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妇科病良方验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节 经断复来

经断复来是指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亦称为“年老经水复行”,或称为“妇人经断复来”。

经断复来见于老年妇女,其一生经历了经、孕、产、乳等数伤阴血的阶段,年届七七肾气虚,天癸竭,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经水断绝。当进入老年期后,肾水阴虚逐渐影响他脏,或脾虚肝郁冲任失固或湿热下注、湿毒瘀结损伤冲任以致经断复行。

本病主要表现为经断后出血,但因其出血是发生在“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后,故出血量一般不多,因此辨出血的色质及伴随证候是辨本病属虚、属实的关键。一般来讲,血色淡,质稀者多属脾虚;色鲜红,质稠者多属肾阴虚;色红,夹有白带,质黏稠,有味者多属湿热;色暗,夹有杂色带下,恶臭者多属湿毒。兼证见神疲乏力,情志抑郁,脉弦无力者,多病在肝、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脉细数者,病在肾;外阴疹痒,口苦咽干,质红,苔黄腻者,多因湿热。

西医学认为,本病应注意参考各种检查结果,辨明属良性或恶性。一般年龄愈大,出血时间愈长,或出血离绝经时间愈远,反复发作,下腹部肿块增长速度快,伴腹水、恶病质或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增决者,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治疗首分良性恶性,良性者当以固摄冲任为大法,或补虚或攻邪,或扶正祛邪;恶性病变者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属本节讨论。

安老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 大熟地一两九(30g),白芍五钱(15g),当归五钱(15g),川芎三钱(9g),白术五钱(15g),牡丹皮三钱(9g),延胡索一钱(3g),甘草一钱(3g),柴胡一钱(3g)。

用法 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功用 益脾补肝,育阴止漏。

主治 老年妇女肝脾两虚,肾水亏耗,月经已绝,忽而复行,或下紫血块,或下血淋漓如红血淋。

方解 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胃之阴血;用柴胡、白芍、牡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用甘草、白术、延胡索以利腰脐而和腹疼,入于表里之间,通乎经络之内。用之得宜。原书指征:“此方补益肝脾之气,气足自能生血而摄血。尤妙大补肾水,水足而肝气自舒,肝舒而脾自得养,肝藏之而脾统之,又安有泄漏者,又何虑其血崩哉!”

辨证要点 临床运用以月经已绝,忽而复行,或下紫血块,或下血淋漓如红血淋为辨证要点。

随症加减 量多者加贯众炭、棕榈炭等以收涩止血;肾虚腰酸者,加杜仲、续断、桑寄生以补肾壮腰。

名医验案

江西省名老中医王鼎三用安老汤加减年老经水复行,其验案如下:杜氏,女,60岁,西白人。断经多年,复而又行。色黑成块,腰酸腿困,面白颧红,脉虚而数。此为肝郁脾虚,肾阴不足,阴火妄动,宜益气摄血,补肾降火,兼以舒肝为治。人参15g,生黄芪20g,熟地20g,炒白术12g,全当归12g,山茱萸15g,陈阿胶(烊化)9g,荆芥穗4.5g,棕榈炭9g,续断9g,炒黄柏9g,炒香附1.5g,炙甘草3g。复诊:血止病愈。又嘱服定坤丹五粒,以图巩固。

参考文献

赵建生. 王鼎三妇科医案选[J]. 山西中医,1985,1(3):31-33.

知柏地黄丸

《医宗金鉴》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山茱萸、干山药各四钱(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9g),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各二钱(6g)。

用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温开水送下。

功用 滋阴降火。

主治 经断复来属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者。症见: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方解 本方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方用熟地黄滋肾填精为君;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脾益肾而固经,共为臣药;三药合用,三阴并补,重在滋肾,“壮水以制阳光”。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益脾;泽泻清泄肾火以利尿,并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共为佐使药。黄柏泻肾中相火、退虚热,知母滋肾降火、退蒸除热。诸药合用,则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是通补开合的方剂。

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以经断复来,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参考文献

叶平. 妇科临床活用知柏地黄汤的体会[J]. 浙江中医杂志,1994(10):459.

固气清宫汤

姚寓晨经验方

组成 炙黄芪20g,炒黄芩12g,焦白术10g,贯众炭15g,党参15g,炒当归12g,山药45g,制黄精15g,地榆炭12g,煅花蕊石先煎15g。

主治 老年经断复来属于精气亏损、劳心动火者。症见:出血深红或赤块,心烦神疲,头晕心悸,口干潮热,舌暗红,脉细弱小弦。

用法 水煎服,一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 本方以黄芪、党参益脾肾之气;黄芩清血分之热;焦白术配贯众炭,“利腰脐间血”,清胞中之火。黄精《别录》谓能“补中益气,安五脏”。所用“三黄”(黄芪、黄芩、黄精),乃固气清宫法之主药。重用山药,调益脾肾,此味甘液浓,对老妇尤宜。炒当归补血活血,煅花蕊石化瘀止血。以上药选既无滋腻壅滞,又无辛燥助火,固本澄源而获痊愈。

辨证要点 临床上以老年经断复来,出血深红或赤块,心烦神疲,舌红,脉细弱等为辨证要点。

随症加减 待血止症减,再以肉苁蓉、五味子、桑椹、山药从肝肾调治善后,以巩固疗效。

名医验案

本方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姚寓晨的临床经验方。其验案如下:贾某,64岁,1985年3月1日诊。绝经15年,因操劳过度,更加之烦恼久积,忽然阴道出血,色深红赤小块已旬余。妇科理化检查排除恶性病变,诊为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刻诊:头晕心悸,时感烘热,神倦乏力,口干不欲饮,苔薄舌暗红,脉细弱小弦,责之气虚宫热,脉络失养,拟予固气清宫汤。服上药3剂血止,惟仍感心悸、头晕,纳谷不振。予以上方加茯苓、百合、山栀8剂后症减神爽。后再以肉苁蓉、五味子、桑椹、山药从肝肾调治2个月。随访2年,出血不见复发,妇检未现异常。

参考文献

姚石安. 姚寓晨诊治老年妇科病的经验[J]. 中医杂志,1988(12):18-19.

益气固冲汤

赵昌基经验方

组成 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0g,熟地黄30g,当归10g,阿胶珠10g,山茱萸10g,海螵蛸30g,旱莲草30g,益母草3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 健脾补肾,益气固冲。

主治 老年妇女脾肾气虚,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而导致经水复来。症见:经量多,色淡,质清晰,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少,大便稀溏,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固摄经血;熟地黄、当归、阿胶珠补肾养血止血;山茱萸、海螵蛸收敛止血;旱莲草养阴补肾,凉血止血;益母草化瘀止血。全方健脾补肾、益气固冲以治其本,养血止血以治其标,标本兼治,止血效佳。

辨证要点 临床以老年经水复来,量多色淡,质清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脾肾气虚证为辨证要点。

随症加减 血止之后,加砂仁6g,大枣15g,甘草6g,健脾和胃。

名医验案

本方为湖北恩施名医赵昌基的临床经验方,其在运用时,摘其验案如下:唐某,女,58岁,咸丰县某镇农民,1977年5月上旬初诊。患者自诉绝经6年余,3日前无明显诱因阴道下血,量多,色淡,质清晰,小腹空坠,伴头昏心慌,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脘痞塞,纳少,大便稀溏,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肾气虚,冲任不固,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固冲,方用自拟益气固冲汤,水煎服,一日1剂。二诊:服上方2剂后,血量减少,精神、食欲转佳。继上方加砂仁6g,大枣15g,甘草6g,再服5剂,血止,诸症悉除。后用归脾丸调治半月余善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参考文献

赵晓琴.赵昌基临床经验与学术研究[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