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见闻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美国文学之父的又杰作(译本序)

刘荣跃

在世界文学的殿堂里,有不少熣灿的明星,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便是其中之一。他一生勤奋写作,创作十分丰富,尤其是在行旅文学领域写出的大量散文随笔独树一帜,颇有个性和特色。说到“见闻录”这样的文学体裁,人们就不能不想到欧文,他当之无愧是这方面的大家,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欧文喜欢周游世界各地,并用他那敏锐的眼睛和心灵体察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再细致入微地述诸笔端,使得昔日的各种人物、场景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充满意趣。欧文的不少作品读起来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而这也是我愿意作出较多努力,在欧文的译介上多做些工作的一个原因。第2个原因,便是我国对欧文的译介和研究在还相对较为薄弱,这个问题在下面将进一步谈到。笔者希望在这方面多一些付出,如果能填补一点空白,作为译者自然深感荣幸。目前已有研究者对本人的翻译工作——尤其是对欧文的译介——引起了关注,这是让人欣慰的。多一些人做这方面的工作,欧文及其作品必然会更多地走进读者的心中,从而让人们更多地吸取到其中包含的宽广博大、丰富多彩的艺术营养。我们可以从欧文作品中吸取到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他的优美文采,他的幽默想象,他的宁静淡泊,他的正直善良,他的探索进取,他的谦逊厚道,不一而足。不过正如读《瓦尔登湖》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读欧文的散文随笔同样如此,浮躁了绝对不行。读欧文的书会给我们带来宁静,而宁静不是我们很需要的一种美好的精神状态吗?

本书是华盛顿·欧文的又一部优秀的见闻录,由两部原著组成,即《克雷恩札记》(THE CRAYON PAPERS)和《名人故里见闻录》(原名:《阿伯茨福德与纽斯特德寺》(ABBOTSFORD AND NEWSTEAD ABBEY)。之所以合并成一本出版,主要是出于篇幅上的考虑,并且内容也都统一在“欧美见闻”这一总体范围之内。相信中文版这样推出是有利于阅读和收藏的。

如前所说,欧文以写作这类文学体裁闻名于世。其代表作《见闻札记》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笔者也有幸成为该书的译者之一,拙译曾于200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予以再版(中文书名为《英伦见闻录》)。该作家及其《见闻札记》在世界文学里享有很高声誉。欧文也被称为“新世界文坛送往旧世界的第1使节”,其《见闻札记》被誉为“美国富有想象力的第1部真正杰作”,作品“组成了它所属的那个民族文学的新时代”。此书的情况和特色,笔者在译序《美国文学之父的传世佳作》中有所介绍。

但对于这样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相当地位的名家,仅仅集中翻译、研究其代表作是不够的,必然受到种种局限。据权威著作《中国翻译词典》介绍,国内对欧文的译介“不够充分”,主要集中在《见闻札记》上。因此,笔者除了已翻译出版不少英美经典杰作外,有志于在对欧文的译介上做些工作。这一方面由于此项工作本身颇有意义,或许可以填补我国文学翻译中的一点空白,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走近美国文学之父的世界,并从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笔者对欧文及其作品情有独钟,喜爱有加。我觉得翻译欧文的作品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就为从事艰巨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搞好翻译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喜爱所翻译的作家作品。20多年来,我也译过好几位作家,比如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托马斯·哈代和西奥多·德莱塞等,对他们的作品当然也是很喜爱的。但这些作家在国内应该说已译介得不少,而对欧文的译介却的确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把翻译的重心移向了欧文,希望通过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位文学名家及其作品。于是继《见闻札记》之后,笔者又在国内首次翻译了欧文的长篇战争历史故事《征服格拉纳达》,此书于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笔者还曾主编过作者的另一部长篇纪实故事《西部还没有牛仔》(原名《博纳维尔上尉历险记》),2008年1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这本《欧美见闻录》,是笔者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作品。

这本见闻录,同样体现出了《见闻札记》具有的特色和风格,所不同的是其中包含的内容。它使我们进一步领略、欣赏到作者的风采和魅力。对于一位作家,风格是非常重要的,它说明作家已经有了个性,而没有个性的作家必然谈不上成熟的作家,更不用说伟大了。看看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哪一个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具体到欧文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出他所特有的种种“印记”。他的作品富于幽默感和想象力,充满传奇色彩和冒险精神;情真意切,文笔流畅;人物栩栩如生,描写十分细腻,富有文采,等等。这些特征在《见闻札记》中有,在这本《欧美见闻录》同样有。《见闻札记》是作者的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学风格的基础;而后来陆续创作的作品,又使这种风格得到进一步发挥。阅读欧文,研究欧文,只有从他广泛的作品中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他,认识他。

欧文一生三度前往欧洲,在17年当中写下大量散文随笔和小说故事,而《见闻札记》只是在英国时写下的、主要是关于英国的作品。像《见闻札记》一样,他的不少作品都是散文随笔和小说故事的合集,《欧美见闻录》也不例外。除了颇能体现欧文创作特色、包含散文和小说的这类见闻录,他还写了一些长篇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等。

本书是作者有关法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和英国等的见闻录。《芒乔伊:或一个幻想者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中篇爱情故事,讲述主人公青少年时期的有趣经历。他从小富于冒险与浪漫,满怀幻想。他初次恋爱时的那种举止和殷勤,真是风趣滑稽,其情其景生动地跃然纸上。由此可看出作家的功力所在。他自以为比所喜欢的女子明智,谁知她却比他懂得更多,让自以为是的他显得非常可笑。作品在幽默诙谐中传达出有益的启示。纵观欧文的人生经历和个性,我们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颇带有一些自传的成分。《密西西比大计划》描写了商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关于泡沫经济的事件,我们从中看到当时的人们如何利欲熏心,钱财如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此文形象地折射出近年来在西方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今天的西方又在重演着过去的不幸,而那时的祸根就在于专制统治。欧文是一位描写历史事件的能手,这在本文中又充分得到体现。描写法国的《法国旅店》、《我的法国邻居》、《杜伊勒利宫与温莎堡》和《滑铁卢战场》等几篇散文,短小精致。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再次领略到他在《见闻札记》中体现出的散文魅力。法国当时的一些风土人情,法国人与英国人所特有的品性,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真是活灵活现!《赖沃德早年的经历》是一篇青少年成长故事。主人公少年时离家出走,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生活,打猎冒险。但自己一生都当猎人吗?还是做一名律师呢?此时已成青年的主人公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故事中穿插着爱恋,颇有情趣,令人回味。在这篇作品中,欧文的浪漫传奇色彩又得以展现出来。《塞米诺尔人》、《白种人、红种人与黑种人的由来》和《尼马斯拉的阴谋》是3篇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和故事。关于印第安人,欧文在《见闻札记》中曾写过《印第安人的品性》和《波卡罗克特的菲利普》两篇文章,让我们对印第安人这个种族和当时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而从本书的3篇文章中,我们又可对印第安人及其处在殖民时期的状况得到更多认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类历史上特有的种族,却由于受到种种掠夺和不幸的遭遇而衰亡下去。印第安人的命运是可悲的,令人同情。难道文明的发展总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吗?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格拉纳达来信》、《阿卜杜勒·拉赫曼》和《寡妇的考验》是3篇有关西班牙的作品,作者把我们又带到了西班牙那个神奇的国家。在第1篇文章里,我们看到西班牙庆祝宗教节日的情景,看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后两篇文章则是不乏可读性的传奇故事。阿卜杜勒·拉赫曼是西班牙伍麦叶王朝的奠基人,他是一位不凡的历史伟人,其正直、善良、仁慈的品格充分显露出来。他最后的忠告颇有意义,简单而有效,如果都能照办必然是大有益处的。最后一篇讲了奇异的司法审判方式,其中暗含着讽刺意味。我们从中看到寡妇的亲戚怎样居心叵测,再次认识到善有善报、善良正直的人总会有好结果,虽然会经历各种挫折和磨难。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但也确实包含着堪称真理的东西。《克里奥尔村庄》写作者在那座具有法国风情的古老村庄的所见所闻。那里的乡村生活多么纯朴自然,古老的文化得以在这儿延续。它从一个方面又折射着美国这样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移民文化。作品描写细腻,让人觉得纯朴、清新、自然,富有情趣。作者的思古幽情又像在《见闻札记》的某些篇章中一样表现出来。我们也看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造成的严重损害,末尾的描写令人深思——一些损害自然的现象今天不仍在重演吗?并且有的地方愈演愈烈!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资源日益缺乏,类似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唉,这又是文明的发展所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吗?因而,欧文作品的现实意义便显现于我们面前。最后一篇《一个满足的人》,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中许多人的缩影。在那场血腥残酷的革命中,很多人虽然财产丧失,遭遇极大不幸,但他们仍然乐观满足。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生是多变难测的。人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否则会有太多的苦恼。本来我们已为主人公的生活态度感到庆幸,可没想到最后又为他深感遗憾!因为他收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重新变得富有后,反而不快乐了,产生了种种焦虑。这又说明,人的快乐幸福不只是建立在财富上面的。不少百万富翁并不幸福,而很多并不富有的人却很幸福,这已是不可否认的实事。读欧文的作品,由于其中包含的思古幽情和传奇色彩,我们会觉得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中。但有的时候,我们又觉得作者就生活在自己身边,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因为他讲述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便是优秀作品所具有的魅力,这便是大家的创作经久不衰的意义所在。

在第2部的“名人故里见闻录”中,作者主要讲述了游览、拜访司各特和拜伦两位文学大家的故乡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种种场面,让读者了解到不少珍贵的细节,对于深入研究他们是很有好处的。也许我们从其他书籍中已了解到有关司各特和拜伦的某些情况,但从与他们同时代的作家欧文笔下认识他们自然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视角必然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欧文当时亲自见到了司各特,受到热情接待,彼此的思想、见解、性格等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难能可贵了。也许欧文的作品中反映出一些有关两位名人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司各特那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人们对这位名家有了更多认识。我们不难看到欧文的这些文章写得同样富有趣味,充满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他特有的创作风格。我们还从一些篇章中读到了有关拜伦的恋情的真实故事,这对于认识他的作品不无益处。

以上对本书作了简要的梳理概述,也表明笔者对作家突出的风格特征的粗浅解读。读者自然可从深入的阅读中,更加充分地领略和欣赏作者的风采。像这样一位世界文学殿堂中的大家,是值得我们去深入阅读的,他的作品中确实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东西。

欧文为什么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美国独立以后第1位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作家。他的创作创造性地运用民间文学题材,为美国“童年”时期描绘出浪漫主义画像,对后来的美国文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欧文之前,曾有富兰克林和潘恩的散文,以及弗伦诺和亨利·布雷肯里奇的诗作等,但他们的作品文学价值都不是很高,影响不是很大。只有到了欧文这里,美国的文学才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他的《纽约外史》曾轰动一时,受到欧洲读者的普遍欢迎,美国文学从此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1步。之后他又因其《见闻札记》的出版,享誉欧洲文坛。因而,欧文成为了第1位为欧洲人乃至世界上广大读者所接受的美国作家。他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是当之无愧的,虽然他的文学趣味带有英国文学的烙印,还算不上纯美国式的文学(在他之后的库珀的风格就大不一样)。而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学之父,处在新旧的交替时期,欧文的创作带有英国式的烙印也是完全正常的。不过从他开始,美国才真正有了可以称得上是属于自己的、影响深远的文学。欧文的作品之多,数量之大,文学艺术之高超,这在他之前的作家中都是没有的。我们阅读欧文,欣赏研究欧文,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吗?所以笔者能投入大量精力译介欧文是值得的,也是荣幸的!为了让读者能够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读到欧文的作品,笔者经过分析研究,初步构思了如下一些选题:“华盛顿·欧文见闻录系列”(散文故事集,本书即为其中之一)、《华盛顿·欧文精选集》、《华盛顿·欧文散文随笔精选》、《华盛顿·欧文小说故事精选》、《华盛顿·欧文爱情故事精选》、《华盛顿·欧文传奇故事精选》、“华盛顿·欧文长篇杰作系列”。希望这些书稿能够陆续得以出版,为读者提供欧文创作成果的大餐。这样的大餐在国内还没有或比较欠缺,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目前读者只是“品尝”到他的《见闻札记》等少数作品)。作为译者,我深刻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但它同时也充满了极大的魅力,所以这样的付出是应该的,有意义的。

翻译欧文的作品不容易,除了语言古雅外,还时时涉及到法语、西班牙语等。好在如今有了互联网,不少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但由于笔者知识有限,必然有不够妥当的地方。此外本书中还涉及不少诗歌的翻译,这对译者也是一种挑战。笔者在翻译中首先注意力求达意,再现出原诗的意境,同时注意诗的节奏和韵律——我认为这是诗歌翻译应做到的主要方面。但真要做到却并不容易,比如押韵的问题,是否照原诗就能产生好的或与原著相同的效果?这值得我们去研究。东西方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样的方式效果必然是不一样的。不过节奏倒是很重要,诗没有了节奏几乎是不能称为诗的。总之,诚恳希望广大读者对不足不当之处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本书根据“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THE CRAYON PAPERS& ABBOTSFORD AND NEWSTEAD ABBEY”翻译。

刘荣跃

2009年岁末于天府之国·简阳一稿

2010年9月于北京东燕郊二稿

2017年5月三稿