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能源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能源的品质概念

能源品质考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问题、连续供能问题和运输费用问题、能源转化的品位问题、储量和分布问题等。通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就能最终确定能源的品质。

2.3.1 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目前,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能源只有达到一定的能流密度或能量密度时,才可以被用作主要能源并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能流密度和能量密度是判断某种能源品质的重要考虑指标之一。

(1)能量密度

所谓能量密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释放的能量。石油的能量密度为4.32×107J/kg,煤的能量密度为2.74×107 J/kg,而广义上的生态能源核能则拥有更大的能量密度,如铀-235的能量密度为7.49×1013 J/kg,比常规化石燃料大上百万倍。生物质的能量密度为1.92×107J/kg,为煤的70%左右,属于能量密度较高的能源。

(2)能流密度

能流密度是指在一定单位面积或空间内,从某种能源所得到的实际功率。主要用来评价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风能和太阳能的能流密度为每平方米100瓦左右,是能流密度相对较低的能源。

2.3.2 能源的储量和分布

能源的储量在能源品质的评价中是应该首要考虑的条件。只有能提供储量相当的能源数量,才具有开采的价值。当然,质量和数量是统一的,它们构成了评价能源的2个方面。

能源的分布对能源使用的经济价值也会产生影响。我国的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主要偏华北,相对集中,并且储量稳定丰富,但为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源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分布广泛,但相对分散、难以收集。

2.3.3 能源转化的品位问题

能源本身转化供能的特点直接决定能源转化的品位。目前,用化石燃料发电产生的能源,相当部分的热量因散失和燃烧不充分而浪费,仅有部分的燃料热值变成电能。另外,煤在燃烧的过程中,排放的CO2加大了温室效应。因煤中含有氮、硫等元素,也会排放大量的NO、NO2和SO2等有害气体,从而污染大气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据统计,占全国60%的粉尘,67%的NOx,71%的CO2以及87%的SO2都是由燃煤发电造成的。

与之相比,核能发电比较清洁,不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但是它有独特的“弊端”。如核电厂的反应器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民众及生态造成伤害。2011年,在日本福岛发生的9.0级地震致使核泄漏的事件,给了人类一个惨痛的教训。

相对于煤而言,生物质能的热值比较低,但生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排放NO、NO2和SO2等有害气体,并且实现了CO2的“零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质的转化利用技术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生物质在逐渐地向高品位的能源转变。

2.3.4 能源的连续供能和运输问题

作为能源,就要能够按照需求的快慢与大小而不间断地供应能量。在这方面,化石燃料比较容易实现,而生物质由于受季节和地域分布的影响,很难实现连续供能。

能源的集中地,一般都远离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因而就要考虑成本和运输费用等问题。相比于煤炭资源,生物质密度较小,无疑增多了运输成本。但是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成功地研制出生物质的破碎技术,有效地增加了生物质的密度,减小了生物质的体积,从而显著地减少了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