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宏大到焦虑——禁毒刑事立法的沿革
第一节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毒品犯罪的规定及修补
1979年7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后终于迎来了首部刑法典,对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认定、刑罚适用等内容进行了比较详尽和全面的规定,并在刑法分则中规定了毒品犯罪的犯罪构成和法定刑设置。因为毒品犯罪在1979年《刑法》颁布、实施后呈急速上升之势,出于严刑峻罚、从快打击的运动式禁毒斗争需要,我国于1982年、1987年、1988年三次对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进行修补,除将最高法定刑提升至死刑之外,还将走私毒品行为明确定罪量刑标准,并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毒品犯罪确立了法定从重处罚原则。
一、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规定
(一)立法例
1979年《刑法》中关于毒品犯罪的具体规定集中在四个条文。第171条规定:“制造、贩卖、运输鸦片、海洛英、吗啡或者其他毒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一贯或者大量制造、贩卖、运输前款毒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116条规定:“违反海关法规,进行走私,情节严重的,除按照海关法规没收走私物品并且可以罚款外,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118条规定:“以走私、投机倒把为常业的,走私、投机倒把数额巨大的或者走私、投机倒把集团的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119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走私、投机倒把罪的,从重处罚。”有学者认为,1979年刑法典中关于毒品犯罪的规定,具有三个特点:其一,规定的毒品犯罪种类少,这与当时我国现实生活中毒品犯罪活动不多有关;其二,注重对毒品犯罪给予经济上的制裁;其三,对于毒品犯罪的处罚比较宽松,没有规定死刑。
(二)立法缺陷
从1979年《刑法》中关于毒品犯罪的规定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缺陷:
1.毒品犯罪种类单一
在1979年《刑法》中,我国只规定了四种毒品犯罪行为,即制造毒品行为、贩卖毒品行为、运输毒品行为、走私毒品行为。其中,对于走私毒品行为的规定采取了笼统规定的方式,并未单独作为走私毒品罪进行规定,而是作为走私罪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定罪量刑上只能作为走私罪进行处罚。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毒品犯罪只有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三种。之所以对毒品犯罪行为的规定如此之少,有学者认为,这与我国制定1979年刑法时对于毒品犯罪的迅速扩散性缺乏预见有关。“由于过去多年闭关锁国,对国外的情况不甚了解,国内又不许人口自由流动,各级政权机构对于犯罪的控制能力很强,……谁也没有料到随着国门的打开,毒品犯罪会乘机侵入并迅速扩散。”除了对毒品迅速扩散缺乏明确的预见外,立法者还对于毒品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认识,这也导致了毒品犯罪的种类过于单一。因为,经历了三十年严格管制的中国社会,对于犯罪的认识往往是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缺乏对犯罪规律、犯罪方式理性、清晰的研究和认识,对于毒品犯罪的具体运行规律、毒品扩散、传播的具体路径还停留在一种非理性、概括性的认识阶段。即使是立法者对于毒品犯罪的认识,也只是一种对历史经验的现实推断,缺乏实证的调查和分析,对于非法持有毒品,包庇、窝藏毒品犯罪分子或毒品的行为等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也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刑事立法的概括化、象征性特点。
2.毒品犯罪的对象不够明确
从刑事立法的明确性角度来看,我国1979年刑法中关于毒品犯罪的犯罪对象——毒品,并未明确规定其范围,这不利于刑法的统一、正确实施,也不利于对毒品犯罪的准确定罪量刑。在1979年刑法中,对于毒品的界定采取了列举与概括并列的方式,明确列举了鸦片、海洛英、吗啡三种常见毒品,同时用“其他毒品”作为灵活的堵漏文字,以期包容其他可能需要惩罚和规制的毒品种类。但是,“其他毒品”这种表述作为刑法用语,在刑法并未对“毒品”作进一步界定的情况下,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事实要素进行规定,事实上是对刑法明确性的背离。无论作为立法者和司法者,还是作为社会个体,甚至是毒品专家和刑法专家,都无法对“其他毒品”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清晰的说明,更无法形成普遍的共识。如1985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撰写的一篇关于审判贩卖安纳咖粉、安钠咖片、咖啡因的文章即指出:“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对安纳咖粉、安钠咖片、咖啡因的毒性缺乏认识,有的人甚至以吸食该物为荣,用之请人待客,使毒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吸毒流行;法制观念淡薄,药厂管理混乱,有关部门管理、制止、惩罚不力,……为了审好此案,审判人员首先向有关部门了解安纳咖粉、安钠咖片、咖啡因等毒、限药品的性能,并作了社会调查,掌握了毒品流入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因为,“毒品”一词是一个具有强烈规范色彩的概念,毒品区别于其他物质的自然属性并不为一般人所了解,而需要立法者进行明确的解释和界定。
当然,考虑到我国1979年刑法并未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在立法的正当性上似有可理解之处。但是,从刑法的威慑效果和司法适用的普遍性来看,“其他毒品”并不能发挥刑法的界限功能和统一司法适用的功能。如1984年有学者把贩毒犯罪的犯罪对象解释为“鸦片、海洛英、吗啡等具有麻醉性、长期吸食、注射后能使人成瘾癖的毒品。不包括致命剧毒品和医药单位为医疗需要而生产、出售的麻醉性物质”。这种解释代表了对1979年刑法中毒品范围的普遍认识,这种认识显然无法厘清毒品的范围和边界。
首先,用毒品解释毒品,存在循环解释的方法论错误。其次,通过对鸦片、海洛因、吗啡三种物质的本质属性的类推,推演其他毒品应该也具有麻醉性和成瘾性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把麻醉性和成瘾性作为其他毒品的根本特征。但是,具有麻醉性和成瘾性的物质种类非常繁多,其中一些物质还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比如烟草、酒精等。烟草和酒精在成瘾性和麻醉性方面与毒品并没有很清晰的差别,且从对社会的危害性来看,烟草和酒精所造成的危害更加大。如1958年,美国学者希弗斯在一部标准药理学教科书中发表了不同类型瘾品的上瘾可能性评分。按照各种瘾品在服用期间产生耐受性、情绪依赖、生理依赖、生理健康恶化、反社会行为以及戒除期间产生反社会行为等状况计分,每项4分,满分为24分。结果得分最高的是酒精,为21分。巴比妥酸盐得分为18分、海洛因16分、可卡因14分、大麻8分。美国著名的麻醉毒瘾专家科尔布也曾在1957年的一封私人书信中认为,大麻引起的陶醉不像酒精致醉那么危险。大麻所带来的是快感与幻想症状的混合,可能导致遐想与沉思,却不会有喝醉酒常见的暴怒、不负责任、胡作非为的行为。因此,把麻醉性和上瘾性作为“其他毒品”的界别标准并不准确和合理。
3.犯罪构成过于概括、宽泛
1979年刑法第171条中规定了贩卖、制造、运输毒品的加重犯罪构成要件,把“一贯、大量”贩卖、制造、运输毒品作为法定加重构成要件,并规定了五年以上的法定刑。问题是“一贯”和“大量”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并不具有指导司法适用的意义,反而会导致司法适用的随意性,并从事实上使司法权行使了立法权的职能,还使刑法的权威性受到冲击,有损法律的可预期性,也无法充分发挥刑法的威慑和一般预防功能。因为,“一贯”和“大量”这样的表述过于概括和宽泛,其核心意义并不明晰。比如,从事几次毒品犯罪属于“一贯”?从“一贯”的文义来看,一贯通常指多次或经常的意思,无论是多次、经常,还是一贯,从刑法明确性的角度来看,都没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再比如,“大量”一语本为数量多之义,对于危害性不尽相同的毒品而言,何种数量的毒品为大量毒品是立法者需要斟酌权衡的一个问题,况且海洛因的大量标准与鸦片的大量标准是否相同均成为问题。把“一贯”和“大量”这样明显概括、含混的术语交由司法者进行自由裁量和判断,实际上会导致法律的可预期性岌岌可危。如有学者指出:“由于刑法既是裁判规范,又是行为规范,理当具有明确性;如果含混不清、模棱两可或者前后矛盾,国民要么仍然不能预测自己的行为的性质,要么左右为难。”在某种意义上,过于概括、宽泛的刑事立法语言是对国家和公民之间关系的不正确认识所致的。因为刑事立法权不应当是国家约束、惩罚、管制公民的一种专断性权力,而是国家与公民间良性互动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的颁布权。刑事立法不仅要体现刑法规范对于司法权的限制和约束,还应当体现出引导公民合乎规范行为的职能。因此,在引导公民行为和约束司法裁量权的意义上,刑事立法应当具有明确性的要求,通过明确、具体的犯罪构成设置,保障公民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的预测可能性。
4.法定刑设置不均衡
因1979年刑法中并未单独规定走私毒品行为,而是由走私罪包容毒品走私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设置了两种法定刑:对于情节严重的走私行为,规定了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以走私为常业、走私数额巨大、走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种情形规定了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走私行为的情形作为法定从重情节。从罪刑均衡的角度来看,走私毒品行为的法定刑设置轻于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不符合轻罪轻罚、重罪重罚的罪刑均衡原则。因为,法定刑的轻重设置应当取决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当社会危害性较大时,则法定刑应当较高,同样,当社会危害性较小时,自然应当设置较低的法定刑。从社会危害性来看,走私毒品行为与制造、运输、贩卖毒品行为并无明显的差异,却在法定刑设置上存在明显的不同。走私毒品罪的最高法定刑为十年,而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的最高法定刑却为十五年。这种差异无法在正当性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反而人为地制造了走私毒品行为的危害性小于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的假象,这种假象既不符合社会大众的直觉,也不符合毒品犯罪危害性的理性评估结论。
此外,在法定加重情节和法定从重情节上,也存在失均衡之处。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的加重情节有两种,即大量或一贯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走私毒品行为的法定加重情节则有三种:以走私为常业、走私数额巨大、走私集团的首要分子。很明显,两种犯罪行为的加重情节并不一致。在查获数量较小的时候,走私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适用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而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犯罪分子则仅需要适用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法定从重情节上,只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走私毒品行为应当从重处罚,而没有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从重处罚。这对于危害性相同、犯罪行为方式相似的两类犯罪行为而言,此种罪刑的区别设置并不符合罪刑均衡原则。
二、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颁布前的三次修补
自1979年刑法颁布后,毒品犯罪在我国蔓延速度并未减弱,而呈逐渐扩大之势,这超出了立法者的判断和预期。立法者原本认为毒品犯罪在我国是个别和零星的现象,不可能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更不可能迅速发展和扩张。但是,毒品迅速蔓延的事实颠覆了立法者善良、简单的毒品形势判断,催生了修改毒品犯罪立法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面对毒品犯罪扩大的趋势,立法者祭起了严刑峻罚惩治毒品犯罪的大旗,认为禁毒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刑罚过轻,特别是未能设置死刑,期望运用以死刑为代表的严刑峻罚和群众性禁毒运动在短期内实现毒品的禁绝。
(一)三次修补的内容及意义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1979年刑法第171条中的法定刑进行了增补,增加了情节特别严重的法定刑设置,规定:“制造、贩卖、运输毒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前款所列罪行,情节严重的,按前款规定从重处罚。”
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该法第47条规定:“逃避海关监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是走私罪:(一)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武器、伪造货币进出境的,以牟利、传播为目的运输、携带、邮寄淫秽物品进出境的,或者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二)以牟利为目的,运输、携带、邮寄除前项所列物品外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的;(三)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特定减税或者免税的货物,数额较大的。以武装掩护走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走私货物、物品的,不论数额大小,都是走私罪。犯走私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事处罚包括判处罚金,判处没收走私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和违法所得。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犯走私罪的,由司法机关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判处罚金,判处没收走私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和违法所得。”
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第1条规定:“走私鸦片等毒品、武器、弹药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次修改尽管是部分条款的增补或修订,但是清晰地表达出立法者严密法网的决心,这种严密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高法定刑设置,即把走私、运输、制造、贩卖毒品的行为最高法定刑全部提高至死刑。其次,把包括毒品走私在内的走私毒品罪的处罚范围扩大到单位,既惩罚单位犯罪,也惩罚自然人犯罪。最后,在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中,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则从重处罚。这三次修改立足于1979年刑法关于毒品犯罪规定与严惩毒品犯罪之间的不够契合之处,在无法全面修改的前提下,在毒品犯罪的成立范围、量刑情节、处罚标准方面作了一定程度的明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一,在走私罪的具体行为方式中明确列举了逃避海关监管,运输、邮寄、携带毒品进出境的行为,这就使走私毒品的行为方式在法律中被明确和具体地规定,对于指导司法适用和一般预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在走私罪中规定了单位犯罪,并明确了单位的范围为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双罚制,这就为利用单位实施毒品走私等犯罪行为的刑法适用提供了准确的立法依据。其三,通过对毒品走私等行为成立犯罪侧重数量或金额的标准的调整,规定了以武装掩护走私、以暴力抗拒检查两种行为方式,无论数额大小,均成立犯罪。这事实上是对社会危害性综合评定思想的贯彻,不再单纯依赖数量、数额等可量化的标准作为社会危害性判断标准。
(二)三次修改的不足之处
尽管三次修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些不足是1979年刑法的延续,在三次修改中并未涉及和调整,如毒品概念的模糊性和虚无性、毒品犯罪行为方式的单一化等。除此之外,三次修补的条文本身还存在下列缺陷:
1.立法方式仍然过于粗放和概括,缺乏指导刑事司法的明确性
在三次修改中,规定了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即实施上述行为“情节特别严重”,也在走私罪中规定了“情节较轻”的处罚标准。问题在于,“情节严重”、“情节较轻”对于毒品犯罪这样的“无被害人犯罪”而言,很难把握其情节严重与否。因为毒品犯罪一般缺乏直接、相对的受害人,在可凭借经验、观察测定危害的范围内,无法评估和量定毒品犯罪情节是否严重,更不用说准确评估情节特别严重和情节较轻。在某种意义上,立法者只是出于立法的便利,在缺乏对毒品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具体、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情节特别严重”、“情节较轻”这样的在逻辑上正确、在经验上、规范上缺乏界限的标准作为毒品犯罪不同法定刑配置的依据。进一步而言,这也说明我国当时刑事立法指导思想过于扩张国家权力,忽视刑法明确性原则对公民自由的保障作用。
如有学者指出:“我国刑法中随处可见的‘情节严重’一词,其内涵和外延都极其含糊,它既可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又可以是区分重罪与轻罪的界限,至于其含义是什么,完全在于司法工作人员的理解,而一般公民则无从理解。”笔者认为,对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实害犯而言,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使用“情节严重”、“情节较轻”、“情节特别严重”等概括性表述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自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这类犯罪不仅具有经验上的可观察性,也容易形成社会共识。而对于毒品犯罪这类危险犯而言,其危害性程度非但无法量定,更因为社会大众对于毒品的危害性认识缺乏或分歧而很难形成比较共同和一致的认识,自然无法通过社会一般人的共识对司法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限制。因此,放弃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情节极其严重的具体情形的描述,“而以‘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概括。这种方式将使刑法的适用上获得较大弹性,不致遗漏应当导致法定刑升格的情节,从而实现刑法正义,但相对地也会造成法律的不安定性”。而刑法的安定性是刑法对公民自由保障功能的最重要体现,与刑法维持秩序的功能相比,刑法的自由保障功能正是我国所一直缺乏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2.不正确地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归类为经济犯罪
1982年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归类为经济犯罪,并不妥当。如有学者指出,这种归类方式“不尽科学、不很贴切,带有应急处置、权宜之计的明显痕迹”。确如上述论者所言,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实在不能归类在经济犯罪之中,这也表现出立法者混同了毒品犯罪危害性的政治叙事、法益侵害性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差异,用生活经验和政治叙事作为毒品犯罪归类的标准,导致了归类的错误。我国台湾学者林山田指出:“所谓经济犯罪乃指意图谋取不法利益,利用法律交往与经济交易所允许的经济活动方式,滥用经济秩序所赖以为存的诚实信用原则,违犯所有直接或间接规范经济活动之有关法令,而足以危害正常经济活动与干扰经济生活秩序,甚至于破坏整个经济结构的财产犯罪或图利犯罪。”而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侵害的法益为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或者说人民健康,实际上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与经济犯罪的侵害法益、行为方式均相差甚远,并不适合归类为经济犯罪。把制造、贩卖、运输毒品行为通常具有的牟利性作为识别其为经济犯罪的标准或依据,实际上并不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