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场调查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尽量减少和消除研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偏倚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为保证调查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应将质量控制理念贯穿于整个研究实践过程。
一、方案设计阶段
1.明确总体,样本适当 开展调查前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标总体,总体可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明确总体后,要确定采用哪一类型的调查设计,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若采用抽样调查,则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设计,明确样本含量的估算方法,而后进行充分的文献阅读和评估,进行样本含量的估算,务必确保调查研究样本含量满足要求。但样本含量也不可过大,样本量增加,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都增加,同时还将影响调查研究的质量。
2.编写执行手册 各类调查,尤其是大型的多中心合作项目,研究内容多,研究样本量大。因此,编写执行手册有助于增加课题相关人员对整个研究项目的了解,明确其本职工作及要求,保证研究质量。
3.调查方法、诊断标准和定义标准化 任何研究方案均应统一调查方法,如采取的是集中调查、入户调查、电话调查还是信函调查。还应对调查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作出统一的可执行的定义。疾病和健康事件的定义应尽量采用国际和国内公认的标准,以使研究结果有更高的认可度;若为自行制定的标准,也应明确交代,便于后续研究借鉴。
4.实验室仪器、试剂、操作和标准统一 实验室仪器、试剂、操作和标准的不统一会产生测量误差。在一项调查研究中,需使用统一的仪器和试剂,并按统一的要求和流程操作。如果是多中心研究,还要考虑设立中心实验室,以校准研究结果。
5.调查表编制 应根据具体的调查目的对调查表进行设计。原则上应做到需要统计分析的项目一项不漏,不需要统计分析的项目尽量避免。调查表的编制需经过预调查的评估和修正。
二、调查准备阶段
1.预调查 在开展正式调查前,应使用设计好的问卷初稿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以明确问卷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各调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产生偏倚的因素,进一步完善问卷,并提出有效的避免偏倚的措施。预调查还有助于了解完成一次调查所需的时间。一般而言,调查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佳,时间过长易造成调查对象的疲劳和不耐烦,影响调查质量;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有效获得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2.严格选拔和培训调查员 由于调查针对每个调查对象,一些即时数据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要求调查员必须努力保证对每一个调查对象的现场调查质量,若后续补充很有可能无法弥补也会增大发生误差的可能。因此,优秀的调查员是提高调查质量的关键,应对调查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
3.编写调查员手册 制定详细的调查员手册有利于调查工作实施的标准化。调查手册一般包括该项研究工作意义的简要介绍、调查时的注意事项、调查问卷中每一项目的详细定义及问卷填写要求等内容。
4.成立质量监督控制小组 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控制小组,用以考核调查实施、数据整理与分析及结果评价等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质量。
三、调查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和访谈录音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实施调查,避免产生调查员偏倚。在调查过程中,要仔细倾听调查对象的回答内容,如对方叙述不良事件时,要予以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如涉及隐私时,切忌他人在旁,并强调调查结果的保密性。同时,调查过程中应确保调查对象正确理解问题后再进行回答,不能过于追求速度。调查表上的项目应认真、如实填写。如调查对象拒绝回答,则应注明拒答,不可遗漏。此外,在获取调查对象的同意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录音,避免各种记录形式可能造成的偏差,保证调查记录的全面、完整与准确。
2.现场测量 现场测量应注意被检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如测量血压、体温时,需待被检者安定后方可进行,测量身高应注意一天内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间可能存在差异,测量体重也应注意饭前和饭后的差异。
3.样品的采集和运送 调查时可能需采集的样品包括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体液、毛发、排泄物等生物样品;还有食物、容器等。因此,需严格按照方案设计阶段明确的样品采集和运送方案进行,不可随意更改。
4.样品检测 应明确规定样品的保存条件和时限,使用国家或统一的标准、方法、仪器和试剂开展样品检测,同时还要做好严格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5.资料复核 开展严格、系统的资料复核工作,包括对每份调查问卷进程核查,检查问卷填写是否完整、正确。还应对完成的问卷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重复调查,以确保问卷资料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四、资料整理核查阶段
1.专人收集、核对调查表 应安排专人对全部调查表进行收集、整理及数据资料的逻辑核对工作,发现错误则及时纠正和补充。同时还应收集目标调查人群中未参加调查的对象资料,分析未参与调查与参与调查对象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补救工作。
2.资料的输录 由专业人员选拔和培训数据录入员,并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全部资料进行输录。为保证数据的输录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双遍录入或一定比例的重复录入。
五、资料分析和结果评价阶段
1.资料的核对与处理 对已录入计算机并完成建库的资料,在开展正式的数据分析前,应随机抽取一定比例与其原始调查表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质量。若出现较多错误,则应考虑数据的重新输录与整理。此外,异常值的判定标准要恰当。为便于组间比较,还可根据需要对某些连续型变量重新赋值。
2.统计方法选择和资料分析 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资料特点,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按照选取的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逐步分析,明确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及其影响并予以消除和控制;同时还应分析未参加调查的对象与参加调查的对象之间的可比性,明确已纳入研究的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详细策略和方法见本篇第三章。
3.结果评价 不同的研究设计具有不同的因果推断效力,因此下结论时应谨慎。与现有的报道结果进行比较时,首先应考虑两者是否具有可比性,如资料来源、时间、对象、方法和标准等是否一致,性别、年龄、职业等是否相似。将不具有可比性的资料进行对比是毫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