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价值与思路方法
关于清代中泰关系,除有上述研究不足外,还有许多历史疑问。如清朝与暹罗政治关系是何性质、清代暹罗共有多少次遣使朝贡、暹罗频繁朝贡的原动力是什么、19世纪中叶后暹罗为何不再朝贡、清政府对暹罗绝贡是何态度、清政府对西方势力在暹扩张有何反应、清朝官民对暹罗近代化改革有何认识、晚清政府与暹罗为何迟迟不能建立近代外交关系、清朝与暹罗的贸易往来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清代华人移民暹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清政府和暹政府对华人移民暹罗态度和政策如何,这些都是中泰关系史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廓清的重要问题。本书的研究,希望能对以上研究不足和历史疑问作出补充和解答。
而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历史,是为研究现实问题的人提供历史资料,通过对历史问题的阐释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清代中泰关系,是今天中泰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基础。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今天,研究总结清代中泰关系的历史与经验,对解决中泰关系诸多现实问题,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鉴此,本书的研究思路为:系统论述清代中泰关系历史发展变化,在深入剖析两国政治交往的同时,也讨论两国政治交往影响下的经贸关系、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在论述两国中央政府交往的同时,也注意探讨两国地方政府及民间层面的交流与影响;在研究暹罗贡期、贡道、贡物及清朝赐予、敕封等朝贡制度本身的同时,也注意对制度运行实践的考察,以期廓清清代中泰关系的发展流变和性质特征,并对清代中泰关系研究中的历史疑问做出分析解答。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书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考据。本书尽量使用原始档案文献,包括已经出版的历朝上谕档、宫中档、《史料旬刊》《明清史料》《清代外交史料》《清季外交史料》《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等,也包括尚未出版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内务府奏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清外务部档案等,还包括私人文集如薛福成《庸盦全集》《李鸿章全集》等中的档案。二是文献互证。在清朝对外关系记载中,中文档案文献之间、中外文档案资料间的分歧是随处可见的,这些分歧有的是记载与不记载之别,有的是记载详略之差,更有的是记述事实的差异。对此,本成果注意对中外档案史籍记载进行对比互证,找出其中的差别,分析差别的原因,把研究引向深入。三是图表分析。本书共制作复制了14个表格和5张地图,以期直观表现清代中泰关系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四是计量统计。本书在考察中泰贸易往来和暹罗华侨华人时,采用了计量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