在你所说的国度,有没有皇帝派公主去他国联姻的事例?”

听了武则天的问话,张麟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心里进行思索,以便更妥善的言辞进行对答。他觉得武则天并非随便问问,一个帝王询问联姻的话题,或许有其深意。

皇帝口中的赐婚,自然是指两个朝廷的联姻,这涉及到朝廷大事,并非家长里短,武则天把重要的朝廷大事提出来跟他商讨,这在某种程度上说,等于让他参与了共商朝事,这就不得有所不慎重。

只要武则天不让他侍寝,张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完全可以展露自己的学识。他有一种幻想,希望武则天赏识的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的才华。虽然他的才华跟同时代的人比起来,并不高明多少,但是比起唐朝的人,毕竟多知道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对于联姻,张麟并无好感,所谓联姻,其实质不就是和亲吗,只是联姻说的好听一点而已。

在中国古代,和亲的事例史不绝载,大部分都是当中原王朝实力薄弱时,或者在被打败求和时,为了求得边境安宁,求得关河完整,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向周边蛮夷所采取的安抚妥协求饶策略。当然,也有中原王朝处于盛世的情形下,主动向蛮夷赐婚和亲,这就更不像话了。

虽然史书上宣称和亲能够向周边输出中原文化,同化了蛮夷民族,而实际上,和亲的公主到了蛮夷之国,并不能输出多少中原的文明,相反还要被迫接受蛮夷的漏俗,比如收继婚制:夫死,嫁其子或其兄弟。

最出名的和亲公主是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谁知道王昭君的心酸血泪?昭君最初嫁的是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依游牧民族的风俗,复嫁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她和两位单于都育有子女。

最可怜的和亲公主,则是隋朝的义成公主,连嫁四任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说得好听一点,是从胡俗,而实际上,完全成了蛮夷君主的玩物,和联姻的工具。

对于有血性的人来说,这样的和亲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耻辱。

虽然史书称颂强汉盛唐,可是张麟更喜欢明朝。整个明朝没有一例和亲,可以算得上最有血性的朝代。

考虑了半晌,不喜欢和亲这种妥协策略的张麟,向武则天所表达的自然是不赞同的看法,不过,他说得比较含蓄,毕竟在他对面的是一位拥有生杀大权的君主,一句话说错,就有可能遭遇到不测之祸害:

“陛下,联姻是为了消弭兵争,缔结平宁。这事古今中外皆然,因为平和宁定是所有朝代所有君王所致力追求的。不过,联姻一般都是弱国向强国送出公主。像我们大周,乃是天朝大国,与周围蛮夷的联姻,应该由蛮夷送来公主才对。”

张麟的话,虽然表达得委婉含蓄,甚至还称扬了大周,但是,在武则天听了,却颇有些嘲讽的意味,听了这番话,她面现愧赧之色,在她的潜意识中自然是赞同张麟的说法,因为涉及到她的女儿,她自己也不同意由女儿赐婚,但是现实不由人,虽然她是至尊无上的皇帝,可是很多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张麟说的虽然好听,但是却行不通。首先,突厥可汗提出要天朝公主赐婚,她却提出要突厥送来公主,这完全是两个议题,突厥能答应吗。其次,她是一位女皇帝,她要突厥送公主过来做什么?

“麟郎,你说的何尝没有道理。可是,我朝与突厥刚刚结束十余年的兵争,人心思和,再说,我朝接连遭遇水旱灾害,兵源不足,粮草难继,战争是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的好的。”武则天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而无奈地将现实情况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

本来武则天不习惯在后宫面首之前谈论朝庭大事,可能是因为她听了张麟所讲的不列颠女王的故事,深有感触,觉得后者或许有些真知灼见,故有垂询之意。

了解了武则天的现实烦恼,张麟站了起来,在寝殿内缓缓踱步,抬手摸着挺拔的鼻子,一双剑眉几乎凝结在一起,作沉思冥想之状。

要是赐婚是由我方主动提出的,倒可以采取其他策略进行弥补,但现在赐婚是由突厥方面提出的,而我们的皇帝不想要战争,且大周的状况不适合再开战端,那就说明联姻不可避免,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张麟就不能再信口开河了,必须针对现实进行相应的谋划,不然的话,他只能成为夸夸其谈之辈,让人讨厌甚至唾弃。

反对赐婚只是一句话,不怕战争也只是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只是一句话,说话只是上嘴唇碰一下下嘴唇,轻巧容易,可是轮到具体实施,则牵涉太多,最主要还是要看实力。

实力为王,这无论在什么朝代都是最大的真理,在没有实力的时候,该吃的亏还得吃,不该忍的辱也得忍。

将公主赐婚于突厥可汗,虽然会让大周臣民甚至后世觉得耻辱,但是,说穿了,受辱最大的还是当事人,也即皇帝,臣民所感到的耻辱,只是感同身受而已。

张麟不是战争狂热分子。皇帝不希望打仗,而他非要灌输战争理念。他认为,眼下他能做的,是拿出一种可靠的办法,把皇帝要丢的面子,尽量降到最低。要是他的办法被武则天采纳了,那么他在武则天眼里,就是个人才,或许就不用侍寝,也未可知。

张麟分析,武则天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敲黑板划粗线的重点有三处:突厥提出太平公主赐婚,武则天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远嫁突厥,却也不想引起战争;其它李姓王爷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外嫁,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武家人倒是很热衷,但是突厥却不卖武家的账,只认太宗之裔女。

乍一听到这个问题,张麟也头疼,没有人选,如何赐婚,如何联姻?不过他的思路是开放式的,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局限性。

思索了片刻,张麟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主意:倘若将赐婚人选的遴选范围扩大到李姓的公、侯、伯,甚至所有太宗及高祖名下的女子。那么合适的人选就多了,那些地位不是很高的李姓宗亲,或许会为了郡主的名号,同意将女儿远嫁,也未可知。

反正亲王的女儿也只是县主,不是郡主,郡主的名号需要靠皇上额外加封的。

思索已定,张麟向武则天郑重提出自己的建议,他只管阐述自己的思路,至于可不可行,只有皇上才能定夺。

“陛下,既然亲王不乐意,那咱们不妨把遴选范围扩大到李姓公府,侯府,反正亲王的女儿也不是郡主,要通过册封才能成为郡主,那么从亲王家选择与从公侯家选择,又有什么区别呢?

“或许亲王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远嫁,但是那些爵位较低的宗亲,保不定就会踊跃参与。毕竟家里出了一个赐婚郡主,那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候选的人数多,那么最后选出来的将会是优中之优。赐婚的郡主,不但要身份高贵,更重要的是美丽大方,知书达礼,聪明智慧,才能得到突厥可汗的垂青,这样才能更容易达到赐婚联姻的目的,使得两朝休兵,永结盟好,换来一个太平盛世。”

在听张麟阐述建议时,武则天的目光不时地闪烁光芒,似乎很是赞许,不过到了该做决定的是,她还是很犹豫很担心,毫不含糊地指出:

“麟郎,虽然你的建议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眼下,突厥使臣强调要李姓郡主,倘若被他们获悉,我们选出来的赐婚郡主连县主都不是,来自民女,他们能同意吗,那时该怎么办?”

原来那些公侯小姐,在武则天眼里,与普通民女并没有太大差别。

张麟觉得武则天的担忧不无道理,仔细想了想,很快又有了主意,淡淡一笑道:“陛下拥有赏罚大权,既然能将选中的宗室女子封为郡主,那又为什么不能将她的父亲封为郡王呢?”

武则天听了眸光一亮,觉得张麟的见解实在太新奇太独特了,她敢打保票,朝中大臣绝对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提出这样的建议!

没等武则天回答,张麟用力一挥手,掷地有声道:“赐婚郡主为了社稷的安宁,把自己的韶光年华奉献了出去,算是立有大功,这功劳也她父母的一半,因此,就算封郡主的父亲为王,也不为过。只要将赐婚郡主的父亲封了王,那么,哪怕被突厥使臣知晓了,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因为我们选择赐婚的可是亲王之女,身份和血脉一样高贵!”

这样的主意,可谓高屋建瓴,目光宏远,振聋发聩,唐朝之人绝对想不出来。

“好主意!想不到麟郎还有这样的见解,实在难能可贵!”武则天笑逐颜开,拍案叫绝。

“陛下过奖了!”张麟憨厚地笑道,露出红口白牙,脸上的酒窝一颤一颤的,甚是迷人。

武则天的双眸顿时被张麟的帅气所吸引住了,一时间移不开。

眼下的张麟,比她初见时,更加俊逸,更加帅气,加上拥有如此卓绝的见解,让她的一颗依然年轻的芳心,噗通通乱跳,有些漾荡起来,一股热气往下而流,整个人又不好了。

“朕乏了,我们休息吧。”武则天打了一个哈欠,装出一副困乏无力的样子,脉脉含青注视着张麟,一脸的娇憨迷朦之态,让张麟有些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