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水城、生态城规划设计:低碳南宁的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1955~1982年—单中心放射状拓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时期作为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在交通设施的引导下,南宁的城市形态已经由初期的临水带状发展特征逐渐转变为沿铁路和公路为主的交通干道轴向及临水型轴向并重的发展特征,后来随着一系列交通工程的完工及邕江水运的逐渐衰落则加速了以交通为导向拓展形式[3]

1955年前后,南宁市的总体布局还仅局限于中心城范围。新中国成立后南宁首次编制较完善的1958年版总体规划(图1-2)参考了重视形式的前苏联规划模式,城市布局以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道路网采用环形加放射状布置。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首座跨江(邕江)大桥,加强了南北联系。南岸工业区随铁路编组站的设置得到一定发展,并依托铁路布置工业用地。这个阶段规划强调功能分区,围绕着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突出了工业布局,以工业项目布局带动城市建成区的外延扩大,奠定了城市布局基本框架和中心区为服务及居住区,西郊、江南、北湖为生产区的格局。同时,外围的卫星城也开始逐渐形成。

图1-2 1958年版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图

(资料来源:2008年南宁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对比这两张图可以看出,1982年南宁城市规划布局(图1-3)很大程度上沿袭了1958年总规的空间发展模式,仍为集中圈层结构布局。另外,一块飞地位于城市西部。改革开放以后,南宁市社会经济建设各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用地布局上,1982年版规划基本沿用了20世纪60年代的原有格局,城市综合职能仍旧依托于旧城中心,没有突破单中心的城市结构,并确立了环形加放射的城市路网格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表现出的弊端越来越多,高度集聚的旧城使得旧城中心交通、环境、建设投资成本等压力过大。

图1-3 1982年版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图

(资料来源:2008年南宁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从空间拓展动力机制看,由于受到交通方式及产业布局影响,弱化了水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决定了这个阶段南宁城市形态呈环形放射状布局。从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到周边国际环境(局部战争)的影响,突出强调了边防,南宁未提出较高的城市发展目标,发展局限于广西省范围。因此,这个时期的城市规模不能完全适应后来的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建设和空间拓展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