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偏见是对公正的无意识偏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一些人或事会关系到切身利益,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倾向于自己的利益,而使自己的言行偏离公正,思想发生偏颇。
一、什么是利益偏见
利益偏见就是对公正产生的一种无意识的、微妙的偏离。其主要特征有两个:一是它不是主观的,具有无意识性;二是它是一种微妙的偏离。出于对利害关系的考虑而有意做出显失公正的判断,不是利益偏见,而是有意识地规避风险,争取利益。
由于利益偏见是无意识的微妙偏离,并不是由主观、有意识地造成的,所以,在司法裁判、行政行为等案例中,要求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人进行回避,主要原因就是避免利益偏见的干扰。
利益偏见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大多数的恋人都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人;攻克一个新课题,组员都会强调自己负责完成部分的重要性,而且对自己在攻克课题中贡献的评价,往往比对其他组员的评价要高一些……“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句俗话说的也是利益偏见。
二、两种典型的利益偏见
(一)“鸡眼思维”
“鸡眼思维”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利益偏见,好比是一个毫无修养的人,只因一个过路人不小心踩着了他的鸡眼,他就认为这个过路人是世界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坏蛋。这种人是典型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贪图私利,总看到自己自以为吃亏的事情,并把它作为评判人或事的标准。
(二)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他对此物品价值的评价就会远远高于他拥有之前的评价。由于禀赋效应的存在,人们在权衡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对“避害”考虑的更多一些,对“趋利”考虑的要相对少一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禀赋效应的影响,人们往往会有如下表现:
1.安于现状情结。禀赋效应容易使人满足现状,他们往往不愿意和不接受环境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安于现状”的情绪会使他们在谈判中表现出不肯低头妥协。工资刚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类人往往是宁可丢掉工作,也不愿意接受降薪。再如,老公司的制度与现行不再匹配,效率非常低,但一旦对此进行修改,员工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而强烈阻挠。
2.倾向于避免失去所拥有的东西,害怕改变会带来损失。由于禀赋效应的存在和影响,人们往往会担心改变会带来损失,因此更容易倾向于避免失去自己的拥有。例如,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居民总会觉得他们得到的补偿太少,于是就会提出得到比购买同样的房子价格更高的赔偿,这样就会因补偿价格与拆迁机构发生争执。
3.在卖出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受禀赋效应的影响,拥有商品的人会非理性地高估其商品的价值,并期望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去,而购买者却不愿意接受高昂的价格,想低价买入,这种反差往往容易导致商品交易量的减小,直接影响市场交易的效率。
4.股市和房市出现的奇怪现象。在股市或楼市中,存在着一种常见而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股票或者房地产的价格越低,成交量反而会越低,这与传统的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是不相符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股价或房价越往下跌,人们对它预期的价格还会再进一步下跌,于是为规避继续下跌造成的风险损失,人们就不愿意或者是不敢购买。这也是受禀赋效应影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