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底,毛泽东引兵井冈,点燃星火,在偏僻贫穷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在敌人的封锁下,缺吃少穿,不少人看不到希望,对红军的前途有些悲观。1929年12月底,林彪给毛泽东写信,反映部队的这种情绪。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回信,说:“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毛泽东在这封信中还精彩地写道:“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它(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很形象,既表明毛泽东是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者,又鼓舞了革命者、追随者的信心。
毛泽东是战略大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战略预见,使人们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迷茫中看到方向,在失败中看到胜利的曙光。
果然,中国共产党以燎原之势发展。多年之后,建立了一个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2月,林彪向中央提出,公开刊行毛泽东当年的这封信时,不要公布他的姓名——他怕影响他的形象。此时的林彪,已是国内外著名的将领。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这个要求。
1950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时候,给林彪的这封信,被毛泽东改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中批评林彪的话,也进行了删改。
文章起什么题目,很重要。一个好题目,可以夺人的眼球,足以把那些平庸的题目甩得远远的。一个读书人,见一本书,先看目录,那些好的文章题目,自然会脱颖而出,谁也挡不住。读书人往往会径直翻到好题目的那一页,如同舞会的主宾从舞池里挑出最漂亮的舞伴一样。
毛泽东在1958年初的南宁会议上说:“办报的不但要会写文章,而且要选好题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闻也得有醒目的标题。”毫无疑问,作为文章题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为概括和响亮,既彰显了观点主张,又醒目夺人,是好题目。这样的标题,体现了他一贯提倡的话风文风:文章要有“中国气派,不要欧化,不要洋八股,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
正因为有个好题目,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老话,得以更为广泛地流传。
1962年8月8日,遥远的厄瓜多尔的“人民行动运动”领导人阿劳霍在受到毛泽东接见时说:“我们那里有毛主席的著作,像《矛盾论》、《实践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把它们当作我们斗争的指南。”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
“星火燎原”的意思,可以追溯到《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原,不可向迩。”《后汉书》也有“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的话。明人张居正在《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中说:“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清代严有禧的《漱华随笔·贺相国》也说:“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毛泽东十分善于用民族的言语、民间的老话,讲他的革命的道理、崭新的理论。
明朝朱国桢的《涌幢小品》有一句话:“星星之火,勺水可灭。”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其道而用之。两句话放在一起品,亦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老话,因为毛泽东的使用而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解放军出版社1959年底开始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十卷,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回忆录。“星火燎原”四个字,也是请毛泽东专门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