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树下奇遇
我是一名作家,喜欢将儒学与玄幻相结合,代表作有《杜若东行记》、《寻找琼花观》。写作之余,我也会到各地的文庙瞻仰高大建筑和苍劲古柏拼接而成的画卷,重温《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这是我作为儒学传人的生活。
近日来到BJ孔庙,游人稀少,正适合我这个喜欢清静的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说是喜静也是迫不得已,只因为潦倒半生,不得不羞于见人。
大成殿前“触奸柏”傲然挺立,拥有“圣树”情绪的我不禁在树下流连忘返。
记得《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且不论在这个故事里孔子如何指导学生,只说说其中提到的柏树。原来柏树早在殷商时代就是华夏民族土地神的象征树,孔庙中遍植柏树,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是儒家彰显其人气的吉祥树。
再遥想明朝那些事,嘉靖皇帝朱厚骢沉湎于炼丹得道成仙的梦想中。竟然派了其时的首辅严嵩来代替他祭祀孔圣人。这棵高大、正直的柏树突然自断树枝敲打这位远近闻名的大奸臣。因此获得了能辨忠奸的美名,故名“触奸柏”。
柏树有灵气。“锦官城外柏森森”,武侯祠的柏树历史更悠久。作为一个正直、勇敢、洒脱、有气节,并时常以儒学为题材的作家,我来到树下应该不会有异样吧!然而当我在这棵古树下徘徊的时候,偶尔仰望,竟见柏树上特有的树瘤流下泪来。圣树流泪,是因为我的到来吗?难不成我也是如严嵩之类的奸人?还是它在为我的境遇哭泣?
曾一直以正直孤傲为荣的我感到无地自容,对面相看泪眼,竟然也跟着眼泪汪汪。我哭的是自己人设崩塌、浮生如梦。莫非人到中年还要从头再来?
“你是谁?你在这里干什么?”耳边传来询问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一个穿着古典服装的老头。个子不高,戴着帽子,帽根如同长长的燕尾。“我……我是这里的游客!”思绪被有打断,我当然很不高兴,于是反问道:“你又是谁?”
“我是土地神,也是这棵柏树的守护神!”那老头说,“我看你最好别站在树下。否则会象严嵩那样受到惩罚!”这是什么话?我当然不愿承认自己是不忠之人。
“你不信?那我问问你,你是干什么的?”土地神问。当他听说我写儒学内容的玄幻小说时,以一种很不屑的眼神看着我,半天才说:“你以儒学自居,难道就不知道《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古训吗?”
原来是一个儒家的土地神。“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我耸耸肩说,“玄幻小说与儒学不矛盾。我有时会将《论语》中的瑚琏、觚等神化……”
“你这就是狡辩!‘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你写你的小说,别以儒家经典为题材。”那老头怒道。“我是在宣扬儒学,而不是侮辱经典!”我更委屈了,要知道我可是为推广儒家思想做出了贡献的,虽然比重有点小。
想不到土地神更加不依了。“你就是在侮辱经典!”他向我吼道,“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孔子在说这话的时候涉猎的知识不是很全,他当时如果掌握了《易经》的玄妙就不会说这话了!”我耐心地向他作解释,“孔子自己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够了!”那老头不耐烦地说,“你是作家?我问你每天能写多少个字,每个月能赚多少钱?”这可把我问住了,虽然我水平、学识都不错,要说以写小说为生我还真没想过。如果是那样,我还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文人,有学问但只能穷酸一生,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
提到这个吕秀才,我想起他在谈自己写书时说的话。“我写小说不为挣钱,只为抒发心中理想!”我说道,虽然底气并不是那么足。
“这位秀才,人世是现实的,你尚能保持如此圣洁的想法。真是可喜可贺!”那土地神微笑着点头道。我突然听到一片鼓掌之声,身后有人为我叫好。原来是几个外国人,黄、白、黑都有。“这位先生说得太好了!”为首的一位黑人大叔说道,“我们孔子学院就需要你这种人!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到我们学院任教?”
我欣然同意,并为柏树这个儒学的保护神而感动。想不到自己能以这样的方式找到了归宿,我不禁再次泪如雨下。当我回头再看那棵柏树时,发现它已经停止流泪,而土地公公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