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勾践
提起“卧薪尝胆”这个典故,我们炎黄子孙不仅马上就会联想到越王勾践,而且还知道它是用来形容不忘耻辱、立志雪恨的一个成语。那么,我们来讲一讲这则成语的来龙去脉。
越王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相传越王室是大禹的后代,因偏处东南,一直比较落后,传国二十余世,到了勾践的父亲允常统治的时候,国势才日渐强大。它的邻国吴国,此时由阖闾当政,也正处于昌盛时期。两国为了争霸,时常发生战争。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重兵攻入楚国的郢都。越王允常乘机发兵,偷袭了吴国,吴军大败。十年之后,阖闾乘允常新丧、儿子勾践初立之机,兴兵伐越复仇。两国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南),结果吴军又败,而且阖闾还受了重伤,当夜含恨死去。
阖闾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日夜操练人马,图报父仇。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大夫范蠡的劝告,企图先发制人,于是贸然兴师攻吴。夫差率领全国的精兵进行抵抗,双方战于夫椒山(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西南)。这次越军遭到惨败。勾践只带着五千残军退到了会稽山上,被吴军包围起来。
面对国家将亡的危险,勾践悔恨万分。他决定承受任何耻辱、不惜一切代价和吴国讲和。于是派大夫文种到吴国进行谈判,同意自己向吴王称臣,妻子称妾,女儿献给吴王,大夫之女献给吴国大夫,士人之女献给吴国之士。同时,将金玉、宝器也献给吴国,并年年进贡。但是,这次求和因吴国大臣伍子胥的坚决反对而流产。勾践失去了信心,想要杀掉妻子,燔烧宝器,以死相拼,但被文种劝止了。后来,他们君臣决定用美女、宝器重贿吴王宠臣伯嚭,通过他来说服吴王。果然,吴王答应了。但和约的条件很苛刻,除了勾践自己提出的上述条件外,吴王还要求把越国国门的钥匙交给吴国,勾践作为人质扣于吴国。只有这样,越国才能保存。为了东山再起,勾践同意了这些条件。
会稽解围之后,勾践公开向越国人民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我不自量力,发动了这场战争,使百姓暴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对不起你们。”并表示了再造国家的决心。然后,他“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以此争取人民的谅解和支持。
回国后,勾践时刻不忘复仇,“苦身焦思”,躺在柴堆上睡觉,把苦胆吊在座旁,无论是坐着还是躺下,都要看一眼苦胆。饭前也要尝一口,然后自问道:“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国内一切都安定下来之后,勾践带着妻子、范蠡等一百多人,到吴国做吴王的臣隶。在吴期间,勾践谨小慎微,忍辱侍候吴王。不仅为夫差牵马,甚至被要求尝试夫差的便溺以察其病情。这样在吴国拘禁了三年,终于赢得了吴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国。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励精图治,期望报仇雪恨。在政治上,他招贤任能,对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重礼相待。范蠡长于用兵,勾践委以兵权;文种善于治国,就让他负责内政。在经济上,勾践努力发展生产,开辟四野,充实仓廪,轻徭薄赋。在军事上,勾践积极备战,重建了陆军和水军,训练从严从难,实行赏罚制度,“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在外交上,暗中与楚、晋、齐结盟,组成反吴的统一战线。除此之外,勾践还躬身参加生产,“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并带头节俭,“食不加肉,衣不重采”。他尤其重视取得民心,“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而且安富济贫,使贫富都得到好处。几年之后,越国又强盛起来。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俟机洗雪会稽之耻。
公元前484年,吴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又大败齐军,夫差由此更加骄淫。生活上追求享乐,不顾人民疾苦。为了称霸中原,一意穷兵黩武。谋臣伍子胥多次直谏,告诫他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反被认为是妖言而遭赐死。宠臣伯嚭受贿阿谀,却受重用。吴国政治日益黑暗。
两年之后,夫差率全国军队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国争霸。国内只有“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乘虚攻入吴国,烧毁了吴都姑苏城,缴获了王舟,俘虏了吴太子。夫差因在外日久,士卒疲惫,国内又仓廪空虚,于是决定献厚礼与越讲和。勾践估计暂时还没有能力灭掉吴国,就允许了吴国的求和。
公元前478年,勾践经过缜密的准备之后,终于发动了灭吴的战争。这场战争打得相当艰苦,前后达六年之久,最后终于将夫差逼上了姑苏山。夫差仿照当年勾践故事,使大夫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乞求勾践保存吴国。勾践想要答应吴国的请求,范蠡对勾践说:“当年会稽遭祸,是上天把越赐给吴国的,吴国不要。现在上天把吴赐给越国,越可不能失去良机而不取呀!”勾践终于逼迫夫差自杀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讲的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凡二十余年图志恢复的故事。
勾践灭吴之后,乘晋、楚大国衰败之机,也北进中原,迫使齐、晋诸国会盟徐州,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写下了春秋争霸战争的最后一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