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本色,精英气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一所平民精英学校

这座始建于1947年的老校,恍然间已走过70载风雨岁月。它犹如一棵粗壮挺拔、根系发达、枝干遒劲的大树,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散发着勃勃生机。

 

坐落在上海西南部的七宝古镇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文化内涵的历史名镇,同时也因为千年古镇的身份,在上海人心中拥有一份特别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而在七宝古镇的文化板块构成中,除了那些历经岁月淘洗下的文化遗产之外,还有一个熠熠闪光、洋溢着现代文化气息的亮点,那就是七宝中学。

这座始建于1947年的老校,恍然间已走过70载的风雨岁月。它犹如一棵粗壮挺拔、根系发达、枝干遒劲的大树,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花果飘香,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追求。个性不同的学校会在孩子的身上打上鲜明的烙印,形成独特的气质。七宝中学作为一所洋溢着人文精神的校园,它赋予孩子的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呢?

20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迅猛发展与文化教育滞后之间的差异,社会上出现了“人文失衡、道德滑坡”的状况,学校教育也因应试教育的惯性呈现出“重理轻文、重智轻德”的倾向。此外,由于教育中缺乏对人本身发展的关注,“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命题思考有所淡漠。许多学生表现为人际关系冷漠、责任感缺乏、人文情怀淡漠。在此背景下,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于1996年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

“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主张现代教育首先是塑造“全人”的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育人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重视“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它重视培养学生能用批判的、反思的眼光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美好生活的内涵,能对人类的生存状况有一种发展性的审视与理性的省思,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思考并为之努力和奋斗。因此,学校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浓郁的人文素养,懂得“何以为人”“为何而生”,具备与人为善的品质,求真的精神,爱国报国之心,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具备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甚至对世界承担责任的态度,具有开阔的胸怀、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同时还具有自我激励的能力,有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题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直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并不意味着注重学生的片面发展,七宝中学强调的“人文见长”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要体现“人文见长”,首先必须在扎实学科知识和技能上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文见长”就失去了依托和基础。因此,在培养目标上,概括地讲,学校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人文的“韵味”和“风范”上,应具有一种心胸宽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具有一种自尊、自信、自谦、自强的精神和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具有求实务远的作风、质朴高雅的气质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著名学者傅国涌先生说:“在本质的意义上,我感到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胜地。”这是对素质教育精确而又诗意的阐释。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包含了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增长,更包含了其人格和精神的成长。只有注重深邃的内在精神品质和良好的外在形象的提升,才能够为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和后劲。正因为如此,七宝中学特别注重对学生精神气质和外在形象的培养。

2003年5月20日下午,在七宝中学召开的第十六届团学联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同学们慷慨激昂地阐述他们对“七中人的精神和形象”的认识与理解。经过热烈讨论,最终七中的学子们提出了七中人的精神是“自尊、自强、自信心,创新、诚信、责任心,常怀感激之心”;七中人的形象是“绅士风度、淑女形象,微笑待人、书生意气,热情开朗、青春朝气”。

“绅士风度、淑女形象”,讲求服饰得体,有礼有节,谈吐文雅,形象儒雅;“微笑待人、书生意气,热情开朗、青春朝气”则希望学生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懂文明礼仪,有人文底蕴,充满青春的朝气,具有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次大讨论的结果,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七宝中学的学生所应具有的精神形象和气质内涵,为每一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行为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后来学校提出“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七宝中学举行6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结合时代发展的变革趋势、国家民族振兴的需求以及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学生特点的评价等,学校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进行了修改完善,于2007年年底正式提出“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这一新的育人目标。这一育人目标期望学校的学生学成之后,能拥有一份大地情怀,能从内而外始终保持一种平民本色;同时,又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勇于担当,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当然,学校要培养的“精英”是具有精英气质的“社会英才”,不是高高在上、仰视才见、供人膜拜的所谓的“精英阶层”。具有这种气质的人能够始终将根深扎于大众中,是真正融入大众、代表大众、服务大众、引领大众的“精英人才”。

王元化先生的“平民本色,精英气质”题词

“平民本色”,该怎样理解?我们知道,所谓“平民”本指平和、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汉书·食货志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所谓“本色”,古人以青、黄、赤、白、黑等五色为正色,也称本色;现在则大都用以指质朴自然、不加矫饰的本来面貌。理解这些后也就不难概括出“平民本色”的含义,即人类拥有和表现出来的最原始的优良本性,这种本性往往又是普遍的和稳定的。教育要使其对象“保持平民本色”,那就不仅仅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培养一批有着勤奋刻苦、诚实善良、谦逊朴素和懂得感恩等品质的社会合格公民。

“精英气质”呢?“精英”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或影响。而在中国古代,像三国时期的刘劭在《人物志》这样的书中提到的“夫草之精秀者为英”等言论者,亦不在少数。他们赋予了精英“精华”“事物之最精粹”“人之最美好者”等诸如此类的内涵。既然是人中之人,那必然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态度,要能够引领社会进步,并要为之而奋斗终生。因此,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自身品质、理想追求、社会实践等都必不可少。

余秋雨“七宝书声未曾断,滋润上海六十年”题词

七宝中学对“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内涵理解是逐步深化和不断完善的。2007年七宝中学60周年校庆之际,七宝中学校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夏中义教授在给七宝中学学生的演讲中,用“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敢担当”这十二个字来概括“精英气质”的内涵,即:

爱读书:尽可能地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优秀的品格。

会思考:善于反思,具备批判性的思维,从而明辨是非真伪;善于创新,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

有才情:文理兼修、精进技艺,掌握基础学科扎实的知识技能,并热情参加各类课程学习和益智、怡情、健体的各种活动。

敢担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精英应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精英”,“敢担当”是“精英气质”的本质特征,“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是涵养“精英气质”的方法和渠道。只有“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的人才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

2011年,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在多年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用“爱生活、会实践、有爱心、能自强”这十二个字阐释了“平民本色”的内涵,即:

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生命的热情,用不懈的努力创造生活,用积极的态度改善生活,用激越的灵感感悟生活,用平静的心态享受生活,在恬淡中找到生活的兴趣,从而找到生存的意义,感受生活的快乐。

会实践:在实践中发展智慧,用智慧指导实践,进行改革和创造。

有爱心:有主动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心中有大爱,对他人懂得关心,对弱者给予同情,对生命怀有崇敬。

能自强:自强不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存状况,改变命运处境,让平凡的生命焕发出不凡的光彩。

“爱生活”是“平民本色”的基调,“会实践”是“平民本色”的底色,“有爱心”是“平民本色”的核心,“能自强”是“平民本色”中的耀眼色彩。

理想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目的则是让人有灵魂。“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教育是人的灵魂,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保持平民本色”是七宝中学对“人之初,性本善”的认可,是对符合个体发展的道德品质的自然需求,是对从生活体验和人生思考中获得理性思维的选择;“培养精英气质”是七宝中学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承认,是对培养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执着追求,是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国家发展义务的誓言。当然,“平民本色”是“精英气质”的基础,没有“平民本色”的“精英气质”是浮夸之气、奢靡之气、傲慢之气。因此,“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不仅是七宝中学对其教育理念的具体延伸,也是对其培养目标的概括表述,更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

从交通不便的偏远小镇到如今依旧不甚繁华的都市边缘,从衣着朴实的教师到被很多城里人瞧不上眼的乡下孩子。是的,他们是社会底层的民众,没有富甲一方的财富,他们是最普通的学生,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但他们默然前行,有着对这个国家最炽烈的爱和对这个社会最深的承诺。七宝中学要求自己的学子知识广博、品性高尚,要求自己的学子热爱生活、身心健康。七宝中学也对自己的学子寄托着殷切期望,期望他们志趣高远、敢于创新,期望他们激流勇进、勇于担当!

建校至今,从七宝中学毕业的学子数以万计,他们分布在世界和全国各地,其中有中科院院士、“中国电脑之父”王选教授,工程院院士、中国稀土专家王震希教授,有工程院院士泌尿科专家项坤山教授等一批杰出人才,他们为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工作,七宝中学也从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重点中学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教育界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沪上名校。七中毕业的莘莘学子,无论贡献大小,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身处何地,都永远心系母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生命力使然。每年的寒假、暑假、教师节等,都有大批七中毕业学子到学校来看老师,或到学校的自清池畔或青春广场走一走,重温他们当年的读书岁月。他们之所以一次次回母校,深情地拥抱校园,本质上其实是在感念那一份让他们永难忘怀的文化记忆——学校“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文化浸润让他们成人、成才、成功。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该是怎样的情怀,让七宝学子眷恋母校,根植大地,尽接地气;又是怎样的心胸,让七宝学子主动担当起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的责任?这也许只有长于斯感于斯的七宝学子自己,才会有最真、最浓的理解。

王选教授等一批七宝中学老校友合影

【七宝中学简介】

上海市七宝中学创建于1947年,地处上海西南千年古镇——七宝镇,1961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97年搬入总投资2亿元的新校舍,成为上海市11所高标准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46.7亩,建筑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是上海市11所高标准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学校现有学生1900余人,48个教学班级,包括8个“内地新疆高中班”的320名来自新疆各地的多民族学生。

2000年9月开始承办新疆高中班,是全国最早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之一; 2005年9月成立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目前集团核心学校有14所,同年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各种专业教室、场馆俱全。学子人文书院被评为“上海市校园十大景观”之一;学生科学研究院19个创新实验室是学校创新的策源地;人文、研究、创新是学校一道内蕴深厚的风景……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崇尚一流、富有创新激情和实践智慧的教师队伍。拥有在岗特级教师14人,高级教师106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在职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数量位于上海市高中前列。

七宝中学校园正门

学校高考升学率已连续多年位列上海市前列,有许多同学考取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名校或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七宝中学毕业的学生都能升入本科院校,九成以上的学生被国内重点大学录取。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在上海一直名列前茅,连续4年居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一名,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秉承“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理念,以“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为学生培养目标,正在向建设“研究型高中”的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