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跟随迪基游世界(译本序)
刘荣跃
1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奇妙无比。如果能周游世界该多好啊!那样我们就能一饱眼福,看到许多新奇罕有的东西,从而更多地了解世界。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于是对于一生能够周游世界、尽情游览奇特风光深入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人,我们必然十分羡慕。他(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其旅游生涯中都有些什么故事和经验?我们无疑会产生种种好奇。
而本书,便对此给予了比较全面详细、难能可贵的回答。这是作者集18年周游世界的旅行生涯的结晶,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用好了,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的!
现已近86岁高龄的美国人迪基·詹森,就是这样一位只身周游世界并仍然一直“在路上”的传奇人物。她退休前是英语教师。从60岁退休后,至今独自周游了近60个国家,其世界之旅确实颇富传奇色彩。她四海为家——这位当代的“世界公民”是如何做到独自周游世界的?需要很多钱吗?她有过什么富有传奇的故事?她为什么会有前总统布什在圣诞卡上写给她的亲笔信?等等悬念无不吸引着读者。她那不同寻常的旅游经历和见闻,阅读之后即可化着读者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作品主要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非凡故事,其中包含种种探险经历;同时介绍了一些如何更加有效地周游世界的方法。难怪作者近年来在中国各地演讲时,听众无不对其作品和生活产生极大兴趣。
在2010年下半年,笔者正是作为一名听迪基演讲的人初次了解到本书的。出于本能,当时我即对此书产生了很大兴趣,认识到它的魅力和价值。在迪基演讲完并与听众互动时,我问在场的人如果将本书译成中文出版读者是否有兴趣阅读,他们立即给予了十分肯定的回答。记得那次两小时的演讲与互动,让在场的人都收获不小。这更增添了我把本书引进、译介给中国读者的信心。我们的确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这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于是我进一步与作者交流沟通,得到她的大力支持(作者甚至应邀到了我的家乡四川简阳作客,受到市作协等有关部门热情接待)。眼前这本中文版的《只身一人游世界》,便是通过笔者、作者和出版者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2
在本书中,作者奇特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奇特的作品自然体现出作者奇特的人生。
这种奇特,首先表现在与众不同的旅游经历上。独自一人周游数十个国家,世上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用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凤毛麟角这些成语来形容都毫不为过。很多人可以去一些国家旅游,但是去多达近60个国家旅游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我们不能不羡慕和佩服作者的这种非同寻常的经历。她见过著名的宗教领袖教皇并且与之有一张珍贵合影,她有布什在圣诞卡上写给她的亲笔信,还深入过一些军事基地体验生活,这些都给她奇特的经历增添了光彩。1989年著名的柏林墙推倒时她正漫游至德国,香港回归时她正好身在其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爱尔兰时她的游踪也到了那儿。她四海为家,处处结识朋友,她的所见所闻是很多人都无法获得的。她的家人经常不知道她身在何处,因为她游踪不定——这便是她原著的书名《妈妈在哪里?》的由来。她演讲之后,有人问她独自一人漫游世界各地是否孤独时,她说一点不,到处都有新结识的朋友,还特别以我这个译者为例。她的旅游也非常特别:独自旅游,不住大宾馆,不进大饭店,不去收费旅游点等。我问她不住我们通常习惯的“标间”是否安全,她说她觉得是安全的,在多年的游历里她从未遇到过偷窃、抢劫。她说你得置身于人们当中而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她去海地可以说是一次极其冒险的旅行,那里的一幕幕情景使她震惊不已,充满了刺激、兴奋与挑战。她喜欢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所接触到的人既多又广。她并不把他们看作是陌生人:“不过在我看来‘陌生人’与‘新朋友’和‘有趣的人’有着相同的意味。他们是我旅行途中的伙伴。”她所体验到的日本的生活也别有一番情趣,在一般人认为什么都昂贵的这个国家她却发现一些并不太昂贵的地方。在作者的旅游经历中,穿越北极圈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顶峰。她奇特的旅游经历不胜枚举,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从作者一个个非凡的经历中,还看到了她那特有的精神——或者可以称之为“迪基精神”吧。我们读到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乐于探索与勇于探索上。
作者对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各种各样的人与社会满怀好奇之心,总是马不停蹄地行走在世界各地,看到很多人无法看到的东西。然后,她又通过写作让我们尽情地分享到了她的所见所闻。作者乐于探索、喜欢探索的精神是惊人的。当在一个地方旅游观光,体验一段时间那里的生活后,她会随即走向另一个新的地方,那里又充满了许多别的新奇东西。她不愿意过循环往复、单调乏味的生活,总是希望给自己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于是她不停地前往新的国家和地区,迎接面对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激动的人与事。据我所知,即使在成都的亲戚家里住过十天半月后,她也会要求住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国际连锁店“青年旅社”去,因为在那里可以接触到新的朋友和新的事物。她的这一乐于探索的精神甚至到了如今的高龄也没有减退的迹象,这怎么不使人佩服呢!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我打算再老都不会停止旅行。我会马不停蹄地行进着,直到死神在我站着的地方把我带走。眼下死神还被我甩在后面呢。”
而探索又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会遇到种种困难,所以还需要有勇气。特别是一个人在大千世界周游,无疑经常会面临意想不到的挑战。迪基确实是一个勇敢的人,还是一个勇敢的女人!我们不难看到,世上有很多英雄壮举都是独自一人完成的,他们堪称是英雄。而我认为迪基作为一名周游世界的女英雄也是当之无愧的。作者奔赴海地,飞越北极圈,六七十岁了还去各地当志愿者,真是勇敢无畏啊!正如她在书中写道:“我再次把自己向前推进,又冒了一次风险,迎头面对了一次新的挑战。这种经历使你对自己有了新的信心与信任,我想。我希望飞得越来越高。”此种“希望飞得越来越高”的精神不正体现出作者可贵的心境并充满着寓意吗?由于文化的巨大反差,她在捷克的克拉鲁皮镇作志愿者时遇到严重挫折,但我们看到的是她那不愿轻易屈服的精神。在捷克的另一座城镇卡罗维发利,尽管教学条件相当恶劣,但迪基无所畏惧,而是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予以克服。在一次穿过戈兰高地的、崎岖不平的4小时的徒步旅行中,一个男人卧床了两天,一个女人呼吸困难,另一个女人跌倒下了。但是,我们六七十岁的迪基却勇敢而自豪地顺利完成了此次跋涉。我们始终看到的是作者勇敢无畏的身影!这也是她能够只身周游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从本书中还看到,作者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她周游世界的一些经历和过程,讲述一些故事。她在旅游的同时还作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对于种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这就使得她的旅游人生上升到一定高度,得到了提炼与升华。很多游人难以做到这一点,走过看过一些地方后收获并不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迪基对于文化的思考,使读者更多地看到了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作者因此每到一个国家都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她在书中多次提到“文化冲击”,说:“就文化冲击而言,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中国……我到达北京时,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星球。”是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迥然不同,作者受到的文化冲击可想而知。她感到要完全接受适应东西文化差异很难,甚至有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我更加明白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人们相互憎恨,为什么差异永远无法解决。我们是自身文化的囚犯。”而这一发现,使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国之间加强交流与了解多么重要!当然,这种文化差异并不局限于东方与西方国家之间,即使东方国家与东方国家、西方国家与西方国家也存在许多相异之处。所以迪基所见到遇到的文化现象真是太丰富了,作者的阅历也因此太丰富了。我们阅读本书,不正是在分享她所带给来的难能可贵的东西吗?
关于本书的亮点,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主要就介绍这些。自然读者还可从中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3
最后我想对本书的翻译作点说明。作者在书中曾谈到当年中国人存在的一些负面的陋习,翻译中给予了保留。因为那是当时存在的客观事实,充分认识到这点并予以改进,对于提升我们民族的形象不是大有好处吗?再说作者在本书《中文版序言》中,对当今的中国也给予了发自内心的充分肯定。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本书的引进和翻译,得到作者及其家人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作者在成都工作的侄子史蒂夫·米施(Steve Misch)对于有关原文的理解作了及时的解答。在此表示感谢!
自然还要感谢金城出版社。读者能够阅读、分享到这部作品,出版社无疑作出了很大努力!
每当笔者把一部新的译著交给读者时,总会想到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不足,诚恳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以便修订时予以完善。谢谢!
2011年8月完稿于天府雄州·四川简阳
迪基·詹森60岁时,她最小的孩子尚在大学念书;她卖掉家具,辞去工作,让房租到期,从此开始周游世界。她在路上的时间近20年,其社保支票为她铺平道路;她所遵循的“原则”让其他旅行者不寒而栗:
·总是独自旅行
·不住大旅馆
·不打的
·不在大餐馆用餐
·只游览免费旅游区
迪基拥有的不是工作、房子和汽车,而是装着一套换洗衣服的背包,和一本厚厚的通讯录,里面写满了她在北京、开普敦、里约热内卢(注:里约热内卢,巴西东南部港市。)、慕尼黑、斑夫(注:班夫,英国苏格兰东北部港市。)、首尔、悉尼和纽约遇见的所有人的名字。
她为什么选择这种周游世界的生活方式呢?在旅行中“我的世界变得倾斜了!”她解释说。“我不得不看到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并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重新估价。”
她的孩子们问“妈妈在哪里?”时,回答可能是“她在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或者“她在麦金利山国家公园工作”,或者“她在中国的长城散步”,或者“她在以色列军队做志愿者”。迪基以其丰富的幽默和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她罕见独特、可以负担(注:此处指经济上负担得起。)和富于挑战的生活。
迪基·詹森在纽约布鲁克林区长大,她从小就为旅行生活作好了充分准备。她的第一次旅行是1939年乘地铁去参观纽约世博会,那年她13岁。
然而,要更多地看到这个世界她不得不等待,因为她抚养着3个孩子,在丈夫任牧师的教堂做事,在学校教书,以及在一个避暑胜地工作,并且在58岁时获得了教育与咨询管理硕士学位。
1984年迪基最小的一个孩子离开家出去生活了,她得以自由地重新踏上始于那次世博会的冒险旅程,从此再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