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裁定“好球”和“坏球”的偏差
让我们从棒球开始。2007年,MLB的网站mlb.com在比赛球场上安装了摄像头,跟踪每一次投球的位置(精确到厘米),球迷们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一个球一个球地跟进赛事。这一数据叫作Pitch f/x,它不光跟踪投球的位置,还跟踪其速度、移动和投球的类型。不过,我们使用这些包括了近200万次投球以及115万次对投球裁定的数据,却有着另一个目的:评估裁判的准确性。首先,数据显示,裁判准确得惊人。平均而言,裁判只有14.4%的概率做出错误的裁定。考虑到投球的平均初始时速为148公里,又以137公里以上的时速飞越本垒,一般还带有各种旋转和平移,裁判这么高的准确率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些数字会随赛场局面而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假设击球手已面对两好球,如果裁判再裁定一次好球,击球手就出局了。回顾过去三年棒球赛场上所有两好球局面下裁判对好环球的判定(不包括两好球三坏球的局面),我们发现裁判的判罚正确率只有61%。也就是说,裁判有39%的时候对这些投球做出错误裁定。因此,在两好球局面下,裁判的失误率是正常情况的两倍,这样更有利于击球方。
碰到相反的情况,即击球手碰上三坏球,下一次投球再是坏球,击球手就可以保送上一垒,那又会怎么样呢?由于不作为偏差,裁判会很不情愿地将下一个球裁定为坏球,因为这会让击球手上一垒。考察所有事实上落在好球区之外的投球,我们得出裁判的正常失误率是12.2%,即裁判会把12.2%的坏球判为好球。然而,如果击球手已经有三个坏球了(不包括两好球三坏球的情况),裁判会有20%的概率把坏球叫成好球,这样更有利于投球方。
换句话说,裁判不喜欢保送击球手上垒,也不喜欢击球手被三振出局,而是希望延长击球,让球员们自行决定结果。哪怕这意味着做出不正确的裁定,他们仍然会这么做,至少他们会放弃压力较小时会做出的裁定。
图1-1按照MLB的规则画出了实际好球区,如外围黑色方框所示。我们又根据所有的裁定投球,绘制出了裁判实际上在两好球和三坏球计分时会裁定的“经验”好球区。利用Pitch f/x数据,我们跟踪了每一个裁定投球的位置,发现凡被裁定为好球的投球,有半数以上的概率都落在经验好球区之内。我们用虚线以内区域表示两好球计分时的好球区,而用灰色区域及其以内区域表示三坏球计分时的好球区。
黑色方框代表规则界定的好球区,虚线以内区域为两好球时的好球区,灰色区域及其以内区域为三坏球时的好球区。方框外横线和竖线上的一小格代表1.27厘米。
图1-1 三坏球对两好球计分时的实际好球区
从图1-1中可以看出,碰到两好球时,裁判的好球区会出现相当程度的缩小。如果会导致击球手三振出局,许多从技术上看落在好球区的投球,裁判均未做裁定。相反,碰到三坏球时,裁判的好球区面积会明显扩大,连落在实际好球区10厘米之外的投球都被算成了好球。为了让读者们感受一下两种情况下的区别,我们这么说吧:三坏球计分时的好球区比两好球计分时的好球区面积大了600平方厘米。
做出正确裁定会对比赛造成巨大影响,而漏做裁定却没有影响的时候,“不作为”偏差应该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投球计分是3:0时把一个坏球裁定成好球,影响固然很大,但得分也不过会变成3:1。牢记这一点,再来看图1-2。两好球无坏球(得分为0:2)时,好球区最小;三坏球无好球(得分为3:0)时,好球区最大。
黑色方框代表规则界定的好球区,虚线以内区域为0:2时的好球区,灰色区域及其以内区域为3:0时的好球区。方框外横线和竖线上的一小格代表1.27厘米。
图1-2 计分0:2和3:0时的实际好球区
计分3:0时的好球区比计分0:2时要大1 213平方厘米。这之间的差异大得惊人,不可能是随机失误。
我们还可以看看投球的具体位置。就算对落点明显的投球,比如落在垒的死点上,或是在裁判很少漏判的好球区外太远的位置,裁判也会根据好球计分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裁定。为了延长击球局面,裁判甚至主动做出错误裁定,哪怕投球的情况显而易见。那不怎么明显的投球会怎么样呢?对最模糊的投球,比如刚好在好球区的角落上,说不清是好球还是坏球,裁判的自由裁量权最大。毫不意外,这时候的“不作为”偏差表现得最为极端。表1-1说明,好坏球裁定在不同局面下会有相当大的变数。
表1-1 裁判做出正确裁定的比例 单位:%
掌握了这些信息,精明的击球手就能够也应该利用它来获取优势。面对0:2的计分,知道投球被裁定成好球的概率很低,击球手就应该保守地挥棒。相反,如果计分为3:0,裁判更容易裁定好球,击球手不妨更加自由大胆地挥棒。
从少年棒球联盟(Little League)到职业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s),球队经理、教练以及所有的击球专家都鼓励球员在得分为3:0时“弃打”。据推测,这里的想法是,既然击球手已经很接近被保送上垒了,何必自己主动搞砸呢?但考虑到本垒裁判的“不作为”偏差,统计数据表明,击球手还是挥棒比较好,因为他们弃打的话就意味着放弃击出好球的可能了。通常情况下,面对3:0的计分,保守的投手会朝着垒的中间投出快球,以避免保送对方的击球手上垒。当然,如果投手也知道这些数据,他大概会投一个更激进的球。
有迹象表明,裁判并不愿意插手比赛。自从体育比赛存在以来,球迷们就指责裁判偏袒明星球员,朝着对其有利的方向做出裁定。事实证明,在球星制度下,这种指责是站得住脚的。明星球员受到裁判的特别待遇,但原因不一定是裁判宠溺他们,也不是故意保护最优秀、市场接受度最好的运动员。偏袒明星球员仅仅是因为裁判不愿干扰比赛而已。
从我们所花的钱上来看,圣路易斯红雀队的艾伯特·皮若尔(Albert Pujols)是如今棒球界最优秀的击球手,如果他正要击球,裁判却认为他击出的第三个好球不作数,球迷们铁定会给裁判喝一耳朵的倒彩。球迷们希望看到明星球员在比赛中有精彩的表现,所以当然不希望裁判干扰明星对比赛的影响力。几乎可以肯定,明星球员在比赛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较之不出名的新球员,裁判更不愿意做跟明星球员相关的裁定。果然,我们发现,假设投球的位置完全相同,在两好球计分时,明星击球手被裁定三好球的概率要低得多。这与“不作为”偏差相吻合,也符合人们“裁判偏袒明星”的印象。
我们的研究结果非常有趣。在三坏球计分并控制了投球的位置时,明星击球手又不太可能获得坏球的裁定。换句话说,裁判本来就不愿让球员保送,面对明星击球手,他们更加不乐意让其获得保送。这有违“裁判偏袒明星球员”的设想,但跟尽量不干扰比赛的出发点保持了一致。两者作用的结果是,裁判会延长明星击球手击球的时间,不愿裁定第三个好球,但同样也不愿意裁定第四个坏球。实际上,明星击球手碰到两好球局面时,裁判心目中的好球区会缩小;而明星击球手出现三坏球局面时,裁判心目中的好球区会扩大。裁判希望明星击球手自己决定命运,因此给了他们更多挥棒击球的机会。
从球迷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如此。如果你为圣路易斯红雀队加油,恐怕也更乐意看到皮若尔击中了球,而不是被保送上垒吧。即使你是对方球队的球迷,你固然希望他被三振出局,但要是他挥了球棒却没击中球,一定比他被裁判模糊地判定三振出局让你感觉更舒服吧?我们基本上希望裁判在比赛里不出现。球迷们传达了明确的信息:让皮若尔和对方球队的王牌投手一决胜负,裁判别多管闲事。
裁判的“不作为”偏差以类似的方式影响着明星投手。王牌投手的好球区会略微大一些,尤其是在三坏球计分时,这跟裁判不愿延长赛事影响比赛的态度是一致的。投手投出的四坏球越多,就越可能被替换下场,而这显然会给比赛和球迷们造成很大的冲击。
NBA是各种裁判阴谋论的老巢,疑心重重的球迷们以及达拉斯小牛队老板马克·库班早就断言:NBA里有一套“明星制”。他们认为,裁判对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莱恩特这类大明星球员应用一套规则,而对克里斯·杜洪(Chris Duhon)、马特尔·韦伯斯特(Martell Webster)、马利克·阿伦(Malik Allen)这类普通球员应用另一套规则。但要证实明星球员受裁判的优待很困难,至少从经验的角度很困难。明星们控球的时候更多,尤其是在激烈较量的比赛中。单纯对比明星和非明星选手犯规或失误的次数并不公平。对于棒球比赛我们有Pitch f/x数据,而在篮球比赛中却不那么容易判断裁定是否该犯规或违例。1998年NBA总决赛时,迈克尔·乔丹在投出制胜绝杀的那一球之前,是不是推开了拜伦·拉塞尔(Bryon Russell)呢?这是一个需要主观判断,而不是凭借现有技术就能够精准、果断回答的问题。
我们发现,要公平地对明星球员和非明星球员进行比较,最好的办法是看两名球员在争夺自由球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所谓的自由球指的是,比赛时球不在双方球队的控制当中,比如球在地板上滚动或者在空中翻滚。通常情况下,如果双方的两名或多名球员疯狂抢球,裁判一般会吹犯规。我们研究了明星球员和非明星球员都参与的抢球局面,分析哪一方更有可能被判犯规。非明星球员被吹罚犯规的概率是57.4%,而明星球员仅为42.6%。如果明星球员犯规次数太多即将离场,如上半场犯规三次以上,下半场犯规四次以上,那么他被判无球犯规的概率会进一步下降,变为26.9%,而非明星球员的概率则为73.1%。但如果非明星球员犯规次数太多,而明星球员没有呢?这时候两者被判犯规的概率就差不多了,甚至明星球员会处于略微不利的地位,被判犯规的概率是50.5%,而非明星球员被判犯规的概率是49.5%。这些结果符合不作为偏差,也符合裁判不愿影响比赛结果的心态。球员被罚下场对比赛有着巨大影响,明星球员被罚下场的影响就更大。这和MLB里的裁定好球和坏球差不多,导致这一趋势的是裁判的不作为偏差,而非对明星球员的偏袒。明星球员不一定会得到更有利的裁定,但会得到能延长其比赛时间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